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作者:淡蓝墨绿      更新:2023-06-27 15:18      字数:6563
  李氏最终按着两个丫鬟,削了她们的头发来个女儿做了个假发戴着,企图先把老爷糊弄过去,谁料荣进刚到府就直冲女儿的闺房来兴师问罪,推搡间假发掉落,吓了荣进一跳的同时,终于明白绑他之人所说的“知晓该如何做”是什么意思。于是不顾荣秀兰犹在病中,不顾李氏的哭嚎阻拦,第一次强硬起来二话不说将送去了京郊的清心庵“落发”为尼。对外宣称是荣秀兰得了急症,药石无灵,此番乃无奈之举,希望佛祖怜悯,给她一条生路。作者有话要说:从今天起恢复日更了,同志们想我没?第27章 手段宁王没有赶尽杀绝,要不然在湖中的时候就可以将荣秀兰溺毙,但他留给荣秀兰和荣国公府的生路也不是什么好路,可以想见以荣秀兰的骄傲不会忍受得了青灯古佛长伴的结局,但那又如何?清心庵里有宁王的人,一准能把她管教得服服帖帖,至于过程是如何的生不如死,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荣国公看对方没有再多的举动,犹自为自己识时务选对了路而庆幸,殊不知在宁王眼里,他不过是跳梁小丑般可笑。荣秀兰出了这样的事,荣庆和荣练两兄弟不可能没有一点察觉,但荣国公因着惧怕不敢走漏一点风声,只让他们知道能让他们知道的,其余的则让李氏烂在肚子里。而那些看过女儿秃头的侍卫仆人则被暗中处理了,荣庆由此察觉到了不对劲,对父亲的话存了疑,可任他如何打听都不能找到一点端倪来。荣国公猜测是卫国公府所为,看着和卫国公长女定亲了的长子眼神也有些复杂,想退亲,却不敢,怕触怒了对方,反倒是日后在卫明昭嫁进来以后对她颇为倚重和偏袒,叫李氏恨得一口血梗在喉咙吐不出来。当然,这些都是后事,当下,荣庆将府里的消息传给了宫里的荣秀玉,叫她心里有个底,恐怕荣秀兰这次碰了硬钉子,把人得罪狠了,才叫人报复了。那些急病重症的鬼话,荣庆是一点都不相信。荣秀玉暗自高兴的同时也好奇自家那个好妹妹身上到底发生了何事,于是招了当日为荣秀兰看诊的胡太医来问话。胡太医是隔着帘子替荣秀兰看诊的,不知道她被人削了头发的事,却晓得她得的不是什么重症急病,面对贵嫔娘娘的询问,琢磨着这事荣国公府迟早会让娘娘知道,于是知无不言,将荣秀兰受了寒,从此可能不育之事告之。荣秀玉听了心惊,对于暗中下手之人也多了几分警惕,怕就怕对方迁怒于自己,想到自个迟来了五天的月事,心里却又有了些底气。不管如何,圣上总不会置她于不顾。昭武帝此时却无暇顾及她,宁王府上的暗卫是皇家暗卫的另一半,行事虽然隐秘,却也不是无迹可寻,且宁王这次也没有多做遮掩,因而他十分清楚荣国公府上的事,卫国公府替宁王背了锅。思来想去,还是将宁王招进了宫里,想要问他缘何这般行事,荣国公即便再如何碌碌无为,祖上也是跟着夏国的开国皇帝一起打过江山的,荣进的祖母还是荣宁长公主,只要不是犯的大错,昭武帝还是愿意给他们体面的。可宁王此番行事,虽然荣国公不知道乃其所为,在昭武帝看来,还是有些过了。昭武帝看着下头坐在轮椅上绷着一张冰块脸的弟弟,一脸欲言又止。皇上召他进宫所为何事,宁王心知肚明却不言不语,极有耐心地等着,想要看看他的忍耐力可以忍到几时。昭武帝盯着他看了好久,然后聊起了家常,“太后近日又抄了些经书,皇弟若是方便,就将经书送去镇国寺供奉如何?”太后为了给宁王祈福,不仅在镇国寺中供奉了一盏长明灯,而且隐居寿康宫,吃斋念佛抄经书,自昭武帝登基至今一直如此,已有八年了。太后此举,宁王却是无动于衷,在他看来,太后这般做除了给他祈福,未尝不是替自己赎罪,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当下想起她召见卫明沅时穿的那一身华服,再拿来和慧然朴素的青袍一对比,宁王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开口便是终结的昭武帝暗自懊恼,正想自个把话圆过去呢,宁王却开了口,“皇上今日召臣来不知所为何事?”宁王率先没了耐心,不想再在这食人的皇宫中多呆。昭武帝无法,只好迂回地问起了荣国公府的事,“荣国公是否得罪了皇弟?皇弟能否与朕说说,朕替你讨回公道可好?”宁王早有准备,面对皇上看似施恩实则问责的问话,只是冷漠地拒绝,“不必劳皇上费心,臣自己的公道,自己会讨。”