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淡蓝墨绿      更新:2023-06-27 15:20      字数:5013
  这个念头才一升起便被他嫌弃地丢在一旁,怎么可能,我可是外头人人称赞的神医!如此想着,他的腰杆又挺得直直的。宁王在加快布局,宫里的昭武帝在得知他情况好转有了转机后却在不安。按理,即便宁王拥有一半的皇家暗卫,身子好了对他也造不成太大的威胁,可他每每想到先帝想要传位的是宁王,心里便不舒坦。这时,太后宣召,看着他的神色,对于他心里的结也是明白不过,于是言道,“太子才是继承大位之人,你父皇可一直没有把你从这个位置上撤下来。”先帝虽然看重宁王,可出于许多考量,又有奸妃奸相等人的阻挠,昭武帝当初的太子之位虽然坐得不稳,却也没有摔下来过。“母后,也是一直属意你的。”她虽然因着愧疚,如今想要补偿宁王多一些,可长子和次子之间,她早就做了选择。闻言,昭武帝的眉梢动了动,绷着的身子也松泛了一些。见他神色有所松动,太后又言道,“至于慧然说的话,也无需太过介怀,不过是不凡二字,他这辈子,也的确是过得跌宕起伏,并不平凡。”说着,她忍不住叹息。也罢,他如今已在位八年,朝廷内外都掌控着,宁王不受控制又如何,总不能将他从龙椅上拉下来!因着太后在其中斡旋,昭武帝虽然对于宁王有机会好全的事有些介怀,但最终也没有搞小动作。这些,宁王清楚不过,心底复杂一片。南方,太子宣烨有条不紊地安排赈灾之事,在这事上,晋王和韩王安插的人倒是没有小动作,配合得不错,毕竟这趟灾办砸了,他们也有过,为了自个的乌纱帽,他们也不敢让赈灾的事出差池。随着堤坝巩固,洪水疏导,施米施药施种等一系列措施执行下来,灾情缓解,太子如昭武帝所愿在百姓的民望日升,快报送到京城,皇上在大朝会上连道几个好,大臣们也附和皇上和太子圣明。京里的晋王和韩王坐不住了。这一日,湖州府知府为太子设宴庆功,太子得了京里的消息,心里不是没有一丝骄傲的,当下应了下来。太子詹士府随行的人认为治灾已告一段落,只是一个小小的宴席,便不以为意,没有劝谏。傍晚,随侍阿顺来请太子动身前往饮宴之地时,他衣服都换好了,卫明哲却来向他告假,“殿下,张老三家的摊子重新开张,邀我去喝酒,庆功宴虽好,可无功不受禄,我便不去了,张老三这顿酒我喝得安心,正好也可以看看柱子那小子。还望殿下批准。”柱子是张老三的儿子,发大水时和他娘在村子里,张老三则照常到城里摆摊,洪水一来,便冲散了,还是后来卫明哲帮他找到的,所以张老三惦记着卫明哲的恩情。卫明哲不喜欢庆功宴这种你来我去的场合,连喝酒都不痛快,更愿意去路边小摊喝一杯粗酿。起码,张老三对他的感激是真诚实意的,比官员们的阿谀奉承来得真实。太子看着卫明哲的一身没有许多纹饰的布衣,说这话时昂首挺胸,脸上笑意发自内心的满足,再摸摸自个的华服,想着一会在席上要说的话,莫名艳羡。鬼使神差地他竟也想尝尝那粗酿的浊酒,于是开口道,“加孤一个如何?”卫明哲自然是无任欢迎的。于是湖州知府等人特地为太子准备的盛大的庆功宴变成了太子对他们的犒劳,得到消息时,太子已经换上了一身不打眼的布衣,被卫明哲拐跑了。张老三不认得太子,但却知道和卫明哲同行的也是一位贵人,于是拿出了自个最好的东西来招待,还拉上柱子给卫明哲磕头,卫明哲随和地邀他一同饮酒,过后还拉着柱子一同耍拳。张老三对卫明哲的感激是这样的真实,柱子看着卫明哲的目光崇拜如有形,太子感同身受,问向张老三,“哲弟这次是随太子出行赈灾的,张叔觉得太子如何?”张老三不懂许多规矩,闻言,说出的话简单直接,“哲兄弟是太子殿下的人,哲兄弟为人阔达,乐善好施,相信太子也是一样的。没有太子来赈灾,咱现在哪能安稳地坐在这喝酒啊!前儿个,咱们村里的里正还说要为太子殿下塑个像供奉着呢!”太子心中激动莫名,强压着追问,“此话当真?”“自然是真的,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长什么样,就怕塑出来的像不像。”几轮酒水下来,张老三和两位贵人说话也随意了些。太子心里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当下按下不提。回到府衙,听完底下人禀报庆功宴是何等的铺张,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有几分微醺的酒意也散了。阿顺附耳过来,言道太子屋里被人送进去一个扬州瘦马。