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9 12:59      字数:4564
  带他们去看过冰柜,曼青让婆婆去帮她看孩子,她自己进面包房发面去了,明天有奶油面包“面世”了,她得多发两盆面。有预感,明天的生意会来个“开门红”。也不知道大姑姐跟老人说了什么,到吃晚饭的时候,老太太就主动道:“明天汇款就曼青去取吧。”“丰年是汇给爸爸的,爸你拿着身份证和通知单就能取到,我就不去了吧?”不然搞得像她不放心,监督着老人似的。老太太看了一眼大闺女的神色,道:“不是,我和你爸想过了,现在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你在外面做生意,手里不能没钱,还是你拿着吧。”李曼青自然是要拒绝的,除了她自个儿卖面包的钱,唐家的钱一直都是老人在管,更何况这可是两千块呢!这么多她拿着也不像话,前头买房才把老人掏空呢,这次就当还他们的吧。“还是我来说吧。妈的意思是,钱你收着,丰年在外头,你一个人带俩孩子也不容易,你拿着爸妈都放心。”说着还眨眨眼,悄悄用嘴型说了三个字。唐丰菊。是啊,她倒是信任公婆,万一哪天唐丰菊又来逼老人,老太太立场不坚定又“借”出去怎么办?那可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心念电转间,李曼青最终还是点头应下,反正每个月她都拿两百块给老太太,大人和孩子的吃穿用她顺路的时候都会买回来,两百块基本就是他们的零花钱了。第二天,一大早的,才烤上面包,她交代公婆记得到点了把面包取出来,她则拿着公公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赶在邮局才上班就第一个把钱给取了。取了钱,她又顺路去信用社开户,把钱直接存自己户头上了。以后,就是两个孩子的。第67章因为心里有事, 一面是被唐丰年的汇款惊喜到,一面想到明天宣城县乃至云安市独一家的奶油面包就要出自她的手, 李曼青居然失眠了。兴奋到失眠。第二天, 顶着对熊猫眼去取了钱, 回家收拾好孩子, 公公也不卖洋芋了, 帮她把家什送到广场上。“今天来得可早, 正好家里小子上学前一再叮嘱要帮他买面包回去,昨天放学回来没见到面包,我都说了是双胞胎家没开门,他还不信。”“那咋整?”“还能怎么办,不答应今天帮他多买两斤,他就不吃饭……都是他妈惯的,以前在云城吃香喝辣把嘴惯刁了, 这个学期转学回来,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就是欠揍!”老太太恨得牙痒痒。有人就笑起来:“哟, 还欠揍呢?我怎么听说你家老赵连重话都舍不得骂一句呢?”……老太太们叽叽喳喳, 家长里短的扯起来。李曼青才刚把奶油面包摆出来,等候多时的人群里就有人问:“这是什么?”长长的像芒果一样的形状, 两块面包片合并在一起, 中间又夹了乳白色的什么, 看着……就很有胃口的感觉。“奶油面包, 才新鲜出炉的。”按照以往惯例, 只要有新品上市,她都会拿出几个切成小块作免费品尝品。今天也不例外,李曼青用小刀切了几块,“婶子尝尝,这是我新做的奶油面包,全城仅此一家,就是在云安也没有呢。”这些老头老太太根本不缺钱,就好嘴,好尝个新鲜。你一块,我一块,没几下盘子就空了。“唔……有股奶香味儿,这是什么?”“婶子嘴巴可真厉害,这就是奶油,用牛奶做的呢!不过,虽然是好东西,脂肪含量却很高,婶子们如果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的不能吃哦。”老年人“三高”问题,在二十年后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奶油这种东西,也别说少吃了,最好直接别吃。“糖尿病啊……我倒是没有,但家里老头子却查出来了……”果然,老太太就犹豫起来。