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作者:闻檀      更新:2023-06-30 21:43      字数:3904
  她又听到了徐先生话中的疑点,问他:“但为何贵州土司的人会参与这件事?”这些土司虽然强盛,但向来与朝廷隔绝,怎么会关心政事。这件事徐先生却也不知:“我问过薛维,他也不知道。只说是有一股神秘的势力,将苗疆土司也卷入其中。”说完之后,徐先生又道:“二小姐,世子爷的生父、祖母和原家族,惨死于这些人之手,他要复辟皇位,是理所应当的。且当今皇帝昏聩无能,任用奸人,迫害贤良,惹得朝中势力不满,这更是世子爷的一大助力。自然,世子爷若怕前路危难不愿去做,我们亦不能强迫他,毕竟这件事的确未必能成功,道阻且难,只能是伺机而动。”这些元瑾都是知道的。想把一个流落民间的皇族推上帝位,也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甚至说,是难如登天!“你们对闻玉能忠心到什么地步?”元瑾仔细问。徐先生想了想,肯定地告诉元瑾,“我们留在世子爷身边的,都是死士,至死都会效忠世子爷!而其他几方势力,二小姐更不必担心,若世子爷立刻决定这么做,他们便会用尽一切办法帮助世子爷。”元瑾当然是愿意帮助闻玉去做这件事的,她甚至为此而激动,战栗。这不仅是因为报仇,还是因这是太后的遗愿,她一直都想找到前太子。而如果真的成功,自然她也能为父亲和太后报仇,闻玉也能为他生父报仇,重夺帝位。只是,这毕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需要小心谋划。毕竟他面对的对手并不止是皇帝,还有当今太子朱询,甚至还有靖王。这些人,尤其是后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并且,当然还要看闻玉自己是怎么想的,他若是不愿意,元瑾自然也不会勉强他!元瑾走到闻玉面前,想了想才说:“闻玉可愿意?你若不愿意,那我们也绝不再提此事。”闻玉静静地看着元瑾。方才那一幕,他其实看出来姐姐是高兴的,甚至是激动的,她居然愿意自己去做这件事,虽然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只要她喜欢,他就会去做。不过是争夺帝位而已。“如果姐姐喜欢,我会去做。”闻玉低声说。元瑾笑着摇头:“闻玉,不要看我的喜好,你想不想夺回你父亲的帝位,想不想成为万人之上的人。你要问问你自己喜不喜欢。”万人之上,就是想要什么有什么。能保护所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的东西。薛闻玉记得,徐先生跟他说过这句话。“我是喜欢的。”薛闻玉轻轻地说。他看着元瑾,又说,“姐姐还是会,一直帮我做这件事?”元瑾笑了:“我自然会帮你的。”实际上,这是她现在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她的一切夙愿都有了希望,她怎么能不帮他呢!徐先生则等姐弟都说完了,才道:“那我们就要合计一番,究竟应该如何做了。眼下就有一个非常棘手的事。”元瑾看向他。什么棘手的事?☆、第36章 第三十六章第36章徐先生道:“本来我们为了世子爷的安全, 并不打算让他这么快就接近皇家的,无奈世子爷却被选入了金吾卫, 圣旨已下, 也无法抗旨不遵……不过二小姐也不必担心, 我们在金吾卫是有人的,可以照顾世子爷一二。”元瑾却听出了他话中的含义。徐先生其实是想说, 他们也是有筹谋的, 绝非简单的接近闻玉。本来现阶段他们要做的事, 就是保障闻玉的安全, 不要轻举妄动。这也是最合理的,眼下皇帝执掌大权, 靖王手握重兵, 而朱询也绝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们若是冒头,自然是死无葬身之地。其次,徐先生说他们在金吾卫有人, 那也是在告诉元瑾,他们的势力可能比她想的大一些。政治本来就是很复杂, 说不清楚的事情。表面上花团锦簇, 一片祥和的朝堂,内里肯定藏着很多秘密。徐先生也自然不会一一跟她这个小姑娘道来。虽然元瑾还想知道得更多,但徐先生未必会再告诉她。他们这种人应该是异常警觉的,她若是再多问, 他当着闻玉的面, 虽然表面上会回答她的问题。但却可能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 来混淆她的视听。毕竟在旁人眼中,她只是个小姑娘。这种机密大事,能告诉她一二已经是因闻玉的强逼了,更多的,绝不可能再说了。他这样的态度,元瑾反倒放心一些。若真的什么都对她说了,才是不可靠的。元瑾就道:“既然徐先生早有准备,我自然放心。想必徐先生也累了,今儿先回去歇息吧。”说罢叫了小厮进来,“送徐先生回房。”