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作者:金波滟滟      更新:2023-06-27 22:13      字数:2998
  素波也开心,却也道:“大家一定都喜欢红色的,叔父能得这匹还真幸运!”“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侄女今年过了孝期,因此便照顾我一些。”素波一笑,自那次送了钱,就成了贯例,她与叔父会将丞相府年节时的赏钱都送到陈征事家中,虽然没有多少,但是以徐家叔侄的水平,已经尽了最大的力,与文澜阁中旁人相比绝对不差,陈征事应该是明白的,所以也不再为难叔父。而叔父这人,一向最老实肯干,与文澜阁的同事们相处从来都是尽让的,因此他们便稳稳在地相府里留下了下来。是以,素波接了这绸更加开心,一时顾不上吃饭,先在榻上展开,手指在光滑如水的绸面上抚过,“这匹绸的长度足足的,我做一身衣裙还会余下几尺呢,正可以做了两几双鞋面,还有帕子、荷包什么的。”但是,以素波的审美,还是不喜欢从头到脚都是红通通的,因此她又思谋着,“刚好前些天做了件月白色的素绢袄子、藏青色裙子,再添这一身红的,搭在一处穿就是了。”素波这两年也学了些绣花,因此再于月白色的小袄下面绣上几朵红色的小花,系了大红的裙子,虽无首饰,但拿红绸在发间略点缀一下,再拿出铜镜照着,自己免不了心生得意,真是一个小美人啊!还有那条藏青裙,颜色未免太重,但是当初素波是因为它比别的布便宜了三成才买的,现在搭了红绸衣,立即便灵动起来,尤其是裙侧挂了一个红缎荷包,行动时裙下还会隐约露出大红的绣鞋,素波用自己眼角一扫,却将背挺得更直了。她也是爱美的呀!可是,素波却发现叔父心情不大好了,他平日里虽然喜欢板着脸,但性子却是极平和的,到了家里,只要自己与他说笑几句,眼睛里便都是笑意。不知从哪一天起,他回家后便一直沉着脸,不知在想什么,就连自己的话有时也听不到。素波便悄悄打听何老太太,“是不是文澜阁里又有什么事了?”何老太太便安抚她,“是有些小事,但并不要紧,你不必管。”“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平日里有什么事何老太太并不瞒着素波,因她一眼就看出徐宁在人□□故上还不如小素波呢,毕竟素波虽然不大懂,却是可以好好教导的。而素波也果真将徐家家事管得不错。何老太太就笑了,“你到底还是太小了。”素波嘟了嘟嘴,又软言相求,“老夫人,你就告诉我吧!”何老太太被素波摇着手臂,身子也跟着晃起来,笑得哈哈的,可还是不肯说:“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素波虽不知道果真是什么事,但见何老太太还是笑着,倒不至于十分担心了,慢慢地叔父也恢复了原样。再一转眼就到了春节前,素波依例将相府发的两贯过年钱装到匣子里,准备与叔父一同送到陈征事家中,不想叔父见了立即摆手道:“不必再送!”素波立即就觉得出了叔父的怒意,以往叔父也曾为了送礼而心生不快,但是如今他却是真生气了的,就连陈征事的名字都不愿意提起。难道?素波便知道叔父前些天的不快一定与陈征事有关。然后她立即想到叔父和自己会不会被赶出丞相府,便急切地向叔父的脸上看去。徐宁看到素波睁着大眼睛,满脸的担忧,不觉便难过起来,家道中落,最难的就是孩子,素波才多大,竟如此懂事,平时再谨小慎微不过从不惹一点事非的,什么错都没有。便抬手抚了抚她的头,笑道:“素波,别怕,叔父如今在文澜阁这么久了,大家都与我交好,陈征事也不能奈我何。”人人都以为自己带着侄女逃难至京城,便担负着这一重的累赘,但其实素波不只从没给自己带来麻烦,反而是自己处处需要她的照料。反是因为自己的无能,素波才会想着打点陈征事,然后是非才找上门来。