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十一碗面      更新:2023-06-28 06:03      字数:5581
  又听太后喃喃自语,说:“廉王早年稚弱,还算有几分伶俐,先皇就什么都纵着他,如今大了更是行事无矩,目无尊长。你既为廉王妃,应时时规劝他谨守本份,莫要闹出些蜚短流长,折了皇室的尊贵。”言毕,一面褪了手上的佛珠,对身边的女官懒懒的牵嘴:“去将这佛珠赏给王妃,年轻轻的合该庄重,多吃斋念佛才能凝神静心,收起些妖妖调调的心思。”黛玉一听怫然变色,一时又不敢在人前造次,只得按住翻涌而上的恼怒。却说此时,紧闭的殿门突然大开,凉风吹散了极浓的熏香,黛玉只觉精神一振,浑身的清爽,忍不住转过头,一看竟呆了。外边携着清风走近一个人,却是水澜。后面还有一个内侍慌慌张张的跑进来,急忙道:“王爷留步,这、这还没通报呢!”“不必通报了,王嫂难道白睁着一双眼,还看不到人了?”水澜冷冷一哼,嗔而似讽,怒而似笑,说的话又极刻薄,叫人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儿,憋得气滞胸闷。太后的气色阴沉得似要洇水,朝那太监厉声斥责:“人都到跟前了,还通报什么,没用的东西还不滚出去!”话音刚落,一屋子人跪伏在地,骇得抖衣乱战,唯有水澜一人走上前,挡在黛玉身前。黛玉偷偷地望着他的背影,又是挺拔,又是魁伟,让人无端觉得安心。水澜故作环视一圈,语中盈着不加掩饰的轻鄙:“许久不见,王嫂寿宁宫里用的熏香还是那么叫人恶心。”太后的面庞上顿时阴云密布,身边的女官瞪着他,忙低呵道:“大胆!”水澜寒着脸扫过去,那张桃花面上仿佛添了些什么,瞧着竟令这女官哆嗦了一下,悄然退至边角。太后见状,愈加愤恨,戴着金甲套的手指刮在紫檀小几上,发出一声尖锐刺耳的鸣响,讽刺道:“廉王还是那么个怜香惜玉的性子。本宫不过提点王妃两句,就这么火急火燎的闯进来,也不管犯了什么忌讳,好个伉俪情深!”水澜听了,又疏离的笑了:“廉王府中自有规矩,本王的王妃就不劳烦王嫂教导了。王嫂若真有雅兴,不如好生替皇上斟酌一门姻缘,也不至于后位空悬,还要王嫂越俎代庖,掌管后宫了。”说完,伸手扶着黛玉,头也不回的走出去,并无半个阻拦,气的太后抓起几上的茗碗瓷盏,在其身后砸个粉碎。从出寿宁宫直到坐上马车,一路上两人仿佛有默契似的,皆是一言不发。马车辘辘前行,但闻声息细细,水澜一眼掠过,身旁佳人外貌强作镇定,眼睫却恹恹的垂落下去,禁不住歉然道:“对不住。”黛玉带着轻愕仰起脸,方回:“王爷说什么对不住?”水澜瞅了黛玉半天,忽然拂开她薄湿的额发,声音透着温软:“看这一头的汗,太后必说了些刺耳的话。”语意微顿,复又叹了一口气:“你既嫁我为妻,却受了这等委屈,是我没护着你周全,以后不会了。”黛玉本还怔怔的听着,细心思之,由不得眼圈儿红了。从前在外家时日日惶恐担忧,神思恍惚,纵认宝玉为知己,奈何命比纸薄,终不得所托,竟生嫌疑。自己与水澜原不过世事造化,今日反得他如此怜惜护佑,又何必再想什么青梅之论?想到此间,唯叹造化弄人,泪又不禁下来。水澜瞧黛玉泪光点点,一时也不知从何安慰,只好瞅着她微微的笑,说道:“还跟小孩儿一样,动辄要哭鼻子。让人瞧见了,还以为我得罪的夫人。”黛玉自觉含羞,胡乱抹去颊上的泪珠,硬着口驳道:“谁哭了?不过是沙迷了眼睛。”