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作者:金波滟滟      更新:2023-06-27 22:23      字数:4065
  皇上早就允了和亲匈奴,但民间平常的婚事都要一年半年才能办好,两国之间的亲事就更为复杂。皇上选定了宗正寺吴望的五女儿封为武威公主备嫁,可又向匈奴提了许多条件,当然匈奴也提了许多条件,之后双方就一直在谈。前些日子匈奴将牛通的项上人头献给皇帝,亲事最终才算定下来了。做为回报,皇帝为武威公主准备了十分丰盛的陪嫁,听闻匈奴所在的大漠最缺丝绸布匹和食盐茶叶,便特别使人各处采买上等之物。是以虽然先前皇家所用的精盐并非是青州所产,但近来青州出盐的量早超过别处,尤其是所产的精盐,又白又细又纯,竟也成了武威公主嫁妆的备选之物,听传言还极有可能成为新的贡品。在这个时代,为皇家采选物产是很了不得的差使,一则皇家的事本就是天下第一重要的,再则所派采选之人多半是天子近臣,他们采选了物品献上之余,自然也会将一路所见禀报皇上,是以各地的官员都极为重视,希望使臣能在宫里为自己说上一句好话。父皇与自己间的血脉亲情,未必能是哪一个使臣就能离间得了的,但若要父子间更进一步,也不是谁想用心经营就能改变的。胶东王知道自己离京之后,薛太傅、严正等人一直为自己努力,但其实胶东王早已经不在意了——毕竟父皇不可能放弃邓家和太子。这一次京城来使,胶东王也只打算做足情面就好。但他没有想到,使臣竟然是许衍。那么,事情恐怕不是想像的那样简单。做为主持政务的胶东王妃,素波自然接到了朝廷使臣前来的消息。“不知朝廷派谁来呢?会不会是我们的故人?”素波自顾自欢快地说:“如果是严御史就好了,当然薛太傅也好——当然他们两人地位很高,不可能做个采选精盐的使臣,但不论是谁,我们都要办一个盛大的欢迎宴会。”王妃似乎已经将许衍忘记了,至少她从不提许衍。而且胶东王知道,心思清浅的王妃若是不提,那就真是没想到。但是许衍竟然非要来胶东,胶东王本来就不喜欢他,现在更觉得讨厌。这两年时光,许衍很是会钻营,已经从太学挪到了朝中,官位还升了一级,如今竟做了出使胶东的差使。原本胶东王就觉得,这一次京城来使绝不止是简单的采选精盐,现在更是肯定背后一定有着阴谋。甚至,许衍到胶东本身就是一种阴谋,当初离京前他曾请求跟随自己到出藩,被自己断然回绝了。当然,这一切他都没有告诉王妃。现在,做为朝廷的使臣,胶东王是不能拒绝许衍的到来,不过他不会让王妃见到这个人,于是他含笑答道:“王妃说的不错,我们是应该办一个盛大的宴会。不过,我想王妃还是不要见使臣了,便是近些时候也不要去议事堂,就留在内殿。”素波想当然地了解,“你想的对!朝廷那边哪里知道胶东的情形,若是我依旧事出面反倒让他们觉得椒房干政。不过,这次的宴会由我来办吧,我正好也要准备一次海鲜盛宴呢。”胶东王府是从胶东最边远的营河郡一步一个脚印地到达了胶东最深处——滨海的海清郡,在这里的时间还不够长,而身负重任的胶东王妃把大半的精力都用在研发烤鱼片上,小半的精力用在政务上,因此还是第一次要办海鲜盛宴。当然,这个季节也正是吃海鲜的好时节呢!自从到了海清郡,餐桌上便没有少过海鲜,可是留福一听到海鲜盛宴口水忍不住就要流出来,赶紧上前道:“王妃要办宴,就让老奴跟在身边打下手吧。”留福给王妃打下手倒是合适,除了因为他好吃,更重要的是拦住许衍面见王妃,不知为什么,胶东王觉得许衍固然是来传旨的,但也是来见王妃的,而他一点也不想许衍见到王妃,没有原因,就是不想!