李曼青觉着,这虽然是个新东西,会给她带来一波利益,但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它样样好吧?万一真把老人家吃出好歹来,她也负担不起。奶油面包的主打人群还是年轻人和小孩儿。见有人犹豫,自也有人道:“我不怕,我们不吃就行,买给家里孙子尝尝,他在省城吃过几回奶油蛋糕,刚回来那几天天天闹呢。”又问卖多少钱一斤。“因这个奶油的成本很高,所以要两块一斤我才能赚点辛苦钱,家里孩子还等着买奶粉呢。”大家一听“两块”,还是退缩了,毕竟,这都够买一斤猪肉了。李曼青也不急,老人自个儿是舍不得买,但耐不住跟来的孩子闹啊,两个还没到上学年纪的孩子,指着面包叫“奶油”,老人狠狠心还是买了两斤给他。见有人买,别人犹豫片刻,生怕卖完就没了,狠狠心说“先来一斤尝尝”,就当尝鲜了。老人要省一点,但年轻人就不一样,双胞胎面包摊已经小有名气,每天不乏专门从县里别的地儿赶过来买的。中午十二点,正是许多单位午休时间,从各处赶来的医生、老师、公务员,有几个还问“老板娘这两天怎么没来,我同事说都没看到你”。“去云安办事了,喏,就是买了这种奶油,王老师可以尝尝。”这是老主顾了,她记得她是一小的语文老师,师范刚毕业一年。小王老师见中间白色的奶油花,惊呼道:“呀!奶油!你居然有奶油!我都一年多没吃过了。”说着也不问价格,“先给我来一斤尝尝,朱老师来,你也尝尝,以前我们师范后门有一家,每天都排着队买呢。”李曼青上辈子看过不少烘焙的专业书籍,面包片的松软,奶油花的多寡和形状,都是专门研究过的,自然不是外头粗糙的街头货比得上的。果然,“见过世面”的小王老师尝过后,立马竖起大拇指:“好吃,比省城烤得好,人家还卖两块五呢,当时我可心疼死了……哦对了,老板娘卖多少一斤?”李曼青笑道:“两块哦。”“才两块?比那家好吃多了,还便宜五毛钱呢!那给我来一斤吧。”见李曼青用塑料袋包着手拿了,她自个儿数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才四个就有一斤了,肯定不够吃啊!咬咬牙,心想,大不了这个月不逛街了,衣服也不买了,“还是给我来两斤吧。”李曼青笑起来,这小姑娘跟芳菲挺像的,都是活泼开朗的性子。她做得只有小孩儿巴掌大,跟芒果一样两头尖,中间宽大而圆润,个头均匀,打的奶油也差不多,两斤正好有八个,相当于五毛钱一个。见小姑娘买了,她同事也跟着买了四个,别的正式单位职工也不肯落后,都四个八个都买了。排队排到后面的人就着急起来:“老板娘不用过称了,反正大小都一样,随便捡个数吧……下午还要上班呢。”别耽搁时间。李曼青从善如流,直接用塑料袋捡了,四个作一斤卖,八个当两斤,没多大会儿,整整两箱奶油面包就没了。那些在旁边看热闹的,眼见着“稀罕物”就这么没了,都开始后悔起来,贵是贵了点,但肯定是因为好吃啊,要不好吃那些老师会买吗?带过来的奶油面包卖完了,剩下的玫瑰小面包和夹沙的,果酱的就没这么快了,饶是站在梧桐树下,还是觉着热,李曼青用双手当扇子扇起来。“曼青,卖得怎么样了?”她回头,见是老太太背着孩子来了。两小只看见妈妈,激动得“啊啊”叫着,使劲想从背带里窜出来。“差不多了,妈待会儿再帮我烤两箱奶油面包来。”她都做好了,只要放箱插电定时就行,这些工序老太太也会,赶紧答应下来。“来,快把午饭吃了。你瞧瞧,都一点多了,我们等了好大会儿你还没回家,你爸就让我送摊子上来。”说着递过一个大大的陶瓷口缸和洋瓷大碗。口缸里是用干辣椒清炒的瓜尖和精瘦的火腿肉,足足有半缸,还有拇指大一块腐乳,洋瓷大碗里是半碗多的白米饭和四块排骨,老太太路上走得快,还热着呢。李曼青心下感动,也确实饿了,坐凳子上吃起来。“慢点吃,不够妈再回去拿,家里还多着呢。”老太太从咯吱窝下拿出把篾扇来,一下一下的给她扇着。李曼青一面大快朵颐,一面含糊着道:“嗯嗯,不用,这就够了。”