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
作者:白玉樱桃      更新:2023-06-29 15:03      字数:8433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消停的许白氏不独是铺子里,就是家里头,今年上赶着过来奉承送礼的人家也不在少数。世情如此,悠然也不会非要矫情或是装什么清高,但是形势依然低调谨慎,收礼也只挑那些该收的收一部分,绝大部分东西还是给人退了回去。那些知趣的见她不收便也罢了,偏偏有那起子换挨揍歪门邪道的眼见着大道行不通,就开始琢磨起歪门邪道来。如今的沈家上上下下总有五六十人,人一多,就难免会有那嘴碎贪财的。这不,有人就从下人嘴里知道了许家的存在,还知道了许家有个眼皮子浅的老太太,就想法子用重金收买了许白氏,让她帮着送一回礼。许白氏在沈家待的着实烦闷,就出来到街上转转。转够了,就到一个熟悉的茶楼坐坐喝杯茶,没成想竟遇到一个穿戴富贵的年轻妇人,自称姓婆家刘的,一个劲的奉承她。不但请她喝上等茶,还点了最贵的一个点心攒盒,要十两银子一盒呢。许白氏以往过来不过是点壶便宜的红茶,要碟瓜子花生什么的,哪里舍得吃过这样贵的点心?白氏总有些阅历在这,知道对方这样殷勤定然是有事相求。只是她一个半老婆子,能做什么呢?横竖先吃喝享用了再说,于是毫不客气的吃了大半盒子点心,喝了两壶茶水,直吃的肚皮溜圆才算完。对方见她吃饱喝足了才笑眯眯的将事情说了,许白氏原以为对方是有多大的事呢!一听不过是帮着传个口信,对方就给一百两银子的孝敬,事成之后再给二百两。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她哪有什么不肯的,也不管这事是好是歹,满口子的应成了下来。她心里也明白这事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回到家里后谁也没告诉,还嘱咐跟着的小丫头也不能说。第二天趁着闺女和儿媳妇在房里绣花,她只说在园子里逛逛,安氏心想她就在家里头也惹不出什么事来,就没管她。悠然正在屋里头看外头送来的礼单,这些东西都要一一誊记下来,哪些要回礼哪些不要回,回礼要加厚还是要删减,各家各户的情形都不一样,需要耐心细致的一一思量。见到许白氏来了,悠然站起来行了个礼:“表舅母怎么有空过来了?快请坐,来人,上茶。”丫鬟端了茶水和一碟点心过来,白氏喝了一口茶,觉得比自己在茶楼喝的那两壶还要好上一些。瞧瞧这屋里的摆设,纵使她眼界有限,但是也能看出这屋里都是一些好东西。再看看这个外甥媳妇的穿戴,自她来后,就没见她戴过重样的首饰,衣裳有时候一天换好几身。白氏再想想自己闺女,过年买支金钗都要精打细算的,顿时觉得苍天实在不公!想到这里,她大着胆子说道:“这府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多少的事都要你操持,也多亏你脑子聪慧人也能干,竟然事事妥帖。我常对着银莲说,你有空多和你沈家嫂子学着点,但凡你能学会点皮毛,这辈子就受用不尽了。”悠然还是第一次听对方夸自己,她心里暗罕,第一反应就是不知道这老太太要出什么幺蛾子?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笑道:“表舅母过奖了,我也不过是勉强支应罢了。况且凡事又不用我动手,都是下人们能干,还有我们家汐姐儿也帮着做了不少事务,总算是没闹出什么笑话来。我看银莲妹妹这两个月可是大有长进呢。对了,怎么这回就表舅母自己过来了?没带着弟妹和银莲一起?”白氏舔着脸笑笑:“她们忙着做过年的衣裳呢。再说,我这回过来可是有正经事情要和外甥媳妇你说呢,我嫌带着她们聒噪。”戏肉来了!悠然心里暗道,面色如常的问:“不知道表舅母说的是什么事?”