于是他看了留福一眼,“也好,你就跟着王妃吧。”留福喜滋滋地答应了,第一次没有真正理解王爷的深意,他根本不懂得为什么王爷不希望王妃见到许衍,甚至他根本没有想到王妃与许衍相见的问题,他们见不见都无所谓嘛,虽然定过婚,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谁还记得?反正留福是不记得了,他只记得王妃要办海鲜盛宴,自己会吃到数不清的好吃的。胶东王再没有想到留福会如此地懵懂,他原本最知道自己的心思,可见不懂得爱情的人在情字一事上真是无法救药,到了后来因为留福这个疏忽为他带来无限烦恼的时候,他竟然无从责备,因为喜欢王妃到了极点的他的心思真是没有人能明白的。眼下原本就没心没肺的王妃和不应该没心没肺但却一样没心没肺的留福便一同商量着办宴,一向极少犯错但此时却犯下大错的胶东王便到了前殿,带了胶东诸位属官前去迎接朝廷的使臣。第165章 天网恢恢两年多不见, 许衍比过去更有气度了。胶东王仔细打量对面的人, 他原本比自己要大上几岁,因此也就更加成熟, 京城里人赞他温润如玉倒也勉强。不过, 出门前特别认真照了镜子的胶东王觉得自己还是比他要更好看更有风度,除去华贵的衣冠带来的差别之外, 自己的眉目都要比他漂亮,而气概,也一样要超过他!还有,自己对王妃可从来都是不离不弃的,要比他忠心!因此,胶东王十分自信, 向着许衍微微一笑,很明显地告诉他——你来做什么?有什么阴谋诡计,我都奉陪!许衍没有放过胶东王脸上一丝的变化, 他轻轻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过去的自己自视颇高,其实就是个蠢材,被年纪尚小的胶东王耍得团团转。史书上为了皇位用各种方法隐忍的皇子还少吗?自己怎么就能被骗了这么久呢?还是在皇后最终对胶东王下手的时候,许衍就已经认清了如此的现实,眼下面对着胶东王更加肯定了。真正傻的人是自己, 因为别人可以认为徐素波造就了胶东王,但自己其实是最了解徐素波的,她从没有那么多的心机。胶东王之所以在出宫成亲后依旧瞒住了那么多人, 只能说明他成功地瞒往了徐素波。然后大家,包括自己都被骗了。最后还是仇视胶东王的皇后第一个醒悟过来。于是,许衍向着胶东王了然一笑,“丞相托下官给王爷带一句话,请王爷尽早回京。”胶东王自是懂得许衍之意,这个人绝不会为了采买精盐到胶东来的,他一直想利用外祖父和自己打击邓家,谋得权势,过去胶东王曾顺势而为,反利用许衍和外祖父为自己筹划,但现在的胶东王已经变了,便只淡淡地一笑,“按律藩王三年回朝一次,无父皇旨意本王并不打算提前回京。”“可是陆相和下官有一个秘密要告诉胶东王呢?”如果只是为外祖父带话,也就太看轻许衍了,胶东王并不吃惊,他在得知使臣是许衍时便觉得这其间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所以才要王妃留在府里。但聪慧如胶东王,一时也难以想通究竟会有何秘密,他的确很久不再关切朝局,不问朝中之事,只知京城内的争斗更加激烈。许衍不待胶东王回答便道:“前些时候,青州的一个官员在一个案子中发现了几个精于制毒的道士,他们似乎与邓家有关。”□□?青州收复后胶东王也曾派人去寻找邓皇后制毒的证据,但先有邓家在青州经营多年,后有战乱,并没有成功,不想在他已经放弃了之后,□□竟然浮出水面。胶东王就轻声笑道:“你还真有些本事。”