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节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3-06-30 13:28      字数:3971
  他手底下之人上前,从腰间的钱囊里取出了几文钱交给那男子。另一个便拉住那孩子,正要走开,那中年男子身后,一名妇人红着眼睛冲了出来,叫道:“阿宝,回来!”男孩子听到娘亲的呼唤,挣扎起来,却给那人紧紧地攥着手腕,喝骂道:“混账东西,撒什么欢儿!还不消停些?不然先打折了你的腿!”妇人胡乱哭道:“我们不卖了,不卖了!死也不要卖了!”那中年男子先是眼眶微红,继而喝道:“糊涂,卖了不比跟着我们饿死好?”“我宁愿一家人一块儿死!”妇人跪地,嚎啕大哭。母子相隔虽不远,却似生离死别。旁边众多百姓流民眼睁睁看着,有的人湿了眼眶,有的却面无表情,自从灾情严重以来,这种类似之事已经太多了……桓彦范虽不知前情后果,但看这种母子分离的惨状,正要冲过去,身旁却有个人杀出来,舔着舌头问道:“小郎君,你这碗粥不吃的话,可不可以给我?”若非他提醒,桓彦范差点儿将这粥泼了,闻言一愣,举手把粥碗递了过去。流民大喜,双手捧着碗,迫不及待地仰头喝起来。就在此刻,林侍郎喃喃道:“那孩子才多大?应该是不超过十岁吧?这不是违反了本朝律例么?”按照唐律,严禁贩卖十岁以下的孩童,就算是有家长同意,也一律视作违法,重刑处置。阿弦冷哼道:“怪不得还嫌我年纪大了呢。”“你们、在说什么?”桓彦范并不知道方才那一节,按捺胸中怒火问。林侍郎便将方才鼠须男子来问价之事说了。桓彦听罢,怒极反笑道:“好啊,问价问到朝廷的黜置使头上来了,不如我们一起去问问这括州刺史,他到底准备出多少价儿!”“就是,这满街的人死的死将死的将死,还有那些秃鹫鬣狗般的人逡巡吃人呢,他到底管不管!”林侍郎咬牙。阿弦道:“两位。”两人都看向她,阿弦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前方有个小客栈,我们去那里落脚再做商议。”这话如果是在才出长安的时候说,只怕林侍郎第一个得不答应,但此刻听阿弦开口,却委实不敢怠慢,渐有马首是瞻之意。当即三人往前而行,因灾情紧急,只想着要商议对策,却忽略了阿弦也是初来乍到,为何会知道有小客栈之事。落脚之后,林侍郎急忙说出心中所想:“主事有何打算?我们是奉命的钦差,眼见这江南的灾情比所报之的更严重,我们若不尽快出面配合括州刺史调度安排,随着天气日渐更冷,只怕不知还有多少人丧命,别弄得不可收拾才好。”阿弦道:“侍郎说的很是,灾情的确紧急,但越是紧急,我们越不能急乱,侍郎不如自问,之前朝廷所派的那些钦差哪里去了?为何他们来了那么多人,竟一点效用都没有?”“这……”林侍郎无法回答。阿弦道:“自从来到括州,我心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着这括州像一个地方。”两人齐声问道:“像是哪里?”阿弦道:“豳州。”当初的豳州,因为地方偏僻又处在交战之地,地方官无法维持治安,弄得散兵跟马贼多处滋生作乱,就算朝廷派了再多的人前来,也无法压制早已经强大的地方势力,所以竟不明不白地死了好几个官吏,这种情形,直到袁恕己来到才有所改变。阿弦道:“可就算是袁少卿那样能耐之人,也是因为从豳州大营里借了士兵,才镇压住了本地那些为非作歹的豪绅。如今我们又有什么?”林侍郎想了会儿:“豳州乃是边境偏僻之地,不受管教无法无天的化外之民多些,但是括州,到底也算是个富庶地方,应该不至于那般?且当时我们出京,朝廷派了三百兵马护送,这会儿既然已经到了,我们便可出面调用,以防万一。”阿弦问桓彦范道:“括州的本地兵力有多少?”桓彦范毕竟是金吾卫之人,来之前是做过研究的:“括州本地的府兵便有万数,至于地方豪富之辈等私募的团练等,少说也要成百乃至上千。”林侍郎细细一想,更是哑口无言。阿弦道:“所以这里跟豳州的确有所不同,在豳州,大营的兵力压制全州,所以袁少卿行事势若破竹,但是括州不成,就算动兵,他们也绝不会听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桓彦范道:“好,那么该如何行事?”阿弦道:“还是那句老话,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罢这句,又道:“可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件事。”---括州,北阁塔。这塔原本是本地寺庙所有,因水患之故,和尚们死的死,散的散,寺庙空了,先前便被流民占领。后来,刺史命将北阁塔重新收拾出来,作为敬斋祈福的所在。只不过近来有人传言,说是这北阁塔里死了人,夜晚会听见幽幽鬼哭等的说法。这北阁塔距离客栈只有两条街的距离,在桓彦范跟阿弦赶到之时,天正下起濛濛细雨。桓彦范道:“你确定要这样做?你怕跟他们硬抗冒险,如此却不冒险了么?”阿弦不答,只是冲他一笑,纵身跃起,翻墙入内。桓彦范无奈道:“可真是个急性子。”想了想,又自个儿笑道:“不过我喜欢。”他轻轻地一跃而起,也随着阿弦跳进了寺内。