说罢,头微微一偏,“宁一。”身后的宁一于是上前两步单漆跪地将准备好的张妈妈和周通的认罪状呈上,内侍大总管李德安将东西接过,小心地呈到皇上跟前。昭武帝阅后眉头紧皱,虽然恼火荣秀兰的恶毒以及置皇家脸面于不顾,那卫六好歹是他定下的弟媳呢,哪里是她能冒犯的?可仍旧觉得宁王的举动有些过了。“皇弟对那卫家小姐是否太过看重了?此番为了给她出气,置荣国公的脸面于不顾,有些过了。”他开门见山道。对宁王来说,荣秀兰的小动作是否不顾皇家的脸面,并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卫明沅是他的人,她竟能不管不顾地下黑手,显然是看轻了他,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知道,成了废人的他,自尊心有多强,容不得他人半点轻慢。不过,这些隐秘的心思不足为昭武帝言道,他半阖着眼睑,不疾不徐地言道,“卫明沅乃慧然大师所批能活臣命之人,荣氏女之举,无异于置卫明沅的生死于不顾,也同样置臣之命于不顾,臣惜命,也想活,只有将威胁到臣性命之人除去才能安心。若皇上要责罚于臣,臣无话可说,对臣来说,臣的命比她荣秀兰值钱,也比荣国公的脸面值钱,皇上觉得呢?”昭武帝被他的话噎住了喉咙,不能不说是。的确,宁王的命比荣秀兰或是荣国公的脸面都要来得宝贵得多。罢了,反正荣国公被撸一事,无人知晓,他自己也以为乃卫国公府上所为,那就将错就错吧,他其实对荣国公也没有多大的看重。顶多,多给宫里的荣秀玉一些恩宠便是,荣国公还不值得他为他而和宁王闹僵。“皇弟说得在理,既如此,便让那荣秀兰在清心庵好好待着吧。”他一槌定音将荣秀兰的未来给敲定了下来。宁王半掩着的眼眸闪过得逞的笑意。果然,过了没多久,荣秀玉便被诊出怀了身孕,镇国寺的高僧有言,玉贵嫔娘娘有这福分,皆因其胞妹在清心庵出家,得了佛祖的青眼,才赐下的福分。雄风不减的昭武帝高兴之余,大手一挥,给荣秀兰赐了个法号“无念”,意在让她心无杂念地为皇子/皇女还有皇家祈福。荣秀玉愣了一下,转念想到怕是妹妹真的做了不可饶恕之事,甚至到达了天听,否则皇上何至于插手一个臣女出家之事?心中担忧会波及自个,于是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幸好,随后昭武帝便下旨升了她的位份,她成了玉夫人。荣秀玉的一颗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荣秀兰作死,即便一辈子青灯古佛长伴,那也是她活该!给荣秀兰的旨意是直接颁到清心庵里的,荣秀兰当时就昏了过去。而慢一步知晓消息的荣国公惊讶之余,不禁猜测皇上此举的用意,然后细思极恐,女儿做的事恐怕已被皇上知晓,以圣上对宁王的看重,哪里会轻易放过女儿?幸好长女此时有孕,否则他也会吃了挂落,次女恐怕也不仅仅是长伴青灯古佛这么简单!荣国公越想越害怕,不顾嚎啕大哭的李氏,战战兢兢地进了宫,表面为谢恩,实则关起门来认错,臣教女无方云云。昭武帝讳莫如深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荣国公有个好女儿啊!”也不知说的是荣秀玉还是荣秀兰。荣进额头的冷汗不停地流,不敢吱声,看着他这窝囊样,昭武帝只好告诫他“古人有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不齐,无以治国平天下,爱卿可得谨记了。”荣进连称是,出宫时,擦汗的帕子早已湿透,他却仍旧擦着而不自知,手脚发软地爬上了马车,坐在软垫上,才有了劫后余生的庆幸感。皇上统共说了两句话,第二句话再清楚不过,他细思前一句话,一方面觉得圣上说的是次女,说的是反话,另一方面又觉得指的是长女出息,这次才饶了他。不管如何,回到公府的荣进自此对长子荣庆用心许多,对李氏也不若往常倚重信赖了,还请了在后院闭关念佛的母亲陈氏出来主持大局,叫李氏暗恨不已。陈老夫人同样是先任荣国公的继室,不同的是,她一生未曾有孕,从前对荣进的教养也不甚上心,但对同为继室的李氏心中所想却是再清楚不过的。她作为局外人,更清楚眼下荣国公府的局面,可说所有的前程都系于宫中的玉夫人身上,自然不可能偏帮李氏,李氏的行事因此收到了掣肘,却半点办法也无。