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作者:雾十      更新:2023-06-27 21:17      字数:5709
  “哪怕你知道这段时间会发生这些,你也避免不了。”拉斐尔对奥古斯特道。历史上肯定没有准确的记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艘船上跑下来了一只老鼠。“但我们可以封锁那座城市。”“然后和西西里岛上的某个公国开战?”预言什么的,这一套在欧洲可行不通。看看贞德的结局就知道了,不管你预言对了,还是预言错了,下场最有可能的还是被烧死。甚至一个处理不好,奥古斯特还有可能被当做是传播黑死病的异端。那他就是千古罪人了。“好了,别想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拉斐尔总是那么的冷静。“怎么解决?”如果知道会有这么一糟,奥古斯特一定会在上辈子去拼命的考医科大。“在你的故事里,只有欧洲受到黑死病的困扰,对吧?那么东方呢?在遥远的东方没有鼠疫吗?为什么会没有呢?”“有鼠疫。”奥古斯特记得不太清楚,但至少他知道中国历史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疫病,伴随着战争与苦难,但最后都被顺利的解决了。“我们需要的做的,就是去东方学习到这种先进的解决办法。”至少不能出现奥古斯特所知道的那种,一旦某地出现问题,就全部烧死的可怕画风。拉斐尔甚至觉得那死了的三分之二的口怕数字,肯定不少都出自宗教裁判所之手。可怕的人心才是真正的罪恶。从欧洲到东方再把办法带回来,前后肯定要搭进去至少十年的时间,可是这个十年,已经比奥古斯特知道的那个几百年要好上太多了。而且,在等待的过程里,也不是说他们就什么都不做了,奥古斯特把他能够记住的消毒的办法一股脑的全部说给了拉斐尔听,剩下的就是靠拉斐尔和奥古斯特之前养的那些专业人才来解决问题了。再一次的直呼幸运,奥古斯特在这个关键时刻当上了法兰西的国王,而中世纪最优秀的医学专业就在巴黎!“放轻松,往好处想想,”拉斐尔不断的安抚着奥古斯特,“我会写信提醒所有我们认识的人,让他们一顶重视起来,避免问题。”法兰西有奥古斯特,英格兰有理查三世,至少这两个国家能够避免不少痛苦。不远的将来,还有乔枢机入主罗马教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且,如果我们能够从东方真的成功带回来解决办法,你也就不用担心我们和东方的外交问题了。”拉斐尔这样对奥古斯特道。虽然奥古斯特之前没有说,但拉斐尔还是知道,奥古斯特其实一直在暗暗担心着那些几百年后的历史,他一直很矛盾,既希望英格兰好,又不希望它太好。拉斐尔轻轻的吻了吻奥古斯特的唇:“我一定会想到办法的,不管是黑死病,还是几百年后的侵略历史。相信我,好吗?”“好。”作者有话要说:ps:黑死病真正蔓延起来其实是在14世纪,文中设定的大背景是14、15以及16世纪都有,时间线比较混乱。以及我国古代到底有没有治愈鼠疫的办法,蠢作者其实也不知道,只是一个脑洞而已。开文之初就看到有读者问,英格兰强大起来了,中国怎么办。强忍到今天才公布答案的我,感觉再一次升华了呢【泥垢第120章然后, 奥古斯特在等待按部就班的准备着的加冕仪式的同时, 终于有了“闲得发慌”以外的一个新工作——给所有亲朋好友写信,提醒他们注意一下如今还只在偏远的乡下和贫民区蔓延的黑死病。拉斐尔在第二天下午,让人给了奥古斯特一份看起来比较专业的预防及管理建议。这当然不是给奥古斯特看的,而是让奥古斯特抄写给自己的写信的亲友们的。毕竟如今他们身边的人还没有生病的,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 至少希望他们能够重视起来。奥古斯特本来以为需要写信的人并不多, 一总结下来才发现只名单就足够写满一页羊皮纸了。