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作者:行清      更新:2023-06-27 09:41      字数:9558
  “……嗯。”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少将大人意会到了是打压那群外国兵的意思就够了。“那你再亲亲我。”“……”这下连说好都等不了了,直接用行动代替语言。夕阳已经完全下山,但是卧室里的温情却经久不灭。第73章 国际军事竞赛前奏天明时分,一辆红旗车停在四合院楼下。君擎宇收拾好自己,轻手轻脚来到床前,将床上人露在外面的手盖好,俯下.身在唇上烙下一吻,便拿起昨夜青年收拾的行李袋,下楼。路过厨房,看见正在做早餐的阿姨,叮嘱了他不要吵醒楼上睡着的人,才大跨步往门外走去。站在车旁边,正上下跳动哈手取暖的马副官看见首长出门,立正敬礼之后打开车门,二人上车,红旗车缓缓消失在胡同转角处。郊外某处军事基地。君擎宇目不斜视往前,军装裤下,一双大长腿肌肉隐隐勃发。“君少将!等会!”君擎宇转身停住,望向来人。“君少将!早上好。”小跑到眼前的女兵容颜姣好,难得的是一身不输给男兵的英姿飒爽,肩上两杠二星,十分显眼。因为军衔比较低,她先敬了礼。君擎宇回礼,“官中校,你有什么事吗?”拜卓越的记忆力所赐,他记得这是上次军演结束后到b君营地的人。不过显然女兵对他能记得她的姓名感到很开心,嘴角的幅度更加温婉,眼底也露出丝丝缠绵情意,笑道:“今日我同我爷爷来为你们送行,为国征战,还请在外一切小心。”若是伤着了哪,我会心疼。“多谢。若是没有其他事情,我先去集合了。”君擎宇没有错过女兵刚才眼底的情绪,若是放在以前,他或许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但是现在,他却是知道的,但知道归知道,他的内心却毫无波动。“我也正好要去,我们一起走吧?”官渠冰笑意盈盈邀请道。收到的依然是一句冷冰冰的“请便”。不过因为被记住的缘故,官渠冰的心情飞扬,也不去在意眼前人毫无人气令人畏惧窒息的气场。全副武装的二十个特殊兵种军人背手而立,身后是伸展着巨大的机翼的军用飞机。无论是因为此次比赛的特殊性还是因为输赢对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性,竟然出动了很多老将军来送行。君少将站在队伍面前,听着老将军们的临行箴言。率先发言的是君老将军,这位年轻时干过扶桑鬼子也打过联邦软脚虾,一声名头就能吓得敌人闻风丧胆、如今满头华发却仍然目光锐利的老爷子一双和君少将如出一辙的鹰目扫过眼前的帝国好男儿,朗声道:“能够站在这里为国出战,相信都是我帝国的好儿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祖国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记住,你们肩上背负的不仅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期望,还有无数的帝国人民在看着你们。不争馒头争口气!”陆陆续续都有人上前,其中有鼓励的也有“威胁”的,最后是一个长得更加粗犷嗓门也更大的老将军吼道:“当年老子在台儿庄,一个临时凑的都算不上编制的小队,十几人,几把枪,几把刀,就将扶桑鬼子一个连的人给一窝端,连尸骨也没给那群畜生留下。如果不把那些洋鬼子们打趴下,回来我就把你们这般臭小子揍地连爹妈都不认识。”一帮脸上涂着迷彩看不出神色的特种兵们后背一紧,站得更直了。倒是一直面无表情充当行走冰山的君少将看人说的差不多了,士气也调动起来了,(能调动不起来嘛!都面临人身安全了!)下口令,全体肃立。军靴磕在脚后跟的声音响亮,蓝天下,年轻的战士们起臂,齐齐肃然敬礼!眼底的杀气弥漫,嘴角的弧度带着军人的坚毅和一往无前。犹如张开尖利鹰钩和羽翼的雄鹰,向着前方的敌人扑杀而去,这是一支出过剑鞘、染过血的军队。老骥伏枥,已然壮士暮年的将军们也挺起有些佝偻的背,回以军礼,仿佛一场代表传承的接棒。祖国的未来,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咔嚓一声,黑白胶片记录下两代军人的互相敬礼,历史定格。这张珍贵的照片在若干年后,获得了普利策摄影大赛金奖。第74章 搞飞机的徐男神年轻的军官们在大洋彼岸挥洒汗水, 以己之力为国争光,以完全不同于西方各国印象中的无敌之姿震惊世界, 另一端, 他们的后背, 也颇不平静。航天研究院里。助理拿着最新一期的内部报纸, 一开始还是一字一行的看,后来报纸就被翻得呼啦啦响, 看完眉头皱起。“小李,嘿这是怎么了?