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作者:紫羿叶子      更新:2023-06-27 16:47      字数:7359
  您放心,咱们绝对不会与民争利,现在,所有咱们涉猎的行当,全都对百姓开放的,也有很多商家在做同样的买卖,咱们也没打压。还有,商行也没有利用身份,参与朝庭的事儿,只要是朝庭控制的,咱们全都半分不曾伸手。”“你说的,哀家都知道。你们做买卖确实规矩,比那些普通的商户还要规矩,所以这些年,我和皇帝都没有干涉。其实,你们生意做得这么好,对大清,也是有功劳的!汉人们日子过得好了,反心也就小了。还有,这些年,但凡哪里受灾,皇室商行不但没有哄抬市价,还布施赈灾。哀家知道你那土豆、地瓜和玉米救了很多人。还有这几年,跟西藏,蒙古通商,用衣食换他们的牛羊,那边儿的人现在是牛羊越养越多,反倒马匹的数目少了不少,边境已经好几年没有战事了,你们功不可没。”毕竟婧瑜都把一半的利拿出来了,就是太后,也不能直接把人家的商行都给连锅端了吧!再说,也都不是外人,她也没法开口啊!几日之后,各家都有了封赏。皇上看到那几百万两银子,终于正视起了这个他从前没有看得起的,他的后宫妃嫔们玩闹一样开起来的“小铺子”。第12章 谁也别想废了本宫(12)顺治一直是个聪明人,当他真的重视皇室商行的时候,很快的,就从商行的管理中得到的启示,在他想要在朝庭上也施行些新政的时候,贤皇贵妃病危了。他再也没精力管其它的,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多留他的爱妃一些时候。天不遂人愿,顺治的努力,没有留住贤皇贵妃,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贤皇贵妃董鄂氏病逝于承乾宫。顺治伤心欲绝,当时就要出家避世,太后以命想逼,才让他打消了出家的念头,可是整个人的魂都像没有了,精神头儿没了,这人活着,又跟死了有什么区别呢?婧瑜知道,顺治朝很快就要结束了,她并不知道顺治皇帝具体驾崩的日子是哪一天,只知道是董鄂妃去世不久。看着顺治皇帝疯狂的想念与祭奠董鄂妃,然后沉迷佛学,无心政事,骨瘦如柴的样子,婧瑜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顺治十八年的新年,过得一点都不热闹,皇上如行尸走肉般的活着,太后痛苦不已,还要操心朝政,后宫人人自危,都小心翼翼的过着日子。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皇帝安排吴良辅代替他出家,并亲自出去看着他剃度。回来的当晚,染上了天花。皇宫再次封闭了,婧瑜不顾太后与大臣们的反对,亲自照顾顺治。这时候,再不抓紧最后的机会,给寿儿争取点什么,可就再没机会了。“皇后,你怎么在这里?”顺治睡过来,看到婧瑜,有些不敢相信,他们已经几年都不曾这么亲近的相处过了。“皇上生病了,臣妾来侍奉啊!”婧瑜拉着顺治的手,笑着回答他,仿佛他们还是当年最甜蜜的时候。“朕得的是天花,你又何必……”顺治拉着婧瑜的手,有眼泪流下来。太后就在他们不远的地方坐着,看他们的样子,也泪留不止。“臣妾是皇上的妻子,这些都是臣妾该做的!”婧瑜明知道顺治不久于人世了,怎么也算夫妻一场,快十年的相处,最后再哄一哄他有什么关系。“朕这些年,对皇后多有亏欠,只好来世再还了!”“皇上不要这么说,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朕自己的情况自己知道。皇后不用劝朕。”顺治闭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才又睁开眼睛,“咱们的皇儿还好吗?朕有好几年没见过他了。”“寿儿很好,等皇上好了,臣接就叫他过来。”一个不能同其他皇子一样到上书房上学,没有排行,没有大名的七岁皇子,还真是好呢!“寿儿,寿儿……朕知道,你把他教得很好。