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
作者:淡蓝墨绿      更新:2023-06-27 15:20      字数:5311
  第60章 局势周家庄瘟疫一事没有在京城里引起太大的波动, 不过是进出京城的城门检查更严格罢了。不过, 此时的京城也并不平静。三位皇子大婚后不仅可以封王出宫建府, 也被允许上朝参政,各自在六部担了个虚职。尽管皇上对太子的看重显而易见, 太子也是仁厚可堪明君之选,可利益关系着, 朝中大臣还是有明里暗里站队的, 譬如二皇子贤王的岳父殿阁大学士李崇文、三皇子晋王的岳父武威将军郭仲仪、五皇子韩王的岳父礼部尚书孟庭。不过,朝中支持太子宣烨的还在多数, 一来他德行未有亏, 二来皇上对太子的重视显而易见,三来无论立嫡还是立长, 太子都是正统,一帮老学究还是支持他的。皇家暗卫的能力不容小觑,几位皇子底下的小动作昭武帝不可能不知道,却没有干预,也不知打着怎样的打算。恰此时, 太子妃王氏再次有孕, 众人的目光再次投往东宫后院,大朝会上,有御史建言为太子选良媛充盈东宫。宣烨的确对太子妃有情, 当下以太子妃有孕不宜伤神为由驳了回去,明确表示,你如果再相逼, 那就是想要谋害皇嗣。太子妃之父吏部王尚书则始终没有出言反对,皇上看在眼里,暂且将此事搁置下来。选太子良媛一事虽然不了了之,可也让一些支持太子的大臣心里有了些动摇,如此儿女情长的太子,真的可堪大任吗?而太子此举相当于堵了靠姻亲来拉拢势力的路,对他的冲击不小。坦白说,推动此事的幕后之人有点小聪明,但如此小打小闹憾动不了太子的根本,更重要的是,他忽略了最为关键的皇上的看法。昭武帝当年能够在大婚半年后按着太后的意思抬了如今的淑妃等人进东宫,又能在登基后平衡后宫,控制皇嗣的出生,本人自然不是多么重情之人,于他而言,女人除了为他孕育子嗣外,不过是他把控朝臣的工具。因而,太子如此看重太子妃,他是有些不满意的。但若太子迫不及待地通过联姻与朝中大臣联合起来,他怕是又会多想,想着太子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发展自己的班底,迫不及待取代他。昭武帝不过三十六,在位不过八载,屁股底下的龙椅还没坐够呢。“表面看来,太子似乎受了些影响,可最关键的还是皇上对太子的看法,太子太过重情固然不好,可太子待太子妃尚且如此,待皇上只会更尊敬和爱戴。作为一个皇,他不希望有人惦记他的位置,作为一个父亲,他希望看到儿子对他的爱戴,也希望他的皇子们能够兄友弟恭。所以,暂时来说宣烨的太子之位还是坐得稳的。”宁王如此告诉卫明沅,实际上,自从那次在书房说开以后,他平日看那些情报便没有避着卫明沅了,一些事情也和她一起探讨,分析利弊。皇家暗卫和情报网的事也坦荡地在她眼皮底下拎了出来,反正这些东西她早已知晓。卫明沅想想原著里的剧情,也的确如此,要不是后面的天灾人祸,宣烨的太子之位的确无人能够动摇。“晋王在揣度圣意方面还是差了点,不若贤王和韩王。”她点评了一句。这次在背后推波助澜的是晋王,至于想出这主意的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幕僚,卫明沅不甚在意,她对晋王的评价从来都是“凶狠有余而智计不足”。宁王听了,点了点头,的确,他的这个三侄儿有些不够聪明。“太子妃那里,你可要去探视?”卫明沅和太子妃关系不错,宁王因此一问。卫明沅想了想,摇头,“她需要的不是我,是太子。”宁王于是没坚持,只是点评了一下太子,“太子与太子妃如何,本王不作评价,只是,他若不想像这回那么被动,却必须得自个先强起来。他这些年过得太顺风顺水了,仁厚固然好,但该有的狠绝却不能少,贤王几人,是给他的历练,他若不能赢了这场战斗,那他便只能退位让贤。”“皇上对贤王等人的小动作不做干预,便是想要借此历练太子?”卫明沅眉梢一动,明白过来。宁王点头,“我能发现的问题,皇上不会发现不了。”卫明沅想着原著里的事情,可不最后就退位让“贤”了么!“就怕醒悟得太晚,没有翻身的机会。”原著里太子后来不是没成长,只是已经没有补救翻身的机会了。宁王知道她相对于其他几位皇子,更倾向于太子一些,但他不会因此而偏帮他们任何一个,他们抢的是夏国未来的国君之位,不是谁都能当的。而且,他若出手,皇上估计又该有想法了,反而不利。于是说起了旁的事情,“你那位叫萧婉茹的表姐,近日很是出风头,和贤王他们几个都有接触,她祖父乃刑部尚书,父亲在光禄寺,哥哥在翰林院,我那几个皇侄怕是有想法。”“可你也说了,那是我的表姐,那位不会有想法?”卫明沅可是记着荣秀玉当初的事的。