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节
作者:八月薇妮      更新:2023-06-30 13:37      字数:3622
  阿弦道:“阿叔跟无愁主……有什么交情吗?”心底却掠过小时候的崔晔称呼萧子绮“萧哥哥”的情形。崔晔道:“算起来,我其实该叫他一声义兄。”阿弦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似等待下文。崔晔见她如此,一笑道:“怎么了?”阿弦狐疑:“还有么?”崔晔想了想:“你既然知道了萧子绮就是萧淑妃的兄弟,那不知,你知不知道他们这一家族的来历?”阿弦道:“有什么来历?”“那可是兰陵萧氏啊。”崔晔惆怅地叹了声。“兰陵萧氏……我好像听说过。”阿弦回答。“好像?你自然是不知道这个士族的厉害,”崔晔笑笑:“兰陵萧氏一族,据说追溯源头,他们的祖先是汉朝的宰相萧何。”阿弦惊讶:“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那个?”这个却是她耳熟能详。“正是那位萧何,”崔晔的眼中流露怅然之色:“萧氏最鼎盛之时,乃是南北朝,那时候萧氏掌国一百余年,族中文武兼备,人才繁盛,算来出过二十余位帝王,三十多丞相,你可听说过昭明太子萧统么?便是其中一位。就近的来说,本朝之初的丞相萧瑀便也是萧氏族人,太祖称呼为萧郎,足见亲爱敬重,可以说萧氏的世家之盛,可谓从古到今,从未有之。”崔晔侃侃而谈,五六句话,便勾勒出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家族百年历史。“二十多个帝王,三十多个丞相……好厉害的家族。”阿弦赞叹。但在敬仰赞叹的同时,阿弦却无端地又打了个寒噤,慢慢地举手抱了抱肩。——似兰陵萧氏这般,根基如此深厚势力如此庞大的士族,居然会落魄到如此地步。也无怪无愁主说他没了姓氏,原本显赫鼎盛的门庭,一朝竟变得乞丐不如,曾经象征着最顶级贵族门阀的兰陵萧氏,忽然成了“枭氏”——不管是谁只怕都意难平。而所谓的“无愁山庄”,哪里是“无愁”,分明是“无仇”,实则深仇。无愁主则是不折不扣的仇恨之主。阿弦心中不由想起无愁主的容貌举止,如果是看外貌气质,自然是无可挑剔的贵族子弟,然而这扭曲极至的性情,实在是可怖到难以言喻。但追究起来,导致无愁主性情大变的源头,却是……难怪萧子绮性情扭曲至此,原本是何等尊贵的天之骄子,萧淑妃落得那样惨烈下场,向来引以为傲的姓氏成了最见不得人的……心惊肉跳,阿弦抬头看向崔晔,不知为何,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蔓延。“怎么了,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我?”崔晔敏感地察觉她的情绪发生了变化。阿弦忙摇头:“没没没。”崔晔默默凝视。阿弦最怕被他盯着看,这样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就是纵然她没有开口,崔晔也会读懂她心里藏着的东西。阿弦忙道:“我、我都跟你说了,你……还没告诉我虞姐姐会怎么样呢?”---其实崔晔瞒着阿弦一件事。他之所以拦着阿弦不许她返回,“奉旨”只不过是一个有力而正当的借口,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想阿弦回去,因为无愁之庄已经不是原先的那个模样了。就在崔晔追查到这庄子的时候,他不顾风雪,夤夜闯入,却发现庄园内灯火通明,除了几具死状诡异的尸首外,空无一人。就在他忍着心中忧虑继续找寻的时候,听见玄影的狂吠声。崔晔循声而去,看到被关在笼子里的玄影,忙将玄影放了出来,又在玄影的指引下,终于发现了被关押在马厩里的阿弦。他即刻抱着阿弦离开,其他众人继续搜寻,然而就在他前脚出门的时候,身后的山庄之中,竟起了熊熊大火!那些随从之人只得被迫退出。火借着风势,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蔓延,很快,整座山庄便成了一片火海。风雪之中,烈烈燃烧的山庄仿佛是一个被点燃的极其庞大的火把。但就在崔晔抱着阿弦上车的时候,玄影昂头望着另一条路的方向,连连叫了几声。崔晔顺着玄影凝望的方向瞧了一眼,终于还是选择带了阿弦先行离开。所以,在阿弦想要返回山庄的时候,崔晔才一力阻止,因为就算阿弦回去,也是无力回天,反而会更增加她的张皇不安。---此刻听阿弦询问,崔晔道:“自从当年事发后,萧氏族人被贬往岭南,萧子绮当时不在长安,听说他在赶回的途中,染病身亡了,没想到竟化身成无愁主……”阿弦吃惊:“原来你以为他死了?”崔晔道:“他应该是诈死,借机……想要复仇。”