以后,就叫永寿吧!”终于想起来还有个没有名字的儿子了。“好,就叫永寿。”婧瑜答应着。其实她早就给寿儿起了大名,只有他们母子两个知道,叫云逸,婧瑜跟寿儿说过,希望他以后能像天上的云一样自由,安逸。“额娘,朕自知时日无多,该安排的,叫他们安排吧!”顺治看着太后,这是交代起后事了。“额娘都听我儿的,你说。”太后会不会真的全听顺治的,婧瑜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就如同她哄着顺治一样,太后也是。“儿子这些年,不是一个好儿子,也没有做一个好父亲。孩子们都小,江山以后还要劳烦母亲看顾,儿子不孝。这继位的人选,您看……?”顺治看着太后,并没有说出自己属意哪个儿子,大概除了他的第一子,他也并不了解他那剩下的八个儿子吧!“哀家尊重皇上的意思……”太后也不说,这些个人啊,可真是累。婧瑜不想听他们母子拉扯,也不想参与,站起身,想要退出去。顺治拉着她的手不放,终于开口,“额娘看永寿……”“皇上,太后,寿儿这些年跟着臣妾,没有读什么书,都玩儿野了。皇上对臣妾母子的情份,臣妾铭感五内,只是这江山太重,寿儿是万万担不起的。”婧瑜不等顺治说出来,赶紧跪下来推辞,她明知道顺治不可能让她的儿子当皇帝,太后也不会允许,现在这么说,不过是害怕她以后利用母后皇太后的身份加上寿儿嫡子的身份生事儿,先要在这里处理了她!她本来也没想让寿儿当皇帝,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呢!至于寿儿并不是没读过什么书,相反,跟着她读了很多书,学问很好的事情,就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了。“那皇后看几位皇儿,哪个堪当大任呢?”顺治连推都没有推一下,直接就当刚才的话没说过了,又问起婧瑜的意见了,这是还要防着她吗?“这些事情,臣妾哪里懂得,这些年,臣妾光是钻到钱眼儿里去了。这样的大事,自然有皇上与太后决断。”婧瑜肯定不会提意见的,不由分说抽出手,退出去,只等着当太后。至于谁当皇帝,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呗。反正只要孝庄太后还在,谁也蹦达不起来。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驾崩。留下遗旨,着三阿哥玄烨继位登基,另遗命四位重臣辅政。“给皇额娘请安,儿臣今儿个来晚了!”玄烨已经登基几个月了,每日都会到慈宁宫和坤宁宫给太后与婧瑜请安,在孝道上,他做得非常好。康熙皇帝刚登基两个月的时候,本来身体并没有什么毛病的佟妃突然病来如山倒,不到三天就崩逝了。为了自己的儿子,在婧瑜跟前伏低做小了半辈子,憋屈了半辈子的佟妃,刚刚有点要扬眉吐气的意思,人就没了。婧瑜不知道是谁下的手,可疑人物很多,太后、四大辅臣、其它妃嫔甚至婧瑜都是选项,只是没有人会去追查的,大清国不需要再有一位抚育幼主的皇太后了!“不晚,不晚。来,玄烨,今儿个皇额娘炖的冬瓜肉丝汤。”佟妃死后,婧瑜做为母后皇太后,由她抚育幼主也是应有之义,她却并不想成为下一个佟妃,奈何四大辅臣与太皇太后本人都觉得太皇太后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政务上。婧瑜没法抗命,就让玄烨每天下午到坤宁宫用晚膳,政事上的事儿,她从来都是不闻不问,只把自己当成皇帝奶妈,就照顾好他吃穿用度,别的一句不问。“寿儿弟弟呢?”玄烨见寿儿没在,问婧瑜。平时他们兄弟都是一起吃饭的,从佟妃第一次带玄烨到坤宁宫之后,但凡玄烨留下吃饭,婧瑜必定会亲自下厨,也一直都让寿儿与他一起吃喝。“你寿儿弟弟上午的时候玩疯了,这会儿正在被师父看着背书呢!不用等他了,师父说了,不背完书,不让吃饭呢!”婧瑜给寿儿请了四位老师,一位满文师父,一位汉文师父,一位教骑射,一位教功夫。其中教汉文的赵师父特别严格。“等会儿朕去看看弟弟,可怜见儿的!”玄烨笑笑,端起汤,开始吃饭。