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节
作者:小麦s      更新:2023-06-28 12:16      字数:3121
  前世娘亲竟然有亲人?她自出生从来没见过外家的任何亲戚。长大了私下也问过爹爹,爹爹总是笑着说娘亲是汴京世家贵女,为了嫁给他一个落地的书生,和外家断绝了关系。娘亲明明姓童!王童氏,墓碑上也是这么刻的!怎么会是元禧太子的表妹!她急急往外走:“她在哪里?她在哪里?!”张子厚正看着天上那轮下弦月,忽见偏房门开了,九娘冲了出来,差点被那暗黑的门槛绊着了。他不及多想,立刻跑了上去,伸手就想去扶,却见她身后的赵栩已经扶稳了她。“你莫急,我带你去看她。”月光下,她身后的少年容颜胜过月华,绵言细语金声玉润。张子厚停住脚,改成了拱手的姿势:“殿下?”赵栩点了点头:“你稍等我片刻,我们再好生商议。”张子厚看着月下两人疾步进了对面的置物间,看了看天上的月色,缓步挪到了置物间的窗下,凝神听着里面的动静。***阮婆婆一听到门开的声音,立刻搂紧了赵元永,紧张地问道:“谁?”赵元永抬起头,轻声道:“婆婆莫怕,六哥带了一个小娘子进来了。”还是个长得极好看的小娘子,不知为什么会来这里,为何直愣愣地盯着婆婆。九娘慢慢走近阮婆婆,蹲低了身子,细细地看她的面容。一头白发挽着的发髻凌乱,无神的眸子定定地还望着门口,微微侧着头,眉头紧锁,想听清楚动静。她面上尽是皱纹,肌肤上布满了岁月的斑纹,依稀看得出五官的轮廓很秀美。她嘴唇紧抿着,惊惶中仍然微微扬起的下巴,显示得出曾经是名门贵女的傲然。她有多大年纪了?九娘分辨不出,她的手上也满是皱纹,紧紧搂着怀里的少年。九娘看着她怀里满面戒备两腮微鼓的少年,细细看了又看,似曾相识。一双极漂亮的大眼,一张极俊秀的小脸和眼前这张脸慢慢重合起来。“原来是你——”九娘低声道,转头看向赵栩:“六哥,还记得三年前咱们结社那日,我二哥带我们去看大象杂技吗?我险些被一个孩子撞上,那孩子被你的护卫拎了起来,原来就是他——”她恍然:“你的爹爹!他就是阮玉郎!”赵元永惊呼了一声:“你就是那个很美的姐姐!”虽然那天他没有撞到她,爹爹那天还是给他买了糖的。赵栩吸了口气。阮玉郎一直都盯着他们,他们却一直摸不到他的行踪。九娘席地坐了下来,轻声问阮婆婆:“婆婆,听说你知道我表舅母王玞王九娘?”阮婆婆转向她,默默点了点头,低声道:“阿玞是你表舅母么?”她四周望了望,大概要找赵栩:“我说过!绝不会是玉郎害了九娘的!玉郎很中意九娘,他若要害她,当年就不会从恶徒手里救下她了,更不会把飞凤玉璜留给阿桐作信物!”九娘呆了一呆,声音都有些嘶哑:“婆婆,你说什么?阮玉郎救过王玞?飞凤玉璜是他给谁的!”人影烛光相动荡,廊下独看月满窗。张子厚听得真切,眼框一热,看向天上月。她是在问王玞,还是在问她自己!作者有话要说:注:很啰嗦,不爱看的千万别点奇葩老作者的啰里八嗦。感谢大家支持正版订阅,最近评论太高能,作者菌需要谨慎应答,忍住剧透的一切可能。说元初不死已经破坏了说故事的原则了。看到不少书友说开始重温前章,感谢,很高兴。因为已经第四卷了,交流这个应该无妨。春深的写法可能不太一样(我瞎猜的哈哈),是先定下结尾,再一步一步倒推。所以我的故事树和脉络网其实也是倒叙的,时间线也是倒叙的。好基友说她都是先有脑洞,好的梗和冲突,再往下写。也正因为春深这样的原因,没有办法更改原定剧情大纲,否则前功尽弃。好处是故事剧情逻辑、时间、人物关系、线索能做到基本不会错位和遗漏,坏处是不太符合网文阅读节奏。埋线密又深,的确容易遗忘。能坚持到现在的书友,每一章都要感谢一下。第191章“王九娘啊, 你做得很对, 做得很好。”那男子站起身, 拿起那柄有血的鱼叉, 蹲下身塞回她手中。她记得, 记得无比清晰。在那颜色被血液染暗了田地里, 杀死那六个畜生的人, 说着真心赞赏她的话的人, 原来是阮玉郎。