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作者:玖月晞      更新:2023-06-30 11:17      字数:2845
  宋冉猜不出:“不知道。……你看得出来?”李瓒又看了一眼,思索:“八十斤吧。”宋冉对重量没概念,她捋了捋帽檐下汗湿的碎发,问:“八十斤是多重?”他将她从头到脚看一眼,说:“差不多一个你这么重。”“……”她小声,“我才没那么轻。再说了,我觉得那个袋子也没那么重。”一旁杨队插话道:“我觉得比你重,怕有一百多斤。”原来这两人的对话大家都听见了。杨队一发言,士兵们开了话匣子,议论纷纷:“哪有那么夸张?五十斤吧,那里头或许放了棉花。”“放屁,这儿哪有棉花?”“我觉得六七十斤差不多。”“九十斤肯定有。”七嘴八舌讨论下来,话题突然一转,“那老人背得了九十斤?我看你都不一定背得动。”“九十斤老子背不动?信不信现在把你扛起来。”宋冉:“……”一片闹腾之时,李瓒说:“要不过去背一下。”众人交换眼神,跃跃欲试。杨队:“我觉得行。”宋冉:“……”这是一群小学生?李瓒跟同行的东国兵伊桑表达了下观点,没想到伊桑也很不靠谱地展示出极大的兴趣,高声冲着山坡上喊了声东国话,那老人停了下来。一群士兵们喜笑颜开,纷纷跳上山坡。他们越过收割完的麦田,踩着小腿高的麦秆,笑闹着朝山上跑去。宋冉大开眼界,举起相机跟着他们跑。老人簌簌站在田埂上,看着一群年轻的兵朝自己涌来,有些惊慌。伊桑笑着说明来意,老人这才放松下来,将背上的大麻袋放下,喘着气摘下头巾抹汗。那麻袋有小孩儿高,水井粗。杨队试着抱了一把又放下:“我去。真特么重。九十斤是绝对有的。”李瓒拉住背带绳,把袋子背上身,掂了一下,说:“差不多。”其他人纷纷试着去背,跟见着了什么稀奇玩意儿似的。李瓒跟伊桑说:“老人家上八十了没?”伊桑问了之后,说:“八十三。”李瓒说:“老人家身体硬朗啊,这么重的粮食也能背。”伊桑直接回答了:“嗨,农民都这样。别说老爷爷,老婆婆都能背上百斤,干了一辈子苦力,都习惯了。”李瓒看着老人皱缩的个头,极淡地笑了笑,又问:“家里几口人?”老人抬起干枯粗糙的手,一边比划一边小声絮絮叨叨。伊桑翻译起来:“九口人。不过大儿子一家逃去邻国了。小儿子当了兵,家里还有老婆婆儿媳和两个孙儿。”“平时还种地吗?”“种的。但因为战乱,很多庄稼都毁了。那么大的地,就收了这么点麦子。不知道吃完了之后该怎么办。”李瓒抿紧唇没说话了。他原地站了会儿,余光察觉到什么,回头一看,宋冉正在拍摄。他不太习惯露脸,稍显不自然地别过脸去,退后一步,出了镜头。不远处,大家还在欢快地背那袋米。李瓒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战友们,又不禁微微笑了。宋冉看着他含笑的侧脸,犹豫要不要拍下来,刚好他一回头,碰上了她的目光。他脸上随意的笑容还没散去,说:“我刚说错了,那袋不止八十斤。”她点点头:“嗯。”老人家得知他们是来拆地雷的,也很高兴,抖抖索索从兜里掏出几只揉得皱巴巴的卷烟,殷勤地递给大家。看那烟应该是在战场上捡的,是好东西,估计珍藏了许久。杨队立刻摆手说不要。老人语言不通,脸上笑出一堆皱纹,仍巴巴地递烟。杨队跟伊桑说:“你跟他说我们不要。”伊桑却说:“拿着吧。你们拿了他更高兴。”杨队于是拿了一支,另外两三个战友也拿了。最后一支递到李瓒面前,李瓒笑笑:“谢谢,我不抽烟。”伊桑解释了一遍,老人这才把最后那支烟小心翼翼揣回兜里。