“皇额娘,您说儿子每天上朝只能光看着,什么事儿都做不了,朝政都是皇祖母跟四大辅臣说了算。儿子这皇帝当的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寿儿弟弟呢,想玩就能玩儿!”吃饱喝足的小皇帝,又有了小少年的烦恼。“玄烨,你还小,还不能处理政务,所以皇祖母与四大辅臣才帮你看着咱们大清江山呢!等你将来长大了,娶媳妇儿了,亲政了,你就能说了算了。”要不说有些人,天生就能干大事儿呢,才八岁的孩子,就不想当傀儡了。“那还得等多久啊?天天跟个木头人儿似的,没劲。”小孩子都这么想长大。“那还不快啊!当初你出生的时候,才那么点儿大,这不一转眼儿的功夫,都成了康熙皇帝了。再一转眼的功夫啊,你们就都大了!”“可是皇额娘,儿子不想每天只当个摆设被他们供着,儿子要把父皇留下的大清江山守护好,像皇额娘以前教育儿子们的那样,让天下没有饿死的人。”以前婧瑜带着玄烨与寿儿种地的时候,就跟他们念道,让他们好好种地,多收粮食,要是天下没有饿死的人,那就是大功德了。“好孩子!皇额娘知道玄烨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一个谁都比不上的皇帝。但是玄烨啊,你现在还小,咱先不着急想那些国家大事儿,你得先学知识,皇额娘跟你说,你要多听,多看,多问。多听听大臣们每天都在说什么,听听四大辅臣都是怎么处理政事的;多看看那些折子上大臣们都是怎么写的,看看他们在下面的眉眼官司;多问,有不懂的就问,你有那么多好师父,还有满朝文武都能问啊,最重要的,你要多问问太皇太后,多跟她老人家学。玄烨啊,你记住了,太皇太后是咱们大清国的定海神针,也是咱们的主心骨儿,只要有太皇太后在,谁都翻不了天去,你只要好好看,好好听,好好学,将来,总有你君临天下的时候,记住了吗?”婧瑜从来不担心玄烨会长歪了,她的所作所为所说,只不过是想与皇上拉好关系,不过是为了活得更好点儿罢了。“儿子记住了!皇额娘放心,玄烨一定不会辜负皇祖母与皇额娘的期望,当个好皇帝。”小少年被鼓励到了,满血复活,颠颠儿的带着一大堆下人跑了。第13章 谁也别想废了本宫(13)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婧瑜每天除了养两个娃,还是照顾皇室商行的生意,还要处理宫务。说忙嘛,这么多的事情,不可能不忙,说不忙呢,婧瑜很懂得分权及知人善用,还真就没到忙不过来的程度。宫里下人有的是,除了亲手给两个孩子做吃的,别的她就很少亲自动手了。宫务也都分给了各位太妃们,她总揽着就行了,再说上头还有太皇太后看着,又不用勾心斗角的争宠,谁也不会闲得没事儿瞎折腾。到是把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皇室商行上头。四大辅臣对于皇室商行的股份虎视眈眈,处心积虑的想挤进利益圈子里。婧瑜与高位妃嫔母家以及几位实权王爷的股份他们还没胆子惦记,但是那些小妃嫔的股份,还是有一些,被家人给孝敬出去了,这也是必然的,怀璧其罪,早早晚晚的事儿。婧瑜没有阻止那些兼并,这也是优胜劣汰的一种嘛!皇室商行越发展越大,自从把一半收入捐入国库之后,就有官方的渗透,已经慢慢成了半官方性质。只是因为婧瑜的坚持,官方没有参与管理而已。天下已经统一了,可是并不太平,问题很多,皇室商行发展的再好,也代替不了政府机构。她也只能尽力通过经济的力量推动一些政策的方向。比如,海运贸易。因为郑成功一直没有降,为了限制他,朝庭一直在禁海,婧瑜以自己想要看看欧洲的新奇吃食与器物的名义,叫皇室商行组织了船队,出海贸易。出海并不顺利,前两次都遇到了海盗,股东们都不同意再浪费成本,婧瑜一力坚持,海盗不是牛嘛,咱比他更牛不就完了嘛!于是花了大价钱提升装备水平,把船队武装到牙齿,并特意从御林军中选了两百名精干的将士护卫,就不信还不能横行海上。婧瑜只是种下一颗种子,总有一天,会有人看到她的收获的!