白氏便把那个刘奶奶嘱托的事情说了,左不过是些包揽诉讼的事情。那刘奶奶的婆家原是给皇家供应脂粉的皇商。前些日子,因着进到宫里的一批水粉不好竟然被内务府派人抓了起来。刘家的银子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也没捞到人,这回不知道是听了谁的撺掇竟然找到悠然这里来了。悠然听完之后,看着坐在对面的白氏,微笑着问:“许太太刚才说了什么?我竟没听明白。”白氏见她面带微笑,还以为对方定是乐意的,想也是,不过是打声招呼的事,那个刘奶奶就肯孝敬沈泽媳妇三千两银子呢!压根并没有听到对方的称呼已经从表舅母变成了许太太。白氏又把事情说了一遍,讪笑道:“泽哥儿媳妇,三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啊,再说那刘家的奶奶瞧着也是可怜的紧,这事与你不过是举手之劳,你要是能帮就帮帮人家。”悠然冷哼一声:“她可怜?这事我要是帮忙,到时候可怜的就是我了。这事,我与你说不清楚,还是让许家表弟亲自和你说吧。”说完,就吩咐丫鬟去请许长辉夫妇过来。见悠然真要找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白氏也是急了,她拦那丫鬟也没拦住,连忙苦笑着说道:“外甥媳妇不愿挣这些银子就罢了,怎么非要告诉我那儿子和儿媳妇呢?”悠然冷冷的看她一眼:“我说了,这事我和你说不清楚,表弟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老爷,让他亲自和你解释比较好。”听说悠然有事相请,许长辉夫妇还有些疑惑,但是夫妻两个还是赶紧过来了,待看到缩着膀子坐在椅子上的白氏时,两口子对看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许长辉看了自家老娘一眼,白氏根本不敢和他对视,心虚的把头瞥向了另一侧。见状,许长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定是自家老娘又做了什么亏心事。安氏和丈夫对望一眼,忙行了个万福,说道:“不知道表嫂找我们过来是因着什么事情,是不是母亲她又做了什么不妥当的事情。母亲上了年纪,人有些糊涂,表嫂千万不要和她一般见识,莫气坏了身子。”白氏听自己的儿媳妇竟然敢说自己老糊涂了,心里一急,就要站起来跳脚,被儿子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平悠然平静的说道:“正是知道表舅母的性子,我才特特请表弟和表弟妹过来。你们两个都是有见识的,想来应当是知道这‘包揽诉讼’的罪名究竟有多大?一个闹不好,连我家大爷的职位都有可能不保。我历来从不沾手这些事件,没想到表舅母如今竟给人当起说客来了,想着让我去内务府衙门捞人。”说到这里,悠然看了一下白氏:“表舅母还真是高看我了,竟然以为我是手眼通天的不成?哪的人都能捞什么人都敢捞?”她深吸一口气,看向许氏夫妻,沉声道:“我知道表舅母想来是这样糊涂惯了,以前就罢了,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如今不过是亲戚,她就敢替我家揽这些事情。将来许家表弟做了官之后,还不知道会弄出什么幺蛾子呢。到底是长辈,我也不敢大不敬,还望你们回去后多劝着些。不管怎么样,今日这事是断断不能再有了。否则,即使我不发话,我家大爷也不会善罢甘休的。”闻言,许长辉夫妇连忙站了起来连声道歉。许长辉满面通红的长揖到底,说道:“今日之事,都是我未能劝解住母亲。请表嫂放心,以后绝对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见他说得郑重,悠然回道:“罢了,好在还没到不可转圜的地步,此事就交给表弟了,希望表弟能够料理清楚。