第50节
作者:于隐      更新:2023-06-27 09:29      字数:4639
  红梅烦道:“你别在这儿看着了,我都躺这儿了, 还能跑掉不做?你们计生站的人怎么就这么烦人?”“这是我的工作,没办法的事。”女工作人员也觉得烦呢,天天看这事,她还真不乐意。“你上环还算好的,一会儿就能好。有的产妇在计划生育之前就已经生了两个,或是生了双胞胎的,都是直接拉来结扎,那我也得看着呀!”红梅无语,本想故意激怒她,把她气走,自己好跟医生求情。苏醒早就把红包放到红梅的口袋里,希望医生帮忙做假。可是这个女工作人员一直呆在眼前,没办法呀。医生见多了这种情况,知道红梅是不想上环,想把工作人员支开,好让医生帮忙做假。其实医生也受政策限制,根本不敢,这可是丢工作的事。她劝着红梅,“其实没有计生站的工作人员来盯着,我也不敢也丝毫马虎,这可是丢铁饭碗的事。”红梅一听,知道想求医生做假是没戏了,深深叹了一气。医生见她失望,又说:“上环挺好,不用再麻烦避孕了。”不需避孕倒是好事,可上环终归对身体不好。红梅见没法做假,只能往好的方面想,至少以后可以偷偷取环。可是医生都这么怕政策,到时候谁敢给她取环?唉,过几年再说,走一步看一步吧。计生站的女工作人员也大概猜出红梅想支开她的的心思,在旁看似无聊地哧笑一声。红梅出来后,苏醒上前着急地问情况。红梅直摇头,“不仅计生站的人盯得紧,医生也不敢,她说这样会丢掉她的铁饭碗。”苏醒上下打量着她,“你已经上环了?疼不疼?”“刚才上的时候疼,现在还好。走吧走吧,上都上了。”红梅摸摸口袋,可别把红包弄丢了。摸出来看了看里面的五十块钱,她感叹道:“有钱都送不出去。”回到家后,红梅赶紧给乐乐喂奶,苏醒就时间还早,就去砖厂了。到了中午,村里有几个大姑娘来问红梅啥时候去进货,她们想买布做鞋。红梅抱着乐乐说:“我带孩子,没法出去卖货,所以就一直没进货。”几个大姑娘挺失望,觉得这样以后买东西就不方便了。她们转身准备走时,方荷花过来说:“过几天我家老大去进货,你们到时候再过来买。”红梅惊讶,“妈,我没空出去卖。”“你不用出去,就在家卖,咱们八队和河对面的九队,总共也有一百多户人家,能卖不少东西呢。你抱着乐乐收个钱而已,不耽误啥。”红梅一想,是啊,一百多户人家日常杂用可不少,孩子们也多,还可以卖零食。“妈,你是怎么想到的,我还跟苏醒说今年挣不了钱心慌慌的呢。”方荷花得意地说:“你婆婆还有点脑子是吧,不过这样在家卖,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出去卖的多,你也别指望挣很多钱。”“这个我懂,以前多的时候每天能挣十几块,少的时候四块左右,在家我只要能挣个一两块就行,积少成多嘛。”“是啊,一个月要能挣个三四十块钱,也比一分不挣好,这个周末就可以让老大去进货。”方荷花说着就抱大毛进西屋让桂芝喂奶,桂芝刚才把红梅和婆婆的对话都听耳朵里去了。见婆婆进来,桂芝羡慕地说:“大嫂真好,在家带娃都可以顺便挣钱。”方荷花知道桂芝也有心挣钱,去年二毛花了三百多,他们小两口可不穷得慌吗?但她有两个孩子要带,根本没法下地。“你呀,就老老实实在家带孩子吧,等孩子会走路了,我一下带三个,到时候你想包多少地就包多少地,我不管。”方荷花说完就要出去,“今天你得自个儿带着两个,我要去方家坝一趟,跟福子他师傅说点事。”桂芝挺奇怪,婆婆跟福子的师傅能说什么事?本想追出来问问,大毛饿得哭起来,她只好赶紧给大毛喂奶。二毛在摇床里睡得香,他最近乖了一些,没有之前闹得那么厉害了。晚上苏醒回来,表现得有些奇怪。他神色带着焦虑,但又不敢让红梅看出来,一直没敢把正脸对着红梅。平时苏醒回来,总是逗得乐乐笑眯了眼,今天回来却只是抱着乐乐静静地看着,像是在想什么心事。