上面讲的啥玩意?你这么苦大仇深的。”穿着白褂子没什么正形的老教授拿着搪瓷杯晃悠到茶水间倒水。被唤作小李的小伙子放下报纸, 赶忙接过杯子给老教授倒水,边说道:“教授, 今天的内部报纸上面有一篇文章, 据说是我们研究院下属分支的一个研究员写的。他在文里说自己是一个留学海外著名院校的博士, 原本带着满腹爱国热忱回国,打算投入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可是残酷现实狠狠地打击了他, 浇灭了他的一腔热血什么的。反正就是说他进入研究院后专心科研,本来因为表现优秀曾被获许进入某项国家重要研究项目, 却因为遭人嫉妒,被某位虽然年纪轻轻却很有背景,完全就是走后门进来的研究员排挤, 陷害,最后只能被降职下放……”不仅如此,文章最后还煽情兮兮地感叹现如今帝国的科研环境乌烟瘴气,需要净化, 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被善待才能建设更加富强的帝国,呼吁广大像他这样的青年科学家团结起来,抵制强权,还科学一片净土。古往今来,同情弱者和走后门潜规则都是国人一戳就中的爆点。不得不说,这样的文章很有煽动性和号召力,尤其是对一些气血正胜的年轻人来说,代入感不要太强啊!如果不是小李觉得整件事情有点怪异,他恐怕第一个就要跳起来,奋笔疾书强烈要求还这位可怜的受害者一个公道。“国内的科研环境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制度上的欠缺,不过,这事情,嘶,我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头顶地中海的教授摸着头皮道。“我也觉得,教授,您还记得那位徐子诺博士吗?还有走后门进来的朱子墨?”助理小李对那位年轻过分的博士印象十分深刻,在战.斗机j-9的研发过程中,他被临时调来充当徐子诺的助理,全程参与期间,没有人能够比他更近地体会到这个年轻人的天才之处了,当然对整件事情的经过一清二楚。“记得啊,前几天我还又听到我们院长抱怨当初没有留下人这事呢。朱子墨这人嘛……好像是老朱他家侄子?”老教授放下手里的搪瓷杯。“是的,就是他。如果排除掉各种主观描述,还有走后门的人,那整件事情的经过倒是跟报纸上完全吻合。要是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只知道一二的人,看到这文,八成人会想到那件事情上,呵呵,指不定就信以为真了。我看了一下,虽然作者是署名,但是确实是朱教授侄子现在所在的研究院下属分支。”像这种内部报纸,很多年轻的学者因为对自己的研究不够自信或者出于交流心得获得灵感的原因,多以匿名发表,但是报纸会将作者所属的研究院标明,以方便有同僚看到后写信到单位交流。这份报纸因为时不时有老教授在上面发表一些文章教导后生,所以在内部还是很受欢迎的。“哼!老朱家的这个小子,心思不正啊,不好好做研究,净搞些歪门邪道!他还好意思倒打一耙,黑白颠倒!”白胡子教授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只是在口头上逞一时快而已,他这是要做什么?”朱子墨要做什么,小李和老教授不知道。但这不妨碍这篇文在内部的火速传播。帝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在八卦中联系感情的传统。尤其是像这种牵扯到自己所认识的人、恃强凌弱走后门的事情更是津津乐道、恨不能同原作者一样义愤填膺。如小李所预料的一样,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便是代入了朱子墨和徐子诺的冲突。这件事情虽然很快就被上头派来的人解决,但是也没刻意宣扬解释,而且耐不住这年头大家都沾亲带故,加上上头除了对徐子诺的研究绝对保密外,也没想着完全保密,所以一时间众人脑补纷纷,朱子墨所处的机构每天都收到很多年轻研员院的书信来往。很多老教授也抱怨最近院里年轻人都有点浮躁,工作也不好好做了,凑在一起写些什么东西,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动静。投入实验,常驻科研院的徐子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部内部杂志,自然也没有注意到自己俨然已经成为圈子内人人谈论的焦点。有些事即使载入史册,也注定只能出现在解密档案里,供后人津津乐道;有些人即使身披红旗,满载肩章,也只能站在阴影里,成为幕后英雄。越是已身不足的人越善于发现别人的龃龉,而对那些伟大视而不见。