我不想因此事再生出什么旁的风波来。”许长辉颔首道:“请表嫂放心,我心中自有分寸。”说完,便偕同安氏,带着白氏走了。待她们走后,苏合问:“也不知道许家大爷能不能管得住许太太。奴婢还以为,出了这样的事,奶奶定会大发雷霆,然后……”后面的话却是没有说出口。悠然却是接口道:“然后将他们一家赶出去?”她轻笑着摇了摇头:“到底是正经亲戚,这年根底下,我们岂能做那样的事情?许家大爷和大奶奶为人都还不错,总要给她们一些颜面。再者说,像许太太这样的,与其弄到外头还不如就放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她有什么动静咱们还知道的快些。”柳叶在一旁赞道:“还是奶奶想的周全,奴婢就想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的事儿。”悠然笑着看她一眼:“你这性子就挺好的,瞧着就是个享福的命。”悠然就挺喜欢柳叶这个性子的,单纯但不愚笨。虽然她小时候受了那么些苦楚,但是为人处世总是带着善意。并不因着自己的不幸便愤世嫉俗,这一点就是悠然自己都不一定能做的到。这时苏合看向柳叶说道:“唉,你不是请了半天假去看你姑姑了吗?怎么还没走啊?”柳叶突然红了脸,不自在的说道:“已经去过了,也没什么事,就回来了。我去把今天收的东西规整规整去。”说完一溜烟的跑了。只把苏合整的莫名其妙,她惊讶的说道:“我也没怎么着她啊,她跑那么快干嘛?”悠然却是想到了什么,摇头轻笑了一下。算起来,柳叶的年纪可是不小了,再过了年就是二十了。虽说丫鬟普遍都嫁的晚一些,但是再晚下去就不好说亲了,想来柳叶的姑姑定是着急给她找起人家来了。晚上,悠然趁着身边没有旁人的时候,把柳叶叫到自己跟前轻笑着问:“今下午去你姑姑家,你姑妈是不是给你说亲了?”柳叶惊讶的问:“奶奶怎么知道了?”正好对上悠然戏谑的笑容,不由的害羞起来。悠然笑笑:“这还用问吗?就看你这样子就猜出来了。你姑妈给你说的是什么人家?对方人品如何?”柳叶撅噘嘴道:“我也没见过那人,姑妈只说他家住在北郊,比我小了三岁,如今已经有童生的功名了。说他家里也有百十亩地,原有个兄长已经过世了,我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悠然眉毛一挑:“听着倒是不错啊。”柳叶嗤笑一声:“奶奶也跟着打趣我,我自家是什么情形我还不知道,若是真有那么好哪里能轮得到我呢!再说,那人比我小了那么多,我是找相公呢还是找儿子呢?”听了这话,悠然“噗嗤”一笑:“你这丫头,嘴也够贫的。既然你不乐意那就再挑吧,如今正好在太子爷的国孝里,这些事情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做,况且合适的也不是那么好寻摸的,咱们先慢慢寻着,总会遇到合心意的,你可不要着急。”柳叶羞得耳根都红了,但还是忍着羞意说:“奴婢不着急得,如今跟着奶奶,奴婢什么也不缺,吃穿用度样样都是上等,便是一辈子不出去都是好的。只是姑姑总是一心想着让我出去,姑姑一向疼我,我也不愿太悖逆了她。”悠然拍拍她的手:“我知道你是个忠心的,但是女孩子大了总要找人家的。你姑妈也是真心疼你,上一回还托堂姐跟我说和,生怕我不放你出去。你也不必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其实,不只是你,就是苏合她们,只要自己愿意,我都乐意你们出去找户好人家,过踏踏实实的日子。”待沈泽回来后,悠然将白日里许白氏做的那些事情说了,沈泽颔首道:“不过是几个跳梁小丑罢了,翻不起大浪来,你放心吧,我会让人看着的。”这些日子梁王可谓是春风得意容光焕发,皇帝总算是默认了他未来的储君身份,梁王自然是欣喜异常,只是勉力克制着才表现出一副风度依旧的样子。