再比如汉化,皇室商行里有很多汉人的伙计,也渐渐有一些有才能的汉人成为管理层,合作的商户中,也大多都是汉人,婧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更多的汉人绑在皇室商行的大车上,让康熙能慢慢认识到,汉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如果不是被逼急了,百姓们更愿意本本份份的活着。也想让他明白,传承了几千年的儒道文化,不是靠杀人屠城就能解决的,忽必烈的骑兵那么厉害,不也就只统治了汉人一百来年嘛!还不是完全的统治。婧瑜想让康熙明白,他最好的榜样是唐朝的李世民,李家也不是汉人,但是大唐是鼎盛。婧瑜不知道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多少,她就是能做多少做多少,上辈子她还活着的时候,国家已经很强大了,老百姓骨子里还有些崇洋媚外的老思想,外国的月亮都比国内的圆,很多人都说国家被清朝给耽误了,有人说是失落的三百年,多少热血奋青们在网络上写yy小说,穿越回到明朝,打死不让清军入关。至少康熙是个明白人,是个很成功的皇帝,他心里还是有天下,有他的臣民的,婧瑜希望至少能让他少些杀戮,能为后世多争取一点生存的空间。玄烨十四岁了,快要娶媳妇儿了。太皇太后亲自订下首辅索尼的孙女为皇后,遏必隆的女儿为妃,为了限制鳌拜的势力,太皇太后放弃了清朝几代皇帝坚持的从科尔沁选皇后的潜规则。皇帝大婚还有两个月举行的时候,婧瑜就搬到了慈宁宫的偏殿住,给皇后腾地方。早在康熙刚刚登基的时候,婧瑜就给太皇太后请示过了,她要带着寿儿搬到宫外去住,之后因为要抚育皇帝,才一直留在宫中等待皇帝长大成人。宫外的园子一直在修建着没有停过。只等着康熙大婚之后,婧瑜就要出宫去了,所以过渡的这几个月,实在没有必要再折腾新的宫殿。“皇额娘,儿子舍不得您走!”已是少年的康熙一如当年一样对婧瑜有些依懒。这么多年了,婧瑜一直是小皇帝的慈母,在别人都在想方设法让他多学点儿东西,让他成为一个合格帝王的时候,只有在坤宁宫,他能做个孩子,带着弟弟玩耍,玩累了就有好吃的,有人关心他穿得暖不暖,睡得好不好,过得开不开心。“皇上,你已经长大了,这么聪明,你知道皇额娘必须要走的理由的,对不对!”婧瑜从康熙登基之后,就不再把他当小孩子了。“皇额娘,你放心,总有一天,朕要这天下,就是儿子一个人的天下,到时候,儿子也搬到园子里去陪着皇额娘。”康熙非常清楚他现在的困境是什么。他走到婧瑜的身前,拉着婧瑜的手,许下诺言。“好,皇额娘等着!”婧瑜抬手摸了摸皇帝的头。园子修的非常漂亮,是在前明万历年间的清华园基础上改建的,皇室商行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特意从江南请了能工巧匠,又找了好几个园林设计的大师设计规划,遍采全国各地的顶级建材,修建了五年多,还只是初成。婧瑜并没有反对皇室商行把园子修得那么精致,一是让人觉得她重享受也挺好,二是也想通过修园子拉动经济,至少皇室商行并没有多少仗势欺人的事。早在商行刚成立的时候,婧瑜就同合伙人们说过,要想子孙万代都能享受商行的利润,那就必须得规规矩矩的,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谁在位上,才都不会让人抓住把柄。后来,商行越作越大,大家也慢慢有了明悟,皇室商行已经发展得太好了,利润也太大了,大到谁都不能无视的程度,所以后来把一半的利分给了皇上。利下的,随着天下安定,民众的休养生休,生意也是越做越大,早就积下了几辈子花不完的银钱。总免不了有那么一些人,有了钱,就会膨胀,天作有雨,人作有祸,过于张扬,自然就会招人恨,也自会有他招惹不起的人收拾他们。还有如鳌拜那样蛮横贪婪的权臣,强取豪夺,皇室商行的股份几经变更,如今已没剩下几家了。婧瑜一直占着一半的股份,还真没人敢把主意打到她的头上。四大辅臣巧取也好,豪夺也罢,已经占了三成,苏克萨哈的那份在他死后被鳌拜与遏必隆分了,利下的两成分散在几位铁帽子王加上安亲王还有佟佳氏与董鄂氏咯济海一脉手里,原来顺治宫中低份位后妃的那些股份,已经在十来年的变迁中被瓜分殆尽了。