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
作者:紫云露      更新:2023-06-30 04:20      字数:5582
  小玉终于哈哈大笑,扳着手指头算:“你们什么时候睡在一起的?”“别算了,我们四五年前就睡在一起了。”贺博远打断妹妹。“啊?”小玉看看他俩,“那时候你们就在一起了?那时候你不是与杨冰凌在一起吗?你们,你们看来杨冰凌真没骂错啊,你真的移情别恋?”小玉还有一句关于莫晓萱的,没有好意思说出来,那就是莫晓萱真的是破坏他们感情的第三者。“得了,小玉,你别听你哥哥误导了。那次艾瑞过来,喝醉了酒,醒来就说喜欢我,你哥哥就把床贡献给了我,他自己睡沙发。半夜里艾瑞醒来,以为沙发上的还是我,迷迷糊糊地就过去抱,你哥不知怎么,当时特别怕艾瑞,就溜到我房间里,那时我已经睡着了,也不知道,直到早晨醒来,才发现两人在同一张床上,可是什么也没做,两人相隔十万八千里。连衣服都没碰到。”莫晓萱说。“我不信,哥哥一定是故意的。”小玉说。贺博远作势要打她:“你再黑哥哥试试。”小玉又大笑,看着莫晓萱:“你知道哥哥为什么怕艾瑞?”“你再胡说!”贺博远说着就要拎他妹妹离开。莫晓萱也笑:“艾瑞难不成是双性恋?”本来想说男女通吃,但考虑到有长辈在,莫晓萱就选择了这个相对比较文雅,比较学术性的一个名词。“不是。”这次开口的是外公,“艾瑞与博远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远还小,眼睛大大的,眼睫毛长长的,看着很可爱,艾瑞就老喜欢把他当布娃娃似的,一会儿就去捏捏他,后来小远急了,跟他发脾气,艾瑞也是长不大的顽童,就更加要去逗他。后来每次都是这样,搞得小远看到他,就像好斗的公鸡一样,艾瑞于是更加乐不可支,然后恶性循环,每次见面都是如此。”“哦。”莫晓萱看着贺博远,“不早说,当初我还误会了他。”“不过现在好了。”莫晓萱想到那次去米国,艾瑞把所有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一点也看不出当年长不大的顽童样了。“言归正传。”贺博远已经吃完,看莫晓萱和妹妹只顾着把自己当笑话来谈,连早饭都不好好吃吃,就催促。“那外公的意思就是没意见,那就让小莫做主,帮你租出去了。”贺博远希望转移妹妹和莫晓萱的注意力。“你们做主。”外公点点头。“要我说,你们也很忙的,哪有时间再来照看这房子?既然不住,还不如把房子卖了。”江雨兰说。“那怎么行?以后这房价要涨几十倍呢。”莫晓萱脱口而出,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你怎么知道要涨价几十倍?”贺博远不紧不慢地看着莫晓萱笑。莫晓萱冒出一声冷汗:“因为我知道这几年房子都在涨,要是按这个速度涨下去的话,不可能几十倍吗?”贺博远可没想那么多,老婆反正经常眼光独特,现在她不管说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来,贺博远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想逗逗她,看看她怎么强词夺理地解释,这已经成为贺博远的一大乐趣。“倒也是。”江雨兰想想,莫晓萱说的话也确实不错,既然现在又不等着这卖房子的钱来做什么,那就不卖吧,租出去也行。其实这时候银行有一种三年保值储蓄,三年钱就可以翻一倍,而且国家分房的福利还没取消,所以这两年的房价还是比较低的,尽管如此,还是很多人买不起。这个时候房租也不高,远不能像后世那样租金可以还房贷。要不是贺家真的是资金实力雄厚,断舍不得把房子空缺在那里。不过莫晓萱知道,一两年,有的单位两三年后,最后一批福利房就要结束,全部要进行房改,当然房改房的价格要低一点,但只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职工才有这福利,普通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莫晓萱正好想要做中介,那就把这个作为自己中介公司的第一笔业务吧。莫晓萱这几天已经想好了,暂时因为没有可靠的人选,那就暂时把这个中介牌子挂到自己的母校理工学院附近面点大姐那里,自己可以给她一定的提成,就在她的加工坊的直营店里挂个牌子,先做起来再说,至于其他相关手续,自己再慢慢来搞。好在现在自己是做律师了,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多起来,设立个中介公司,简直是小菜一碟。这要是在几年前,尽管也能搞得起来,但是会走很多弯路。没想到外公的这套房子倒让自己来个开门红。“说到这件事,我想起来了。”贺鹏程说,“我好像听到消息,你们在县城的那个加工点,那一块地皮给一个单位整体买下来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开始拆迁,你们是打算要补偿呢,还是以地换地,或者要房子?”