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节
作者:腿毛略粗      更新:2023-06-28 12:58      字数:1725
  大涝之后的种种问题尽数爆发,刺史也是有心力。现如今,县衙和府尹已无余粮,官员自顾不暇,生怕灾民情绪安抚不对,便集体暴动。倒不是朝廷拖延决断,而是真的无从下手。大梁近年来修建运河,各处分拨款项,减免税赋,施行利民之策,国库确实空虚。谁也未料到这水患会忽然泛滥,毕竟前两年的堤坝刚刚加固,预测该有十数年安稳。朝廷得知后,已命临近郡县稍施救援。然灾情太过严重,只是杯水车薪。朝堂上各派争论不休,难出结果。缺钱,缺粮。第155章 救灾募捐朝廷现状如此窘迫, 张兆旭感情这是, 讨好来了。先前犯下大错, 叫陛下难免记恨在心,于是此次趁家国危难, 出来替朝廷筹款。倒是聪明, 打的好算盘。宋问挠头想了想:“他刚刚不是从我店里出去的吧?”李洵艰涩道:“……他就是。”宋问轻笑:“哟,想要借我的花, 献他的佛?”李洵看着茶面的热气, 问道:“先生您想怎么办?”“没用的,他的心思大家岂会不知?若是大家真不愿意, 他还能逼迫别人不成?朝廷如今最怕什么?还不是民怨?别是河南那边还没安稳下来,京师先乱了。”宋问手指旋着杯子道,“他来这里, 不过是假意示好罢了。或许能有些成效,不过,帮不了太大忙。”李洵:“那先生……觉得应该怎么办呢?”宋问笑道:“怎么说?这不是你们朝廷的事情?”“朝廷内部如今争论不休。”李洵放下茶杯说,“钱还没有筹到, 先把修整运河的银子撤回来了。米还是有的,正准备运过去。可是谁来押送,也没有结果。”于百姓来看,这是灭顶的天灾。而这灭顶的天灾, 对不相关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大发横财的好机会。所以为官发财,当为两道。一个想赚钱的人, 若是没有底线,永远不会是一个好官。也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制度不严苛,中间可以剥削做文章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这默认的多了,就成了惯例。宋问道:“大梁政治清明,御史公等人,想必不会让他们争论下去,无所作为吧。”李洵:“实在问题很多。粮食数量有限,加之这两日暴雨,就算是选定了押送的人,后面也很难清楚。走水路危险,走陆路太慢,不知该如何是好。”这还没需要治涝,各种问题已经层出不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是简单的事情。宋问大抵明白李洵的意思了,翘起腿道:“所以呢?”李洵看她这姿势,不由就想到书院的时候。不知为何有些心虚。硬着头皮道:“所以,几位大臣提议,既然朝廷原本粮食就不多,不如直接去临近河南的州县购买,然后命人押送过去。这样方便,也不用再转道。京城派去负责的人,也可以轻装赶路,这样安全些,也更快一些。”宋问:“所以,朝廷还是缺钱?”李洵点头。宋问摸着耳朵,沉吟片刻,又道:“然后呢?”李洵嘴唇微张,稍稍错愕,看着宋问,而后垂下眼。话已经说得这么直白,宋问还不接嘴,李洵心里自然清楚她的意思。李洵沉默片刻道:“是学生为难先生了。”李洵原本觉得宋问在各方都有声望,煽动力又强,她若领头出面,或许会有办法。可是,她毕竟不是朝廷中人。朝廷上下有数千上万官员,比她有钱的,更是比比皆是。她已经帮助过百姓许多次,不计名利,方有今日的声望。可是,最后她得到了什么?奉旨为厨?变成如今这样落魄的模样,又有什么理由,要她继续慷慨相助?他若是宋问,难免心有不甘。朝廷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去苛责一位步步退让的普通书生呢?李洵知道,自己如果说得更明白,名为恳求,实则逼迫。他还是不愿意。总不能次次,都要宋问出手。难道没了宋问,他们就无路可走了吗?李洵抬手一抹,擦干了桌上的茶渍,然后对着宋问恭敬一施礼。宋问颔首。李洵到门口拿了伞,朝她告辞,从茶楼出去。宋问看着他离去,叹了口气。他今日过来,或许是奉命来说服宋问。只是,探出了口风,就不想再继续说下去了。如果宋问是他,多厚的脸皮,也能开得了口。若是能救千万人,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他不愿意为难宋问,却不知道,走一条弯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一直不出声的林唯衍皱着眉毛,纠结问道:“你真的不答应他吗?你缺钱吗?”“出钱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能帮到别人,我是很高兴。可是。”宋问回过身说,“今天张兆旭来过了,我就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