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从寿春撤离
作者:帝夜之殇      更新:2023-06-27 14:29      字数:2191
  日出日落。时间如水的,很快便到了汉军与魏军交接粮草的时间。、正如刘琦所想的。曹操并没有拒绝着刘琦的好意,其实他本身不想要着刘琦的粮草支援,可也知道着自己本身的情况。国库之中的确难以抽出大军征战所用的粮草。而没有着粮草,就算他有着再多的兵马,战斗力再强,都没有着任何的用处,将士连吃都吃不饱,又怎么会有着力气去进行着拼杀。没有着体力,再多的将士,都是任人宰割的而已。更何况,刘琦还考虑到他的情绪,让他用着少数的钱财,来换取着粮草。那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忍一忍,为了大军,便能够接受下来,毕竟将匈奴和乌丸的大军驱赶出去,或者歼灭,已经刻不容缓了。加上他麾下的文武官员,都一致同意着这一次的交易。而两方的交易。同样进行着非常的愉快,在并州与冀州的边界上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粮的,但两方都没有停留多久。在交易完后。魏军便押运着粮草离开。而汉军同样撤回到冀州边界的大营驻扎,没有越过边界一步,以免引起着什么的误会,他们暗中的谋划,也不允许出现着什么的差错。但廖化和文聘两人都记得刘琦的命令,坐镇在冀州边界,只要魏军出现着抵挡不住,或者要败退的情况,就不要管着什么的要求,直接支援过去,至于其中的细节,就要他们自己去把握了。所以。暗中还是派遣着诸多的密探,监视着并州和幽州两地的战况。汉军与魏军在冀州与并州的交界,交易着粮草的消息。在第二天。同样由各处的探报,传报到各处。寿春城之中。陈到、马岱、诸葛亮、法正、陈登五人,同样收到了这一份情报,而且还要提前一点,因为他们的行动是最为关键的。冀州边界上的廖化和文聘在确认交易前,就已经写下书信,派人送出,送到寿春,还有成都两地。而寿春最为接近冀州,也是第一个收到书信的。确认到已经交易了粮草。陈到等五人也是聚在了一起,商议着行动的关键。陈到和马岱两人,在诸葛亮、法正、陈登三人到来的时候,也是感到非常的疑惑,但在听到解释之后,他们都明白了过来。内心中显得非常的激动。同样期待着时间的尽快到来,这样的一个大计划,要是能够成功,那么中原之地,再无人能够抵挡着他们汉国的步伐。一统中原,也就指日可待。如今计划就要开始。不单单是陈到和马岱两人,就连诸葛亮、法正、陈登三人,脸上都挂着激动之色,如今能够让他们如此激动的事情,并不多,但这一件事,恰好能够让他们激动起来。都清楚着,此事能不能成,对于能不能尽快一统中原,可是有着很大的意义。“我等应该如何行动”陈到有些兴奋的问道。而马岱也将目光看向诸葛亮、法正、陈登三人。毕竟他们都清楚着自己的斤两,要是比武力,也就陈登能够跟他们打上一下,但要是说到计谋,他们却不如三人。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这就是刘琦将诸葛亮等三人派遣过来的意义所在。闻言。诸葛亮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我觉得可以将城中的粮草调集起来,供大军所用,一起运走,当然,留下足够寿春城运转的粮草,而且这样更显得真实,容易让吴国相信”法正开口说道。听完法正的建议。陈登点了点头,认同的说道:“法大人所言甚是,而且可以直接率领着大军离去,再打上支援的旗号,迅速的向着冀州而去”法正和陈登都给出了建议。众人也将目光投向了诸葛亮,等待着诸葛亮的答复。毕竟按照官职来说,这里也就诸葛亮的官职最高,虽说文臣不管武官,但刘琦的命令,可以以诸葛亮为主,他们为辅。所以。诸葛亮的决定才是最为重要的。“法大人和陈大人的建议,并没有什么的不妥,只是还有所欠缺”诸葛亮摇了一下羽扇,没有回避着众人的目光,继续道:“虽说如此可以引起吴国来取寿春的想法,但也会引起着怀疑,我觉得可以留下一万将士驻守在城中,这样便更为的妥当了”听完诸葛亮的分析。陈登和法正眼中一亮,同样想到了其中的关键。要是将大军全部撤走,不留下一兵一卒的,摆明的其中就是有着什么的阴谋,肯定会引起着吴国的怀疑。然而。留下着一万将士驻守在城中,那么能够怀疑的地方,便会大大的减少。而且,有着一万将士驻守,那也只会让吴国认为他们不担忧会发起着攻击而已,并不会想着他们正是想要吴国发起着战争,从而出兵。这样也能说明他们去支援着魏国,但还是没有放弃着寿春之地,只是暂时无兵可调,空虚下来而已。也就能够更加的容易让人相信。“此计甚妙”陈登抚掌说道。法正同样连连点头认同着。陈登和法正两人都认可,而陈到和马岱两人就更加的没有意见了,便都支持着诸葛亮最终得出的建议。最后,集诸葛亮、法正、陈登三人的建议,得出了最终的计划。一致通过。五人便没有犹豫,立刻安排了起来,只留下着一万的将士驻守在寿春城中,在傍晚时分,便打着支援的旗号,率领着大军从寿春城离开,向着冀州方向而去。连同大军所用的粮草。不急不慢的行军,没有隐藏着踪迹。表面上看起来,是真正的前去支援,而没有着别的目的。对于原驻守在寿春城的大军离开。寿春城的百姓,并没有着什么的影响,还是一如既往的,毕竟在汉军接管着寿春之后,他们并没有着什么的改变。准确的来说,汉国的制度,更偏向于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所以,也就心甘情愿的接受着汉军的统治,如今就算吴国回来,他们都要考虑要帮那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