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节
作者:腿毛略粗      更新:2023-06-28 12:57      字数:1518
  至于题目中的平当,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论点找对,总不至于写得太难看。可以含糊的点一点,也可以瞎编一下,或许能糊弄住呢?为何要出这样的题,感受到方才唐清远看她的眼神,宋问猜想,或许是先前诗会,她说的论题。那论题确实太惊世骇俗,她不过就是为了噱头随口说的。感情唐清远还记着呢?宋问望天。礼部官员出来,开始分发答卷。宋问举起手道:“小民有一事想报。”唐贽轻飘飘的瞥向她:“有何异议?”“异议不敢,有些建议而已。”宋问执扇向前道,“既然加试一场,力求公正,那不如糊名批卷。”众官员互相对视,小声讨论。唐贽:“你是怕朕偏袒谁?”宋问道:“非也,陛下何须偏袒?只是宋某担忧,若是相熟之人,陛下在堂上而坐,阅卷之人,心中难免有点波动。无论是避讳,或是徇私,都是不好。不如索性,糊名公正以待。”这提议,对寒门子弟来讲,真是求之不得。几位考生扭头对着宋问感激看去一眼。当真是光明正大,磊落公正。唐贽无所谓道:“好。既无异议,那便糊名的。”宋问又道:“不过卷子已经发下去了,现在糊名也不方便。不如就编个号码,每人上前随意抽取一张。然后在答卷上,写下自己抽到的数字,然后按数字编排整理上交。如此,答卷也可以随机打乱,看不出各人座位在哪里。”唐贽点头。宋问继续道:“在卷子上,考生不得写下自己的姓名,也不得暗中透露自己的身份。譬如家世,学府,年龄,等等此类。”唐贽挑眉:“还有什么没有?”宋问:“大致这些吧。”唐贽便一拂袖,让人去照此安排。重新将号码分发下去,众人开始答题。考官在场内巡视。王义廷站在宋问旁边,小声道:“这方法好。宋先生认为,若是要保科举公正,该如何施行?”宋问道:“差不多就是这样,这一次的结果,偏私不到哪里去。”糊名加复试,随机出题,还是陛下亲自监考。他们无所准备,该现形的妖孽都要现形。王义廷:“还有哪些呢?”宋问纠结道:“你若是指各个关节要注意,那就太复杂了。”王义廷:“但听先生一言。”宋问看向他:“你是户部的,这事儿你也管得?”“想听便听,跟能不能管没关系。”王义廷轻笑,“机会难得,若向陛下……向太子提议改进,实是我大梁之幸。惠及后代。”唐清远看着他们耳语,微微蹙眉。唐贽跟着扫向他们,闷声问道:“你们在那儿交头接耳的,说些什么?”王义廷抬头,才发现是说他们,立马出列躬身道:“臣失敬。不过是与先生讨教一下文章而已。想听听宋先生的高见。”唐贽方想起来,拍桌:“将你云深学子的课业都拿上来,”王义廷过去吩咐,仆人搬着一个箱子上来。先将最上面的卷子呈到堂上。唐贽打开,看了一篇,顿时颇感惊艳。之前是没来得及细看,现在静心一阅。便觉得:好,这篇写得确实不错。之前他也阅过卷,看这些策论甚是头疼,只管一目十行。考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没有阅历,写得空泛,夸夸其谈,不知所谓。也是常事。阅卷实在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他们这样的行文,倒是清晰明了。又继续往下翻。发现下面一篇写得也好。同样的论题,也有不同的新意。且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今年云深的学子,确实不同寻常。唐贽翻到扉页去看名字,便看见了“李洵”。李洵的卷子都放在最上面。心中了然,暗道难怪。赞许想不愧是御史公的公子,只是可惜未入国子监。再往堂下一看,继续点头。端得一表人才,来日前途必是不可限量。唐贽轻抬下巴,敲着手指开始计较。状元之下,前五可当。怕是又一位要艳惊长安的青年才俊出现了。看完李洵的卷子,唐贽就没了兴趣。将卷册推到一边,等着他们答题。时间扣得很苛刻,不过一炷香时间,考官便下令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