自以为窥得了什么黑幕、正义愤填膺要伸张正义的“热血青年科学家”自然也不知道他们愤懑不满的主角正率领几百人的团队,正在开展的是一个怎样惊人的项目。时间还未走向后世史学家大肆赞美的节点,即使徐子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专注实验,也不能阻挡别人来找他的麻烦。没过几天,足有飞机场大的实验室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彼时,走动间随处可见现代高精尖设备,入目满是大型机器的研究院里,所有人都步履匆忙,忙得焦头烂额。穿着衬衫和牛仔裤,负手而立站在人群里的徐子诺鹤立鸡群,气质干净清雅、当他侧过脸,五官精致到不可思议,原本孱弱的青年在时光这位大师的雕琢下,渐渐长开,绽放了属于二十二世纪徐子诺的风采。这样一个人,当他清清冷冷的眼神望过来时,更像是一位即将上台表演的艺术家,而无法想象原本应该和周围各种泛着金属光泽的机器以及围着他的十几位航天航空类科研精英格格不入,但是显然这些年龄可以当他叔叔的研究员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眼神热切地看着眼前的青年,像是看着无所不能的神,并期望得到他的认可和指点。整个研究室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被一架正在成型的战机占据,众人面前呈放的巨大机翼上漆满了黑色的涂料,为这具傲然伫立的庞然大物染上了神秘的色彩。现场气氛有些紧张,几个研究员正在给徐子诺汇报着进展。众人的焦点徐子诺脸色则有些苍白,他对照了前后数据,轻轻摇头,浅淡的声线传达出令人信服的权威:“不行,ram(雷达波吸收材料)材料材质和融合度还是不行,这次数据比之前有进步,但还是达不到我对机身的隐形要求,提高实验精度,这样……按照我刚才说的方案重新来。”没有取得理想实验成果,众人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有丧失信心,毕竟他们正在参与研发的,可是连美联邦军方都还没有成功的技术!大家散开继续去工作,徐子诺身边的助手紧跟身后,“博士,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可以放低一点?毕竟其实目前战机的涂料已经能够屏蔽掉大部分敌机的雷达追踪,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一方面,我们现在的成果已经走在了美联的前面了。”“它的缺点是什么?”徐子诺头也不回反问道。“额……目前战机的背部还不能实现隐形,遗憾的是,对于波长较长的雷达不能隐藏自己,在真正的战斗中,比较容易被地面大型长波雷达阵发现,一旦‘高空预警机’上空,有极大可能会被轰炸……”但是,敌人总不可能全世界遍布雷达,而且只有特定的雷达入射角度,特定波长的雷达或者是特殊的距离才有可能发现隐形飞机的踪迹。“你觉得,这样的战机上了天有什么用?”徐子诺看了眼前忙碌的人员,若有所思:“看来,是我对大家要求太低了。”助手同志是原来徐子诺参与j-9工程时临时特别调任的,在未见到徐子诺之前,如果有人告诉他,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够独立主持舰载机的科研项目,并且还即将成功,他绝对会对此嗤之以鼻,甚至认为此人是在痴人说梦。但是现在,作为亲历者,他只想给大佬献上他的膝盖。不过,尽管自问对于这位性格乖僻、能力惊才绝艳的博士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这次他还是呆在原地,如遭雷劈。足足愣了一分钟,才缓缓回首,看着干的热火朝天的同事们,突然为他们抹一把辛酸泪。原来他们眼中的“超越英美的世界先进战机”在他的设计者眼里,就是一堆废铜烂铁,不堪一用。鬼才和精英,差的绝对不止一架世界上最先进战机的距离。尽管这些精英,已经是在各自领域内别人眼里的天才了。第75章 兔子的航母梦助手同志一边为同事们默哀, 一边继续苦口婆心。有更好的技术和方案实现更高的性能建造最完美的战机当然是求之不得啦,问题是——“博士, 可是按照这个花费, 中央拨下来的研究经费可能比较紧张……”岂知是紧张, 简直是穷的要揭不开锅了好吗?!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国每年都会在国防军备的研发中投入大量财政预算, 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项目最后都是夭折在半路,只有不到百分之十能够产出实验成果, 而其中,又仅有百分之一的硕果最后会被用来为国家国防事业添砖加瓦。