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作者:于隐      更新:2023-06-27 09:32      字数:4640
  要不是政府当时大力扶持,这里的农民真没几个敢干,觉得种树没种粮划算,毕竟粮食可以吃嘛。事实证明,种树苗更挣钱。这里既有卖种子的,也有卖各种树苗的,树苗种类有四十多种呢,大概价格他们哥俩也了解了一番。苏醒心算了一下,种子虽然贵,如果成活率高的话,还是能挣不少的。庆子却有些着急,“大哥,种子出苗后要移栽,树苗虽小但也得留空隙,我那一亩八分地种不了多少。他们说树苗越粗越挣钱,可以长个三五年再卖,长三五年树就很占地方了,你瞧这些人都是好几亩一种。”苏醒却发笑,“瞧你个急样,包地种啊!那年你二嫂包地种西瓜都挣好几百呢,何况这些金贵的树苗。喜子的地你可以包吧,明天估计有更多人出去打工,你包个三四亩先试试,如果到时候买种子的钱不够就问我借。”庆子双手一拍,“对呀,我可以包地!到时候我来买种子可得好好学怎么种。”第一百一十八章桂芝听说苏醒带着庆子去参观苗圃, 明年打算种树苗,她觉得不靠谱。吃饭时, 她跟福子感慨道:“我觉得这回哥肯定看走眼了,树苗不都是去山上挖么,哪里用得着种,种了也不会有人买的。想要树苗还不容易么, 哪个地方没几座山啊,满山去挖呗。”福子也没想到那么多, 说:“哥的桃树苗不也是花钱买来的么,山上哪有的挖?”桂芝咕咚咕咚喝一大口汤说:“你也知道那些桃树苗多便宜,几毛钱一棵,你觉得凭这种价格能挣几个钱?我就担心啊, 庆子到时候把本钱都投进去了,最后血本无归。”福子停下了筷子, “应该……不至于吧。”大毛和二毛也坐在旁边吃, 二毛一边吃一边听着大人说话, “妈,为啥咱家不种桃树也不种树苗, 养猪臭死了。”大毛也撅着嘴说:“就是,妈还总要去冲洗猪栏, 臭哄哄的。”桂芝敲他们的碗,“赶紧吃!养猪怎么不好,养猪有好多肉吃!”入了秋,天气渐渐凉爽起来。这几天又摘了一些棉花, 红梅和苏醒就闲了下来,在门口边晾晒棉花边教乐乐写字,妞妞拿着一块黄石片在水泥小场上乱涂乱画。苏醒见时间不早了,准备去做午饭,却见丈母娘李桂花带着小舅子军军过来了。军军前两天刚满十五岁,但个子挺高,就是太瘦了。苏醒有些奇怪,丈母娘每回来都是逢年节的,要么就是来喝喜酒,平时不过年节或家里没啥喜事时,丈母娘和小舅子还真没来过。苏醒迎了上去,“妈、军军,你们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军军上前喊了大姐和大姐夫,然后就领着乐乐和妞妞玩去了。军军刚读高一,人也懂事了,知道要带着小外甥和外甥女玩。红梅过来给她妈倒一杯水,还从冰箱里拿来红豆冰棒。李桂花吃惊,“哟,你家都买上冰箱了呀,还自个儿做冰棒吃?天哪,你们过日子也太不节俭了,有钱也不能乱花呀!”“妈,我这是为了……方便做罐头呢,而且乐乐和妞妞要长身体,平时存放些鱼啊肉啊啥的也方便,天天吃素不长个。”红梅解释道。“不长个?”李桂花瞅瞅红梅,又瞅瞅苏醒,“你们小时候可没吃啥有营养的东西,怎么长这么高了!”苏醒赶紧打岔,“妈,你吃吃,看好不好吃。”李桂花刚咬几口时,说:“不就是白糖冰棒么,都这个味,有啥好吃不好吃的。”当她咬到红豆时,禁不住小声嘀咕道:“还别说,这红豆的冰棒味道还真是不错。不过人家是大夏天的吃冰棒,这都入秋多久了,吃这么冰的干啥,损胃!”苏醒再打个岔,“妈,军军这刚读高一累不累,他怎么一个人跟着你过来玩,小东咋没过来?”李桂花叹气,“你以为我是让他跟着来玩的?他才进高中的校门,一个月的课都没上足,就不肯再去了!”红梅一惊,“怎么能不上学呢?军军,你过来!”军军牵着乐乐和妞妞过来了。“你咋回事,现在家里有点钱,能供你读高中,你怎么还不愿上,你想啥呢?”