正好到了年下,梁王高兴之下就把自己私库里的好东西划拉了一下,给自家后院的女人们都分了一下。当然沈湉是分得最多的,但是向侧妃得的东西却和沈湉的差不多,其中颇有几件贵重东西。那次向氏虽惹的不高兴了一些日子,但是男人嘛,时间长了被小意温存哄一哄,就把前事抛到脑后了,因此向氏后来又渐渐重获了梁王的宠爱。加上这次向氏的祖父礼部尚书在这次年终祭祀的皇子人选上,暗地里没少给梁王出力。因此,梁王也有几分厚赏她的意思。旁人倒罢了,只是沈湉身边的几个丫头都颇有几分不平。青禾给沈湉梳妆的时候,略微提过两句:“这次要不是娘娘费心筹谋,那魏氏母子怎么可能被压的这样死?如今好处倒都成了旁人的了。奴婢倒不是眼馋那几样东西,只是为娘娘觉得不平罢了!”我亲爱的读者们,明天我要去福建一趟,来回可能要五六天的时间,这期间我只能保证每日一更或两更,请亲们见谅哈。第三百一十三章 酸话沈湉轻轻笑道:“这有什么可不平的?从一开始我和她们想要的东西就不一样,我在意的从来不是这些身外之物。对了,上次我让你的事怎么样了?人都找好了吗?”青禾回道:“都找好了,是从咱们自小养大的那批死士里挑的,俱是十二岁到十五岁水灵娇嫩的美人胚子。都是照着王爷的喜好选的,如今正由袁先生教她们诗词歌赋呢。”沈湉点点头:“咱们这位爷除了心思深沉些,也就惯会在女人身上下功夫,真是便宜他了。可惜啊……”想起韩氏说过的话,沈湉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呢。当初向氏怀的那一胎,怀孕时就频频出事,后来虽然勉强生下来一个女孩,没出满月就夭折了。向氏没少在梁王身前说她的不是,但在这一点上,梁王还是有点主见的,他知道沈湉不是那样会对孩子下手的人。只看府里已经有的两个活泼健康的庶子和一个庶女,沈湉不但在吃穿用度上从不苛待他们,就连他们的规矩礼仪也都是颇为注重。别说庶子了,就是兄弟们家里的嫡子也比不上他的两个庶子,当然他的两个嫡子那是更胜一筹的。梁王也不傻,沈湉自己的儿子分外出挑,还肯费心把庶子们教的这么好,如今兄弟四个之间的感情算是颇为融洽。她又岂会对向氏的女儿动手?什么?你说向氏身份比那俩高,但是你生的是一闺女啊,人家费心费力的对付一个女娃子干什么?就算是你生个健康的儿子又能怎样,在身份礼法上早就已经输了。想到这些前事,沈湉微微一笑,这些女人啊!青禾见她家主子浑不将向氏放在心上,不由说道:“奴婢听说,向侧妃托她娘家母亲去东郊很有名望的慈姑庵求了一个护身符,还弄回来不少生子秘方。这阵子她王爷常常去她那里,万一真的被她得偿所愿该如何是好?”沈湉毫不在意的笑道:“得偿所愿又如何?一个庶子罢了!只要老大自身足够优秀,那他就是有一百个庶弟也无妨。若他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就算我替他筹谋再多,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人那,都是命。老天爷想给你的自然会给你,不想给你的你求也没用。”说完,翻了一下堆在桌子上的东西,微笑着道:“看来咱们王爷这回可是得了不少好东西呢。”她看了一回,指着两个盒子道:“把这个和田玉五子笔架和那个赤壁怀古图案的竹雕笔筒还有那对雕荷花图案的香筒给乐安送去。”又指着一个盒子吩咐:“把这对如意纹的紫铜袖炉连同那些漳绒、漳缎,给泽大奶奶送去。”丫鬟忙答应着去了。悠然收到东西的时候,还呆楞了一下,原因是年节下沈湉已经给她家回过礼了。今天送来的这几样东西并不十分贵重,但也的确是很实用。等她看到那对袖炉上的如意纹样时若有所思,想来这东西是对她的肯定。她失笑一下,转头让丫鬟把东西收了起来。这一年皇帝接连失了四个孩子,他的心情不必说也好不到哪里去。刚刚好转的病情,因此愈加沉重起来。许多人都以为皇帝陛下这一次怕是熬不过去了,就连除夕夜的皇家宴会也是草草了事。