交际圈在不知不觉间就变得这么大了。奥古斯特不得不在罗列完人名后进行二次分化与标记:哪些只能委婉的提醒, 哪些可以直白点, 以及哪些是让对方必须听他的!好比远在赖辛堡养老的太王太后, 奥古斯特就把黑死病的情况直接告诉了对方,并表示对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伦敦,要么来法兰西, 不接受任何其他意见。老太太收到信的时候很是小孩子脾气的撇了撇嘴,对贴身女仆道:“你看看他, 都开始管起我来了。”贴身女仆只是笑, 没说话。“好嘛,好嘛, 走就走咯。真是上辈子欠了他们父子俩的。”“那我们是去伦敦还是法兰西?”“去伦敦吧。”虽然大儿子和养子都在法兰西,但太王太后还是理智的选择了去伦敦,因为法兰西足够他们应付了,而才十四岁的理查三世却未必能应付的了这种大场面,如果疫情真的会发展成奥古斯特信中预测的那个样子。玛丽夫人和她的丈夫亨利公爵也收到了信, 这二人如今的人生目标依旧是努力造人,在哪里造都是造,于是没怎么犹豫的,他妈就准备好要带着大批玛丽夫人没事干养着玩的天主教教士一起前往伦敦了。伊丽莎白小姐也收到了奥古斯特的信,十分简短又客气,但却足够伊丽莎白小姐反反复复看了那封信好多遍,并在第二天就带人准备要前往伦敦。最后,玛丽夫人和伊丽莎白小姐这对姐妹是在同一天抵达的伦敦,一人带了一批教士。是的,两位前任公主没事干都养了一批教士陪她玩,只不过玛丽夫人养的天主教,伊丽莎白小姐养的新教,姐妹俩狭路相逢,却冷漠如路人。理查三世在给奥古斯特的回信里特意描写了一下这一段,仿佛他就在现场看见了似的。理查三世那边,奥古斯特不仅给寄了信,还特意派遣了还留在伦敦的骑士约翰和沃尔特伯爵,代表团进宫觐见国王,亲口诉说了奥古斯特对于这次流行病的重视程度。国王从小就是奥古斯特的小迷弟,特别崇拜自家堂兄,如今两年过去了,他的崇拜依旧没有改变,他并没有质疑奥古斯特对于此事的重视,当即就郑重其事的对下面传达了命令,并在回信里求证了更多有关于全国该如何预防的政策办法。说完正事,国王还不忘多唠叨几句,“你什么时候回伦敦呀?”、“我很想你”、“上次寄给你的翻译成希腊语的哲学书,你看完了吗?”诸如此类,叨逼叨的比奥古斯特更像是黑太子的儿子。奥古斯特看了眼临时抱佛脚也是看不完的《伦理学》,欲哭无泪,他堂弟到底以为他是怎么样一个人设?幸好,拉斐尔早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提前就为奥古斯特准备好了读后感,奥古斯特需要做的工作只是誊抄。“!!!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奥古斯特的“花言巧语”总是特别的大胆又奔放。拉斐尔故意笑的十分邪佞,就像是故事里奸诈的亡灵巫师,左右手的五指有节奏的互相击打着彼此,压低声音,故作深沉道:“看来我的邪恶计划终于成功了,我就是要惯着你,宠着你,画糖为牢,让你再也离不开我。“奥古斯特也爱演,本来打算高度配合的。奈何没能忍住,一朝破功,自己先在一边的沙发上笑成了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傻瓜。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忍不住想笑。大概是爱笑的男孩子的运气总不会太差吧。拉斐尔的表情里充满了无奈,开不了车了,但还是决定保留自己晚上开车的权利:“这个读后感是高利贷,抄一罚五。”“五”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名词,他们都懂。奥古斯特不那么优雅的翻了个白眼,不是他小瞧拉斐尔,只是拉斐尔最近这么忙,像个陀螺,脚不沾地,恨不能飞起来,他能有点精力来一次就不错了。还五次?吹牛不上税是吗?然后,拉斐尔在当晚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奥古斯特,他们其实活在小说里好吗,攻永远都能来七次,任何状态下,谢谢!