红梅小时候多希望能读初中或高中啊,可是那时还是干集体,家里太穷,没想到大弟弟有这个机会竟然还不珍惜,她挺生气的。军军本来和乐乐玩得好着呢,见大姐生气,过来就耷拉着脑袋说:“我成绩不好,读也是白浪费钱。”李桂花拍着大腿说:“可不是,他像你爹,不会读书,中考在班上考四十多名,总共才五十六名学生呢。现在读高中可好了,第一回 考试语文和英语都不及格,其它几门也是刚过及格线。要我说,他不读就算了。”红梅姐弟共五个,她和秀梅、腊梅上小学时成绩都特别好,可惜那时没有钱读初中。小东现在读初二,成绩一般都在前三,可比军军这个当哥的争气。军军见大姐愠着脸,哄着她说:“大姐,小东比我会读书,以后你就等着他考大学给家里争光吧,我出去打工挣钱就好。妈说了,想让我去喜子叔那厂里打工。”红梅听明白了,原来她妈带弟弟来是因为想进喜子的厂啊。红梅这下更生气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喜子是有手艺的,没手艺的只能卖苦力,庆子不就是回来了么?军军,你身板远远不如你三姐夫,整天扛货你扛得住?”听红梅这么一说,军军还真是有些气短。李桂花冲乐乐说:“我的宝贝大外孙,你去把你三姨和三姨夫叫来。”乐乐赶紧跑着出去了,妞妞听着有些懵,歪着脑袋问:“外婆,你是说……三婶……和三叔?”“是!我的小妞妞!”李桂花把妞妞抱起来,让她坐在自个儿的膝盖上,摇晃着玩。没一会儿,乐乐把庆子和腊梅叫过来了。庆子跟军军说了喜子厂里的情况,没有文凭没有手艺的人,就只能卖苦力扛货送货,家具很多是大件,没个好身板是干不下来的。像军军这种一直读书下地不多的斯文模样,还真干不了,何况他才十五岁。红梅瞪着军军,“听到了吧,你干不了,还是赶紧去上学,还得混个高中文凭,这样出去打工也好些。”军军用手掌磨着他的衣角,低着头说:“我不想去,班上考不进前三十名的人,很多都说要去打工,天天在学校被老师管被老师骂,明知道考不上大学何必浪费时间呢。我班主任说了,如果我不想读,可以给我保留学籍,让我三年后去学校拿高中毕业证就行。”红梅听得有些晕乎,学校还可以这样操作?学校为这些差生着想还真肯动脑筋。李桂花听庆子的描述,也不打算让儿子去了,就说:“要不……让军军也学个手艺吧。你们家老二福子……”李桂花还没说完呢,军军就抢着说:“妈,我不想学盖房或打家具。听我同学说,现在都流行做裁缝,南方有不少服装厂要会做衣服的工人。”李桂花问红梅,“你们认识手艺比较好的裁缝吗?”红梅压根不想让弟弟当什么工人,想也没想直接摇头。腊梅见大姐摇头,她也没说什么,其实她知道大姐和镇上几位裁缝还是挺熟的,但那几位裁缝手艺很一般。军军又说:“学理发也行,将来我要不想在别人的店里干,自己也可以开店啊。我同学的哥哥就是学理发的,在外面一个月能挣四五百呢。”红梅看着苏醒,希望苏醒劝一劝,她还是希望弟弟回学校读书,才十五岁还没成年,学什么裁缝或理发呀。苏醒瞬间明白红梅的意思,就劝军军回学校读书,高中毕业后再想这些事。军军已经下定决心了,他苦着脸说:“大姐夫,你知道听不懂还得挺着腰身坐那儿听课有多难受吗,老师经常提问,回答不上来就得站整整一节课,每天上课就跟上刑似的!”苏醒只好看着红梅,这没法劝呀,上学上得那么痛苦,心想还是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李桂花也说:“军军不是读书的料,红梅你也别强求。红梅,我记得那年玉珍回来是不是给你留了一个地址,要不让军军去深圳找玉珍吧,跟着她学理发怎么样?”红梅确实还留着那张纸条,可她还没想通,不想拿出来。苏醒碰了碰红梅的胳膊说:“学理发好歹比去喜子厂里扛货强,如果能跟着玉珍,应该不至于被人欺负,比跟着陌生人学手艺好。”红梅只好回屋去找。其实她知道,她不找也没关系,她妈一回家问玉珍她妈,这地址是分分钟就能要来的。