老太太在她平时饭量的基础上又多加了点。“行,喜欢就多吃点,把身子给养得好好的,以后孩子……”李曼青:“……”又开始畅享她那根本不存在的双胞胎孙子了。“吃过饭我帮你看着,回去睡个午觉,天太热了。”李曼青摇头,一次性卖光了再回家休息也不迟。双们在家已经吃过一顿了,但见妈妈吃得香,又开始张着手要了。李曼青顺手从炖得入口即化的排骨上夹了小块瘦肉给她们,只见小嘴巴一动,磨啊磨的,没一会儿又“啊啊”叫着要了。李曼青怕卡到她们,随意喂了两块就不给了。“对了,妈回去记得给她们一人两个磨牙棒。”老太太笑着拍拍大腿:“嗨,这俩小人精不用你说,自己醒来就指着要呢,我也不懂,被她们骗着给了好几次,一盒都快见底了。”李曼青:“……”怪不得小双吃肉都没以前香了,全被那东西撑饱了。“妈别给她吃太多,大双吃不来,全被小双讨去了,人家大夫说了,不能吃太多,每天三根就是极限了。”其实并不是,只是不想让她们坏了胃口。老太太赶紧应下。因为这儿人多,李曼青也不好意思给她们喂奶,吃过饭就恋恋不舍的把她们送走了,答应回家再喂她们。“曼青妹子,你家婆婆可真好,还专程给你送饭,我们家那位……哼!一天三顿都得等着我伺候呢!”对面卖包子的女人过来跟她闲聊。李曼青笑笑,跟着应和“是挺好的”,一家子都好,她一定会好好珍惜。“不过啊,也就是因为你能挣到钱,我看着妹子一天下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吧?”她试探道。李曼青仿佛被踩了尾巴一样,诧异道:“哎哟,嫂子可别逗我了,也就是看着卖得多点,但我成本也高啊,就那么巴掌大一瓶菠萝酱,都得五六块呢……不过是求个薄利多销罢了。”女人不太相信,但见李曼青皱着眉抱怨这个成本高,那个不划算的,也就半信半疑。“想来也是,妹子卖这些新鲜东西不一样,我啊,也就每天赶早能卖个早餐,过了那个点,半小时都没个人问信儿。”指着她还剩好几笼的包子给她瞧。李曼青笑着安慰了她几句。两点钟不到,唐德旺又送了两挑奶油面包过来,为了多卖一点,李曼青学着后世面包店的卖法,也不称斤了,直接按个头卖,五毛钱一个。人都是这样,两块钱买四个觉着贵了,舍不得买,但听见五毛钱可以买一个,顿时就觉着不那么贵了,原先犹豫着舍不得的,都争先恐后一个两个的买。其实打散了卖,李曼青还更划算呢。因为卖的个头多了,吃过的人多了,名声才更容易打出去。五毛钱尝个鲜,买卖双方都乐意。不知可是错觉,李曼青觉着,这样一来,居然比上午还卖得快些,公公帮着送了三回,原计划要卖到五点的数量,居然才四点半就卖光了。等回到家一数,她也忍不住笑起来,光四箱常规面包,加四箱奶油的,居然卖了两百二十多块钱!是平时的双倍了。她虽然也想到今天可能会小赚一笔,却没想到能够翻倍。毕竟这才第一天呢……虽然里头五毛的零钱快装了一口袋,但她却边数边乐……证明按个头卖的策略是对的。百货广场位置极好,左边是中医院,右边是县一小和机关幼儿园,前面还有个纺织厂,紧挨着纺织厂的地方还有个干货加工厂,也就是野生菌、山核桃、板栗子那些特产,都是出口外省的。当然,它卖哪儿不是关键,关键是厂子大,里头职工多,还是国营厂,工人收入也不低……这就意味着购买力。她决定,从明早开始,得赶早去卖一茬早点试试看。于是又比今天多发了三盆面,眼见着面也用得差不多了,又让公公去帮她买两百斤回来。洗过澡,她自己则背着双们出门,准备往县医院去。两小只终于能跟妈妈在一起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路都在“啊啊哦哦”说些只有她们听得懂的话。六个月的小家伙已经会要东西了,见到街上黄橙橙的菠萝和芒果,都指着手要。李曼青看见芒果就咽了口口水,上辈子的她可是周围人公认的芒果狂魔,因云岭省本就产芒果,她在省会城市十块钱就能买三公斤……是的,是三公斤,不是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