太子原先的那些飘飘然顿时荡然无存,借着这个机会惩罚了安排之人,当然,还有把扬州瘦马放进来的那名羽林军——韩王的人。过后,再一次感叹,卫明哲真乃一名福将啊!福将卫明哲送了太子回去以后,却又再一次出府,既为了走动走动去去酒意,也为了寻一样东西。早在闺中之时,出不了门的卫明沅便曾拜托过两位兄长,在外头帮忙留意着原著中治疗宁王所需要的两株药材——碎青莲和向佛葵,这事卫明哲一直放在心上,好不容易出趟远门,便顺便走访寻摸。前些日子出门皆没有收获,这回,路过一处摊位时,却正好碰见一个富家子弟来找摆摊老人的麻烦,据说是在他这买了一盆好看的花,叫什么葵的,谁知拿回去没半天就蔫了。卫明哲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作者有话要说:起晚了,来迟了点第66章 生辰向佛葵, 传说中从佛前的檀木桌下生出, 依附着檀木而生, 花开向佛,故而得名, 实际上见过的人却不多,世人皆以为传说。卫明哲碰上的这一株却被卖花的老伯拿了根竹子来撑着, 橘黄的花盆早已有气无力地耷拉下去, 他看着像,又觉得不像, 迟疑了好久, 最终在这场闹剧结束以后,花了一两银子在老伯那买了据说已经死了的花。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呢!妹妹说了, 哪怕只是一点根须,她也要,卫明哲于是不假思索地将这株疑似“通缉药材”打包快马加鞭送了回去。“明哲这是……”太子疑惑。“送给小妹的一点礼物。”卫明哲骄傲地挺胸,一点不觉得送株蔫了吧唧可能死了的花回去寒酸。可太子觉得寒酸啊!“这是不是送点旁的回去比较好?”“那是当然!买买买,小爷有钱, 都给小妹买!太子要不要一起?”太子想着太子妃和成哥儿, 再想想这趟差结束以后,回到京城便没有如今这么轻快无拘束了,于是答应了下来。羽林军统领丁毅是皇上的人, 看着越走越近的太子和卫明哲,眉头忍不住一揪,但愿只是暂时的吧!京城, 八月初九,如期而至。一大早,外面的天还透着冰蓝,宁王便醒了,看着怀里睡得正憨的卫明沅,笑意缱绻。往年的这一天,他总是特别的消极,因为每长一岁,便意味着离那大限之日又近了一分,没有生趣的宣逸,这一天于他而言不过是提醒着他时日无多。如今却不同,尽管病体未愈,可他有了生的希望,有了在乎的人和事,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生辰因而变得意义非凡,他又年长了一些,能够给她保护吗?一定能的,他如此告诉自己。一脸痴汉地盯着她看了大半个时辰,卫明沅才在生物钟的呼唤下醒了过来,迷糊着往他怀里钻了钻,拿毛茸茸的脑袋蹭了蹭,这才眯着眼睛向他问安,“宣冉之,早啊!”“早安,我的王妃。”他低头亲了亲她的发顶,一脸温柔。卫明沅醒了一会神,而后便记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在宣逸期盼的目光下笑嘻嘻地说着讨喜的话,“夫君又长了一岁呢,变成越来越可靠的男人了,阿沅的以后就仰赖王爷了。”说着,凑了上去,啄了他的唇瓣一下,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生辰快乐!”宣逸的嘴角上扬着,笑意不自觉地挂上,似乎没有落下来的意思,“嗯,还有呢?”先前端午和乞巧节时,她可是一大早就迫不及待送礼讨喜的,对于准备多时的生辰礼,他可是期待得很。孰料卫明沅这回却神秘地和他咬耳朵,“是秘密哦,好东西要留到最后才能登场!”热乎乎的气息吹拂耳根,软糯糯的娇语传达着麻酥酥的触动,宣逸忍不住回敬,含住她的耳珠子厮磨了一会,而后才意有所指地言道,“要是最后的东西辜负了我一整日的期待的话,阿沅打算怎么补偿我?”卫明沅的耳朵似滴血的玛瑙,脸上也漾起了胭脂色,埋首在他胸前小声地嘟哝,“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宁王微愣过后,随后欢快地大笑起来,起伏鼓动的胸膛共鸣和愉悦的笑声令卫明沅更加羞窘,伸出手在他腰间软肉一掐,“笑什么笑,不许笑!”毫无力度的威胁,宣逸笑得更欢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宣逸的生辰以一个愉悦的祝福开启,紧接着便是粘腻的一整个白天。早饭时,她殷勤地为他服务,他毫无负担地享受着,顺道补偿了一个亲吻——他爱她嘴角不经意落下的一点点心屑,吃起来格外的香甜。