谁承想转过年去以后,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隆德帝的身体竟然渐渐好转起来。就连一度曾卧病在床的皇后娘娘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三月初三上巳节这天,皇后娘娘亲率宗室女眷前往仰天山的皇觉寺焚香祷告,以求国泰民安。帝后两人身体都有所好转,皇帝也渐渐恢复了以往的勤政状态。一些人见状心里暗自舒了一口气,而有些人的心里则是说不出的失落。都是些人精,不管内心如何做想,脸上表现出的都是对帝后二人身体健康的期盼与祝福。隆德帝身体好转之后,有心人注意到刚满十三岁的六皇子和十一岁的七皇子常常陪侍在皇帝左右。而原先储君最热门的梁王,待遇说不上下调,但是总归没有以往那样受关注了。就连到悠然这里递帖子的都少了,不过是些人之常情,悠然已经见惯了的,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反是那个许白氏见沈家门口如今门庭有些冷落,不由的对着女儿嘀咕道:“你瞧瞧,得意的时候不亲和一些,如今这家里都没有人来了吧?报应!”年前因着那个皇商刘家的事,许白氏被儿子好一顿数落,整整两个月没让她出门,还把她的月例银子给停了。许白氏倒是想反抗来着,可是家里田契地契吓人的卖身契都在儿子手里掐着。原先在老家使唤惯了的那些老奴都让儿子给发卖了,如今伺候她的不过是个老实蠢笨的粗使婆子和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也顶不了大用。她手头就是有这些年攒下的几百两银子,也不舍得花用,哪里能支使的动旁人?好在悠然还有一片不小的花房,还有两间专门用来种青菜的屋子。这大冬天的,看着点绿色也不容易,许白氏每日到这两处走走也能略打发些时间。银莲那张嘴又要开始胡说的架势,不由的抚了抚额头,当下劝道:“和娘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在背后说人是非。你如今住着人家的用着人家的,每日里还吃着人家给的新鲜菜蔬瓜果,不说感恩戴德就罢了,如今反倒说人不是,真是吃饱了撑的。”听了这话,白氏点点闺女的额头:“你这孩子,胳膊肘怎么还往外拐呢?”银莲将手上的镯子对着外头的日光照照,笑呵呵的对着娘亲道:“娘,你看,我这对镯子是不是透亮多了?”白氏没好气的看她一眼:“透了又怎样?瞧把你兴头的,不过是对镯子就把你给收买了。你怎么没瞧见人家的小姑子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都是什么?没出息的样!”闻言银莲睁大了一双杏眼说道:“娘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汐姐儿是表嫂的亲小姑,人家是自家人,表嫂向着自家人是应当的。我不过是个外八路的表妹罢了,大过年的,不说吃的喝的,人家给了我两身衣裳两匹料子还有好几样首饰一大盒宫花。都是顶顶好的东西,以前见都没见过的。就这镯子,我瞧着竟比娘亲压箱底的还好,怎么到了母亲嘴里反落了不是了?有本事你把身上穿的衣裳头上戴的抹额都拿下来再说酸话。”第三百一十四章 亲戚被闺女这一通抢白,白氏反倒没了脾气:“行行行,我闺女说的都对,是为娘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说这话了还不成?”银莲斜她一眼:“本来就不该说,不是女儿我不像着你,就凭您做的那事,换个心窄的早把咱们一家子赶出去了。哥哥要是因此分了心耽搁了明年的会试,那才有你哭的时候呢!以后,娘你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要少说话少打听事。”