荣秀玉是她伯父家堂姐的小姑子,皇上都要防着,更何况是她姨母家的表姐?她就不信上头多疑的那位会没有想法。宁王听了却是轻蔑地一笑,“你的堂姐妹表姐妹如此之多,他总不能都收进自个后宫!何况,一个男人想要一个女人,方法多的是,总有一种是皇上也不能说不的。”连皇上也阻止不了的方法,说到底,只有一种。“牺牲女子的清白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有些卑鄙。”她皱着眉道,她不喜这样的手段。“但若是郎有情,妾有意呢?”他也没反驳,只是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卫明沅想想原著里关于萧婉茹的一些描述,还有她如今张扬的作风,想来的确可能是妾有意。于是叹了一口气,“她若是自己都不矜持,那也怪不得别人。”宁王看她感慨,于是执着她的柔荑,指出一点,“你不是菩萨,救不了所有的人。”卫明沅轻摇了摇头,道,“我没想救她,只是不希望她牵连到母亲,甚至牵连到咱们这里来。说到底,我也是自私的。”“自私一点也没什么不好的,再说,谁没有一点私心呢。便是我,即便皇后待我不薄,即便你与太子妃亲近,可我却不会为了帮他们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无他,只因为相比于他们,我更需要保护的是你罢了。”心有所系,便不能毫无顾忌。卫明沅顿时想起原著里他最终把自己的情报网给了贤王的举动,这个谜题,她一直想要知道答案,却没有合适的机会问出来,此时来问,不知能不能得到一个答案?“若是你当真活不过二十,宁一他们,你会交给他们当中的一个吗?”她舔了舔嘴唇,有些迟疑地问出了自个的疑惑。宁王眼神一凝,而后摇头,“不会,我没了,你还在,我不可能让你没有一点凭仗,但也不会全都给你,那会给你招来杀身之祸。”听着这话,卫明沅是感动的,却也没有多少意外,不过,现下她想要知道的不是这个。“那没有我呢,我是说,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出现在你面前。”她如此假设。宁王眸色顿时变得黑沉,不禁想起慧然大师所说的她不明来历的话,想到她可能自始至终都不存在,手倏然收紧,劲大得卫明沅都被抓疼了。宁王在她不自己地发出嘶的一声时便回了神,松开她的手,看着上头红了一片,顿时心疼又内疚,把它拉到嘴边轻轻吹了起来。他的气息凉凉的,像是微风拂过杨柳枝一般,轻缓舒服,卫明沅慢慢便觉得不疼了。“抱歉,弄疼你了,我……”宁王看手上的红色淡了一些,这才把它放下来,语气中歉意明显。卫明沅还是摇头,凑过去亲了亲他额头,看着他认真地说道,“瞧,我是真的。”宁王也知道自己的不安有些没有道理,可还是那句话,她太好,太神秘,好得他觉得不真实。只是,当下,他没再多言,免得她担心。于是接着方才的话题,他有些干涩地开口道,“若是那样的话,我会将他们交给夏国未来的掌权者。我若不在,皇家暗卫势必要回去原本属于他们的地方,零是知道宁一的情报网的,零和宁一只能有一个主子。不是太子,也会是他们当中最为可能的一个。”卫明沅愣了一下,“所以,不是因为太子他们有多好,而是因为宁一需要一个新的主子?”宁王毫不犹豫地点头,“宁一自我出宫建府便一直追随着,他手下的那些人也大多是手无寸铁的普通人,我即便抗不过天命,也是要对他们负责的。当然,那人若能善待他们更好,目前来看,太子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不过,你也说了,是假设,现在,这假设并不成立,除非你不想救我。”卫明沅懂了,原著里宁王把以宁一为首的情报网交给二皇子贤王是在他去之前,那也是两年后了,那时宣烨已经不是太子,贤王等人虽然还没有拼出个一二三来,可晋王胸襟小,韩王鬼鬼祟祟有些上不得台面,于是只剩下贤王了。人死如灯灭,宁王不在了,贤王是宁一他们完全的主,又有大用,的确不会亏待了他们。当然,其实还有别的原因,比方说,原著里贤王装得最像孝子贤孙,濒死的宁王就爱看这些笑话。不过,这些都是不曾在书中提到的,如今也不会发生的事,卫明沅不会知道宁王如果时日无多会变得偏激。当下,她很好奇,“我自然是要救你的,我还不想当寡妇。可你也说了,皇家暗卫势必要回归属于他们的地方,而他们又是知道情报网的事的,如此,岂不暴露了?”宁王眼睛微眯,“所以,他们只能有一个主子。我若不死,那便只能都是我的。”卫明沅看着这样的他,有些哭笑不得,她就说,他怎么会那么大方。