前世在田地里替她披上外衫的男子, 竟然是阮玉郎。后来到她身边一直陪着他的晚诗和晚词,也是阮玉郎送到她身边的。那块飞凤玉璜,并不是阮玉真给爹爹的, 是阮玉郎给的, 他要娶她为妻,被爹娘婉拒后,他并没勃然大怒,反而将玉璜和他的人留在了王家,留给了她。那时候的阮玉郎, 也是杀人不眨眼,也是随心所欲。和现在的他, 有何不同?九娘心中空荡荡的, 她遇到的平生强敌, 害死阿昕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她前世的救命恩人?究竟是恩还是仇?害死阿昕的玉璜,是她前世种下的因。她重生而来又是哪里的因?难道阮玉郎当年救了她就是为了种下今生和她为敌的果?赵栩弯腰轻声道:“就要五更天了, 你还想知道什么?都问个清楚。”九娘从恍惚迷惑中醒悟过来,看着阮婆婆,柔声问道:“婆婆,你可方便说几句你的妹妹?我表舅母的娘亲姓童,她为何要远嫁青神又没同你来往?还有,郭家的人都去哪里了?”她自小就没有外家,也听过其他房里嘴碎的婶婶们悄悄议论,说娘亲其实并不是明媒正娶的嫡长媳。她一直相信爹爹说的,外家是京中世家,只是断绝了往来而已。阮婆婆侧耳听着九娘的问话,想了想,轻声道“阿桐啊,她最是胆小怕事的性子,又体贴人,脾气也好,什么都想着旁人,不肯麻烦别人,再委屈都自己受着——”九娘无意识地点点头,抿唇想笑,又忍着泪。这是她前世的娘亲!眼里只有爹爹和她两个人的娘亲!“我表哥被害死后,王方也下了狱。幸亏玉真警醒,把那些文书和私库的账本信印都偷偷送到了我们手里。那时候我才知道,我这最柔顺不过的幼妹犯起犟来什么也不管的。”阮婆婆面上浮现一抹宠溺又无奈的苦笑,话匣子打开似乎就关不拢:“她日日去大理寺探监,哪里进得去?王方一出狱,带她去吃了两个鳝鱼包子,还是阿桐付的钱!她就哭着喊着要嫁给他。”语气中颇有恨铁不成钢之意。九娘轻声闷笑了起来,声音有些堵:“白吃两个包子还骗到一个娘子,真是划算。”阮婆婆摇了摇头,苦笑道:“可不是!唉,王方的人品相貌出身,自然也配得起阿桐。再后来,我夫君和孟山定约好起事。为防万一,我们把东西都交给了她们夫妻两个,让他们带回青神去藏好。谁知真的出了事。阮家完了,郭家是我母族,自然也被牵连了。我带着玉郎和表哥的一些旧部,东躲西藏,又怕牵连她们。直到玉郎渐渐大了——”屋内静了下来。赵栩垂眸看着蹲在阮婆婆跟前的九娘,素纱幞头束起了一头秀发,露出一片后颈,此时无力垂落着,带着极细微的颤抖。被一个人的魂灵纠缠住,忧她之忧,伤她之伤,痛她之痛,阿妧才是更苦的那个人呐。***风卷浮云,淡月烟笼。打更人又走了一个来回。临近五更天,金水门鼓楼上的鼓声响了,开城门的声音在瑶华宫里听得很清楚。因宫禁,往日一早聚集门边的各色摊贩都挪了地方,这一片依旧静悄悄的。张子厚在廊下思绪万千,屋里的声音细碎,听不太清晰。不知道为何他突然想起每天的这时候,汴京城待屠宰的猪应该被赶进城来,往修义坊去了。若是那些猪知道走到路尽头就是死,还不会老老实实被赶猪的人赶着穿过街市呢?他无缘无故,又想起了壩子桥的生鱼行,城东的蟹行,对于这些活物而言,人大概就是主宰吧。谁又会关心蝼蚁蜉蝣之类的生死离愁?它们的一生,微不足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万民又何尝不也是以万物为刍狗?连着人对人,又何尝不是?可老天爷再不仁,还是对她手下留情了吧。张子厚仰头看着对面天际隐隐初露的鱼肚白,暗青色墨黑色的云层层挂在宫檐上方,远处大内的飞檐翘角隐隐露出轻盈的轮廓。总要想办法说服燕王一搏,明日休沐,今夜枢密院恐怕就会收到秦凤路军情报告。若要和阮玉郎那样的对手讲规矩,只能任人宰割。今日上朝的官员应该都已经出门了,不知道苏瞻、陈青这夜有没有睡。零零碎碎的各种念头,如天边层云一样开始翻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