红梅是个心细的人,感觉出苏醒心里有事。“怎么了,砖厂出事了?”苏醒猛地抬头,“没……没出事。”“苏醒,以前你说过,咱们俩有什么心事都要及时告诉对方,不能一人藏在心里。不管啥事,咱们俩一起分担一起想办法多好。”红梅盯着苏醒的眼睛说话,还把身子靠了过来,依偎在他的怀里。“我是你老婆,又不是外人,再不说我就生气了。”苏醒哪里再会藏一个字,忙说:“砖厂生意越来越差,邻县砖厂引进新技术新机器,做的砖更牢固,价钱还便宜,把我们砖厂生意抢了大半,估计再过一两个月,生意就要抢没了。”红梅惊愕,这是要丢饭碗啊!“那这个月工资发得出来吗?”“这个月只能发六十,领导说下个月有没有活干还不一定呢。”苏醒发愁。苏醒挣的钱是家里的大头,他要是没了这个活,家里生活质量直接下降。本来还打算今年把楼上三间盖起来,苏醒要是不每个月上交六十,家里根本盖不出这三间房。下个月如果没活,就一分收入都没有了。红梅心里虽急,但她不想苏醒难受,说:“没事,家里今年多分这么多的田和地,你在家干,家里就不用请帮工了。”“请帮工花不了多少钱,我要是没活,一年少挣上千块钱!”苏醒愁得心里揪揪的,真心难受。“对了,我在家也能卖东西,今天妈还提醒我,让你周末去进货,我在家边带孩子边卖货,虽然挣得少,但也算有收入,你急啥?”红梅见苏醒还是愁眉苦脸的,推了推他,“好啦,别发愁了,以前那么穷的日子也过了,现在家里这么多田地,日子也能过好。”“话是这么说,但一年少一千块钱,心里当真不好受。”苏醒看了看红梅,“你是不是觉得我特没用,一个大男人挣不了什么钱。”“胡说,你那么能干,怎么能说没用呢。再说砖厂那么多人,又不是你一个人没了路子。昌盛不也跟你一样吗,他有啥打算没?”说起苏昌盛的打算,苏醒笑了起来,“昌盛说,他打算养猪,他家母猪今年不是要下崽吗,可能要下十几头小猪崽,养好了也能挣不少钱。秀梅嫁到他家,家里也多分了一个人的田和地,他在家种着田,再养着猪,挺好。”“是挺好,他可以养猪咱却没法养,咱家又没母猪下崽,想养猪都不行,买猪崽就太不划算了。你就在家种田吧,把家里的活利利索索干出来就行。”这时方荷花过来,说:“我把他们都叫过来,说上交钱的事,我今天去找福子师傅了,让他出师。”紧接着福子、庆子、喜子都过来了,然后桂芝抱着二毛过来,顺便看电视。再过一会儿,苏保国把睡醒了的大毛也抱了过来。一大家子人,像平时看电视一样全挤过来了,果真是一个大家庭,整整十一口人呢。苏醒在想,他们还不知他下个月可能就没活干的事,他妈却来商量福子上交钱的事,也不知等会儿他说出这事,大家会是什么反应。第六十八章方荷花看一家子人都过来了, 她喝了口水,说:“我找福子师傅问了, 他学得还行,可以出师,但他刚出师可能找他盖房的人少。我是在想,不管他一个月能出多少天的工, 每个月像老大那样自个儿留二十六就行,剩下的都上交。”苏福也早想出师了, 跟着师傅难免受束缚,关键是还不挣钱。“那喜子呢,他也学两年了。”“喜子自己说还想再学半年,各种组合衣柜和梁床比较难打, 他说还没学扎实。”方荷花替喜子说。喜子也在那儿点头,“我不着急挣钱, 要是技术没学好, 打出来的东西不好看会被人骂的。”方荷花又说:“福子, 有人找你盖房的话,你就好好干, 盖房这技术是越盖越好的。没活的时候就在家种田,家里的田和地多出这么多来, 看来今年农忙时得找帮工了,也不知帮工一天得给多少钱,明天我去打听打听。”苏醒低着脑袋说:“妈,先别急着打听, 我……那个啥……”“咋了,有话好好说。”方荷花觉得老大说话向来爽快,咋变得吞吞吐吐起来。“我这个月只能领六十的工资。”苏醒直说了,反正这事也瞒不住。“等下个月才能发是吧,不着急,啥时候上交都行。”方荷花没当回事。