水澜斜眼睨了黛玉一回,见她娇嗔满面,俏丽可爱,也起了玩心,有意扶住下颚作沉思状,说道:“夫人说得有理,看来王府的马车是该换换了,帘子都拉着还能吹进沙来呢。”黛玉听得一呆,再看他俊容含笑,自己倒没好意思的,掌不住也跟着笑了:“王爷原是个促狭鬼,跟这儿候着我!”两人说说笑笑了一阵,水澜专挑些外头的趣味事讲,黛玉以前多是闺阁见识更觉新奇,加上他堪比说书的绘声绘色,一时便听得入迷,将那乌七八糟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临到回府前,水澜约想起了什么,敛着眉说:“还有个事,按俗礼本应今个回门,因去宫里已迟了一日。我思量着,明日还是去荣府上应个卯。虽说他们不过是你的外家,到底从那里出阁,咱们不可平白亏了礼数,夫人意下如何?”黛玉想到那些人当日的做派,倒也不怨不怒,权当是个无关痛痒的远亲,便点头道:“一切但凭王爷做主。”作者有话要说:林妹妹:贵圈真会玩儿,皇城外的人看不懂。另外,520表白各位潜水的宝宝,潜多了记得出来冒个泡哈(*^__^*) 嘻嘻第7章 第七回且说第二日黛玉正晨妆,冷不防的铜镜中映出一个人形,将她唬得一跳。连忙转过头来一看,却是水澜换了一袭锦衣华服,乌发紫冠,衬得俊颜生辉,似芝兰玉树,清雅华贵。黛玉仰头上下端详了一会,问道:“这越发奇了。王爷昨日去宫里都不曾盛装,今儿个怎么有雅兴?”水澜眉眼弯弯,并不则声。只悄悄走到她身后,欣赏了镜中的倩影片刻,方打趣道:“想着去大名鼎鼎的荣国府,少不得要打起精神了,免得给夫人丢了份儿。”一语未了,黛玉双颊微热,旋即啐了一口道:“王爷犯不着指桑骂槐的,左右我人都进了王府,便是人家泼出去的水,可不稀罕。”水澜似笑非笑,随手从妆奁里拈起一枚玉簪挽住一把青丝,几不可闻的低语道:“有什么?我稀罕。”彼时用过早饭,两人同坐一辆马车往宁荣街而去。行至街市上,黛玉从窗内瞧了一瞧,仍是当年繁华熙攘的景象,且听水澜在旁说:“京里总是这番模样,下回我带夫人去别处转,看看那山川水乡,美景如画。”自昨日闲叙后,黛玉常深羡他身为男子可在外历练,不禁心神往之,忙道:“王爷说的不能不作数。”水澜看她心情颇佳,也笑道:“君子一诺,快马一鞭。答应夫人的事,本王定不敢推脱。”又行了半日,马车停在街西蹲着的大石狮子前,贾赦、贾政带着贾琏等有职子弟连忙迎上来,接待参见。随从打起帘子,水澜在车内含笑而受,嘴上谦辞道:“世翁有礼,昨日小王和王妃入宫谢恩方耽搁了一天,叨扰府上了。”贾赦听了,忙陪笑道:“王爷舟车劳顿,快请厅上坐。”一面领水澜往大厅里走,一面命贾琏将女眷抬进内苑。贾琏答应了一声,命人安排黛玉另换一乘软轿,且缓缓向垂花门内远去。出阁不过数日,黛玉现今故地重游,遥想往常与姐妹们在园中嬉游吟咏,也曾纵性恣意过,不免五味杂陈起来。春晓扶了黛玉下轿,顶头看见凤姐匆匆来了。见黛玉过来,也顾不得行礼,一探身要拉她的手,春晓忙凑上前半步,不着痕迹的给隔开了。黛玉这才领悟过来,临行前水澜坚持要让春晓跟着,而不是紫鹃的缘故。想必府内的两位丫鬟,秋晚稳重,春晓乖觉,能替他看顾一二。凤姐何等眼色,遂作势拍了一下粉颊,笑吟吟的告罪:“瞧我这没规矩的人,王妃娘娘的手哪能随意摸得了。怨我一见了面,一心都在妹妹身上,竟忘了成何体统,该打,该打。道王妃娘娘大喜呀!”一头说,一头带着黛玉往园子里来,只见李纨、迎春、探春姐妹等都已在那里,长一辈的邢王二夫人以及薛姨妈却不在。众人见她来尽迎上来,彼此见面时悲喜交加,未免大哭一场,还是凤姐从旁致些欣庆之辞,方略有些喜意。