说到这里,崔晔似想起什么来,对阿弦道:“若回到长安,此事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可好?”阿弦道:“好,可是为什么?”崔晔道:“因为我担心,会连累很多无辜的人。”“什么无辜的人?”崔晔欲言又止,只叹道:“好阿弦,你听我的,以后我再跟你解释。”阿弦蓦地有想起一人:“对了,不知道武三思现在怎么样了?”崔晔亦不知。阿弦道:“算了,懒得理会他的生死。”崔晔一笑:“照你所说,那戴着面具之人……应该很在意小虞,他应该不会害虞娘子的。”阿弦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无愁主是萧子绮,萧淑妃的弟弟,那么那戴着面具的“少主”,又会是谁?心里像是蹲着一只青蛙,此刻猛然窜了起来。阿弦道:“那个少主,会不会是郇……”“嘘!”崔晔忙制止。阿弦小声道:“真的是……我想的那个人吗?”崔晔早知道她迟早会想起这一节的,可是没想到她心底转圜的如此之快,叹道:“多半就是了。”阿弦口干:“那、那堂堂的……怎么也做这种勾当?”“据我推测他应该是不想的,但有时候,人在水中,身不由己而已。”崔晔说着便垂了眼皮。阿弦即刻明白:“我知道了,是萧子绮逼迫他的。”崔晔道:“这应该是一大原因,然而另一方面,也许……”他有些难得烦恼地摇头,“罢了,不说了。”阿弦最关心的是虞娘子:“那么姐姐呢?是被他带走了?”崔晔道:“他虽性情软弱,但如果要护住一个人,还不是难事。”阿弦的心略略一宽:“姐姐没事的话,就真的阿弥陀佛了。”她说着,便举起手来合什,往空中遥遥地拜了拜。崔晔啼笑皆非,重将她的双手握住:“所以我方才跟你说,回长安后不要提起此事,那个人……已经很不被皇后所喜,如果此事再传出去,只怕不仅仅是他,还有其他之人……”阿弦道:“无愁主所做的一切实在是罪无可赦,但是‘他’……若他并没有动手只是被迫,倒也可以网开一面,怎么还能连累其他人呢?”——阿弦口中所说的“郇”,其实是“郇王”。萧淑妃之子,郇王李素节。起先萧淑妃得宠的时候,李素节也很受高宗喜爱,封为雍王,拜为雍州牧,就是李贤此刻担任的角色。后来武后渐渐得势,李素节便又改任了歧州刺史,改为郇王,及至萧淑妃事败,又贬为了申州刺史。阿弦虽然猜到了那戴着面具的怪人是郇王李素节,但却仍不明白崔晔的意思,只是有些略略意外,毕竟无愁主所做人神共愤,按照崔晔素日所做,一定会主张追究到底,可现在却不叫阿弦提起。阿弦当然知道如果告诉了武后此事,李素节一定没有好果子吃,这位郇王也算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而且生母萧淑妃又死的那样……也是不忍。崔晔张开双臂,轻轻将她揽入怀中,才低声道:“你要原谅我不能跟你说的太详细,但是,皇后的心性你是知道的,除了郇王外,还有其他几位皇室亲王们,也有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思……若是皇后立意追究起来,有罪的得罚就罢了,最怕的是无罪的也都一概被株连,岂不又是许多风波?”阿弦恍然:“我知道了,我一定不会告诉别人。”崔晔忍不住在她额角亲了口。阿弦又道:“但是也不能让无愁主再去害人了。”崔晔道:“你放心,我会追查他的下落,不会让他再肆意害人了。”阿弦松了口气:“还有姐姐……对了,既然知道了郇……他会不会回到封地去了,去那里找一定没有错的?阿叔,我们去好么?”说到最后,眼睛也亮了起来。这一步崔晔早就想过,闻言苦笑:“不能去。”“又是为什么?”崔晔道:“我若带着你去见他,此事给皇后知道了,追问起来,或者追查起来,你说怎么样?”阿弦大为失望:“难道我连亲自去质问他都不能了?若是虞姐姐现在就在他那里怎么办?”他温声劝说:“我派人去询问明白,可好?只是你不能去。”阿弦无法拒绝,又料想没有别的好法子,勉强答应:“唉,还没有回长安,行事已经就这样缩手缩脚了,回去了那还了得?”崔晔不由一笑:“让你发这种感慨,也是不易。”他垂眸看着阿弦,“比先前又瘦了些,正是长的时候,倒不如说,这样下去怎么了得?”阿弦哼道:“没有瘦。”崔晔皱皱眉。阿弦看见他的眼神,忽然警惕起来:“阿叔不喜欢吗?”崔晔不答。阿弦心头窒息,竟想到了当初陈基看待自己的眼神,赌气啐道:“不喜欢就罢了。”“如今我不喜欢也不成的。”崔晔慢慢地说。“怎么不成?去喜欢别人就成了呀。”阿弦翻了白眼。崔晔在她耳畔低低道:“陛下降旨意把你赐给我了,你叫我喜欢谁去?”说着说着,忍不住凑近了,在那玲珑小巧的耳畔轻轻吻落。“你、你说什么?”阿弦像是被什么烫了一下。崔晔笑道:“我以为你无所不知呢,怎么,难道还不知道?”因正是年下,长安城内的百姓们虽知道了,但天寒地冻路途堵塞,消息散的自然慢,偏阿弦又跑的快,因此竟不知情。“是骗我的么?”阿弦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