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
作者:腿毛略粗      更新:2023-06-28 12:56      字数:1591
  唐毅掩嘴咳了一声,一手夹着笔,表情严肃的走上前台。唐毅自己没有参加过科举,也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于他看来,科举还是过重于形式。有官宦背景的学子,在科考之前,或许就已经定下了榜名。而普通平民,除非文采极为出众,或是运气上佳,否则很难考上。这次看他们考试,自己却说不出的紧张。早早来了书院,在学堂里等侯。卷子被呈到唐毅面前,众生屏息凝神,等候他的结果。唐毅批改的很认真,神情几乎没有一刻松动。唐毅终于抬起头,放下笔,将一沓试卷整了整,拿给宋问。宋问随手翻了一下,抬起头阴笑道:“又到了发卷子的时候了。”一个个点名,然后分发下去。多数卷子上,都写了一个“通”字。少有几张,唐毅不大确信,便没有写。但至少没有一张卷子得了“不”。唐毅解释说:“若单论答卷内容,其实没有多少可以挑剔的地方。照往年进士的卷子来看,这几份都拿通也不为过。但是,吏部决不可能给云深这样的结果,朝廷也很难办,所以我就从上择优了。”应试教育下的结果,不说多拔尖,但稳健是肯定的。不过,就算是应试,也有无法掩盖的才华和新颖的论点。毕竟宋问提供的,仅仅只是一个基础的框架。唐毅顿了顿,委婉道:“有些卷子……字有点飘。”宋问一喝:“孟为说得就是你!”孟为浑身一抖,将自己的卷子翻过来,骄傲道:“先生,我是通!”唐毅:“通是通,若是看过你的卷子,会给你通。若是没看过,就很难说了。”宋问咋舌摇头,但并不觉得多可惜。她觉得做官也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孟为的个性,就不大合适。孔子当年说子路,恐死不得其所。宋问不想自己也有这样的担忧。宋问又拿着卷子,给他们讲了两道题。书院给学生放了假,让他们回去安心等待放榜。宋问答应他们,放榜之后,宴请众人。此次科考,礼部与吏部,共选出了九位阅卷官。吏部尚书向几位分派职责,讲解卷子。将往年的事务重复叮嘱一遍,便紧促的让众人开始阅卷。卷子整理过后,分发给诸位考官。礼部侍郎端来杯茶,然后走回座位。慢悠悠翻开卷子,照着名字先往下翻。心里嘀咕,又要阅卷许久,看这些学生的卷子,实在叫人犯困。瞥见一个眼熟的,想了想,应当是国子监的学生,想必不错。便抽出来先批了。紧接着继续翻找。又看见一个相对眼熟的名字。冯文述。哦,是。云深书院的。似乎是著作郎的公子,也抽出来先批批。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陡然清醒。眼睛瞪了瞪,好一篇锦绣文章!今年第一篇甲科卷,就这么出来了?都道冯公子才思敏捷,竟还如此滴水不漏。侍郎摸摸短须,紧跟着又看了一遍。继续点头,确实是不错的。将卷子暂时放到右手边,继续去翻下面的文章。他这边还在震惊,就听旁边一位同僚喟叹道:“御史公的公子,果然是大有可为啊!”礼部侍郎抬起头,笑道:“我这里也有一篇文章,做得不错。恰巧和李公子一样,都是云深的学生。”另外一位考官好奇:“真有如此好?这不是才刚开始吗?”礼部侍郎立马说:“绝不是吹嘘,不信诸位自己看看。属甲科也不为过。”同僚接着道:“我看李公子,三甲有望。工整对仗,一气呵成。磅礴大气,颇具新意!”旁边几人纷纷站起来道:“叫我看一眼。”那位官员将位子让出来道:“来来来,诸位尽管看。这不仅是写得好,还写得好看。李公子这一手字,真是绝了!”众人便都围过来,将两份卷子放在中间,以作参考。室内只有安静翻动书卷的声音。“好!”一人看完答卷,拍手叫绝道:“写得确实是好啊。”某考官皱眉道:“这通篇读下来,是否觉着有些相似啊?”一人点头道:“形似,但神不似。我看,还是李公子的文章,更出彩一些。”他们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所列出的观点自然不尽相同。然而叫诸位考官最喜欢的,还是那干脆利落的行文格式。一眼,便能将全文脉络看得清清楚楚。这一点,两人的确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