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
作者:金波滟滟      更新:2023-06-27 22:19      字数:3963
  薛清就说:“冷月庵的豆腐皮包子不只听起来特别,味道果然也极好,听说别有一套不外传的做法。”严懿却不以为然地道:“就算是有特别的做法,但也不过是素食,怎么也不至于一席素斋要五缗钱——这冷月庵也太能赚钱了!”薛清是不大知道柴米油盐的, 因此倒不觉得五缗钱一席素斋贵, 就说:“虽然是五缗钱,但一席有十几道菜、几样点心呢。”素波倒是懂得的, 日常家用, 荤菜要贵些, 素菜则便宜多了, 严懿想来就是如此想的,因此也帮忙解释道:“素菜里也有很贵的东西, 就比如猴头菇、竹荪之类的,竟比肉还价还高呢。”“前朝时冷月庵的素斋果然有许多罕见的食料,只是那时她们并不向外供应素斋,倒没有价儿,任你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之家, 如果不是庵里的主厨点头,花上多少香火钱也尝不到。我听祖母说她曾吃过一回,的确非同一般,想来要标价的话每个人五缗都远远不够。”薛清毕竟是京城人氏,且她又长了好几岁,知道的亦多,“其实如今冷月庵的素斋早已经不如先前了。”竟然是这样。素波和严懿听了都急忙看向薛清,“既然冷月庵的素斋不如先前,我们要来你怎么不拦着呢?”薛清就笑着摆手道:“虽然冷月庵的素斋今不如昔,但哪怕只留一个豆腐皮包子,也是值得尝一尝的。”又告诉她们,“再则冷月庵如今的日子很难过,我们今日出门游玩之余去庵里进香,再吃上一桌素斋,总能帮帮慧心师太。”严懿脾气原就是急的,此时等不及薛清慢条斯理地讲述,就急忙问:“一桌素斋收五缗钱,庵里的的日子还是难过,寻常百姓人家一月未必有一缗钱进帐,可怎么活呢?”如今她与父亲在京城日常用度一个月尚不到五缗钱,因此听了一席素斋就要五缗心里十分不服气。素波就说:“想是庵里人多,香火钱不够用。”严懿十分肯定,“就算庵里人多,可是僧庙尼庵道观都不需纳粮,冷月庵怎么也难不过庄户人家!”她从小在县衙的吏房长大,什么纳粮缴税的事情样样清楚。薛清就赶紧说:“王妃和严小姐说的都不错,但这里面另有一个缘故。”“冷月庵虽然不小,但论起女尼也不过几百人,庵产虽然不多,但也有几百亩的田地,又有香火钱,本来并不必愁吃穿用度。”“只是主持慧心师太是有大慈悲的人,她自己的夫家和娘家都在朝代更替之间灭族了,只留她孓然一身、孤苦零丁流落在庵里,可是她接了冷月庵后,不只是将庵堂打理好就清静地念佛修行而已。她因亲身经历过苦难,因此就发下愿来,在庵前修了善堂收养贫无所归的妇孺,庵里的素斋就是因善堂的钱不够用才办起来的,每席得的五缗钱其实都用在善堂上了。”素波便更不解了,要说几年前她跟着叔父初自江阴来京城时,正值新朝初建,筚路蓝缕,果然有许许多多流离失所的百姓。但是几年时间过去,这种情形已经好多了呀!她虽然先前在相府,后来在胶东王府不大出门,但是家里有叔父、外面云哥儿等人却都时常在外面走动的,据他们所见所闻,时局是一天天地好转,朝廷赈灾、分田、减租种种早已经将京城一带都稳定了下来。只说这一次出门,一路所见的景象都是欣欣向荣的。胶东王的那位父皇,当然也是自己的父皇,不管他有什么别的缺点,但毕竟是亲身经历过贫穷,挨过饿,对百姓还是很体恤的。就说他当时听说徐家的宅子被孙将军强占了,素波瞧着他的神情是真生气了。还有那次吃榆荚,他也是真心感慨民生多艰的。所以素波就问:“眼下也算是太平岁月,怎么还有许多贫无所养的妇孺呢?”严懿一听倒是懂,“虽然天下平定,朝廷一直在分田减租,百姓的日子也过得下去了,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妇孺都是最难的,若没有支应门户的男子,就是盛世之时也难免因为种种原因要忍饥受冻。”薛清也道:“且慧心师太又收留了一些前朝皇家庵堂里的女尼和一些没落世家的贵女们,免得她们沦落风尘。”同为女子,素波心里不禁恻然,若自己不是命好,也难说到了这个世上能怎么样。现在竟成了尊贵的胶东王妃,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手下又有属官又有内侍又有宫女服侍,出门打着威武的仪仗,坐着舒适宽敞的马车,再不必担心有人因为自己的容貌生了坏心……就赶紧与薛清道:“一会儿上香时我们府里多捐些香钱。”严懿也改了口道:“如此说来冷月庵的素斋一席五缗钱并不多,我走的时候再买上一席带回家,也算是结个善缘。”薛清原就知王妃是个心肠柔软的人,再见严懿年青心热也就笑了,又道:“冷月庵的素斋名声大还有一个缘故,我且讲给你们听。”“前朝宫里有一位萧姓的厨娘,做了一手好菜,又有十分美貌,便得了皇上青眼封了美人,十分宠爱。只可惜承宠没几年皇上驾崩,萧美人无子便出家为尼,可是她竟没有去皇家庵堂,而到了冷月庵,从此以后冷月庵的素斋就渐渐传出了名气。”“当年,冷月庵素斋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各种豆腐类菜品,听说那时冷月庵用豆腐做出素鸡素鸭素鱼素肉与真的看着一模一样,吃着竟毫不逊色。只是萧美人并非寻常厨娘,她虽喜做菜,但完全随自己的心意,一年之中也未必肯整治一两席素斋,但若做了,所费食料无数,唯求精益求精,能尝到的人莫不引以为豪。”