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月落轻烟      更新:2023-06-27 13:52      字数:2984
  他也并不在意,反正跟着她就行。他觉着很有意思,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农女,竟然也有秘密。巧儿一直走到后半夜,天色实在太暗,她不得不停下,扭头看着四周,安静的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说不害怕,那是假的。就在刚刚,她看见了黄泉村的石碑,也就是说,她已经摸到了通往黄泉村的小路。巧儿并不知道,上了岸之后,这一路走来,有没有遇上岔路。有些小路隐藏在茂密的草丛里,换个方向才能看到。也就是说,如果她此时回头,也未必能找到回去的路。既来之,则安之。现在已不能再往前走,巧儿牵着马,找到一处避风的石头下,摸到一根树枝,将地面稍稍清理了下,扯了些干燥的树叶,铺在下面。她不打算生火,在林子里生火,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有一点火光,四周却是黑暗的,那样等于把自己暴露在旷野之中。倒不如藏在黑暗中,将黑暗当成自己的保护色。她不生火,沐青箫当然也不可能生火。他半躺在一棵树桠上,仍旧离的不远不近。此刻,他倒是有点佩服下面的小女人。也不生火,一人一马,待在荒郊野外,听着寒风呼啸,身处的地方,更是令人谈之色变的黄泉村。这种胆识,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有的。看来他要重新认识一下,他的小娘子了。巧儿整整一夜也没睡着,只在天快亮时,打了个盹。清晨,她是被冻醒的,野外的清晨,冷的要命。包里有带来的干粮,乘着天空蒙蒙亮,巧儿升起了火堆。火石擦着火绒,是她从家里带来的棉花团子,浸了油,只要一点火星就能点着。昨夜她特意将附近的碎木柴,扫到了石头底下,凌晨时分就不会被露水打湿,此时拿出来做燃料最好不过。野外生火并不容易,到处都是潮湿的,好不容易点燃了火绒,还得小心的护着,否则一阵大风刮来,只剩一缕烟丝了。巧儿的技巧并不熟稔,火石啪嗒啪嗒了十几下,才看见一点小火星。她这边的动静,怎会不惊醒沐爷。看她手法笨拙,沐爷急的手心痒痒,恨不得飞下去,夺过她手里的火石,点燃火堆,一手指着火堆,一手指着她,狠狠鄙视她一番。还以为她真的变聪明了,没有的事,笨还是那样的笨。在沐爷的抓心挠肝中,巧儿总算点燃了火绒,“呵,总算着了。”她慢慢将细小的柴,放在火堆上,等着火苗渐渐变大,才敢放上粗大的树枝。干粮是两个冷硬的包子,天气太冷,包子硬的像石头。巧儿搬来一块石头,擦干净上面的灰尘,将石头摆在火堆边,靠近火堆,待会火烤热了石头,再把包子放上去,用石头的热量烘烤包子。随后,巧儿又从包袱里掏出一个带把的小铜碗,这个也是从家里带出来的。沐爷坐在树桠上,俩眼直直的看着树下的小女人,像变戏法似的,从那个小小的包袱里,不断的往外掏东西,她这是要野餐的节奏啊?巧儿哪里知道沐爷此刻的郁闷想法,她将火堆拢了拢,便拿着铜壶,起身去找水,附近有水声,水源应该不会太远。☆、第22章她一走,树上的沐爷悄无声息的跳下来。沐爷蹲在火堆边,拿起两个冷包子,掏出包子馅,用树枝穿了,架在火上烤,空出一只手,又去翻巧儿的包袱。乱七八糟的,还有不少的小玩意。等到巧儿打水回来时,所有的东西,都还是原样放着,连包子搁的位置都没有挪动过。巧儿也不是什么武林高手,自然不可能知道,她的包子只剩皮了。铜碗在普通人家也是个稀罕物件,由此可以看出,孙家败落以前,小日子过的很不错。巧儿倚着火堆,身子被烤暖暖的。鞋子有点湿,反正四下也没人,她索性脱了鞋袜,光着一对嫩白的玉足,想让双脚更暖和一点。铜碗里面装着水,被架在火堆上烤。巧儿又把包子放在石头上,不一会,就能闻见香皮焦香的味道。