黛玉见二位夫人不在,因问:“老太太近来身体如何?怎么没看见两位舅妈?”众人神情各异了一阵,最后还是李纨接过话茬儿,强笑道:“老太太还是这样,你出嫁时忙碌了两日,两位太太身上连天不好,就不便见了。”探春也忙接续上来:“正是的。太太们心里肯定惦念着,我去探望时还问起过两句,口里常念叨‘你林姐姐生得单弱,王府虽好,到底比不得家里,也不知怎样’。”唯有惜春,一直低头不语,半日才嗫嚅的出口:“按我说,连同薛姑娘一块是避嫌去了。两府里谁不知道呢?将林姐姐送嫁出去,不是又该办喜事了?”说罢,众人面色均不好,特别是凤姐李纨二人心内原有病,怕人议论这些话,已是尴尬万分。只是一则黛玉面前不好发作,二则惜春终究是宁国府的姑娘,任凭怎么也不能分辨,索性都一问摇头三不知。迎春也觉不妥,忙拉一拉她的衣袖,劝说道:“林妹妹还在呢,你浑说些什么。”谁知这惜春混不理睬,向地下众人冷笑:“你们都是读书识字的人,眼里自然能分得清真假,心里也知道好歹,不过是怕口舌是非,引火烧身。其实哪儿有什么引火呢?这火早就烧到屋子里来了,再躲也就是掩耳盗铃罢了。”凤姐听了,不过皱着眉一句不搭。反倒李纨又好气又诧异,因按捺不住,问道:“姑娘这是说的什么话?无原无故,掰扯到亲戚身上来,平时宝姑娘待你不好么,太没轻重了些。”惜春虽然年幼,秉性却冷僻,口角也锋芒:“据嫂子的话就不明白。薛姑娘待我们好,所以就不能说实话,那这好跟收买人心倒是一样的了。嫂子反正一惯推崇她,多少有偏帮的嫌疑,争不如凤姐姐那般省了口舌,大家还干净!”李纨何曾受过这等严辞,心中羞恼,越发生了气:“四姑娘好糊涂的人。要说偏袒,我何不偏你们三个和林妹妹?但凡顾一点儿从小陪伴的情分,也不至于说出这些话来,真真叫人寒心。”迎春、探春姐妹看两人竟认真拌起嘴来,都十分劝解说:“好歹是林妹妹归宁的喜日,嫂子别同四妹妹置气,有话来日慢慢理论,甭扫了兴致。”以前起诗社时,黛玉就咂摸出李纨待宝钗的不同来。无论新巧别致与否,终推蘅稿含蓄浑厚。但自古文无第一,她也欣赏宝钗高才,自然不会计较那虚名。所以观察半日,只作浅浅一笑,说道:“四妹妹童言无忌,嫂子自然吃些亏。倘或认真论起来,面上都怪臊的,何苦来磨牙。”春晓也扑哧一下笑出声,伶俐的帮腔:“姑娘是谁?奶奶又是谁?都是尊贵的人品,总该瞧在咱们王妃的面儿上算完。奶奶要是为这个着恼,反显得咱们王府是没脸的了。”说的众人笑起来,李纨倒不好意思的,自拣个椅子坐了,惜春也不再理论。原来,春晓既受王爷之命在旁,大约猜度出个人的意思来;至于王氏等人,可能见了王妃还要行礼,怕也无话可叙,避开倒便宜些。坐了半日,因见黛玉气色绯润,李纨极口赞叹着:“毕竟王府中养人,瞧妹妹的样子,比出闺前还好上一筹。”探春也上来取笑:“到底是嫂子会讲话,将咱们王妃娘娘的形景儿一并全烘托出来。”黛玉便红了脸,旋即说:“人家惯当嫂子和探丫头是个正经人,谁知道才给累坏的,反拿我玩笑呢。”一回头看地下摆了一个钧窑紫釉花盆,里面攒着三两朵端秀的海棠花,又笑道:“看到这海棠花倒想起云丫头来,她怎不来串门子了?”凤姐忙摆摆手,压低声说:“前儿还为这事打了场官司。湘云的婶娘过来,话里话外无非讲咱们带累了她家的姑娘,连她的心勾野了去。大伙评评理,这不是‘羊肉没吃了反惹一身腥’?再者,老太太好时她们忍着瞒着,这会子自怪自惊的,谁还敢提接云丫头!”众人听说,都叹道:“没有她在,到底少了些热闹。”