“妈,不是迟发,而是……厂里的活越来越少,这个月只能领到六十的工资,而且下个月能不能领到工资还两说呢,未必有活干。”“没活干?”方荷花惊得一下起身,“怎么会没活干,那么多人家要盖房子,要那么多砖,应该活越来越多才对呀。”苏醒摇头,把砖厂的情况如实说了。方荷花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这可完了,家里一下多出这么多的田和地,本以为今年要大丰收,会攒不少钱,没想到老大你这个来钱的活儿却要没了。”一年少一千块的收入,是个大事情,全家人一时陷入了沉默。过了一阵子,苏保国打破了这个沉默,说:“有啥好大不了的,咱家多分了四亩二的田和一亩八的地,种得好的话都不止一千。因为咱家之前的田就能种出全家人的口粮,三个小奶娃娃又吃不了多少。今年多分出来的田和地,无论种啥,全都可以卖,种得好的话,肯定不止一千。”苏保国这话是没错,要是苏醒每月挣八十六块钱的活还有,那不是更好吗,但方荷花得附和苏保国的话,因为苏醒的活儿要真没了,那也没办法。“你爹说的倒也对,今年不管咋样,咱家有这么多的田地就是大喜事。老大,你说,这些田和地该种什么好呢?”方荷花问。其实苏醒心里有一点想法,他想承包山地种果树,至于种什么果树他没想好,能不能把村东的那座小山头承包下来也很难说。所以他先不好跟家人说这个,毕竟啥都没谱,他想等有眉目了再说。他就先说自家田地的事,“妈,把新分的田种棉花吧,正好镇农科所也有技术人员下来,说要教村民学种棉花。这两年省里新增不少纺织厂,急需棉花,价应该能好。旱地就种西瓜和花生,这两样虽然是一直种的作物,因销量好,价也不错,应该继续种。而且今年西瓜价比去年还好,感觉明年会更好,城里的老百姓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都舍得花钱买西瓜吃。”苏保国忙说他和老大的想法一样,还跟苏福说,如果他一时没有盖房的活,得跟老大一起学种棉花。方荷花心里却有些担心,“棉花咱这里从来没种过,能种得好吗?”“有技术员下来教,应该没问题,老大脑子好用,学种田技术可快了。”苏保国侧过身子对苏醒说,“这个月砖厂还有五天的活,下个月没活的话,你就一心在家种田种地,种得好的话,不比在砖厂干活差。你好好吃饭好吃睡觉,啥都别愁!”苏醒咧嘴笑了,“好,我不愁。”二月只有二十八天,苏醒再在砖厂干五天,领了六十块的工资回家了。领导说,砖厂的设备全要拉到邻县去,他托人想办法和邻县的一家砖厂合并了。领导还问有没有人愿意跟着去那儿干活,因为路实在太远,有家有室的人大部分是不愿去的,但也有几个家里实在缺钱,还是答应要去,只不过一个月只能回来两天,顾不上家了。另外还有十几个未成家的小伙子跟着去了,他们没老婆没孩子,无所谓远近,反正是住在工棚里。苏醒想每天能看到红梅和孩子,是不可能去的,何况家里那么多田地,少了他确实干不过来。领着六十块钱回家,他见三个弟弟在那儿兴奋地说什么。“大哥,新闻里刚才在讲今年开春有一群人涌进了深圳、珠海,说去年那两个地方被定为经济……什么特区,挣钱特别容易。你去不去,你去的活我也跟着一起去!”老三苏庆说话时兴奋得满脸通红。苏醒没啥兴趣,“听说那里在盖很多楼,咱去了也是在工地上干吧,一天挣个三五块或是六七块,钱是能挣,但抛家舍业的,不好。”苏庆见大哥没兴趣,顿时心凉了一半。苏喜说:“其实大哥说得对,咱家里这么多活都干不完,干啥跑那么远的地方,要是人走丢了怎么办?”“噗……”苏福拍着苏喜笑了起来,“你呀,多大的人了,还能走丢?”苏喜睁大了眼睛,不服气地说:“怎么不会走丢,刚才新闻里就说有一个人走丢了,身上没钱坐火车回家,在那儿要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