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作者:白玉樱桃      更新:2023-06-29 15:06      字数:7731
  宋四张张嘴唇,想要靠口求饶来着,结果淑嘉却是懒的和他们再敷衍下去,径自吩咐道:“既然他们给脸不要,那么就别怪本宫不留情面了。每人二十大棍,然后各自送回家,本宫今日受了惊,要回宫找父皇给我做主去。”说着,抬腿就要走,众纨绔一听这事要上达天听,都大惊失色,这事真捅到皇上那里还有他们的好?纷纷喊道:“公主殿下饶命啊!”悠然也瞧出了淑嘉话里作势的成分居多,当下劝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要是传到圣上那里,圣上一向疼爱公主,必定会下旨严惩。到时候他们的家人恼怒这些人惹到了公主和圣上,又如何还肯看顾他们?这些人侥幸的能逃得一命,运道差些的怕是连命都要搭上。公主一向心善,何不饶过他们这次,也算是日行一善了。”这话可谓是句句说到了众人的心里,要知道纨绔也有纨绔的苦恼啊。悠然又看了一眼宋四,说道:“尤其这位宋四爷,还是静柔大长公主的爱孙,论起辈分来,还是公主的表哥。”听到悠然替自己说话,宋四的眼睛瞬间大了起来。淑嘉哼的一声:“本宫才没有这么丢人现眼的表哥呢。”悠然笑道:“不管公主认不认,到底血脉在那里呢。静柔大长公主是宗室长辈,一向明理,想来她的孙辈应该不是这等无赖之辈。今日之事,说不定另有隐情也不一定。”她心里有种预感,今日这事十有八九有静华母女的影子在后头,因此便出言诈了一下。果然,宋四一听这话,马上哭喊道:“还是这位夫人眼光独具,我们哥几个可不是被人给骗了吗?都怪那个静华县主,昨日去宫里不知道受了什么气,就跑到祖母那边说了这个店半天的坏话。祖母年纪大了,最是心软,信以为真,便让小的来给讨个说法。我也是听信了小人挑拨,误以为这家店有些欺辱人,才纠集了几个弟兄过来的。”说完,大声哭诉道:“都怪小的识人不清,误信谗言,才酿成今日之祸。这些弟兄们都是被我喊来给我助阵的,一人做事一人当,公主要杀要剐只管冲着我来吧,还请公主殿下开恩,将他们都放回去吧。”没想到这个宋四还有几分骨气,不只是悠然,就连淑嘉也高看了他两眼。众人纷纷磕头求饶:“咱们都是一起来的,要走一起走。请公主饶了小的们这回,以后肝脑涂地、结草衔环报答公主再造之恩。”淑嘉听到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语,“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瞧你们的穿戴想必家境都是上等,一定是读过书的,正经的文采武略没学到半分,只学会了这些胡搅蛮缠。”说完,顿了一下,脆声道:“罢了,瞧在本公主今日心情上好的面子上,就饶过你们这次。把那套琉璃盏给本宫双倍赔了,都滚吧。”一听这话,宋四率先磕头道:“多谢公主殿下大人大量,微臣感激不已。”说着从衣兜里掏出几张银票来,数一数,不多不少,正好一千两,递给旁边的内侍。淑嘉看也不看吩咐道:“给大家喝茶吧,今日跟着本宫出来的,人人有份。”下人们都大喜,纷纷谢恩不止。那些纨绔们看着这一幕,心里都在滴血:瞧瞧人家,这年头下人们都混的比自己好啊,随随便便就得了几十两银子的赏。顶自己一个月的月钱了!虽说大家公子,没有几个单靠月钱过活的,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此时此景下迸发的“仇富”心里。尤其是宋四,捂着自己空空如也的荷包,差一点就要哭出来了:自己每日里在祖母身边买乖讨好容易吗?统共就攒了这么点私房,这下子可好,一分也没有了。淑嘉见他们还愣在原地,皱眉斥道:“你们怎么还不走?难不成要本宫派人相送?”宋四连忙赔笑道:“不敢劳烦公主,小的们这就走。”说完,带着弟兄们正要转身,又听淑嘉喊了一声:“站住!”宋四战战兢兢的回过身来:“不知道公主殿下还有什么吩咐?”淑嘉说道:“今日之事出去不得乱说,要是外头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到本宫耳朵里,你们小心自己的脑袋。”