第12章 改元大事初听陈征事说素波勾引他的儿子,徐宁平生第一次有想打人的冲动,自家的侄女是什么样的品性自己最清楚,再稳重再放心不过的,哪里会理陈征事的儿子!陈征事说话时自是要瞒着别人的,可还是被何老先生撞见了。老先生拦住了两人,又主动居中调解,找了门前院里的小厮们一一询问,弄清了素波从没出过文澜阁西侧这一处,反倒是陈秋海打点了守门的过去了几回。事情是显而易见的。陈征事没了脸,几次想发作,可徐宁到了文澜已经两年多了,文澜阁里谁不知道他学问深厚,人品高洁?又有何老先生等人一力维护,想将他弄走也不容易。但是从那以后,陈征事便开始事事为难徐宁,不论阁中有何事情,总要多分叔父一些事务。但徐宁是个硬脾气的,从不吭声,只把所有的活做得一丝不差,无懈可击,让他一进抓不到把柄。但他们的关系便彻底成了仇人。再要徐宁给陈征事送礼,打死他也不肯去的。素波收了钱,隐隐地猜到了事情可能与陈秋海有关,自己出孝后陈秋海又来过几次,还说了些求娶的话。可是自己都拒了呀,甚至连徐家的院门都没让他进过!想了想还是悄悄去问何老太太,“叔父是不是因为我得罪了陈征事?”何老太太立即答:“不是。”“您也跟着叔父骗我?”素波摇头道:“老夫人这样快地说不是,一定就是了。”“不必怕陈征事,”老夫人便瞪起眼睛,“他虽然想在文澜阁一手遮天,但做得太过也是不成的,何老先生等几个人都知道实情,他若是敢颠倒黑白,就告到丞相处,倒时候他的不是比谁的都多。”素波就道:“其实我真的冤枉,陈秋海来找我,我也赶了他几次,可是他就是来,我有什么办法?”这孩子还是猜出来了,何老夫人也不再隐瞒,便告诉素波,“只要不理他就好了,大事自有长辈们作主。”“我再见是他,连门都不应了。”何老太太便叹了一声,说了心里话,“陈征事也是傻的,据我看陈秋海虽然配不上你,但若是一片真心,这亲事也未必不好,他反还拿乔,真是做梦呢!其实你叔父倒从没看上陈家,一直另给你相看世家子弟。”陈家虽然现在任着相府的征事,但毕竟出身寒门,因此何老太太与徐宁骨子里是瞧不上的,特别在婚嫁之事,最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素波知道自己的亲事就在眼前了,倒也没有一点羞涩之意,只道:“这样的大事我都听徐叔父的。”她在这里从不与男子交往,就是认识那么几个人,又哪里知道谁的人品好?因此听叔父的话才是对的。叔父虽然有些迂腐,但人品心性却都是极正派的。“你这话就对了。”何老太太赞同地点了点头,“你才多大?哪里会识人?倒是长辈们经历的多,见识的多,选的人倒还能可靠些。”“但其实我不想嫁人,”素波低声道:“我愿意陪着叔父过一辈子。”“这才是小孩子的傻话!”何老太太便笑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叔父也盼着将你嫁给可以托付的人呢。”说罢却不再多谈,只与素波说起过年备的东西,老夫人现在已经觉得素波是可以商量的人了,小姑娘机灵得紧,颇有些好主意呢。又是春节时分,大家也又都重新聚到了一起,虽然每一年的人员都有会些变化,但是素波所熟悉的何家、曲家、仍然与徐家一样留在这里,还有已经见过几回的许先生、诸先生也仍然在文澜阁中。因每年都在一处,平时也便也有了往来,大家早比先前时亲近多了。老夫人还是最喜欢素波,与她坐在一处,笑着拉了她的手赞道:“这套红衣红裙还是一套穿着漂亮!”因为过年,素波便将这一套红衣红裙一处穿了,自觉得红得过了份,整个人成了个红灯笼,当然不是那种大肚的灯笼,而是凹凸有致的美人灯笼,但是老人家的眼光嘛,就是这样的。其实俗是俗了点,但是,素波也觉得很好看,她毕竟是美女呀!美女就是穿什么都好看的!素波帮着何老太太张罗着酒席,她如今在文澜阁西边这处已经住了两年多,所有的人都认识了,不只与大家关系好,又与厨房、门上等几处都十分亲近,酒席这般的小事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