对于许衍,他十分了解,青州许家,当年也曾是豪门,因为邓家满门皆灭,是以他便投到了陆相麾下。他在相府里之所以受到陆相的重视,一则因为有才能,另一则就是因为他对邓家刻骨的仇恨。如果没有素波,胶东王一定会与许衍合作的,他比自己的外祖父更加有智谋,遇事也更加果决。“并不是下官有本事,”许衍那一次突然生病后便猜测到自己中毒了,然后就想到毒是针对胶东王的,再进一步邓皇后用毒害了静妃和两位皇子的答案呼之欲出,那时他还当胶东王什么也不懂,就自行开始了追查,因为他明白只要找到了证据,也就差不多将邓家致于死地了。朝廷平定青州之后更是给他了良好的机会,他利用陆相的势力,遍寻许家在青州的故交,将青州翻了遍,可最后还是没有查到,“可这□□之事却在两个月前突然发了,而且还是被一个极小的案子牵连出来的。”一切都有如神助,一向不信神的许衍得知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邓家作恶也终于有了报应。但是,仅凭几个制毒的道士,几句口供,还是奈何不了邓家的,许衍立即就想到了胶东王。能活着走出邓皇后执掌的深宫,一直被下毒却没有被毒死的胶东王一定比自己知道更多的内情。胶东王的确知道,而且他立即决定配合许衍,“本王手里有一瓶□□,从胶东王府典膳手中得来的,那个典膳姓郑——你可以查一查他的来历、下场。”许衍十分精明,他拿到那瓶收藏许久的□□,再一一追查,过去的事情自然水落石出,邓皇后下毒的案子也就能坐实了。尽管表面上胶东王还很平静,但他的心里剧烈地翻腾着,不知喜还是悲,竟与许衍一样,立即想到一句俗话,善恶到头终有报,母妃和两个哥哥的冤情就要大白于天下了。素波做事一向认真,既然答应了为京城使者准备海鲜盛宴,自然就会全力以赴。京城的使臣到了胶东,总应该让他们见识一下胶东的海鲜,当然了,素波更是为了自己,因为这个海鲜盛宴就是没有京城来使,她也会在近期举办的,眼下不过顺势用这个名头罢了。海鲜盛宴的主菜有十道,都是最鲜美的海物,至于各色配菜、果子、酒水以及中间进的汤水面点等更数不胜数。留福看着王妃对这样复杂的食馔完全了然于胸真是佩服不已,“老奴一向觉得自己的记性特别好,可现在却有些混乱呢。”“你还是没有真正掌握饮食之道,”素波笑笑,“这些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完全都是有道理的——比如第一道清蒸红毛蟹,这红毛蟹长在低温的深海里,个头大颜色鲜红漂亮,肉质特别鲜美,可是它的寒性也比较重,所以要配上些温和的食物。所以我特别选了参鸡汤、辣炒牛柳、铁板茄子和拨丝芋头等菜一同送上来,又用了南边的加饭酒,你可知道为什么吗?”留福赶紧点头道:“老奴知道,加饭酒属于黄酒,黄酒甜香与螃蟹的鲜腥乃是绝配,而且螃蟹属于大寒食物,用黄酒还能活血祛寒,这样吃过螃蟹后就不会有任何不适之感了。”“所以说你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素波微笑着说,每到这个时候她都是极愉快的,当然也是有些骄傲矜持的,“虽然黄酒配蟹最佳,但用白酒佐蟹也一样恰当,还有西域的白葡萄酒,亦有杀毒的作用,佐蟹也十分不错。可是我之所以特别选了加饭酒,是因为红毛蟹的黄乃是美味中的美味,用蟹黄拌饭简直就是绝味……”留福猛然间醍醐灌顶,“老奴知道了,在加饭酒里的饭上加上红毛蟹的黄,便是绝味中的绝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