白氏无奈的笑道:“好,我就听我闺女的。说来也是上辈子造的孽啊,生了你们兄妹俩,一个比一个厉害,咱们都该反过来喊喽。”这几个月下来,银莲也是大有长进,已然学会了打一棒给一个甜枣的做法,不慌不忙的笑道:“娘上次不是说表嫂给我的那块湖蓝色的料子好看吗?这眼瞅着开了春就暖和了,我用那料子给娘亲做了一件春衫,这就去拿来给娘试试。”得了女儿孝敬的新衣裳,白氏是一丁点火气也没有了。她如今只恨不得天气热的再快一点,她好穿上新衣裳再出去嘚瑟嘚瑟。一出正月,悠然舅家的大表哥杨彻和表妹秀云一家就相携着一起来到了悠然家里拜访。原来秀云的夫君前年也考中了举人,这次特意约合着大舅哥来参加春闱。杨彻上一场春闱时正好生了一场重病,不幸错过了机会,这次总算是没出什么幺蛾子。两家人原先是预备住到杨律那里的,后来被悠然知道此事后,她便极力邀请两家住到自己家的宅子里。家里正好还有一个闲着的院子,住下她们两家是绰绰有余。过年的时候,安然又回去亲自劝了一回,他对大表哥说道:“按理,该当是请表哥和表妹一家住到我家里去的。只是我那宅子表哥也见过,就那么几间屋子,这几年又添了一些下人,着实是没有空屋子了。新宅子连件家具都还没有,也住不得人。姐姐家里既然还有院子,表哥就只管过去住,又不是外人,何必那样客套?再说了,二表哥住的那院子总共只有三间正房,你们两家人都去了怎么挪腾的开?”杨彻与悠然差的岁数大些,就没说过几回话,因此总觉得有些生疏。听了安然的话,他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下巴:“这样,会不会太麻烦表妹了?”安然笑道:“二表哥如今是我姐姐手下的得力干将,你们要是去他家住下,他不得腾出功夫和心思来照应你们?那他的差事谁帮着做?反不如你们直接住到姐姐家里,一应事务都有下人打理,也累不着姐姐。更何况,我姐夫虽然弃文从武,但他可是在我之前就拜在我师傅门下的。姐夫的文才不在我之下,表哥得空和姐夫探讨一下,说不得能有些收益呢。”只这一样就打动了杨彻,至于秀云的夫婿,他是只管跟着大舅哥的,自然是住谁家都行。倒是秀云一听要住到表姐家去,便对自己丈夫说:“说来,我也有好几年没见过表姐了,也不知道表姐如今怎么样了。就是姑姑,也有两三年没见了。不如这回,我和相公一起去,一是和亲戚们走动走动,二来也能帮着相公打点一下起居,相公你觉得如何?”秀云的相公自然是愿意的,就是她的公公婆婆也乐意儿媳妇去和这样的亲戚多走动走动。于是这会子,大家就一起来到了悠然家里。悠然早就让人收拾好了院子,正好东北角还有一个客院给秀云一家住正合适。杨彻则安排在了沈泽书房旁边的屋子里。横竖如今沈泽已经另外有了处理隐秘事情的地方,这里放着的不过是些大面上的书籍,没什么不能与外人看的。悠然原打算让大表哥和秀云一家挤一挤住一个院子,后来又觉得这样似乎不大妥当,因此征询了相公的意见后就做了这样的安排。杨彻只带了一个小厮过来,悠然见状便又指派了一个婆子过来帮着做些杂务。自过了年,悠然就在心里盘算着她们什么时候过来,如今见了娘家亲戚,心里自然称愿。一边让下人帮着抬行礼收拾东西,一边携着秀云的手到了花厅里头。至于杨彻两人,和悠然打过照面后,自有沈家管事和沈江在外院招待,悠然还特意让人去请了许家大爷过去相陪。悠然见秀云身边也只带了一个婆子和一个才留头的小丫鬟,不由问:“我记得你成亲时不是买了一个大点的丫鬟吗?怎么没带来?”秀云笑道:“你说那个小梅啊,她去年成亲了,如今正大着肚子,我就没带她来。正好她在家里也能帮我照应着大小子。”悠然笑着说道:“说来我上一回见石娃的时候,他比囡囡也大不了多少,如今应该是个大小伙了,就算是路上见了面,怕也不认识了。”秀云和煦的笑笑:“可不是吗?小孩子都长得快,别说两年了,两个月不见都大变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