红梅凭着记忆找一个旧笔记本,翻好半天才翻出来。军军拿着地址特别高兴,“我明天就可以动身去深圳找玉珍姐了!”红梅瞪他,“急啥,读书咋没见你这么积极?深圳你又没去过,凭一个地址就瞎找?要是玉珍突然搬地方了,你在那儿两眼一抹黑不得哭啊!”李桂花一听,慌道:“对啊,可不能你一个人去,先回去找玉珍她妈问问这个地址对不对,然后让你爹陪着一起去。”苏醒觉得不妥,“妈,爹他也没去过深圳,去了也是瞎找。要不等我先写信给喜子,让喜子来安排时间,这样军军到了深圳喜子可以去火车站接他,也可以帮着他找玉珍的店,找不着的话还可以住喜子那儿。”李桂花听着高兴,“还是我大女婿想得周到,你先给你四弟写信,等收到回信就去陈家村告诉我。”这事商量好了后,苏醒就去灶上做饭,红梅陪着她妈说话。军军得知可以南下了,再也不用回学校上学,抱着妞妞一个劲地转圈圈,可把妞妞乐的,笑得肚子都痛。吃过午饭,李桂花还惦记着家里的棉花没摘完,急着和军军一起回去了。红梅坐门口扒拉着棉花,兴致不高。苏醒坐了过来,“咋了,军军要去学理发你不高兴?”“我能高兴吗,现在家里好不容易有条件供他读书了,他却读不进。我在想啊,要是以后乐乐和妞妞也读不进书,难道也要出去打工?”苏醒倒觉得打工也没啥不好,老丈人家现在只有四口人的田地,岳父岳母两个人种的话劳力也够了。军军不想读书,学校又帮忙保留学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南下是眼下最合适的路了。“红梅,你要这样想,学理发好不好这也要靠个人,手艺学得精的话,到哪儿都能混得好。我瞧着军军读书不行,但人挺细心的,也懂事,会看人眼色,说不定他将来会是一个手艺高超的理发师呢,开店也不错嘛。”红梅听了哼哼发笑,“还手艺高超呢,能不把人理成秃子就好了。”苏醒知道红梅是想到了电视里的情节,有个刚学理发的小伙子,帮人理发时,头一遍发现没剪好,又来剪第二遍,结果仍不满意再接着剪,最后把顾客真快成秃子了。“军军才不会,你要对他有信心嘛。”红梅看着乐乐和妞妞在门口玩,感叹道:“也不知咱们的孩子将来能做什么,我现在还真能理解桂芝的心情,把书读好这是最稳的一条路了。”如红梅所说,这会子桂芝在门口剁着猪草,还监督着大毛二毛读书呢。在桂芝的努力下,二毛认识不少字,小人书能读一些,大毛就差得太多,只能跟着二毛读。二毛读一句,他就跟读一句。第一百一十九章二十天后, 喜子回信了,苏醒把信送到了陈家村。李桂花从玉珍妈那儿确定了地址, 和陈贵一起将儿子军军送上了火车。苏醒最近没啥事,除了摘棉花就是做饭带娃陪老婆,挺悠闲的。十月初,苏醒和苏昌盛共同的好朋友李光礼家双喜临门, 二胎生了个儿子,又乔迁新居。苏醒和苏昌盛自然是要过去喝喜酒的。李光礼这几年做小生意也挣了不少钱, 今年还贩棉花卖,听说又挣了几笔!有钱了,又逢双喜临门,这酒席办得挺讲究。吃饱了喝足了, 大家就聚在那儿聊天。李光礼有点喝高了,那张脸红得不像样, 但脑子还挺清醒的。“醒大个、昌盛, 你们知道不, 国家地质队在黎家村的那鸟都不下蛋的大沿山勘测到了铜矿,据说大沿山那矿石含铜量极高, 特别好开采,还说开采五十年都开采不完, 地底下全是!国家打算开采,不过这么大的铜矿属国家所有,当地政府只能帮帮忙。”苏醒和苏昌盛听傻眼了,黎家村不就是苏家河八队北面那个村吗, 当年红梅怀孕被计生站的人追时,她往北面跑差点跑黎家村去了,后面想想还是去了桃林,才得以逃脱。苏醒有些不相信,说:“我咋没听说呢,你是不是搞错了?”苏昌盛也一点风声没听到,“光礼,大沿山周围地势高低不平,不是大高坡就是深沟壑,草都长得少,是个荒芜之地,平时很少人去,开采了铜怎么运出去呀,意想天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