宋四打了个哆嗦,开玩笑,这事让他们说他们都不会说的,让家里知道了,最少不得一顿板子?他连忙挤出一抹笑,挤着脸道:“殿下放心,小的们保证不会乱说的。”淑嘉点点头,然后说:“嗯,本宫就信你们一回。还有,本宫这铺子一向生意不错,除了你们,平时少不得还有旁的不长眼的过来闹事。本宫久居宫中,对外头的事总是知道的慢些。既然你们今日这样有幸撞到了我手里,那本宫就把这家铺子的安危交给你们了。日后若是铺子里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不管是谁做的,本宫统统记到你们的头上。”宋四眼珠一转,非但没有不情愿,反而一脸郑重的应下:“公主殿下请放心,以后微臣日日带弟兄们来巡视一番,但凡有想要闹事的,绝对不会轻饶他们。”要是能借着大公主的势靠上大皇子,那么他倒要瞧瞧,谁还敢笑话他是一事无成的纨绔!当然这些话如今他也就只敢在肚子里腹诽一番,一个字都不敢说出来的。淑嘉见他上道,也缓了脸色:“你若是真能干点正经事,自有你的好处。好了,快走吧,本宫今日好好的兴致都被你破坏了。”见淑嘉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变了好几次脸色,宋四心里暗自滴汗:这才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啊,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己的祖母虽说也是公主之尊,但是碰上这位,那也只有哄着的份。终归还是与当今的血缘稀薄了些。想到这里,宋四不由将往日的嚣张气焰收敛了几分。待他们一行走了之后,悠然暗地里终于松了一口气:“都是我的不是,要不是非要拉着公主来看铺子,也不会让公主遇上这样的糟心事。让公主受惊了。”说完,深深的行了一个大礼。淑嘉一把扶住她的胳膊,笑道:“舅母多礼了,你原也是一番好意,这样的事情岂是你能预料到的?反正回宫也没什么乐趣,今日也算开了眼界,见识了一番京中的别样景致。要不然以往只听过纨绔二字,还没真正见过呢。”紧接着,淑嘉又叮嘱了一番跟来的下人,包括一行侍卫们,今日的事情出去后不得透露半分。大家心里也都明白,这事要是被宫里知道了,淑嘉公主大不了是被训斥两句,他们这些跟着伺候的奴才可就惨了,因此都忙不迭的应下。在宫里待的时间久了,早就知道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送走淑嘉,悠然总算是舒了一口气,这一天过的,比以前当小丫鬟时做一天粗活还累。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发待晚上沈泽回来后,悠然把白天的事大略和他说了。然后捂着胸口道:“淑嘉公主年纪虽小,好在是个宽厚明理的性子,否则今日这事怕是不能善了。我着实没想到静柔大长公主行事竟然这般霸道,竟然想做那巧取豪夺之事。”沈泽皱着眉头说:“宋家何时打过你嫁妆铺子的主意?这事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起过?”悠然这才惊觉自己好像说漏嘴了,忙轻笑道:“大长公主府上的管事来过一次,透过那么一点意思,想要花些银子盘下流光阁。我原想着只要差不多,就卖长公主府一个面子罢了。谁知他们给的价格着实太不像话,我便没有答应。原本以为这事就算是过去了,没想到他们家竟然会这样明目张胆的。”沈泽冷笑一声:“宋家仗着大长公主的势,仗势欺人巧取豪夺的事做的可不在少数。能让你说出‘不像话’这样的词语来,看来他们给的银子定是很少了?”悠然轻叹一声:“可不是很少,他们家竟然只给五千两银子,就想着把铺子还有作坊和老师傅们全都接手。”如果可以,悠然也不愿和宗室的人对着干。只是他们家开出这个价码来也实在是瞧不起人,不说作坊的事,单这家铺面以如今的市价来算就能值一万多两银子。说完,她又感慨道:“咱们家娘娘还在呢,这些人就如此的嚣张,是觉得我们家一定会没落吗?”沈泽拍拍她的肩膀道:“总会有那样落井下石的势利小人的,不必放在心上。估摸着他们也就只会出些类似的阴私手段,明面上却是不敢直接对上咱们的。