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诸王时代
作者:帝夜之殇      更新:2023-06-27 14:10      字数:2223
  许攸的死。在曹操和刘琦的封王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引起什么的关注,而且就算没有封王的事情,许攸的死,也不会有着什么人去关注。不是说许攸没有什么的名声,而是不值得去关注罢了。如果说有人对于许攸的死,非常的感兴趣的话,那也就只有冀州的袁绍了。要知道许攸可是背叛了袁绍,还让袁绍驻守在晋阳的三万将士投到了曹操的麾下,一战未打,直接的献城投降。在得知许攸被许褚一拳给打死的消息。要不是在这个紧张,各有谋划的时期,袁绍都想要大摆宴席,好好的去庆祝一番了。时间慢慢的过去。在这期间中。原本有着小摩擦的诸侯们,也都纷纷休战,将兵力收回,静待着。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长安和成都两地,就是人流都比平常要多上了很多,显得热闹非凡的。当然。其中有着多少是各诸侯的探报,那就不得而知了。在各种的安排下。时间也是来到了曹操和刘琦两人称王的时候。益州成都在城西郊外处。在这一天,可是人头涌涌的。期间有着一座祭坛,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无数的将士守卫在祭坛的周围各处,而所有将士的兵器上,都绑着一根红布,能够来这里防守的,也都军中的精锐。而在无数将士的后方的。便是从成都中出来观望的诸多百姓们,这些百姓也只是静静的站在将士身后,也没有别的动作,而且离将士还有着数米的距离。而且,谁都知道。在这样的时刻,只要有人敢去冲击将士守卫的地方,那么迎接他的,就只有那冰冷的兵器而已。所有百姓也都是表现的非常的安分。就连一些混杂在其中的探报,也没有引起暴动的心思,因为他们都收到了,要让刘琦顺利称王的命令。在被无数将士围着的中央,也是非常的空旷。一座高高的祭坛,就算是站在远处都能够清晰的看见。三百红衣黑甲的将士,手按着佩刀,笔直的站在祭坛周围,眼中有着精光在闪动着。祭坛最正面。刘琦麾下的众谋士、武将,依照着个人的职位,依次排列着,大大小小官员有着百余人。时间一到。便由郭嘉走上祭坛宣读告文。随即。郭嘉和李儒请刘琦登上祭坛,进冠冕玺绶讫,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员拜贺,进位汉王,掌荆州、益州、交州、南蛮等地。也同时宣读了从长安而来的圣旨,名正言顺的。封郭嘉为军师,总理军政重事;李儒为尚书令,总理内政重事;赵云、黄忠、马超、魏延、为四方大将。其余的也都一一有所封赏。封赏事情定下。此次,刘琦在成都称王的事情,也都了落幕的时间,而且众人对于刘琦的封赏也没有着任何的异议,都有着各自的安排。他们也都知道这只是开端而已。毕竟封王,并不是刘琦所要到达的顶端,之后还有着众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刘琦在成都进位汉王的时候。曹操也在长安,在天子汉献帝的加封下,进位魏王,而且跟随着曹操的一众麾下,也是得到了各种的封赏。可以说是,两人都同时的完成了称王的事情。没有遇到一点的变故。当然。在各种的安排之下,也不会出现着什么的变故,毕竟两人都是在自己的大本营称王,小部分的捣乱,根本就不能发生什么的作用。派大军过来,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其余的诸侯也没有捣乱的心思,还非常的支持两人的封王事情,又怎么会派人前来,要是有着变故,可能他们都会出手帮助处理。曹操和刘琦正式登临王位,也是公告天下。普天同庆,这也只是两人掌管的州郡之中的而已,至于其余诸侯掌管的州郡中,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然而。在曹操和刘琦封王过后。其余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诸侯,如袁绍、刘备等人,也都跳了出来。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借口,向天下发布讨伐曹操的文告;还有刘琦身为汉室宗亲之后,却没有着匡扶汉室的心思,与曹操狼狈为奸的事情。打着维护汉室正统的旗号。在各地纷纷自立为王。在曹操和刘琦公布称王的时候,没有着一个诸侯出来说话,一直在等待着;等待两人正式封王之后,就跳了出来,这也是诸侯们打的主意。就是为了让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而不是大逆不道。袁绍在冀州,自立为周王;刘备在徐州,自立为齐王;孙权在江东,自立为吴王;公孙瓒在幽州,自立为幽王。也就只有占据着汝南的吕布,并没有着称王的心思,好像汝南之外所发生的事情,跟他没有着一点的关系一样。如同战国时期。诸王各据各地一般。在刘备、袁绍、孙权、公孙瓒等人,自立为王之后。曹操和刘琦也没有着什么的动作。而代表着朝廷的曹操,也没有让天子汉献帝颁下讨伐逆贼的圣旨,就好像是默认着袁绍等人在中原各地自立为王一样。但。聪明的人都知道,就算朝廷颁布下圣旨,也不会起着什么的作用。在曹操准备在长安,要加封为王的时候开始。其余诸侯自立为王,就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情,等到曹操和刘琦称王之后,在自立为王,那也是为了有着一些说法,弄得名正言顺一点而已。而。诸侯们自立为王的开启,也就代表着大汉的政权再也不复存在,就算天子汉献帝还在,如今的天下,也不再以大汉政权为尊了。也因诸侯自立为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逐鹿中原的时代。安静了大半年的中原大地,也会因此而再起纷争,谁也不甘愿人下的诸侯们,剩下的也就是看鹿死谁手罢了。中原之地的局势,也变得有些紧张起来。但也还是有些平稳,没有那个诸侯率先挑起战争,也许是谁也没有着十足的把握,又不想让其余人占便宜的。还是安稳的发展着,等待着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