这个数据还只是针对大型项目而言。帝国政府在经历了百年的侵略史后, 深知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十分重视科研。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刚从浩劫中喘过气来的国家, 经济建设刚刚开始发展, 政府确实挺囊中羞涩的。这是目前帝国所有科学家的共识。助手先生虽然预料到自己参与的项目一旦成功必定会给这个国家的武力值带来难以想象的提高,但是如果没有经费继续研发, 一切都是空谈。助手先生很绝望,由于徐子诺的高要求高标准, 几乎每时每刻他都能感受到经费在燃烧。诸君须知,研发一架战斗机,即使徐子诺为了节省是时间——当然也是出于对自己出手作品卓越性能的自信——新型的战机是在他研发的j-9现有战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过程也远非别人想象中那么容易。因为现在的徐子诺身体里住着的是来自二十二世纪的灵魂,很多在他眼里司空见惯的材料、元素、物质在现在这个世界还处于人类未知的领域,未知,意味着探索, 意味着稀有,意味着……烧钱。经济学原理诚不欺我。徐子诺这才注意到还有钱这个问题,好吧,要搁在以前,不食人间烟火的徐大科学家可从来就没操心过身外之物这个问题,他们通常只要烧烧脑,负责搞定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有一大帮人将他们供起来,资金自然会有人前仆后拥地送来。然而这是在动荡了十年,政府都穷的揭不开锅的帝国!经费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钱财乃身外之物!科学家的灵魂不是金钱可以染指的!这!都是废话!助手先生很忧郁,为着经费这件事情,他可是好几天都吃不饱睡不好了,急得嘴上都长泡了。这确实是个问题,花钱“大手大脚”的徐大科学家难得停下脑海里的公式,开始思考钱的问题。自己掏腰包这事行不通,国家的脸还要不要了,后续也会有问题。之前的防弹衣和速效止血剂等战略军备物资,国家应该挣了不少外汇了,之前没有在意,现在是不是应该去邀下功?正在开展选评体制内最年轻科学院教授计划的政府人士莫名有点冷。徐子诺想好了“来钱快”的办法,心情明朗了些许,这一好心情使得他在工作中难得和颜悦色,即使还是面无表情,也让已经被这位天才科学家智商碾压到对他推崇至极的助手们纷纷受宠若惊,工作更加卖力。整个研究所的人都干劲十足,黑青色的战机在他们这群能工巧匠的雕琢下,渐渐展现出它未来蓝天上“死神收割机”的风采。徐子诺倒不是在故意折腾这群帝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他在下的,是一盘很大的棋。尽管目标很大,但他一步都走的坚定又踏实。他的光脑甚至脑海里有无数种设计方案,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次战机的研发,他甚至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未知的材料方面只是时间(和金钱)的问题,尽管这在旁人眼里根本完全无法想象。但是,徐子诺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此。从他这次申请成立的科研项目就可以窥见这位在平行时空大放异彩的科学家的野心。哪怕是一个不关心军事时事的普通人,都明白人类在未进入大宇宙时代前,航空母舰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一个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将失去对自己国土面积的领海和领空的绝对制空权,在这个新的时代,没有自己的航母就相当于三十年前帝国没有自己的核武器!没错,野心勃勃的徐子诺想要建造的,是属于帝国自己的航母!两年前的5月份,□□副总理应邀率团对联邦进行国事访问。自从三年前帝国和美联邦建交以来,美联邦和帝国目前正处于蜜月期。陪同的还有帝国国防部部长刘华庆,这位打了一辈子战的老海军穿着解放军的军装,第一次登上了航空母舰,当他们航母的战斗机从舰上起飞时,他亲身感受到了美联邦武器军备的先进和帝国与联邦的差距。回国后,刘部长在采访中不无艳羡地说道,“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多次提到帝国也要建设自己的航母,然而大家都知道,这实在是太难了。