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
作者:腿毛略粗      更新:2023-06-28 12:43      字数:1891
  郑会还是很给她面子的,未几便走来给她开了门。他脚还是跛的,不知道是没医治好,还是以后就这样了。看见她拜道:“宋先生!”宋问将他扶起:“客气了。今日来看看你,恢复的怎么样?”郑会:“有劳先生挂心,里面请。”里面日光黯淡,窗子都关着。宋问看他形容憔悴,神色间尽是萎靡,这些日子估计过得糊糊涂涂的,不比牢里好哪些,安慰道:“郑公子……放宽心些吧。”郑会:“谢先生关心。”“我的关心,于你不痛不痒,只不过是两句话。”宋问道,“你若真想好,该出去走走了。”郑会点点头,表示意会。宋问一只手搭在桌上:“我便也直说了。其实近日来,是有一些事情想问你。但怕给你惹来麻烦。你若是不愿答,可以不答。”“当初自诩年少聪慧,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落得这般天地。若非先生搭救,郑某已是死人一个了。死不可惧,只是若让祖上蒙冤,叫楚姑娘死不瞑目,却实在太不甘心。”郑会自嘲一笑道,“宋先生于我,岂止是救命之恩啊。不过几个问题而已,先生请问吧,郑某知无不言。”赵主簿可能地位太低,确实知道不了太多。但是郑会不一样。他跟着张兆旭,出入过许多地方。虽然对方或许没多在意他,表面功夫却做的足了。郑会为人还是很聪慧的,只是一时被利益迷了眼,看不清楚。可张家的事情,他也借此摸透了大半。宋问:“其实我想问问,林青山,林大将军,你知道吗?”郑会点头:“知道些。他去世的时候,我已经不小了。”宋问看了眼林唯衍,见他有些僵硬,让他随意先坐下,然后道:“能否与我讲讲?”“当年许将军与宋太傅决裂,大将军带着他征伐边疆,他们二人,是京城的美谈,民心所向,声望甚高。只是两人性格截然不同。”郑会叹道,“命运却也是大相径庭。”他整理了一下心情,然后道:“大将军,是一位潇洒不羁的人。说他是将军,不如说他更像一位侠客。边关安定之后,陛下便将他召回京城。恰巧当时,我也在云深书院就学。大将军受邀,偶尔会来指点我们一二。”“他的眼神很坚定,想必是他见惯了生死吧。让人见他第一眼,就觉得他是个可靠的人。他虽然从边关来,却很和善,丝毫也不可怕,没有架子。会坐在地上,同我们谈天说地,聊些边塞风光。他口中的每个地方,都叫人向往。抛头颅,洒热血,提宝刀,斩来敌。他的每一句话,都叫人澎湃不已。若是追随他,哪怕刀山火海,也义不容辞。”宋问暗道。适合做邪教宣传。郑会顿了顿:“先生是想问,当年的造反一案吗?”宋问点头。“确实是很有蹊跷的,哪怕是京城里的人,恐怕也知道的不清楚。”郑会道,“毫无征兆的起兵。攻城当日,城门就已经锁了。陛下下旨,所有人不得外出。第二日,将军已经被镇压了。再过一日,便被斩首示众。可是当时我看城门外,并没有多少打斗的痕迹,当夜也没有听见什么大的声响。只是金吾卫挨家挨户的敲门夜查,反将事情显得很大。”宋问:“这么清新脱俗的造反?”“既然是先生问,郑某有什么都说什么吧。”郑会点点头道,“大将军手下带的兵,那都是杀人杀出来的。区区禁卫军,短短一夜之内便尽数镇压,郑某是不信的。法场行刑的时候,那些将士身上,都没有带着伤。没有伤,怎么败?只是长安城内,禁言此事。时间久了,便也成真的了。”时间能模糊真假。无所谓残酷或温柔。会难受的,也只有从时间里走来的人而已。只要他活着,还要不停的走下去。继续见证扭曲的事实。宋问:“其他的,你也不知吗?”郑会笑道:“我如何能知啊?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而已。”宋问拍拍手:“那你记得,大将军的佩刀吗?”“自然记得,他寸不离身的,我们也见过。”郑会道,“很好认。刀身和刀鞘上,都有他刻的划痕。”宋问激动问道:“在张家?”郑会一惊:“怎可能!”宋问:“那麻烦你给我画两笔,叫我开开眼。”“可以是可以。”郑会道,“只是先生为何对此事如此感兴趣?”宋问笑道:“就像我当初会对你的事情感兴趣一样。说出来没别的理由,只是你们不懂。”郑会跟着一笑。也不再追问,转身进里屋取了纸笔,给两人画出来。第55章 指条明路张炳成:“国师, 下官句句属实。那少年武艺高超不是常人, 加上个宋问也是来历成谜。不知道他二人想做什么, 怕是想对国师不利,国师不可不防!”张曦云提起笔, 在墨水里蘸了遍,随口问道:“少年?见过两次, 没见他出手。从哪里来的?”张炳成答:“他是个江湖人士。虽然年纪不大, 但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居无定所,四处流浪, 背一根铁棍。江湖上没人能请的动他。不知为何来了京城, 也不知为何跟在宋问左右。”张曦云若有若无的“嗯”了声,便没了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