笑过以后,却忍不住担忧,“宁一他们尚且还能捂着,可皇家暗卫,皇上是知道的,未来的国君也会知道,他们……”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她能想到的,宁王不会想不到,只会想得更长远更细致,并且早有打算,只是,一些事情他暂时还不能让她知道。“相信我吗?”他没有回答,只是问了她这么一句。卫明沅明白过来,稍微一想便放下了,她点头,“自然是信的。”不过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只是,宁一手底下的人可得藏好了,泄露不得。”原著里宁王的情报网是因为一年后的一件事而暴露的,她现在与他一条船上,不得不提醒他。宁王若有所思地点头,低头亲了亲她额头,答应了。作者有话要说:我觉得我最近水逆,·小说跳楼式掉收,伐开心·单位体检结果出来了,一堆毛病,伐开心·明明工作很忙,老板却觉得我工作量不够,打算给我加餐,伐开心·明明说好婚后春节去夫家,十一去我家,我都一年半没回咱家了,结果夫家那边现在嫌来回一趟贵,怂恿我老公十一不要去我家,换成钱给我爸妈。wt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我给你钱春节中秋不回去试试?我也是我爸妈养大的,还有我自己能挣钱,没要我老公养,我想去哪就去哪!综上,作者君卡文了→_→第61章 可惜进入七月, 天越发的热了, 京城里滴雨未降, 卫明沅坐在楠木椅子上,看着春儿倒茶的动作出了会神。热水冲击茶碗碗壁时哗哗的声响灌入耳中, 卫明沅却毫无雅兴,她想的是南方的瓢泼大雨。地籁风声急, 天津云色愁。悠然万顷满, 俄尔百川浮。北方干燥炎热,南方却下起了连天大雨, 想来, 不久后,皇上便该命太子前往赈灾了吧!原著里, 南方洪灾,洪水冲毁了堤坝,淹没了好几个城池,数十万百姓葬身洪水,更有数百万民众无家可归, 民间隐约有了圣上无德, 上天降下天罚的流言,昭武帝重视,立马颁下旨意, 命太子宣烨前往赈灾,而这,便是他真正倒霉的开始。原著中赈灾队伍行至一处山道时, 天上忽降暴雨,太子等人急于找避雨之所,便忙催马冒雨疾行,岂料过那处山峡时,山上泥石倾泄,将队伍砸了个七零八落,灾银和队伍更是落入一旁奔流而过的大江……虽说太子最终捡回了一条性命,可却被三皇子和五皇子抓住了把柄,御史弹劾因着太子不仁,才会有此一劫,民间也有了不利的流言。这流言越传越广,令昭武帝不得不重视,说到底皇上也是自私,宁愿百姓口中不仁的是太子而不是自己,于是训斥了宣烨,责令其闭门思过,虽然没有夺去他太子之位,可朝中支持太子的大臣不免心思动摇。而三皇子和五皇子散播流言的小动作也被昭武帝看在眼里,最终代替太子前往南方赈灾的换成了二皇子贤王,宣桓因此积累了民望,贤王的“贤”名开始有了苗头。但,这趟皇差,只要不冒进,不贪墨,多体恤民情,谁又能不贤呢?想到同为炮灰的太子,卫明沅实在无法无动于衷,但,王爷也说了,太子需要历练,他帮得了他一时,帮不了他一世。温润谦和,生在普通世家便是浊世佳公子,生在皇家,那便无异于傻白甜了。太子入主东宫多年,在昭武帝底下办事,能力和心眼都是有的,只是,像宁王说的,太顺了!居安应思危,何况他这还没安呢!如此想着,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眉心蹙着,叫来到厅堂的宣逸看见了。卫明沅看他来了,忙把坏情绪收拾干净,上前接过宁一的活,将他推到摆着茶水点心的楠木桌前,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而后像是没心没肺的小姑娘一样笑嘻嘻地问起他外头的趣事,“今日外头可有发生些有趣的事儿?”没心没肺吗?以前兴许是,可似乎自从三王出宫建府,他与她一起看情报一起分析局势和利弊以来,她的脑袋瓜里装的东西便多了。宣逸一时有些后悔,不该让她掺和进来,可随后一想,他这样的身份位置,她若对外头的事一无所知,怕是要糟。可本该无忧无虑的小鸟儿因为俗事而学会了叹气皱眉,却非他本愿。忍不住伸出双手,掐住她脸颊,往两边轻轻扯了扯,看她惊颚过后生气地瞪眼,这才满意地笑了。无端被欺负了的卫明沅看着他恶劣的笑脸,一点没犹豫地朝他伸出了罪恶之爪——宁王怕痒!笑,我让你笑,有本事你躲啊!腿脚受限的宣逸很是狼狈地挨了一顿痒,笑得岔气,再看她得意的笑脸,心底却松快了许多。不过,夫纲还是要振的!于是志得意满的卫明沅很快便被咬了耳朵,“阿沅,有本事咱们榻上去再斗一番?看是你痒还是我痒。”咳,拜那些避火图所赐,理论加实践,王爷的确有让她从里到外身子发痒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