咳,这是较晚一些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情,在当下,拉斐尔正一边不客气的看奥古斯特给国王堂弟写回信,一边提醒他:“记得最后加一句,别让你那个热爱作死的弟弟别一个热血上头,就去身先士卒。”拉斐尔依旧不喜欢理查三世,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年理查三世做的不错,至少在国王里,理查三世对政务的拼命程度能排前三。都说勤能补拙,理查三世就是个好例子。学习工作两不误,任何事都会尽可能的事必躬亲,几乎可以说是一天都要连轴转了,过着比此时此刻的拉斐尔还要忙碌的生活,没有一天假期。但是即便如此了,这位拼命三郎一样的国王陛下,还不忘时不时的主动给自己的家人们写信,联络感情,风雨无阻。包括拉斐尔,也能经常收到来自国王的关心,毕竟在国王的心里拉斐尔还是他的叔父,呃,好吧,是和堂哥搅基的叔父。小小的国王陛下真的是为这两人的地下恋情操碎了心。拉斐尔一开始收到理查三世的信时,还只是抱着敷衍的态度,以一种绝对算的上是春风化雨,但其实内心十分疏远的语气给国王写回信。字迹优美,辞藻华丽,都可以当十四行诗发表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真心。拉斐尔像是在完成公务一样完成着那些回信。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拉斐尔是个变态,在小国王这些年的坚持下,也难免有了动摇的迹象,就像是当年被黑太子动摇了一样。至少,拉斐尔不再那么单方面的希望小国王早点挂了,好完成他想要推奥古斯特上位的野望了。也因此,才有了拉斐尔多嘴的提醒。奥古斯特当时还不当回事:“理查没那么傻吧?”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奥古斯特还是乖乖听了拉斐尔的话,在信的结尾补上了一句。“他比你想的傻的多。”在疫情蔓延到伦敦后,为了安抚百姓和贵族,理查三世绝对干得出来亲自上阵的事。理查三世和他堂兄一样,都是无可救药的理想国傻瓜。大傻瓜哼了一声,不准备和对方继续掰扯这件事情,只是转移话题一样的问道:“斑比还没运过来吗?”奥古斯特的小鹿斑比在全欧洲都算的上是知名宠物,因为奥古斯特走到哪儿都要带上对方,就是运输太慢,总有时差。“应该快了。”拉斐尔睁着眼睛说瞎话,假装他从未下过一条让鹿慢点来法兰西的命令。对,就是这么一个小气的男人,连宠物的醋都吃。拉斐尔把话题又重新说回了国王上,并没有现出半分对于斑比的心虚。他表示,理查三世和理查二世这对父子就像是两个极端,一个极度的不负责任,一个又太过的负责了。“负责不好吗?”奥古斯特歪头反问。“负责任当然好,可太负责了就是问题了。这么说吧,不负责,祸害的是别人;太负责,祸害的是自己。从普通人的角度,大家当然希望国王能够呕心沥血的治理国家,最好关心到所有的大事小情。但是……”后面的话并不需要拉斐尔再说下去,奥古斯特就已经顺着这个思路想明白了。就像是中国历史上的雍正皇帝,虽然一直有对方早早去世是被毒杀的传闻,但奥古斯特还是觉得对方更像是累死的,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说实话,奥古斯特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在他爹黑太子的教育下,还能出理查二世那么一个弟弟了。宁可国家没有发展,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人累死在国王的宝座上。奥古斯特赶忙又在补充了那一句话的下面再次写了长长的一大段话,类似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中心思想,一再强调让堂弟先保重自己,再考虑国家。