不管皇室商行的股东怎么变,婧瑜保持了经营上的独立,就是不管你是谁,你怎么得了股份,都只能分红,不能参与管理。这是婧瑜的底线,谁试图去打破都不行,鳌拜那么嚣张,想安排人直接吞了一部分铺子,叫婧瑜几巴掌给拍下去,也就老实了。毕竟他再牛,还做不到一手遮天,就是快要一手遮天的时候,也总有他要顾忌的人。婧瑜在康熙大婚后半个月就搬到了畅春园的凝春堂,寿儿住在观澜榭,皇帝划拨了大批的待卫和宫女太监到园子里侍奉,再加上原来坤宁宫里的下人,务求要让母后皇太后的生活舒心顺意。婧瑜离宫的时候,把自己多年实践下来的药膳方子全都留给了皇后赫舍里氏,并且详细注明了功效以及康熙的喜恶。把她能想到的都嘱咐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由康熙皇帝亲自送到园子里。“寿儿,你怨额娘吗?额娘没能给你应得的身份尊荣。”寿儿十三岁了,终于可以不再做个宫里的隐形人,能堂堂正正拥有一处只属于他的地方。“寿儿对额娘只有敬爱。额娘,寿儿记事儿之后从来没有见过阿玛,小时候,寿儿还不懂,现在,寿儿什么都明白了。寿儿能活着长到这么大,是额娘费尽心思保下的,寿儿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知道什么能想,什么不能想。”寿儿的长相随母亲,特别的好看,剑眉星目,丰神俊朗,多年的功夫练下来,个子已经超过婧瑜一个头了,身子也硬朗,从小到大,连小病小痛都没得过。更主要的,因为他的特殊出身,特殊的生长环境,再加上婧瑜的刻意教导,小小年纪,气质非常内敛,是真正的温润如玉。“还记得当年额娘给你起的名字吗?云逸,以后,额娘的云逸就真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儿子,去闯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去看看这个世界,去看看额娘给你挣下的江山,也看看你父兄的天下!”婧瑜从来没想过要把孩子圈在自己身边一辈子,男子汉,是应该属于全世界的。“额娘,您是说,我可以出门去游历吗?”寿儿的眼神亮得吓人,十几年关在坤宁宫的围墙里,没疯就是这孩子心里素质好了。“当然了,额娘的云逸是天上的云彩,怎么能关在这小小的园林里呢!额娘对你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平平安安的。”婧瑜心里对寿儿是有愧疚的,虽然她从来不觉得当皇帝才是最好的路,可是终究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好,以后在外面,儿子就是云逸了!明儿个,我就收拾行李,挑待卫仆从,过些天就走,行吗,额娘?”寿儿兴奋起来,恨不得立刻就出发。“小没良心的,一点都没舍不得额娘。白养了十多年!”婧瑜被寿儿的快乐感染,拍了他一下,笑着赶他走,“去吧!”第14章 谁也别想废了本宫(14)“皇额娘,那鳌拜实在欺人太甚了!说是让朕成亲之后亲政,可是政务现在实际上还是在他手里握着,索尼一死,他脖子上那根绳子算是松开了,皇祖母让儿子忍,可是儿子实在忍不下去!”寿儿出门两个多月之后,康熙跑来畅春园看望婧瑜,报怨着他的不如意。“可不是得忍着嘛!哀家给皇上讲个故事吧?”婧瑜不会参与政事,总不能直接告诉他,您老人家以后会怎么做吧!“好啊,朕最喜欢听皇额娘讲故事了,每次都能让儿子收获很大!”康熙高兴了,当皇帝也好几年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以前,他总会在吃饭的时候跟皇额娘念叨,皇额娘从来不告诉他怎么做,只是有时候会给他讲故事,然后他就能从故事里受到启发,皇祖母知道以后,还告诉他,要多多听皇额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