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节
作者:腿毛略粗      更新:2023-06-28 12:57      字数:1642
  院长大为感激,再次挽留。宋问这次非常干脆的拒绝了他。如今,她已经不缺学子了。天下的学子,都会慕名来找她,那她还呆在书院做什么?来云深求学的学子有那么多,书院不能照单全收,自然是要从上往下的。谁知道它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国子监呢?宋问也不想做第二个国字博士。不如去教更多的人,收更多的学生。顺便还可以给自己的茶楼创创收。此时书院正在上课,路上并没什么人,还能听见旁边传来的朗诵声。宋问拜别院长,便走出书院。站在门口,抬首一望那宽阔的长阶。长阶的尽头是邃远的苍穹。事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她与云深的渊源也算就此落幕。就像每天踩着这段石阶,大家都在一步步向前。宋问笑了笑,敲着扇子转身离去。林唯衍跟在后面,一蹦一跳的走下来,问道:“现在去哪里?”宋问活动了一下脖子,挥手道:“去茶馆赚钱啊!”她跳上马车,林唯衍解了绳子,跟着跳上去。驱使着马直接向前,从大道中央驶过。宋问有许多间茶馆。因为茶馆便于管理。而且会去茶馆的,多数是一些文人墨客,有情调的人,凭白不会惹事。她把位置好的铺子都租了,然后去偏僻的地方重新租用。开在书阁上面那一间,经常座无虚席。尤其是在最近长安涌入不少儒生的时候。宋问今日和他们说的,是她生意最为惨淡的一间。她现在去的时候,发现竟然也已经好了不少。客人看见她过来,起身与她作揖。宋问一一回礼,微笑颔首。然后走上楼梯,去到包间,让铺子里的伙计都过来。“今日打烊后,把一层的桌子全部都清了。能摆多少椅子,就摆多少椅子。”宋问细细与他们叮嘱道,“每个人定座位,你都要记个名字。十天内,一个人只能听一次课。听多了也没用,我们要把机会留给更广大的群众。”帐房与跑堂频频点头。他们已经听那些来的客人们说了。“这位子要怎么定呢?开始来的人多,那肯定是做不下的。”宋问勾勾手指,示意靠过来,笑道:“拍卖,价高者得!”科考刚刚结束,放榜也不过几日,现在长安书生云集。恐怕临近城郊听到消息的人,也正往此处赶来。心急的人大多是有钱的人,有钱的人玩得起挥霍,正好可以赚上一笔。而宋问讲完课后,那些课上的东西,或许会流传出去。到时候价格降下来,寒门子弟也可以来听课了。作者有话要说:有人不知道国子监和太学和国子学的关系。国子学和太学,同是隶属于国子监。一个面向三品以上官僚子弟,一个面向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国子学不等于国子监。我前面提到的独苗苗是国子学。第144章 又是标题宋问是中午去的, 去的时候, 茶馆外面几乎已经被人挤满了。甚至街上都挤了不少。金吾卫不得不过来维持治安,却不敢将人轰散。便将他们压下去, 强行空出路来。于是街道两边, 便排开长长的两条队伍。这人可比宋问想得还多一点。只是,里面看热闹的也太多了。宋问简直哭笑不得。屠夫商户和摊贩, 甚至还有几名妇人,都跟着排了进来。看着一脸茫然,还搞不清楚状况。众人见她过来,纷纷同她问好。林唯衍在前面给她开道,带着她突入进去。茶馆里面还好,因为是照着位置放人进去的。宋问站在门口, 回身道:“诸位不要再等了。从即日起,我每日都会在这里讲课。过两日这里人少了,大家就可以来听课了。不必急在这一时, 都散了吧。”众人点头应是, 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还在等在外面,朝着门口张望。宋问回头看了一眼,也没办法。过去敲了敲柜台,对正在整理单子的跑堂道:“天气冷,外面风大, 去给他们倒杯热茶。”跑堂问:“什么茶?”宋问:“有什么泡什么,劣茶就不要了,大家都是读书人。”跑堂应了一声, 过去喊人泡茶。宋问呼出一口白气。中午还好,早上是真冷。不知他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等在外面的。林唯衍奇怪道:“这么多人?进不来为什么还不走?”“没人走,他们也不会愿意走。”宋问笑道,“总觉得自己走了,是吃亏。可是其实知道,自己留下来,也没什么用。”茶馆里的人也早就开始等她,紧紧看着她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