当卫明沅得知这些的时候,事情已尘埃落定,她也从京郊的庄子回了府,听闻了荣秀兰的遭遇以后,惊得摔掉了手中的筷子,而后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宁王好手段啊!作者有话要说:大宁宁:夸我夸我小沅沅举起手中花球,跳起了拉拉队舞蹈:yeah yeah 宁王最棒!被喂了一口狗粮的作者君撇开眼,穿着古装跳拉拉队舞,热不死你→_→哼第28章 梅花起先,在不清楚宁王那句话“荣秀兰,你的生辰礼”的时候,卫明沅是打算回京以后再亲自料理荣秀兰的,谁知,宁王的手段竟是如此的迅雷不及掩耳,有雷霆之势,且直击要害,不给对方一丝翻身的机会。宁王具体是如何做的,卫明沅不清楚,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荣秀兰犯了急症重病,先是被送去了尼姑庵落发为尼,而后又被昭武帝赐了法号,这辈子断无还俗的可能,可以看出宁王所做的断不止借皇上的势来压迫荣国公府那么简单。什么样的重症疾病,只召太医看过一回就急匆匆地送走?即便是瘟疫,好歹也会先隔离起来,再延医请药一段时间才放弃,此是疑点一。疑点二,一般人即便药石无灵被送去寺庙当中,求神庇佑,也是带发修行,真落发的很少。万一好了呢,还是要回归世俗的。疑点三便是皇上的旨意。按理,即便镇国寺的高僧再如何铁嘴神算,皇上要施恩于荣秀兰,赏点药材或是赐下良医才是最为合适的,可他却直接一个法号赐下来断了荣秀兰后路。这些蹊跷之处,卫明沅能够想得到,京里的其他人精似的权贵自然也能想到。和其他人猜测荣秀兰犯了错触怒了天颜不同,卫明沅一下便想到了宁王的身上,一时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不管宁王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处置荣秀兰的,最后的结果却是切切实实地给她报了仇出了气,并且当做了一份“礼物”送给了她。这样的维护,换作任何一个女子都不会无动于衷,落在卫明沅身上却是浑身的不自在,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不知该做什么,画画写字静不下心来,做女工又好几次扎到了手指头,琴就更不用说了,弦都被弹崩了一根……如此惶惶然地一日过后,她终于在一枝梅花身上找到了答案。梅花山上折下来的梅花,被她在插花的瓶子里加了两滴灵泉水而持续盛开着,不见凋零,冷香幽幽。卫明沅看着妆台上那枝雪似的白梅,忽然间便想起当日折它是为了什么,又是因为什么而作罢。虽然宁王府上不缺她这么一枝白梅,可方才看见它的一瞬,她便知道,它应该属于哪里。来而不往非礼也,大约只有如此,心中那份不自在才能稍稍平复,虽不如初,却聊胜于无。“该怎么送去宁王府呢?”她喃喃自语。虽说她和宁王定了亲,宁王也曾给她送过东西,她却不能越过父母私下给他送礼,这于礼不合,且不年不节的,忽然之间送东西过去,总得有个理由才行。卫明沅并不想让爹娘知道荣秀兰之事乃宁王所为,虽然因着此前对荣秀兰的怀疑,他们私底下或多或少会有所联想和猜测,但她却不愿将此事点破,让爹娘觉得宁王是个心狠手辣之人。这是不想爹娘为日后嫁进宁王府的自己担心,卫明沅如此告诉自己。不能据实以告,便只能另找理由说服爹娘。略一思忖,她便有了主意,在面对赵氏时,也淡定得多。“娘,女儿前些时候病了,宁王特来看望问询,女儿感念在心,如今恢复如初,便想着送些东西给宁王略表谢意。娘觉得如何?”赵氏深深地看了眼卫明沅,心思百转,最终转为幽幽一叹,“理应如此。”似是没有反对卫明沅的提议。卫明沅却因为她这一声叹息而心下一紧,她期期艾艾地唤了一声“娘?”赵氏于是把思绪收拢,对她温和一笑,“没什么,只是想起荣家二姑娘的遭遇,有些感叹罢了。”不提荣秀兰还好,一提她,卫明沅便更不自在了,不知该怎么接这话,最终憋出一句,“世间万法皆有因果,昨日因,今日果,她如今这般,总是有理由的。”换言之,恶有恶报,或者说,咎由自取。赵氏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她的潜在意思,只是笑了笑,没再继续荣秀兰的话题,转而问她,“对宁王府,咱们府上合该有所表示,明日打点好了,我便让丁管家送上些礼过去聊表心意。这些,娘心中有数,你不用挂心,安心养病就好。”赵氏仿佛忘了卫明沅之前想要送礼给宁王的话,或者说,迂回地拒绝了她的提议。