照看花草时,他也在一旁目不转睛地殷切看着,她便絮絮叨叨地与他说起每一株药草的功用,他都不厌其烦地听着。平凡普通不过的事,却因为他温柔的目光而变得格外的不同,就连林风见了,也浑身一个哆嗦,嘀咕着“这恋爱的酸腐味,想当年,我也曾年少过……”渐渐走远。旁边驻守的宁一忽然间偷瞄了一眼冰影。“我的生辰在十月初十。”“哦。”宁一再次感叹,果然女人和女人还是不同的。冰影却在想,宁一这人忒无聊,下次还是要换雪影来。过了半日,门房那里便逐渐收到各家各府递来的礼,都是恭贺宁王生辰的。往年,宁王府可没这般热闹,因为宁王的短命,送贺礼无异于恭贺他离大限之日又靠近了一些,世家勋贵于是避讳着。如今却不同,宁王有救的风声被传了出去,恰逢宁王生辰,便都来表现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太后宣召两人进宫家宴的懿旨。古德全来请示时,卫明沅已经打理完了花草,在和宣逸喝茶歇息。“无需理会。”宁王给出了意料之中的四个字。待古德全领命下去,卫明沅却忍不住有些担心,“太后那,当真不去?”往年,太后都会在这日在寿康宫里设宴,为宁王贺寿,可宣逸一次都没去过,理由也简单,身体不适。谁都知道那是借口,可太后却无可奈何,拿他没有办法。可今年,这样的借口却不好使了,特别是宁王打算招呼卫家三口一起吃顿饭的时候,这样的差别待遇恐怕会勾起人心中的魔鬼。宁王知她在担心什么,无非是太后动怒,迁怒于卫家,于是出言道,“无妨,宫里今日热闹,太后无暇他顾。”卫明沅愣了一下,而后回想原著里的剧情,想不出宫里会发生何事,于是疑惑地看着他。“是喜事。”他如此道。既然是喜事,卫明沅便不去多想。午时,卫清朗和赵氏卫明彦登门拜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红封,劝勉一句来岁更加努力,而后便是和乐的一顿便饭。送走了卫家三口,宣逸摸着红封里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的金稞子,对卫明沅笑道,“你爹娘可真是实诚。”卫明沅白了他一眼,“什么我爹娘,是你岳父岳母!这不是看你什么都不缺,才送了最简单实际的么。”宣逸赶紧赔罪,“是是是,为夫之过。阿沅的爹娘,自然是本王的爹娘,礼轻情意重,这金稞子,我还是头一回收到呢。”卫明沅想起卫清朗和赵氏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们兄妹三人的庆生礼——金珠金稞子,忍不住噗嗤一笑。宣逸忙追问缘故,她附耳过去说起了这桩趣事,“小时候不懂事,觉得金稞子就是最好的,二哥缠着爹娘让他们许诺以后每年生辰时都给金稞子,这事便这么定下来了,连我和大哥也未能幸免,被一视同仁了。”宣逸听了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感慨,“岳父岳母这是真的把我当成一家人了,真好。”“女婿是半子,能不好么!”她嘟哝了一句。宣逸听了,忍不住又凑上去亲吻她张合的两瓣轻软,“嗯,是很好,最好的都已经在我这了。”后半响,歇过响午觉的卫明沅醒来便听得古德全的禀报,说是陈皇后被诊出有孕,宁王于是让他向宫里递消息,言道皇嫂有孕,想来宫里忙活,他便不去添乱了。太后的家宴就这么不了了之。陈皇后有孕一事,原著里并未发生,不过,现在的卫明沅对于许多意外已经能够坦然接受,兴许是荣秀玉的出现让陈皇后有了危机感,兴许是卫明沅的脂膏让她焕发青春起了作用,谁知道呢。太后如何的无奈叹息,卫明沅也不去想,想多了不过是让心情低落罢了,她的关注点在今晚的礼物上。天黑了,用了晚膳的卫明沅推着宁王到花园当中散步,走到荷花池边时,清了场,而后蒙上了他的眼睛,悄悄地走到一处假山后头装模作样地拿出来一个规模不小的包裹,在他不远处捣鼓起来。宣逸支着耳朵听她如同偷粮的老鼠一般窸窸窣窣,猜不出她这是做什么,又是怎样的礼物,心中好奇极了,好几次想要拽下蒙眼地布条,最终还是忍住了,抓住轮椅扶手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好不容易听到她一声欢快的“好了”,已是半个时辰以后。光明重拾,入目却是一片星河。卫明沅给他准备的是百盏小巧的孔明灯,用绳系着,荡在约莫一人高的半空中,形成了一片璀璨的星海。也亏得这片院子因为有荷花池而空旷,否则百盏孔明灯,便是再小,也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