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节
作者:腿毛略粗      更新:2023-06-28 12:51      字数:1667
  “先贤,之所有称为先贤,不是因为他们会写书,也不是因为他们才学过人。”“而是因为他们于悲痛,于危难之际,仍旧能坚韧弘毅。”“他们愿用自己的苦痛来代替别人的苦痛。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肩膀,担起天地间的伤愁。他们悲悯天下,带领迷惘而不知所措的百姓走出黑暗。他们会用自己的血肉,身先士卒,而从不后退。”“他们留下的,是他们说过的话,是别人传讼的事迹。可他们没有留下的,是他们的嘶声呐喊,是他们也有过的犹豫彷徨,是命运加诸在他们身上的苦难,是内心永不枯竭的希望与反抗!”“因为他们不是光说不做。后人敬仰他们,认同他们,是因为他们的所为,而不是他们的所言!这与他们的才学无关,这与他们是否读过四书五经也无关!”宋问旋身,看向众人道:“任何一位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将士,都值得敬仰。任何一位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者,都值得敬仰。任何一位兢兢业业,恪守本职的人,都值得景仰。哪怕他们不会之乎者也,哪怕他们从未识字,哪怕这世间没有为他们留下只言片语。”“何为,沽名钓誉?”宋问眼神略带狠戾,看向台下诸生:“奢华享乐,明知疾苦却不闻不问。以己身的才学,扭曲世间的是非。以所谓的先贤之言,掩饰自身的过错。就是沽名钓誉!若先贤今日还尚存在世,看见这样的场景。怕也是要同我一样,说声放屁!”宋问:“只得其名不得其意,也只是文过饰非而已。若读圣贤书,连所学何事都弄不清楚,那还读什么书?做什么先生?”“如何为师?如何育人?先教他们做一个人罢!”宋问昂起头道:“我先前说的,又有何错?”台上夫子道:“倒是请宋先生说说,该是教他们所学为何?”宋问上前一步,掷地有声道:“为天地立心!”她转身,面向众学子:“为生民立命!”字字铿锵有力:“为往圣继绝学!”张开双臂,落下语音:“为万世开太平!”几句说得豪迈激昂,震耳发聩,叫人热血沸腾。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似乎都带着一股力量。她的身影,她的神情,都彰显着一股气势。她也像她说得那样。向前!向前!永不后退!天地间,若有正气,那他们现在看见的恐怕就是。闭上眼,就是壮阔的沙场,就是浩瀚的河流,就是广阔的天地。每一个词都在他们耳边不住回荡。天地!生民!往圣!太平!场下寂静片刻,然后轰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作者有话要说:为“好名字都被猫取了”的长评加更~第100章 戛然而止就她口中的这份决心, 这份志向, 实在难叫人不折服。若先前, 他们还对宋问有两分轻视,认为她不过是个能言善辩之人。那么如今,确实要放下对她的成见。这位年轻人, 有才学,有抱负,有狂妄。她虽然才二十一岁, 但的确不输于任何一个人。为人师表, 就是要向指路明灯一样, 能帮学生找到方向, 帮他们驱逐迷惘。看看台下情不自已的叫好鼓掌的诸学子,现在不就是这样吗?因为激动而微微脸红,眼神坚定。他们愿意为这位不是自己书院的先生送去夸赞。在这一刻,已经无所谓诗会的输赢了。宋问就是赢了呀。周边嘈杂声不断。唐毅看着宋问, 想到自身的处境,生出一股自惭形秽的感觉来。宋问同他真是不一样, 无所畏惧。“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她就是一个站在高山上, 站在逆流中的人。放任自由,豪放不羁。恐怕连风也追不上她的脚步。而后挺直腰背,笑了笑。羡慕别人做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的路而已。王义廷不知望向何处。他想起先前问宋问,问她是为了什么?许多人其实就是为了那些简单的事情。但在官场里,这些简单的事情, 不知何时变得可笑。宋问的话,有股激浊扬清的力量,让他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场内,各人各有各自的心思。同一番话,听在耳朵里的却是不一样的东西。或感悟或敬佩或愤恨。宋问站在台上,握住扇子,难掩得意。脸上早就收了那股决绝的狠意,朝几人躬身施礼道:“承让承认,失敬失敬。方才只是答题而已,几位先生不会介意吧?”白须先生摆摆手,失笑道:“吾老矣。”旁边的先生道:“正是因为后生可畏,才有此番感慨。宋先生,来日向您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