好在我们马上就要走了,总有几年时间不必再理会这些小人嘴脸。”悠然伸手反握住沈泽的手:“我倒是不担心咱们,如今那人还要用你,总不会太让咱家没脸。我只是担心皇后娘娘,宫里那是什么地方?最是风刀霜剑、踩低捧高的地界,虽然有大皇子和公主在,那些宫人揣度起当今的心思来,底下还不知道怎样慢待娘娘呢。还有那么一些宫妃,又有哪个是好相与的?”沈泽深叹一声:“如今我们也不过是白担心罢了,宫里头又使不上劲。不过,你也说了,只要有大皇子和大公主在,还有太后在一旁看着,那些宫人就是怠慢也会有所收敛。我们现如今能做的,也不过是去西南建些功绩,好给娘娘添些依仗。”悠然点头:“如今,也只能如此了。”说着,又想起一事,抬头问道:“这两天,好几个亲近人家都过来问询,你刚升了二品又即将启程,大家都想着送送你。”沈泽略一沉吟,然后摇头道:“还是算了吧,如今时机不对。我后日一早就走了,还有些公务没有交接完成,实在也没有时间去弄这些。”悠然附和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如今咱们家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只是来往的人家也有不少你的同僚,不好自己做主,就问问你的意见。”沈国公刚走那会,悠然明显能感觉出这些人与自家走动减少了许多。只是等沈泽升职的旨意一下,有些人又忙不迭的前来送礼示好,真的是让悠然不喜欢。要依着悠然前世的性子,像这种趋炎附势的小人嘴脸,她是见都懒的见的。只是世情如此,悠然在这里混了这么些年,也早已经习惯了戴着虚伪的面具和各色人等虚与委蛇。好在,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到了闽地那边,天高皇帝远,以她的诰命等级,不想见的人也不必再敷衍,想想就觉得舒心!第三日一早,沈泽带着一些体己下人,轻装上阵,天色还未大亮就悄没声的离开了京城。消息一出,让一众想要再来送礼攀附的人大失所望。悠然没时间在乎这些人失望不失望,虽说东西都是下人收拾,可是什么东西要带什么不带、带哪些下人留下哪些看家,这些都是需要她亲自操心的事情,一些贵重的金银细软,她也不放心让小丫鬟去动手,自己带着几个大丫鬟收拾才放心。另外,此去一二千里,饮食上面一定存在很大的差异。悠然前世倒是跟风去过鼓浪屿一带,可是那时候的物流多发达啊,她去了以后除了吃水果就是吃鱼丸什么的,对当地的饮食也没有认真研究过。除了鱼丸和海鲜,悠然实在想不起闽地那里还有什么特色的吃食……只是不习惯也没办法,这么远的路,估计什么吃食带到那边也都能坏掉了。只除了一些腌菜和菜干、调料等物,悠然让自家酱菜铺子将各色酱菜挑好的封了一坛子。正好又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一个有心思的庄头特意送来了刚晒好的各色菜干。都有豇豆、萝卜、莴苣、小青菜等干菜,还有一些苹果干和秋梨干。这东西送的正对了悠然的胃口,因此让人厚厚的赏了那个庄头。只是东西太多,因此只要丫鬟收拾了其中一部人,下剩的都分给了几乎亲近人家。知道她们要走,众人少不了都有贺仪相赠。尤其是娘家等体己亲戚家里,更是有着诸多不舍难过。原先林母担心女婿提前走了,女儿一众妇孺在路上会有些不便。后来知道自己的侄子也要跟着,才算是略略放心,毕竟沈江再能干也还没有成家立业。在老人家心里,没成家的就是没长大,她还一直把沈江当孩子看呢,总觉得他不如年纪大些的办事稳妥。又兼着杨律是自己的亲侄子,自然又多了几分亲切。心里的担忧略略少了那么一点。只是再担忧,她也说不出让闺女留下的话来。林母算是青年丧偶,虽说自己没经着这些,但是这么大年纪见的也足够多了。她知道感情再好的两口子离开的时间长了这情分也就疏远了。她若是真的把闺女拦下来,才是害了悠然一辈子呢。就这样,悠然带着亲人的不舍与牵挂,带着一对儿子和玉莲等人,于九月二十这天,辞别众人后正式踏上了遥远的旅途。第四百五十二章 途中一行人先是坐马车到了津门港,然后又换乘了官船。一路上的饮食起居都有杨律和沈江等人在外打点,确实很是妥帖。