塔下有两名守卫,桓彦范飞出两块在外头地上捡到的石子,两人只觉得眼前一昏,双双晕厥。桓彦范对阿弦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如何?”阿弦向他举起拇指一晃。当下两人分头而行,桓彦范往塔上三层,阿弦却转身掠向寺庙深处,且说桓彦范步步提防,直到推开三层塔的内门之后,他整个人呆住了。就在塔身之中,居然关押着好些幼小的男童女童,小孩子们不知所措地被用绳子捆在一起,有几个不知何故已晕了过去。桓彦范扫视忍着鼓噪的心情,上前将孩童们身上的绳索解开,有几个小孩子便嘤嘤地哭了起来,有个年长些的孩子大概懂事,满是稚气问道:“你是大恶人派来的吗?”桓彦范道:“不,我是大好人派来的。”许多孩子便天真而高兴地笑了起来。桓彦范的心情复杂之极,只得暂压下一切,正要领着众孩童出门,意外地却发现其中一个晕厥未醒的瘦弱孩童的手腕跟身上,都带伤痕。---与此同时,寺庙深处的静斋之中。窗纸上,映出两道影子,其中一人道:“这次朝廷的赈济米粮,布匹,钱银等,实在犹如及时雨一般。”另一个说道:“此事要做的机密些,切勿走漏风声。因为前次钦差半路遇害之事,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不知此事可跟使君等相关?”先前那人道:“这就未免太看得起我们了,一则鞭长莫及,二则,就算我们再大的胆子,也不至于就猴急的在钦差才出长安就要动手,这不是故意要惹朝廷的注意么?”“不是你们则最好。”“放心就是了。不过……又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呢?”两人毫无头绪,那叫“使君”的便劝酒:“横竖如今钱银即将到手,请回头转告……”正说到这里,忽地听到外间一阵鼓噪,竟是有人高声叫道:“有刺客,拿下!”阿弦正在凝神静听里头对话,猛然听到声音仿佛是从寺塔的方向传来,她生怕桓彦范有事,也顾不得留意里头之人,纵身便要掠回,查看究竟。谁知身形才一动,就听到利器破空的声音传来,大大超出阿弦意料。她万没想到屋内之人竟会来如此一招,但仅仅一招,便流露高手风范。阿弦腰肢一扭,几乎跟里间射出的那“暗器”擦身而过,“怵”地一声,腰间的棉袍已给割破,那物却一直撞落地面,发出碎裂声响,原来是一只瓷杯。能把轻薄的瓷杯耍弄的如此出神入化,阿弦心中凛然,要逃也已来不及,随着酒杯落地,里头的人也早掠了出来,不偏不倚挡住了阿弦的去路。阿弦抬头看时,却见此人黑巾蒙面,面具后的双眼暗黑冷酷。目光隔空相碰,这人微微震动,脱口叫道:“十八子……”话刚出口便知失言,此人忙掩口噤声。阿弦却已生疑:“你是谁?”这人见一时失言走漏消息,索性冷笑道:“要你命的人!”阿弦冷哼道:“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铛铛铛!”黑夜中敲锣的噪音仍在急促地继续,悚然惊魂。阿弦虽惦记桓彦范,但面前之人却不是个好对付的,何况更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思量间,人影一晃,是此人闪身掠了过来。阿弦见那身形幽魅如鬼,心中暗惊。听这人跟那使君的对话,像是极有身份,又知道她是十八子,那必定是来自长安了。难道,长安城里有人跟括州刺史私通?可既然被她发现了真相,只怕对方一定要杀人灭口……而她绝不会就这样窝囊地死在这种龌龊地方。“来得好。”阿弦抖擞精神,不再顾虑其他,合掌而上。她原先本身的武功底子颇佳,当初从桐县往长安而来的数月,也多蒙受崔晔教导,有道是名师出高徒,阿弦虽不敢自称高徒,但也终究有所小成。因阿弦在长安并没如何施展自身的武功路数,此人又因她的清弱相貌、女子身份先入为主,故而以为会手到擒来,没想到竟如此难办!纵认真应对也只能同阿弦对个平手,要将阿弦拿下,只怕要过个百招开外才见真谛。“此人”的身份的确特殊,且身后估计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的所为,跟阿弦缠斗这许久,他心里也渐渐焦躁起来。看阿弦气定神闲的模样,忽道:“崔晔都快死了,你却还在这里悠哉悠哉。”阿弦本有条不紊沉着应对,听到这句,身子凉了半边,方才纵身跃起进击,这句话入耳的瞬间,直接就坠跌地上,一个踉跄。那人见此话果然奏效,不由阴笑两声。阿弦虽觉着他兴许是在故意地想搅乱她的心神,可是这句话,就如同会动的魔咒,直直地钻进她的心里,心头那一点似曾相识的疼又开始颤动。“原来你不知道?”这人絮絮善诱,道:“他可是听说你的噩耗后,就一病不起的呢。”阿弦抬头:“你说谎。”她的心跳乱了,面上却还镇定,斩钉截铁地说道:“你说谎!”“我说谎?”这人似笑调侃的口吻,“听说他之前出使羁縻州后本就伤了根本,多亏孙思邈出面给他吊命而已,啊对了,据我所知,窥基和尚也去探望过,还说他什么……妄动心头血之类,损了神气之类,不知是不是胡话。”窥基……心头血……神气……那夜晃动的金光复出现眼前,阿弦忽然觉着胸口的那护身符开始发热,贴着心滚烫,烫的那股疼似弥散开来,四面八方地开始蔓延。而眼前之人见言语奏效,时机正好,遂桀桀一笑,纵身而起欲行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