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
作者:腿毛略粗      更新:2023-06-28 12:49      字数:1919
  得知唐毅并没有大碍,正在静养,就放下心也跟着静养。两日后,李洵来家中找她。宋问走出房间,出来见人。李洵见着她,开口第一句话便道:“王侍郎……自首了。”宋问一愣,道:“什么?为何?”“三殿下遭遇刺杀,他原本想要隐瞒,可还是被人告知了陛下。朝野震惊,陛下大怒。大理寺的人去现场查看,没有查到任何线索。”李洵站在院内,摇头道:“朝中大臣认为,三殿下是在查米价一案出事的,定然是某人害怕行迹暴露,才下此狠手。”李洵道:“朝廷众臣认为此人与户部有关。陛下大怒,任命刑部尚书勘察此案。户部大乱,太傅也很难做。王侍郎就站出来了。”宋问握拳,狠狠砸在石桌上。王义廷去自首,才能证明此事与户部无关。有人肯主动出来,也正好堵了众臣悠悠之口。倒没人再有不满。唐毅无凭无据,原本就不受陛下待见,不能贸然指证张曦云。出于诸多考虑,这口气只能暂时憋下。此事虽然有些出乎张曦云的预料,但就结果来看也还算不错。最可惜的就是唐毅还活着,恐怕再没有这样好下手的机会了。“王侍郎……”李洵犹豫着开口道,“现在关在大理寺,还未判决。我父亲与诸公在替他求情,只是怕不乐观。”李洵叹道:“竟然是王侍郎。难得的好官啊。”宋问咬牙道:“张曦云,岂能事事顺他心意?他就看户部这么不顺眼?那真是太好了。”李洵燃起一道希望,问道:“先生有办法?”宋问挺直背,望向前面道:“我要先去见见他。”第88章 狱中解惑宋问决定去大理寺见见王义廷。换了个身衣服, 去找大理寺卿。虽然因三殿下遇刺,这事变得乱七八糟,最终还是让刑部插上手了, 大理寺跟着倒了不少霉。但关卿先前说了欠她人情,还是破例放她进去。狱丞将王义廷领到外间便自行退开, 留两人单独说话。王义廷身穿囚服,虽然形容有些狼狈, 看着倒没被怎么为难。见她来了, 抖擞起精神,抬手行礼问好。宋问盘腿坐到他对面,示意他也坐下。两人对视一笑。宋问道:“没有人有任何证据。其实只要你不说,你还可以安心的做户部侍郎。”“我再不出来,岂不是要给太傅,给户部添许多麻烦?”王义廷笑道,“其实我原本也想说出来了。我不是一个习惯说谎的人。如今倒是轻松不少。”宋问没有说话。王义廷又问:“殿下如何了?”宋问:“还没去看过他。不过听说是已经没事了。”“你去看看吧。”王义廷道,“我也想知道, 如果可以, 希望你能来告诉我。”宋问低下头, 又没说话。王义廷道:“我怎么觉得先生在外面, 过得比我还不好?”宋问摸摸鼻子道:“我这样正直坦荡的人, 难免心有不安嘛。”王义廷:“倒不觉得先生做了什么, 该心有不安。”“说不清理由。”宋问歪头道,“你呢?缘何,要做这样的事?”王义廷叹道:“缘何?因为不甘啊。”“历来米价与盐价, 他们都喜欢插上一手。做的隐晦,又不易察觉。可贪污就是贪污,哪有少与多的道理?”王义廷扯了扯囚服的褶皱,讽刺笑道,“凭什么他们赚得钵满盆满,农户却要贫穷求生?他们终日劳作,没有休息,却只能混得温饱,而子女连私塾都念不起。他们连这点微末的机会,都要从一开始就被剥夺。”“我梁国想要富强,岂能再任由这群蛀虫,继续侵蚀我大梁的国本?”王义廷道,“纵我身死也无妨,但我定要,拉着一起走。”王义廷的眼神深邃而明亮。哪怕他此刻身处大理寺,哪怕他知道将来面对的是无尽囚期,也没有丝毫的不安与退却。没有人能将他击垮,因为他坚定的在走他的道。宋问:“所以你就铤而走险,干脆扰乱米价,叫他们也亏一把?而后把他们都引出来?”王义廷闻言叹了口气:“只是,我没有想到……”“你没有想到市场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你没想到自己弄崩了。”宋问道,“你没想到他们那么蠢,竟然将全部的米都拿出来售卖。这世间总是有许多没想到的事。”王义廷低下头道:“是我考虑不周。我的确没想到米价能直接从十八钱降到六钱。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慌张,竟然在京城囤了那么多米。好在有宋先生。”“我知道。其实你已经很聪明了,你已经非常聪明了,你简直是一个鬼才。所以我觉得你很可惜。”宋问道,“如果你是在为朝廷办事,你已经是成功了。”在这个时代,能有这样调控市场的想法,不仅是新颖,更是大胆。在现代看来很简单的事,无法想象当初第一个走上这条路的人,需要多大的智慧与勇气。王义廷摇摇头道:“朝廷?不会的。就算是上奏给太傅,太傅上表给陛下,长安的米价还不算高,大理寺不能大刀阔斧的查处。他们这么多人,有的是借口推脱,包庇。温温吞吞的,最后还不是要不了了之?长安米价何时才能降?此事何时才能见天日?”王义廷道:“只有长安米价切实的降下来,才是真正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