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节
作者:梁杉      更新:2023-06-29 03:04      字数:2171
  第二百七十章蜀葵说话的时候,柳杞的视线落在了她的腹部——蜀葵穿着宽松的玉白绣花缎袄,可是她坐下之后,腹部明显有了隆起。柳杞心道:白夫人明明是苗条的身形,腹部不可能如此隆起,唯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白夫人有孕了!白夫人有孕,王爷不知道知不知道……不管怎么说,希望白夫人这一胎安安稳稳生下来……想到王爷暧昧不明的态度,柳杞悄悄叹了口气。听了蜀葵的话,柳杞沉吟了一下,道:“夫人,以末将之意,您什么都不用做,在府内静养即可,末将和林贞定当尽心竭力,护得您的安全。待王爷回来,再做计议。”林贞点了点头。他和柳杞都是赵曦的亲信,自然知道这次王爷不带白夫人前往嵩山的温泉行宫,自有深意。这件事已经发生,只要蜀葵不出长宁坊宅子,他和柳杞便能护得蜀葵安全,何必去惊扰王爷?蜀葵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我也是此意!”她叫了小丫鬟薄荷进来,含笑问道:“小厨房午饭做好了么?”薄荷是个细眉细眼瘦伶伶的小女孩子,当即屈膝行了个礼:“禀夫人,午饭已经在东厢房客室摆好了!周大叔按照您的吩咐,把昨日城西杏花营庄子送来的山菇和野鸡炖了,另用新制成的高炉贴了不少芝麻烧饼!”蜀葵听了,含笑看向柳杞和林贞:“柳将军,林将军,今日大家都忙碌了一中午,想必都饿了,我这小厨房大师傅的手艺还算不错,请赏脸尝尝吧!”柳杞和林贞不好拒绝,当下便拱了拱手,随着赵敏去了东厢房客室。一进东客室,他们便闻到了山菌鸡汤特有的香味,这才发现明间八仙桌上摆着一个山菌野鸡砂锅,砂锅下面还有火炭,炖得汤咕嘟咕嘟直响,香气溢满了整个房间。砂锅的旁边摆着六道菜——爆炒回锅肉、蒜蓉小青菜、蒸牛肉扣碗、酥肉扣碗、蒸莲夹扣碗和炸豆腐扣碗,令人垂涎欲滴,另有一壶酒和一竹篮高炉芝麻烧饼摆在一边。赵敏虽是赵曦的亲随,却也是军中校尉身份,他与柳杞和林贞熟不拘礼,一边在小丫鬟的侍候下洗手,一边道:“夫人这位周师傅,可是一宝,最善烹制东京菜肴,夫人到哪里都要带上的,咱们今日有口福了!”柳杞用香胰子洗罢手,上前拿起酒壶斟了一盏,认出是用西风酒制成的薄荷酒,不由笑了,道:“酒很烈,咱们今日可不能多喝!”三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开始用这迟来的午饭。正房那边蜀葵也在加餐。她喝了一碗山菇野鸡汤,觉得汤味醇厚,美味之极,便配着汤又吃了半个高炉芝麻烧饼,这才满意地漱了口,披上大红刻丝缎面雪貂皮袄,在正房廊下来回走动散步。蜀葵正在散步,柳杞和林贞用罢午饭,与赵敏一起过来向蜀葵告辞。远远地看见赵敏引着柳杞林贞走了过来,蜀葵动作极自然地把衣袖遮在自己的身前,笑盈盈迎上前去,吩咐道:“你们也累了,回东客院休息吧,王爷回来之前,这几都不会出去,要在家里好好读书呢!”林贞和柳杞齐齐答了声“是”,告退离开。他们自然知道白夫人是体恤他们,因此才不肯外出的。北方山中的夜真是寒冷极了,行宫建立在半山腰,山风呼啸而过,呜呜作响,简直是滴水成冰。偶尔传来一声老鸹凄厉的叫声,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却显得更瘆人了。穿着黑色劲装披着黑缎斗篷的赵旭带着一行人走在通往温泉行宫的山路上。他从京城逃出来后,怕被人发现他的行踪,便一直等到入夜,这才从小路进山。功夫最高的景明提着一盏小小的琉璃灯走在最前面引路。赵旭走在景明后面,天气虽冷,他却一点都不觉得冷——一想到年纪小小的白蜀葵居然有了身孕,赵旭就觉得奇妙得很!冬秀素来怕黑,他紧紧跟在赵旭后面,眼睛正视前方,不敢看山路两侧黑魆魆的灌木丛。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之后,前方山腰上山影沉沉树木隐隐间灯火闪烁——温泉行宫快要到了!赵旭下意识加快了脚步。在这样山风似刀的冬夜,行在这黑魆魆的山间小路上,他急切渴望着温暖的房间和热腾腾的温泉池子。玉鹤殿因为后殿便是一个大大的温泉池子,因此虽没生地龙,却依旧暖融融的。一边的描金熏笼燃着掺有龙涎香的炭,带着龙涎香气息的暖风扑面而来,溢满整个玉鹤殿。玉鹤殿内挂着无数描金细画的明角灯,莹润的灯光营造出富丽、温暖而宁静的氛围。往年冬日赵曦兄弟伴驾来到嵩山温泉行宫,往往都是白日狩猎,夜晚参加宴会外加泡温泉。今年因为正安帝身体羸弱,再也无法支撑骑马狩猎这样的活动了,便一直在行宫内休息。此时已是深夜,赵曦和赵昀正在温泉行宫的玉鹤殿陪着正安帝。赵昀似乎比先前瘦削了些,不过他一贯没心没肺,气色倒还是好。因为封喜真得宠,傅王妃又大闹了一场,致使赵昀迟了好几日赶到京城。他不肯提那些繁杂的家务事,一派开心地向正安帝展示一个巨大无比的蘑菇——这是他在草原上打猎时发现的,因为该蘑菇外形太过于巨大,因此被赵昀命人制成了标本,作为祥瑞带到了京城。正安帝放松地倚着明黄锦缎靠枕歪在御榻上,含笑看着赵昀,心中却担心得很——这孩子这么傻,把一个大蘑菇当祥瑞,这可怎么办啊!赵曦面无表情坐在一边,似乎什么都没想,可是作为赵曦的亲爹,正安帝知道赵曦心事重重就是这个样子的,心中不由猜测道:阿曦又在想着要害谁了?如今殿内这两个皇子,一个傻乎乎还自以为聪明,一个心思深沉却不肯贸然出头,另外还有一个皇太子聪明却不肯用在正确的地方,一个定亲王心思纯明却优柔寡断性格软弱……唉……这大好河山,到底是要交给哪个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