这正是自己的梦想啊,素波被萧美人的传奇深深地打动了,遂急不可奈地问:“如今冷月庵里可有萧美人的亲传弟子?”萧美人是不可能见到了,但是如果能听听她的亲传弟子讲烹饪,也是极幸运的!“当年冷月庵的主持也想让庵里的女尼学了萧美人的素斋,便请萧美人在庵里收几个弟子,但是萧美人将庵里的女尼们都考较了一回,只说资质不成,终未能选中一人。所以萧美人出神入化的厨技就失传了。”听王妃惆怅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唉!”,薛清赶紧就又道:“萧美人虽然未曾收弟子,但是庵里派给她打下手烧火的小尼却偷偷学会了一样,然后传了下来,就是现在冷月庵素斋里最出名的豆腐皮包子。”听完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素波和严懿异口同声地道:“这豆腐皮包子一定要多吃,然后再多多打包带回去!”薛清见两个人的兴致都被自己的故事调动了起来便笑道:“这一会儿天就热了起来,我怕你们在车上打瞌睡才讲了的,如今就要到冷月庵所在的妙峰山了。再有,此后山路难行车子上不去,慧心师太已经备好了轿子等我们。”正说着,就听一阵急促的马蹄之声传来,素波还未及说话就见一骑有如风驰电闪般地从素波的车旁而过;接着又是数十骑,皆络金佩玉、披红着彩,马上的侍卫们衣着锦绣,手举各色仪仗;又有一群骑在马上的仕女,都穿着极名贵的素纱,有如天边的彩云一般炫丽轻盈、带着阵阵的香风,簪环叮当、莺声燕语地簇拥着一辆朱轮锦幄红罗华盖车,车中端坐一位贵妇,头戴七凤衔珠累金宝钗,身披点缀着无数珍珠宝石的锦帔,到了素波的车畔轻轻转过头神情倨傲地向她冷冷一笑,车子就跑到了前头,只将扬起的灰尘留下。素波气死了,“河间王妃这样有意思吗?想在我面前炫耀她的车驾更豪华、仪仗更威严、宫女穿得更贵重?”严懿惊讶不已,“怎么能这样巧,河间王妃也要去冷月庵?”毕竟这条路前面就是妙峰山,而山上只有冷月庵。薛清脸色变得很难看,“河间王妃早算计好了,她就是要与王妃一同去冷月庵,处处压王妃一头。”第100章 带刺玫瑰对于河间王府与胶东王府前些时候的种种过往, 素波并没有说出去。就算不懂得宫斗的宅女, 但是素波明白, 这种事情不宜传出去,一则未必有人肯信,再则就是有人信了,河间王府也能不承认,他们一定会抵赖的。只有因为薛姐姐要去河间王府送帖子,素波曾向她略透露了几句二人关系不大好。现在,素波觉得自己就是涵养再好也忍不住了,就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她们,最后又恨恨地道:“我们本来是正义的一面, 没想到她这个坏人非但不消声匿迹, 暗自庆幸我替她瞒着,反而大张旗鼓地到我面前示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严懿早气炸了肺, “竟然还有如此阴险的小人, 不!叫她小人是抬高了她, 应该叫她乱臣贼子!青州叛乱,她身为皇子妃竟然打平叛大军粮草的主意!就应该杀了她祭旗!”又跳起来问道:“王妃, 我告诉父亲参他们!”素波苦笑一声道:“我们王府就是不想卷入事非中才没有参他们,今天我说起只当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千万不能再外传了。”薛清原以为王妃与河间王妃妯娌间有什么不痛快的事,因此才对冷月庵有些心结,自己才去了河间王府特别说明的。现在才知道事情的根源是什么, 反倒沉静下来了。原来太子和河间王的关系已经如此紧张了,这对胶东王是非常好的消息,也说明祖父和自己的判断没错。邓家的女儿不仅不是皇上的发妻,更不配做母仪天下的皇后!只看她的三个儿子,江都王是个十足的蠢货;河间王是个不择手段奸诈恶毒的人;而太子呢,似乎并没有大家看到的那样有本事,最起码青州的叛乱就说明他前些时候治理冀中是不成功的,将已经归顺朝廷许久的牛通逼得反了,由此祖父对于太子平叛一向不抱太多的信心。而静妃是皇上的原配正室,她生养的胶东王贤良正直、聪慧过人,开府后更是一点点地显出他的英明睿智,诸君之位本就是他的,也必定是他的!因此薛清很冷静地说:“河间王妃绝不可能不与河间王商量到王妃面前挑唆,河间王必然是知道的。只是这种话我们三个人在这里说还可以,却不能再向外传了。”严懿一时气愤不已,但其实她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于政务审案等反而是最熟的,遂也重新坐下道:“没有证据是不能给河间王和王妃定罪的,他们也一定不会认。”可是呢,她毕竟是严正的女儿,极像她的父亲,相信正义相信律法,“只要是做了恶事,迟早会查到的,你们就等着河间王府事发吧!”素波和薛清见严懿紧紧地握着拳头,瞪大眼睛发誓,心里突然就轻松了,相视一笑,“你说的果然对,我们就等着好消息了。”严懿看出她们并非全信,就又郑重地道:“我告诉你们,父亲告诉我,恶人做了坏事,就算这一次藏得好没有抓到,但为着侥幸他还会再犯,因此早晚一定会露出马脚,到时候也一样抓到。是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是至圣至明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