大家闹完了,跟老人道别。一群迷彩服的年轻士兵们又呼啦啦地跟倒豆子似的跑进金黄的田野,跑下山坡。李瓒走在最后一个,他拍了拍老人背上的麻袋,手偷偷往袋子里塞了十美元。塞完准备跳下麦田,这才发现后头还跟着个小尾巴宋冉。她表情有些微妙,手里的摄像机显然记录下了刚才的一幕。被抓了“现行”的李瓒有点儿不自在,低声说了句:“你这相机就没有关的时候。”宋冉:“……”怪我咯。他跳进了麦田,他的同伴们已经跑到山坡下的小路上。他追上去,跑了几步却停下来,换做走的。宋冉猜想他应该是在等她,便加快脚步跟上去。那时,山坡上起了风。收割过的麦秆一丛丛在她脚边划过,像小小的手抠在腿上,有点儿疼,有点儿痒。回城的路上,大家都累了,纷纷靠在车篷上休憩。李瓒也背靠着车帐,闭上了眼睛。脑袋随着车辆偶尔轻晃一下,看着像是睡着了。宋冉坐在他旁边,身体虚脱,但睡不着。脑子里幻灯片一样回想着那一幕——蓝天,艳阳,他和她隔着一段平行的距离,走下金黄色的山坡;谁也不说话,只是走着。她从小就内心敏感细腻,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总能轻易在她心里划下印痕。这不是什么好事。宋冉有些难受,用力皱紧了眉头,压抑住心中泛起的一丝酸楚和自弃。她真想赶紧从这车上下去,跑得越远越好。半小时后回到加罗城中心,卡车从裂纹的水泥路上驶过,一群黑乎乎的小孩看见了,跑过来追车,有的伸手要东西。但大家什么都没带,只能冲他们摆手。孩子们也不介意,仍然追着军车欢闹,又跳又叫还唱歌。他们的娱乐太少了,直到快到驻地门口,才一窝蜂地散开。下了车,杨队把士兵们叫到一处列队集合。众人分两列站得笔直。“立正!”“稍息。”“今天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尤其是李瓒、董文斌、张凯这几位战友,胆大心细,处事沉稳。同时另外几个战友,江林,王思存有疏忽遗漏的地方,希望以后工作中要注意。记住,这不是演习……”官兵们面容严肃,军帽下的脸被晒得泛红。“今天高温,大家在暴晒的情况下坚持一天,辛苦了。以后继续努力。好了,立正!——解散!”士兵们就地解散,宋冉关了摄像机,上前去找杨队。根据电视台要求,她还需要找一个士兵进行单独采访。杨队摘下帽子,擦着头发上的汗,问:“要单独上镜?”“对。”他回头看已经分散走开的士兵们,眼睛一眯,喊了声:“阿瓒!”李瓒回头。杨队冲他招了下手,回头对宋冉说:“挑个长得好看的。”“……”宋冉没吭声,想说能不能换一个人,但闭了嘴。李瓒走过来了,问:“杨队?”杨队指指宋冉,说:“你配合宋记者做个单独采访。”“行。”杨队转身走出一步了,又回头指了指:“脸和头发都洗洗,换身干净衣服。收拾得好看点儿啊。”李瓒:“……”……宋冉把三脚架摄像机架好,录音笔记录本都准备好了,坐在椅子上整理材料。没过一会儿,有人敲门。宋冉回头,李瓒进来了。他冲过凉了,头发干净,脸庞清秀,还换了身新的迷彩作战服。“李警官,”宋冉起身指了下摄像机对面的椅子,说,“你坐这儿。”李瓒过去坐下。对着面前黑漆漆的镜头,他有些不自然,抬手正了正衣服领口。宋冉说:“没事儿,你要是觉得哪里没录好,可以重录,可以打断,你别紧张。”李瓒好笑,说:“我不紧张。”“噢。”宋冉把小本子递给他,说,“这是我待会儿会问你的问题。你先准备一下。”“嗯。”他接过本子认真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