除了数百亿的巨大耗资外,建造一艘航母所需要的科技水平也是帝国目前远远无法达到的,要不然航母也就不会只为当今世界几大强国垄断了,就连平行时空的华国也是在三十年后才改良了自己的一艘航母。然而,这一切,在这个时空,或许都将改变。当年华国两弹一星的诞生震惊世界,从此改变格局,就是因为它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而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华国红!艺高人胆大的徐大科学家向来只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j-9试飞的那天,徐子诺在秦老将军的引见下,第一次见到了这位老骥伏枥仍怀大国航母梦的刘老爷子。后来,在他们的全力支持下,才有了现在数百人的研究团队。对那些年已耄耋的老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场带着期望的尝试,是不信心的豪赌,而对于徐子诺来说,这只是一场不必全力以赴的热身赛。他的目的只是通过这样一场热身,来培养符合自己标准的,能跟得上自己节奏的科研团队。所以,目前研发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只是他对队员们设下的考题,只等着他们解开自己的答案。徐子诺的好心情没有持续许久,中午休息的时候,一堆西装革履的上级行政人员突然造访研究所。玻璃门被人从外面打开的时候,徐子诺正合衣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小憩。但在来人出现,那双瞬间睁开的双眼里,却满是清明,不见丝毫迷糊。环视一圈,来访的客人中徐子诺一个都不认识,但这不妨碍他感受到这群人眼底隐藏地并不十分高明的不屑和恶意,这些不知名的恶意显然是冲着他来的。尤其是其中一个最边上的年轻人最是毫不掩饰,见他望来,还嘲讽地扬起了嘴角,高傲的模样像极了后世某些高高在上的官员。徐子诺仿佛浑然不觉,他表情一如既往地淡漠,起身整理了不存在褶皱和灰尘的白大褂,黑白分明的眸子不含半分笑意,眉头微蹙,说来奇怪,明明眼前青年身材瘦弱,众人却感到一股凛然凌厉的气质。带头的官员此刻心底倒是有些打鼓,上头传达的意思是近来很多内部人员联名举报这位徐姓博士系走后门进入研究所,在工作中恶意打压优秀的青年研究人员,引起广大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不满,影响十分恶劣,必须从严调查处理,肃清科研工作者的风气。按理说,这种啥也不干净,得罪人的事儿组织是不会受理的,因为毕竟没有证据啊!而且这种走后门的事情其实在华国也是众人皆知的潜规则,大家都不放在明面上讲。虽说科研界主要靠实力说话,但是难免有人浑水摸鱼。这次动静这么大,显然不同寻常。但是既然上头既然要管,那下面的人就只能捏着鼻子上阵。本来众人还挺替这位青年可惜,毕竟由于帝国现在特殊的体制,体制内的人,一旦背上作风不良,思想不正的名号,相当于这个人的前途就毁了。不过等负责调查工作的人看到这人的履历:刚刚毕业的二十出头的硕士生,就参与了国家重大项目,后又直接进入帝国科技的心脏——帝国科学院当博士,所有人面面相觑,撇了撇嘴,兀自在心里下了定义。自己绝对做不到的事情,就理所应当地认为别人也不可能做到,并且深信不疑!不得不说这种以自我为标准的平均优秀法真是特别醉人。于是这一趟来之前,这些调查的人都做好了即将见到一个无所事事、吊耳郎当的油头小生的准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于想象的俊秀青年,但一米七八的身高和冷然的气质带来压制性的气场,再加上领他们进来的人对眼前人不同寻常的恭敬态度,让这帮来势汹汹的官员犹疑的同时难免有些气短。不过以貌取人总是占了上风的,白衬衫和牛仔裤确实让他看上去和高深科学家绝缘,若要比的话,当然是他他旁边穿着白大褂站着的中年“教授”更像一个研究专家。没错,纪检人员把助手先生当成了研究所的负责人。徐子诺单手拿着手里的实验报告,面无表情地看着来人忽略自己,端着架子,和自己的助手说着绕开绕去的官场话,其实脑海里浮现的是今天上午的实验进度和细节。等到领头的官员寒暄完,终于要进入正题的时候,神游太空的徐子诺灵感一闪而过,就要推开门往外走,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来人面面相觑,似乎完全无法相信自己的调查对象竟然这么不给面子直接就走,从来都是被小心热情对待的纪检人员从未面临这么尴尬的场面,一时间对青年的不满到达了顶点。