卫明沅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在赵氏沉静的目光注视下闭上了嘴,没有开口。娘这么做,总是有她的道理,也是为她好的,她不能驳了她的心意。见此,赵氏才收回目光,提起了另一件事。“今日有一山里的樵夫到咱们府上来传讯,带来了那荣家二姑娘的话,说是想要见你一面,去还是不去,你自个决定吧。”卫明沅愣了愣,一眨眼过后却是拒绝了,“无念比丘尼受皇命为皇上和玉夫人祈福,女儿身在俗世中,可不能扰了无念比丘尼潜心修佛。”荣秀兰想要见她,想来是猜到了此间种种与她有关。皇上金口既开,荣秀兰若是想要通过她来脱离苦海,恐怕要大失所望,这是她无能为力也不愿帮的,如此,她又何必要去?若荣秀兰此举只是纯粹为了发泄,把她叫去诅咒怒骂或是设计再害她,她便更没有理由去见她了。京城权贵对荣秀兰之事或有猜测,这时候尚且关注着,她若去了,恐怕会引起他人臆测,因而,去见荣秀兰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至于说前去落井下石,逞一时之快,她倒是没有想过。虽然不清楚发生在荣秀兰身上的事是什么,但以宁王的手段,怕是好不到哪里去,落井下石之事实在不必。还是那句话,没有必要为不相干的人失了平常心。见此,赵氏也没说什么,她和孩子她爹皆猜测女儿落水是荣秀兰所为,而她的一番遭遇怕也是宁王做的,毕竟这世上能搬出皇上和镇国寺高僧来的没几个,如果他们的猜测属实的话,荣秀兰便是罪有应得,女儿见或不见她都在情理当中。相较而言,她更关心的是宁王此举的用意,以及女儿的态度。宁王的用意尚且不明,女儿却显然有些触动,赵氏见了心情复杂,她拒绝女儿送礼的提议,其实不是因为礼数,而是怕女儿陷得深了,以后无法抽身,伤了自己。因而在事情有些苗头的时候,选择挡一挡,压一压,缓一缓,即便女儿注定要动心,也要缓过未来的三年。至于三年以后,再看宁王的造化吧。赵氏的诸多考量,卫明沅不甚明了,但总归是为了她好的,因而没有强求,只是,回到自个屋子里时,看到那支梅花,那种不自在又一点一点回到身上来,叫她出了神。是夜,卫明沅因着白日里的一番纠结而睡得不熟,迷迷糊糊间似乎听见了一点声响,像是窗子或是门被夜风吹了吹,发出吱呀的响声,她迷糊地半睁了眼,半梦半醒间看到房间里闪过一片黑影,似窗外树木透过窗户投在屋里的影子,又似别的。脑袋昏昏沉沉的,她来不及分辨那是什么,便又睡了过去。次日醒来梳妆时,才发现了不对——她那插着梅花的白玉瓶不见了,连瓶带花!昨夜里模糊的记忆回笼,卫明沅顿时大惊,她的房间昨夜有人来过,还偷了一枝梅花!她放在膝上的柔荑忍不住颤了颤,想要开口叫人看看屋子里还有没有丢别的东西。可话到了嘴边,她却想起了另一个可能。强忍着冲动,卫明沅像往常一样梳洗完了,再用了早食,才将人都打发出去。待门窗都掩上,她才闭上眼睛,状似假寐,实则在用耳朵去仔细分辨屋子里的气息。很显然,对方是个隐藏高手,可人即便能将呼吸的频率减缓,却不能真的不呼吸,卫明沅等的便是这一刻。耐心地等了一刻钟后,才终于捕捉到了一点气息的波动。确定了屋子里的确有人,卫明沅却不知该不该开口点破。虽然,因着那支失踪了的梅花,她猜测这人十有八九是宁王派来的,且极有可能是那一半皇家暗卫中的一员,可万一不是呢,对方被她识破,不知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来保守秘密。而就算这人真是宁王那挂的,她把人识破了,以宁王的性子,怕是会认为此人办事不力,而后少不了一顿罚。以前,她不是没想过宁王在府上安插暗卫或是眼线来注视她的一举一动,可知道是一回事,真被她发现并揪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想要像往常那样佯作不知,又失了平常心,一言一行均记挂着有人在看着,因而变得拘谨。这样的状态只维持了半天,她便受不了了,决定找宁王谈谈,看能不能叫他把这暗卫撤了,即便这样做会暴露她知之甚多的事。只是,她想把梅花送出去尚且不能,更遑论见宁王一面?如此纠结一日过后,她想见的人却登门来了。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说这是怪侠一枝梅,乃们觉得呢?^w^第29章 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