从昨儿就在赶路,她实在是饿的厉害。捧着刚刚烤好的包子,大口的啃了起来、咬了一口,没咬着馅。她还觉着奇怪,看来这做肉包子的很抠门,包子馅做那么小,人品可不咋样。又咬了一口,还是没馅。再咬一口,包子只剩一点皮了。巧儿很生气,没天良的老板,明明是馒头,却当成包子卖给了她。沐青箫仰面躺在树桠上,即使不往下看,也能听到感觉到树下小女人满心的怨愤。他忍的很辛苦,才没有笑出来。傻傻的女人,不怎么可爱,就是傻。过了一会,他还是没忍住,侧了个身,朝树下看去,却正好瞧见她露在外面的一对白玉似的脚丫。古时的女人不露脚,那是有原因的。常年不见阳光的一对玉足,比手跟脸的肤色还要白嫩。可爱的脚趾,微微蜷缩着,小巧玲珑,惹人怜爱。沐爷看着看着,忽然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沫,四周的空气也忽然变的燥热起来。底下的人,还不知情。听着铜壶发出咕嘟的声音,知道水烧好了。看着翻滚的水泡,她一时着急,用双手去端。“嘶!好烫!”能不烫吗?那也可是铜壶。沐青箫靠在树上,暗骂笨蛋,就不知道拿个东西裹着吗?他越看越觉着,这女人笨的无可救药。什么聪明,什么另眼相看,全是扯蛋,绝对是他看走眼了。视线再挪到那一双玉足上,沐爷觉着牙根发痒,他想骂人。他的媳妇,他娶回家的,他还没见过呢,这女人就敢在外面露足!沐爷下意识的用内力探查四周,如果此时冒出来一两个不长眼的雄性,不管是人是兽,他都不会放过!树底下的孙巧儿,只觉得四周一下静了很多,挺奇怪的。吃饱喝足,踩熄了火堆,巧儿又骑上马背,继续往前赶。此时天空已经放亮,她可以清楚的看见四周的景物。通往黄泉村的道路,有很深的车轴印,应该是马车碾压出来,日积月累。越往深处走,越是能看见随意散落的破旧棺材。纸线撒的到处都是,还有未埋葬的尸骨,暴露在青草上。巧儿紧紧握着缰绳,说不出是害怕还是心惊,又或者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悲凉。走了一段路,路上有瞪着凶残眼睛的野狗,它们三五成群,盯着巧儿跟她的马,但没敢靠近。远远的,能看见几个土坯房顶,那里应该就是黄泉村。到了村口,棺材就更多了。有新的,也有旧的,还有没刻完的墓碑。村口坐着一个老汉,巧儿注意到他坐在一个骨灰盒上,而他身边坐着一只老狗,那狗老的毛都掉完了,眼睛也瞎了一只。见巧儿下了马走近,老狗用仅剩的一只眼睛,定定的看着她。老汉身后的大树,是一棵干枯的老槐树,树上蹲着十几只黑乌鸦。对着巧儿,‘啊啊’的叫个没完。老汉似乎并不意外有人一大清早的来到这里,他很淡定的坐在那抽旱烟。“来收尸的?”巧儿牵着马,走到他跟前,也不想避讳什么,深吸一口气,颤抖着声音问道:“来收一年前,安氏族人的尸骨,还请老伯告知。”老汉抽烟的动作停了,抬起满是褶皱的眼皮,过了好一会,他放下烟杆,在屁股下的骨灰盒上敲了敲,“哦!你说的是一年前那场灭族的安家?”“正是……”巧儿有些激动,不过她尽力克制着。老头又沉默了好一会,才悠悠的问道:“你是什么人?”“我,我曾受过安家的恩惠,得知他们家遭了难,想替他们收尸,仅此而已,还请老伯成全,您只需告诉我,他们的尸骨扔在哪。”这个理由,她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可真的从嘴里说出来,十分艰难。老头又抽了两口浓烟,“人都死了,收与不收,还有什么分别,你回去吧,以后别再来了,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不行,我非收不可,您想要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巧儿拿出身上的钱袋子,她以为老汉是要钱,守在这里,与世隔绝,难道不是为了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