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节
作者:小麦s      更新:2023-06-28 12:28      字数:2178
  梁老夫人心中一动,看向九娘,见她神色自若,亦觉得内忧外患未平,赵栩不会这般心急,却听老管事在帘外躬身禀报:“张相请老夫人携阖家一同前往接旨。”程氏猛地站了起来,一颗心怦怦乱跳,浑身燥热得出了一身急汗,昨夜还梦到此事,难道竟心想事成?孟建忐忑不安,却想着会不会是因二哥一事要牵连到家里,少不得厚着脸皮请张子厚陈情今上,说清楚二哥的出身,不知能不能减轻些罪罚。九娘也担心是孟存之事,有些紧张起来,昨夜送完陈太初,赵栩亲自将她送回翰林巷,并未提起今日会有旨意。但张子厚贵为宰执之首,亲自前来颁旨,定非小事。众人各自赶着回去按品级换上大礼服,急急再去往广知堂。***一入广知堂,众人都一惊。广知堂内两侧满满地都站着人,张子厚立于窗口,神色恭谨,正在低声说话。一个修长的身影,正负手看着窗外的翠竹假山。听到动静,他缓缓转过身来,似看着进门的每个人,又似只看着九娘一个。龙章凤姿,天质自然,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孟建大喜,赶紧上前行礼。昨日战时即位,千头万绪,他怎会在此时来了翰林巷?九娘跟着行礼,心里却诧异。赵栩伸手扶起梁老夫人:“老夫人请起,六郎冒昧登门,是来求娶阿妧的。还请勿按国礼,只叙家礼。”广知堂外传来“嗷”的一声,女使们压低了声音,片刻后又恢复了安静。程氏却知道是伺候她的林氏晕了过去,已经晕了一个,她无论如何也不能也高兴得晕过去。可这汴京城的外命妇,第一把交椅?不好意思了大嫂、魏氏,她实在躲不过去啊。人命好的时候,挡也挡不住。张子厚身后窜出一个小小身影。赵梣喜气洋洋地看着九娘,朗声道:“孟九,本王也来看你了,你怎么没看见我,只看着六哥一个人?”礼部尚书赶紧上前轻声道:“殿下,殿下,你是来宣旨的——”他心里暗暗叫苦,这位官家,什么规矩也约束不了他,哪有这样亲自登门求娶皇后的,让他们翰林学士、御史台、两省与太常礼官都无活可干了,再摊上这位荣王殿下,他这礼部衙门真是要好好上书一番了。赵梣挺起小胸脯:“本王奉太后之命,前来宣读懿旨。”他一扭头,想不起来那几句文绉绉的话,径直问礼部尚书:“懿旨呢?”第320章第三百二十章“皇太后诏:皇帝纳后, 令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两省与太常礼官检详古今六礼沿革, 参考《通礼》典故,具为成式。”广知堂里孟府一家子躬身谢恩, 却都纳闷异常, 因这旨意并不是给孟家的,而是给旁边站着的几位官员的,怎地来翰林巷宣读了。赵梣读完,笑眯眯地对着九娘道:“宫里都说, 六哥娶皇后,是前无古人地隆重呢。”一旁接替邓宛的新任御史中丞郑雍带着几位官员出列向赵栩躬身道:“太常礼官请用阴阳说, 臣以为不可。请官家示下。”赵栩却走了两步,到了九娘身前, 柔声含笑问道:“不用阴阳说, 可否?”广知堂上顿时静得落针可闻。梁老夫人垂眸静立,神情毫无波澜, 左眼皮却跳个不停, 心中震惊异常。这岂止是荣王所言的前所未有的隆重?皇帝这是要九娘来决定一切, 不只前无古人,也必然后无来者。程氏死死咬住嘴唇, 免得自己也不争气地晕过去。九娘怔了片刻, 阴阳说自然不只是合八字问五行这么单一简单, 但赵栩定然是因为她说过被王玞英灵所附,才会令郑雍这么说,一时间眼泪竟有些要往外迸, 可她得拼命忍住,因为怎么也不舍得眼中的他变模糊。“不用阴阳说,很好。”九娘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嗡嗡的。赵栩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对郑雍道:“纳之,不用阴阳说。”赵梣立刻大声宣布:“不用阴阳说,皇帝纳之,太后纳之。”娘娘说了,今日六哥说什么,他就代替娘娘表态同意,最是简单不过。一旁的礼官和史官早已摊开家什,忙着记录。郑雍谢过皇帝,又道:“三省、枢密院议定:六礼,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成、告期,差枢密使摄太尉陈青充使,大宗正司兆王充副使。请官家示下。”赵栩看着九娘笑问:“舅舅做奉迎使可好?”好,当然好。九娘点着头,却不禁有些哽咽。她在赵栩心里的份量,比她知道的还要重上许多,超出她能想象的范围。“臣张子厚请为奉迎使,恳请陛下允准,请娘子允准。”张子厚沉声道。九娘泪眼迷离地看向赵栩身后。赵栩转身笑道:“季甫不怕我舅舅找你算账么?”张子厚清隽瘦削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不怕,太尉若要来几下老拳,臣还是吃得消的。臣张季甫自请为奉迎使。”赵栩笑着看向九娘。九娘轻轻点了点头,对着张子厚深深一福:“有劳季甫。九娘感激不尽。”赵栩笑道:“准了。由舅舅做副使,让兆王歇着吧。”赵梣稚嫩的声音跟着响了起来。“拟以旧尚书省为皇后行第。”郑雍直接看向大赵未来的一国之母,恭敬地请示道:“请陛下示下,请娘子示下。”赵栩满意地看了郑雍一眼,笑而不语。“请六哥允九娘自家中出阁。”九娘想了想,轻声问赵栩:“家里地方可容得下那许多人?”赵栩笑道:“你家有四个旧尚书省大,有何不可?郑雍,定翰林巷孟府为皇后行第。”程氏这下真的忍不住低低“嗷”了一声,摇摇欲坠地靠在了孟建身上。这般的光宗耀祖,全靠她这又蠢又呆的汉子才得来的。“臣等奏请:纳采、问名同日,次日纳吉、纳成、告期。”郑雍有些犹豫,这条是皇帝提出来的,委实有些心急。“好。”九娘微微笑了起来,大大方方地答道。哪怕是一天完成这四礼,也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