当下唏嘘几句,再另起个话头,大家团坐在一块叙家常,不加细赘。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当下及进正厅,水澜与贾氏族人彼此见了礼,一时归坐献茶,难免叙些大礼套话,问候贾母身体如何,所服何药,仆从酬献各种置办的回门礼。水澜本不耐这等场面,但为了王妃的体面,少不得虚应一番。反倒是贾赦和贾政二人,素闻廉王流荡荒唐,如今观其虽美秀异常,但不见一丝轻浮之气,谈吐挥洒,谦逊矜雅,更有十分欢喜。寒暄片语后,水澜因问黛玉如何入府,家乡读书等事,两人俱一概不知,便觉无味。不过水澜涵养绝佳,面上和笑晏晏,心下已搜肠刮肚,转念想起北静王提过的衔玉而诞,便随口问:“听闻府上有一位衔玉出生的公子,不知有缘见上一面否?”贾政哪有不从之理,即命唤宝玉出来见客。宝玉一早听说林妹妹今日归宁,又是欢喜,又是悲伤。喜的是府中一别后终得再见,悲的是以黛玉的花颜月貌,竟也免不了一朝雨打落泥沼的处境,还不知那廉王又是个怎样的惫懒人物,玷污了神仙似的妹妹。犹在无精打采,有人来回说:“廉王爷在厅上做客,老爷叫二爷出去。”袭人听了,忙开箱子拿两件衣服,宝玉心中正不自在,推了她递过来的衣物,把头一扭,说道:“又不是去见什么贵客,何苦再糟蹋一件新的,这一身家常的就很好。”见宝玉登着靴子就要出去,袭人忙拿了坠饰赶上来:“我的小祖宗,你急什么!好歹理一理才去会客,不显得失了礼数。”宝玉接了腰坠胡乱一系,又想起什么,把袭人的手一捻,说:“若是妹妹来了,你千万让她等我回来。”唠叨了半日,方抽身去了。路上还胡思混想,及见到水澜本人,宝玉却吃一大惊。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的点比较奇怪。。。听说更文有玄学,好奇的作者君熬夜试一下_(:3ゝ∠)_第8章 第八回要说从前见过出众人物并不少,但都比不上这位廉王的气质风仪,其瑰丽多情大似秦钟,俊雅清贵又如北静王,且大有更胜两者之态,一时已看痴了。贾政看他这般痴傻,腹内又来了三分气,只当着水澜的面不好发作,低叱一声:“还不来见过王爷!”宝玉忙上前整衣拜见,却忍不住拿眼将水澜窥探了好几回,不免有些委委锁锁之态,令人不喜。水澜自然注意到这位贾府公子目光不正,一双上挑的长眸微眯,遂向贾政笑道:“北静王所言非虚,令郎果然相貌堂堂,如宝似玉,难为了取的这个好名。”贾政忙躬身道:“岂敢承王爷谬赞,犬子顽劣得很,难成大器。”说着,让宝玉从衣内取出落草所衔之玉,递与水澜细看,果见大若雀卵,莹润如酥。水澜托在掌中,仅粗粗看了一看便归还,忽而凝着眉道:“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令郎这衔玉而诞的名声若再传得更盛,恐怕所带的不是吉福反而是祸患了。”贾政与贾赦对视一阵,都是摸不着头脑,只得陪笑问:“王爷何出此言?难道有小人在跟前说长道短?”剑眉轻挑,水澜冷笑道:“世翁博闻多识,敢问前朝大凡有异相者,非天命所向的九五至尊,最终其人和家族都落得什么下场?”贾政本性刚严守旧,此时大悟过来,惊骇无措道:“王爷所言甚是,以后下官定治家有法,严防此等流言传出。”水澜瞅宝玉愣住的神情,才轻轻弯了一下嘴角:“有僭了。如今小王与府上结两姓之好,自然该提醒一二,最好连名字都避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