因为现在莫晓萱的生活重点已经不在县城,再说县城的消费也不如上海,点心这东西容易模仿,许多老师傅都开始辞职回家自己开店,所以县城这个加工点现在已经成了鸡肋,赚的钱除了各项开支也没有多少盈余。第315章 县城的加工点要拆迁现在既然政府要拆迁,那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换地吧。房子怎么换?”莫晓萱问。“最终的方案还没出来,目前有几种说法,一是折价拿钱,以后就两讫了。还有就是有多少地,换多少地,地上的房子折价,可以折价换地,也可以拿钱;再一种说法,就是有多少地,换多少地有多少厂房换多少厂房。”贺鹏程说。“第三种,其实就是在原来多少地的基础上建好房子给你?”莫晓萱问,“其实这也是最合算的,但是原来的厂房格局不好,不符合现在工业发展的要求,这样的厂房将来用处不大。还是第二种选择方法好,我们可以多拿一点地,然后自己建厂房。”“老婆,你还打算回县城开什么厂?”贺博远确实不懂老婆了,天下有她不想做的事吗?自己虽然说有钱,但那也不是无止境啊,现在投入已经这么多,还要再投入吗?关键自己也不是千手观音啊。“不,我不开厂。”莫晓萱知道贺博远的疑问,就笑笑,“你有没有留意深圳、东莞那一带的特色?在那里开厂为什么这么容易?因为国家建了大量的厂房啊,谁看中什么项目了,随便租个厂房就能生产起来,要是不想做了,房子一退,设备一卖,拿起钱就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也可以建厂房出租啊!”前世就有人,不花一分钱,利用国家的政策漏洞,贷款把破产的老国企买下来,然后就靠出租厂房过日子,空手套白狼,轻轻松松,一年拿几百万的租金。“谁开厂的没有自己厂房啊,要租你的厂房干啥?”贺博远不相信这个方案行得通。“你先听我的,要是行不通,租不出去的话,我们再卖掉也不迟。”莫晓萱知道,安置的工厂用地在后来兴起的工业园区,那块地后来一年一个价,比房价飚得都快。“好吧,先听你的。”反正那个破厂房,当初买下来也没花多少钱,只要老婆不再别出心裁地要再开一个厂,那就随她折腾吧。江雨兰现在已经彻底插不上话了,自己好歹也属于国家干部,也不属于真正的家庭主妇,可是现在儿媳的思想跳跃性太大了,自己一点也听不懂。每次莫晓萱的计划说出来的时候,自己都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经她一解释,又似乎很在理。现在就带个耳朵听吧,她们这些年轻人,整天在深圳,上海,国外跑,懂的东西特别多,胆子也大。看来等退休后,自己必须跟老贺到上海来,再在县城住下去的话,都跟不上儿子儿媳的步伐了,以后还怎么给他们带孙子?“那好,等具体消息出来,我再跟你们联系。”贺鹏程到底见识多,能够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他不像老婆,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件事谈完,莫晓萱就去理工学院,把事情安排好了,再找冯淑华。告诉她,大可不必为婚房操心,买不起房子,也分不到房子的话,暂时可以租房结婚。冯淑华摇摇头,她知道租房的价格,因为姐姐姐夫就在上海的加工坊打工,公司里是提供宿舍的,但是公司里提供的是集体宿舍,他们夫妻俩也没法住在一起,就想着到附近租个小一点的房子,然后找了好久,那种只能铺一张床,支张小桌子,连厕所、烧饭的地方都没有的房子,一个月都要八十块。要是再大点的一间屋,同样是共用卫生间,在走廊里烧饭,这样的房子也要一百五一个月。这还是在上海的偏远郊区。姐姐姐夫最后还是没舍得,有这钱,都可以给孩子买牛奶喝了。冯淑华和方浩文两个人要租房子的话,那也不可能租那么远,必定在学校附近了,那房子不贵死了?那倒也是,这时候除了外企,在国企、私企的话,即使大上海,大学刚毕业的,工资也只有五六百一个月,比小县城也就多了二百块都没有,而且这还是各项补贴、奖金都包括在内的。接下来,为了打探到确切的房价,莫晓萱天天买晚报,把晚报上租房售房的电话都记下来,一会当买方,一会儿当卖方,一一打电话。踩了市场,莫晓萱心中有底了,冯淑华的担心确实不无道理,现在租房还真的大有市场,许多到中国来发展的老外,大都选择租房,越是品质高的住房,反而越容易租得出去,价格也很可观,按这样的价格,房租还是可以还房贷的。而且根据晚报的信息,莫晓萱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要做好中介,自己既可以作为买方求购求租,也可以作为卖方在晚报上打广告,这样得到的信息就多了。哎呀,真聪明啊,这是前世没有做过的工作,也是自己突发奇想,完全是这辈子自我领悟啊。即刻就去晚报社,怕晚报广告部不给自己打这样的广告,就拉上小玉,一个作为买方,一个作为卖方,分别打广告。办完手续才知道,自己完全想多了,晚报才不会多管闲事呢,只要你肯掏钱,广告随便给你做,而且要是长期合作的话,还可以优惠。本来一期广告只给打一个星期,莫晓萱一下子付了三个月的费用。