毕竟如今悠然好歹也是二品诰命,一路上沿途的各地方官员巴结还来不及,再没有故意刁难的。旅途漫漫,官船一路向南,可谓是经过了大半个康朝的海岸线,途中自然有不少繁华的港口。要是在前世,悠然有机会经过这么多地方,自然是忍不住要下去逛一逛的。只是,如今她一门心思只想着尽快赶路,好早日到达闽地,因此沿途除了必要的停靠,她也没有多少浏览风景的兴致。其实也不只是她,这回南下除了她家的那些亲眷,还有几家沈泽下属的家眷一并跟着。有徐光的妻子魏氏和另一个副将陈山的妻子郭氏,另还有几个兵士的家眷,俱都依附在这一艘官船上。好在官船够大,上下三层高,有二十多个房间,因此大大小小的住了百十号人也没有太过拥挤。诸位女眷的心思都是一样的,都想着尽快赶到闽地,早日见到自己的丈夫,因此即使停靠的诸多港口码头瞧上去都异常的繁华热闹,也没人提出来要去逛逛。或许有人有这心思,但是你不说,悠然就当不知道。反正她前世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再者,榕城港可谓是大康朝最最繁华的海贸港口了,到了那里,什么好东西没有?何必再在路上耽搁时间,万一再出点什么意外,岂不更让人揪心。因此,官船是一路急行。又加上天公作美,一路行来没有遇到大的风浪,可谓是顺风顺水,一日千里虽有点过,但是一日走个几百里还是很正常的。好在官船够大够稳,虽说一开始大家有些不适应,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无聊了,几个女眷凑在一起打打马吊、喝喝茶聊聊天什么的,时间也消磨的很快。悠然原先还担心几个孩子年纪小身体弱,担心他们路途中会出什么状况。没想到几个小孩子适应的都很快,尤其是康哥儿和平哥儿一丁点的晕船状况都没有过,一路上都是活蹦乱跳、精神奕奕的。每天都在船上上上下下的跑个不停,还时常跑到甲板上看玩。船上到底还是有些颠簸,悠然也怕他们在船上看书会伤了眼睛,因此并不拘着他们看书识字什么的。由着他们在船上玩耍,只是派奶妈等人好好看着他们。就连他们与船夫、水手等一起说话、玩闹都不制止。男孩子嘛,就应该多见些世面,如今好容易有这样的机会,一味的拘在屋子里头能学到什么?魏氏的儿子今年也有两周岁了,正是满地跑的年纪。她见了悠然的做派,也不拘着自己的儿子,时常让丫鬟婆子抱着儿子去找康、平哥俩玩。她的这一举动让另一位女眷郭氏颇为不屑。郭氏算是这行人的女眷里年纪最大的,她与一般的武将女眷不同,算是出身耕读世家,娘家父亲是做过翰林的。因此比起旁的同僚家里,郭氏更加希望儿子将来能走文官之路。陈家长子今年已经有十四岁了,平日就在文华书院读书。这次并没有跟着一起南下,而是留在京中上学。跟在她身边的是大女儿玉珍和小儿子玉林。玉林今年虽然才七岁,但是《千字文》《三字经》等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还会背上百首唐诗宋词。在郭氏眼里,小儿子的资质比他哥哥还要好些,因此她是极力的想要培养幼子成才。每当甲板上传来儿童的打闹声时,小玉林都会忍不住的心生向往之心。他多希望自己的娘亲也能让自己出去玩一会,但是每每对上娘亲饱含希冀的眼神,他也只能把这希望埋藏在心里。郭氏又岂会看不出儿子眼里的奢望,只是除了玩,她更希望儿子能够专心苦读,将来能够一举成名天下知,那么她此生就圆满了。这日,天空中飘起了阵阵细雨,外面乌云密布,虽说海上暂时没有太大的风浪,但是稳妥起见,官船还是在就近的一个港口停了下来。此地隶属江南府的海坛县,也算是一个颇为热闹的大港口。她们这次停的地方离岸边挺近,因为船上的一些蔬果和米面等不多了,需要补充。杨律正好要带人上岸采购,便派人来询问看有没有要带的东西。康哥儿和平哥儿兄弟两个听说了,跑到悠然这里来,非要跟着一起去看看。悠然看着外头的绵绵细雨,皱着眉道:“外头下着雨呢,你们俩不要胡闹。”两个小的好容易逮着这个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别说他们俩了,就连桃良这个小姑娘也在一旁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满怀期待的看着悠然。