刚才一直用眼睛吊着看徐子诺,一脸吊炸天的人见状,直接就站起来不客气道:“徐子诺同志,组织近来收到很多关于你作风欠缺,入职手段非正常,打压同事的举报,还请你配合我们的调查。毕竟如此年轻的科学家总是令人惊讶的。”这话可是不客气极了,配上他嚣张的表情,简直就差板上钉钉说徐子诺走后门了。第76章 打脸的男神往外走的脚步顿住, 徐子诺的眼神扫过来,方才出声的青年看着领导的眼色, 见他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 心底暗自得意, 又见徐子诺终于看过来, 便像是拿捏住了什么似的继续说道:"这件事情的性质非常严重,匿名联名信甚至送到了纪检办公室!"还没等徐子诺开口, 旁边的助手就惊道:"各位领导是不是弄错了什么?我们徐博士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不仅是几次国家大型项目的负责人, 在科研中也从来不吝啬教导下属,打压这个说法是不是谣传?是所里那位小兔崽子这么不知好歹?!"“王专家, 像您这样年纪大的又有真才实干的人, 可能不知道现在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 半吊子水平就算了,做事还只想走捷径。对于这种行为, 我们是坚决反对的!这是我们部门收到的联名信,您看看。”年轻人对着王助手意有所指地说道。徐子诺从刚才那个年轻人说话起就一直不发一言, 听到这里,才掀起眼皮,分了一丝注意力给他们, 助手接过厚厚一沓信件也没有自己先看,而是递给了徐子诺。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让在座除了科学院的人都是眉头一跳,这……好像有哪里不对?“同中科院邱院长关系密切?j-9战斗机过程中因忌惮某朱姓优秀海归科学家,将其排挤出科研组?毫无科研成果却霸占大量研究资源?靠走后门进入目前的研发团队?……我不配待在科研界, 应该自行离职,给更多优秀青年科学家机会?”徐子诺神色平静,内心有些好笑地念出最后一句话,尾音轻微的上扬。他不惊不慌,助手先生的脸色却是完全变成了调色盘,他看上去比当事人还要愤怒, “各位领导,这简直是污蔑!完全不是事实,我们徐博士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令人敬佩的科学家,事实上,在他这个年纪,他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成就。我不知道这些诬陷是从哪里来的,但是这些小年轻很显然并不了解徐博士的知识水平和对我们国家科学建设的贡献!”尽管王助手义愤填膺,但是纪检的人都觉得他这是在维护他手下的研究员,这么嫩的小年轻,哪来的非凡成就,笑死人了!这些成天只跟机器和公式打交道的科学家真是直愣子,连谎话都不会说。徐子诺则是难得说这么一长串句子,末了像是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甚至放下了手里的实验报告,拿起厚厚的信封一页一页地看完了所谓的百位青年科学家联名信。哗啦啦地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响起,阅读速度奇快的他很快翻阅完了所有的内容,并从中提取出了关键信息。但是在别人眼里就是他态度轻狂地随手一翻就放下了,仿佛不将这些指责放在眼里。于是本来气势汹汹结果被不按常理出牌的徐子诺搅得一肚子气的纪检工作人员对他的态度越发不善和傲慢。索性徐子诺并不在意,放下信封后,他首先问起了助手关于科学院内部杂志的事情。王助手战战兢兢地回答,还拿了最新几期的杂志过来,这种杂志研究所随处都有,是很多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心头好。徐子诺很快找到了那篇“爱国海归青年科学家遭遇黑幕才华无处施展,国内科研环境亟待净化呼吁有识之士”的文章。得益于记忆力超群的大脑,徐子诺很快记起了半年前j-9战机研发成果差点被人撂桃子的事情,顺带记起了那个梳着油头带着金边眼镜的“海归博士”。稍微联想一下就知道,这大概是那位朱子墨博士做出来的事情了。这种事情徐子诺在前世的时候就已经遇到过了,就是成为最年轻的院士之后,也有人在暗地里搞小动作,诋毁他。所以现在遇到也完全不惊讶,这位朱博士也是能人,但是除了善于煽动人心外,手段却是有些太嫩了。也有可能是对于自己太自信了,完全没把自己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