等到上海的中介搞成功了,再去深圳那里如法炮制。原来只要肯动脑子,真的是遍地黄金啊,只是你敢不敢去捡。这中间又飞了几次深圳,莫晓萱答应村民带他们到深圳做成衣厂的工人的,不能把这事抛在九霄云外,他们还在老家眼巴巴地等消息呢,跟衣先生说了自己的打算,衣先生也同意自己再外面再租一个车间,专做高档成衣。因为还要招聘一些设计师,所以这件事也急不起来,但不能让那些裁缝老师傅在家干晾着,莫晓萱就让他们过来,先跟大家一起做工作服。再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星期,莫晓萱去理工学院看看面点大姐收获如何。第316章 中介公司开业了面点大姐也正要找她,因为有一个老外看中了莫晓萱他们住的那套房子,因为对面的那套设施没有这边的齐全,老外情愿提高租金,但大姐做不了主,等莫晓萱回来定夺。莫晓萱只得联系了老外,让他再次上门,需要什么设施的话,可以为他添置。这个老外也很有意思,他除了看中洗衣机电视机冰箱这些常用家电外,还看中了莫晓萱做小笼包的小蒸笼。莫晓萱让贺博远请了几个男性员工,把他们这边的家电都搬了过去,还把电饭煲之类的一股脑儿都给了他,又告诉他这小蒸笼是做什么用的,老外笑了:“我以为是当摆设的文物。”两个房间空调都配备齐全的,所以帮老外把那几样家电安装好后。老外也没所求了,他其实也不打算做饭,其实连电饭煲都不需要,只要有烧水的就行,但是莫晓萱还是教他怎么使用电饭煲,做简单的食物,煲粥,稀饭,还有煲仔饭,菜肉饭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这套房子就算租了出去。再回到贺博远的房子里一看,也没剩下多少东西了,莫晓萱看着贺博远的那张床都要笑出声来,就那样放着吧,等以后两个人住在一起,彼此的回忆多了,他就不会再这么煽情了吧,到时候这个房子也可以租出去。再或者,可以把这张床搬回去,放到贺博远的书房外面的阳光房里去,冬天的时候,可以躺在上面晒晒太阳,也是很惬意的事。回去就跟贺博远商议,贺博远这次倒没有纠结,欣然同意了她的建议。这次还没有专门的搬家公司,所以这些事,还是要麻烦贺博远手下的员工。一切搞定后,莫晓萱再度去看面点大姐,见她登记的信息已经写了满满一黑板,莫晓萱知道,这个中介算是做起来了。非常开心,就打算去找冯淑华,让她帮在学校里找一两个学妹,自己可以给他们提供兼职机会。才一两年不见,发现学校破墙开店了,以前的大学,沿着围墙的是一大片树林,现在竟然被砍伐掉了,原来的围墙,变为一个个门面房,看来才完工没多久,因为才租出去了一两间,莫晓萱看着,心下一动,决定租一间,正好用来做中介的门面,这样就比挂在面点大姐直营店里正式多了。不过还是有个弊端,这里还是需要一个人长期驻守,学生党时间不固定,只能帮着做点文字工作。冯淑华听说了,连忙陪莫晓萱找学校管后勤的,两个人把租房这件事搞定,交了预付款,约好了具体交钱签订协议的日子,两个人这才过来。莫晓萱把自己想要招人的事情说了,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个时候中介也才刚起步,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发展却非常迅猛,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力会涌入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城市用工需求增加,手里掌握各种信息资源,就是一笔软财富。有了新的门面,面点大姐一个人实在分身乏术。虽然几年后才会出现互联网,但莫晓萱也打算未雨绸缪,新员工最好招聘素质高一点的,在校大学生是可以的,但是因为时间的不稳定性,所以还必须找个正式员工。冯淑华欲言又止,莫晓萱很奇怪:“你有什么为难的事?”“我不好意思开口,我可不可以介绍我妹妹过来?”莫晓萱知道冯淑华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哥哥姐姐都已结婚,姐姐姐夫、哥哥都在加工坊打工,嫂子在老家带孩子,父母也还在山里种地,弟弟考上了大学,妹妹读了高中,没考上大学,本来准备复读的,但经济压力太大,连冯淑华现在也没多少能力供她,她自己主动不读了。其实做中介,有高中文化水平也足够了。电脑什么的,以后可以慢慢学。“好啊。”莫晓萱还以为多大的事,一口应承下来,“你放心,你妹妹到这里来,我会安排机会让她参加培训,也会给她交养老保险,让她无后顾之忧。”“会不会给你添太多麻烦?”冯淑华有点不好意思,家里人麻烦莫晓萱太多了。“说什么呢?你妹妹也就是我妹妹啊,说实话,做这个中介并不难,也要有个知己的来把控才行。”莫晓萱说,“那你现在就可以写信让你妹过来了,她先学着,然后再招聘一两个大学生做兼职,基本就可以转起来了。”“你要好好带她,她一个小山村的没见过多少世面,一开始可能达不到你的要求。”冯淑华打招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