恰好几位女眷都在这里,魏氏先笑道:”既然两位小公子要去,就让他们去看一下吧。往常我们靠岸的时候天色都暗了,今儿虽然阴天,好歹才到晌午,就让他们去开开眼,多找几个下人跟着就是。”悠然头疼的抚了抚额头,她倒不是不想让儿子开眼界。可是这样的港口向来都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里头什么人都有。她只要一想到红楼里头英莲走丢的那一幕,就有些不大放心。她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表舅是要去办事情的,你们跟着岂不累赘?”这个理由明显说服不了兄弟俩,康哥儿振振有辞的说:“那可以让江二叔带我们去啊。”悠然回道:“你们江二叔还有事情要做,哪能光陪着你们胡闹。”她们的船只要一靠岸,当地的父母官少不了会派人前来问询。船上总要留个够身份的男人出面应酬。听了这话,许氏笑道:“他们俩想去,就让他们去吧。多带几个稳重的下人,我估摸着铭哥儿肯定也想去,就让他一起吧,也好有个照应。”铭哥儿是她的长子,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为了避嫌,一直跟着父亲住在一楼,从未上来过。悠然知道铭哥儿年纪不大,但是往常跟在他父亲身后没少历练,处事也很稳妥,便应了下来。第四百五十三章 惊喜?悠然唤过两个儿子的奶妈过来细细叮嘱了一番,转头瞧见桃良一脸的艳羡。再看看沈汐,虽然没有桃良那样明显,但是眼底也流露出几分向往。当下浅笑道:“罢了,你们俩要是不嫌弃外头下着雨地上泥泞,便也跟着一道去开开眼吧。”两喜,下雨算什么,横竖有鞋套呢,大不了不就是双鞋子吗?这样的外出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于是两人忙忙的回房间换衣裳去了。看到两人急匆匆的背影,悠然不由的笑着对边上的众人说:“到底都还是小孩子,喜欢出去逛着玩儿。”几位女眷都笑着附和:“是呢,咱们这么个年纪的时候不也是喜欢憨吃憨玩吗?”只有郭氏心内颇不以为然:那个桃良也就罢了,看着也就十岁出头,勉强算是小姑娘。可是那个沈家的大小姐,听说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呢,比自家女儿都大两岁,这么大的姑娘了还一味想着出门去玩,原就不应该。沈夫人竟然不拦着,真真是有失体统。只郭氏到底不笨,知道这话不能明着说出来,只在心底腹诽了一番。将小家伙们打发走了,悠然笑着对众人道:“横竖下雨今日是走不成了。诸位不妨回去看看,有什么想要添置的,可以派下人出去采买一些。便是自己想去逛逛,也不打紧。下头人打听过了,这个港口治安还算不错,上了码头就有不少的铺子,你们想去逛逛也是可行的。只千万要注意着安全,天黑前一定要回来。”众人闻言,心里都不胜欢喜,忙不迭的应了下来,纷纷告辞回去自行安排不提。待众人走后,甘松笑吟吟的对悠然道:“既然机会难得,夫人为何不上去逛逛呢?”悠然摸摸自己隐隐作痛的,她自成亲以后虽说一直都是细心调养,但是这痛经的毛病也只是有所缓解。平时倒也罢了,在这船上原就有着诸多不便,恰好又碰上这种阴雨天。到处都让她觉得湿漉漉的,处极为不适,她已经有很久没有这样难受过了。听见甘松的问话,也只是浅笑一声:“没什么,下了雨,外头定是湿漉漉的,不想出去。正好她们都走了,你扶我到躺一会吧。”甘松迟疑道:“眼瞅着马上就要用午膳了,夫人何不等用了午膳再休息?”悠然摇摇头:“我不想吃,让她们不必往这边送了。”正说话间,玉莲和苏合并肩从外头进来。苏合手里端着一个托盘,走到悠然跟前,从上面端下一个小碗,笑道:“姨太太瞧着您脸色有些不好,就去做了这碗红枣汤给您,您快尝尝吧。”怪不得刚才大家都说着话,玉莲就突然不见踪影了,原来是去忙活这个了。悠然心里一暖,笑道:“让堂姐费心了。”玉莲笑道:“这算什么,旁的我也帮不上忙,只能做这点小事了。恰好厨房里没有红糖了,我这才找苏合讨了一些。知道你不吃姜,里头没有放姜片,否则效果还要更好些。快点趁热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