对方才十四岁,却活的像是四十岁。当信送出去之后,奥古斯特还不甚放心的再次追加了一封单独给安妮的。他希望安妮在处理好婚事后,暂时先不要着急来法兰西,而是替他在伦敦监督一下他的堂弟。其实这种事情交给理查三世十分害怕的玛丽夫人更合适。但是玛丽夫人从小到大对同父异母的弟弟根深蒂固的不喜,并不能让她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倒不是说她不会去监督国王,而是她会监督过头,让国王有一种在坐牢的感觉。所以只能指望性格比较温柔但其实很有原则的安妮了,她在当贴身女仆的时候就把珍夫人照顾的很好,从不会阻止珍夫人追念爱丽丝伯爵夫人,却也很好的控制了对方的情绪,不至于让珍夫人忧伤过度,彻底弄垮了自己的身体。安妮在婚后就是伯爵夫人了,拥有了成为宫廷女官的权利。珍夫人特意空出了很长一段时间,给安妮抓紧训练了一下进宫的礼仪。虽然珍夫人也不是贵族出身,但是她跟在伯爵身边也算是久经沙场,至少比起彻底的泥腿子出身的安妮来说足够当一个合格的礼仪老师了。安妮还没结婚,婚后可以入宫的消息就已经不胫而走,是沃尔特伯爵那边的亲戚传出去的。沃尔特出身一个小贵族家庭,是没有办法继承爵位的次子,不太得父母喜欢,本来已经算是彻底的家族边缘人物了,如今却一跃成为了伯爵,比他父亲的爵位还要大,几乎算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整个家族的支柱。自然而然的,这些前倨后恭的亲戚一如所有人都能想象的那样,开始了对安妮的挑挑拣拣,总想要沃尔特找个更合适的,好比她们娘家的贵族小姐。结果当然是安妮还没来得及郁闷,就被沃尔特亲自出手收拾了一帮子亲戚。但有些人就是这么欺软怕硬,沃尔特收拾他们,他们不敢找沃尔特的麻烦,只敢暗搓搓的继续给安妮添堵。明里暗里指责她配不上沃尔特,能进宫的消息一传出来,酸话彻底上了天。“哪怕他们不结婚,进宫的事情也轮不到你。”珍夫人在某次舞会上,站在香槟塔前,毫不客气的对对方如是说,“安妮进宫是受了法兰西国王的拜托,你又算个什么东西?这个舞会的档次真的是越来越低了。”对方站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板上,被气的脸色红一阵被一阵的,但她很快就发现这还不算最绝望的,最绝望的是没有任何人站出来为她说好。大家反而纷纷对珍夫人表达了赞同。珍夫人轻松k.o.了对方后,回来教育安妮:“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吗?”珍夫人看上去是那么的盛气凌人,对方看上去是如此的楚楚可怜,但风向就是见鬼的站在了珍夫人一边。“因为您是为了帮我出头?”安妮只能想到这点。珍夫人嗤笑,就像是很多年前,在差不多同样的舞会上,也有个光彩夺目的贵族少女做的那样:“别人怎么可能知道你的恩怨情仇?记住了,这些贵族很现实的,他们能够看到的只有爵位,利益,与国王的宠爱。你强,你就永远都是对的。”对付这种小地方来的小贵族,哪儿用的上什么宫斗、宅斗。直接怼死就好。第121章以前当安妮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开面包店的小人物的时候, 一般贵族对珍夫人和安妮之间的“友谊”基本是无视的, 因为他们坚信着他们自己从小到大的友谊——上等人和下等人之间是没有友谊的。直至安妮异军突起,不仅成为了伯爵夫人,还成为了国王眼前的大红人,连怀孕了都依旧能够在宫中当女官之后,贵族们才好像突然清醒了一样, 开始到处吹捧这段“传奇”的友谊。无论在哪场舞会上, 遇到谁, 她们对安妮的开场白永远都是差不多的, 类似于“您和珍夫人的关系可真好”、“怎么没看到珍夫人和您一起?”、“真的好羡慕您和珍夫人, 我也想拥有这样一段不涉及任何利益纠葛也与彼此的身份无关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