徐先生却看向闻玉,神□□言又止。见闻玉轻轻地对他点头,他才放心了一些,随着桐儿离开了。元瑾自然也看到了他们俩之间的动作,问他:“他这是想让你对我有所保留?”而且闻玉居然还点头了?闻玉就笑,说:“姐姐放心,我对你肯定是知无不言的。”既然最在意的点元瑾已经知道了,并且她好像并没有对他有所疏远。其他的薛闻玉根本就不在乎,元瑾是他最信任的人,他自然不会对她有丝毫隐瞒。元瑾量他也不会瞒自己。她让桐儿去寻了围棋过来,已经许久没有同他一起下过棋了。元瑾摆了棋盘,将黑子递给闻玉:“以后,我每日吃了晚饭,便来教你下棋吧。”旁的事她不敢保证,但唯棋这事,她敢确定这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她。毕竟她师承的是当年闻名天下的围棋圣手,前翰林院掌院学士。棋锻炼心智,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周围肯定不简单,她更得注意时时看着他,免得他这里又出什么她不知道的幺蛾子。薛闻玉何其聪明,怎猜不到姐姐这也是要加强对他的监管。自然,他是肯定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的。两人一边下着棋,元瑾发现闻玉的棋艺竟然又有所精进。分明这一月来,她同他下棋的次数也不多。薛闻玉下着棋,先道:“姐姐问吧。”她应该有很多想问的吧。既然他已经说了,元瑾便不再客气。问他:“这些人的事,你究竟知道多少?还有,他们可有告诉你,他们具体有什么打算?”闻玉说:“他们其实并未告诉我太多,徐先生只告诉我,现在还不是时机。他们也不会轻举妄动,也在等。”“等什么?”元瑾又问。闻玉想了想,告诉她:“政局的变数。”元瑾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棋子光滑的表面。她看了看窗外。雨势仍绵绵不断。如今政局还能有什么变数?自然就只是靖王了。从闻玉世子封位一事上,能看出其实太子和靖王早已不和。而太子代表的是谁?还不就是那位紫禁城正主。靖王和皇帝之间恐怕是必有一争。徐先生他们,等待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时机。两方相斗必有一伤,而那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只是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时候。她嘱咐闻玉:“你凡事小心为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一定要告诉我。”闻玉略挑些眼,看姐姐神色郑重其事,就笑了笑说:“我知道。”他又接了一句,“姐姐放心,他们比我更怕我死。”他这时候的眼神,让元瑾想起了朱询。那是一种属于上位者的沉着和从容。元瑾突然觉得,假以时日,这弟弟必然会成为人中龙凤。元瑾回到住处锁绿轩时,薛青山却还等着她。他还等着元瑾和他说闻玉身世之事。只是元瑾知道了之后,却觉得不宜告诉薛青山。这样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并且正如徐先生所说,其实普通人知道了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徒增累赘。她只能告诉薛青山:“……他们也并未告诉我确切的,只知道闻玉生父显贵,只是家族已经不复存在,闻玉是不能再回去了。但是他们会留在闻玉身边保护他。”薛青山虽然是个懦弱之人,但他并不愚蠢,也不像崔氏那样好骗。他知道女儿的话中有疑点,但是女儿咬死不承认,他也问不出什么来。最后只是叹息说:“……总之,若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来找爹爹知道吗?你们二人毕竟都还小,遇到事情不要逞强。”元瑾一时还有些动容,薛青山平日沉默,但对孩子真是极好的。她笑着点头,亲自送了他出去。至于他会不会再去问闻玉那边,那就随他了。闻玉聪明,应付薛青山自然是不成问题的。***闻玉进入金吾卫的第二天,正是定国公去京卫赴任的日子。今日定国公即将去京卫赴任,家中来了几个同僚好友为他践行,老夫人便也在花厅略摆了薄酒。请了同在鸣玉坊住的国子监祭酒宋家的夫人和小姐过来吃饭。眼下是叫他们去见客了。因着忙闻玉的事,元瑾便还没来得及去找陈慎。想着等过了今日宴会之后,再去找他。此时已至冬日,雪正是将落未落的时候,又干又冷。屋内虽然烧了暖和的地龙,但元瑾怕冷,还抱了个手炉暖手。闻玉挑帘进来时,脸色在外面冻得玉白。因为一进屋就是暖流,他还被冲得握拳低咳了几声。元瑾便试了试他的手,果然冻得像冰一样,就把自己的手炉给了他。闻玉本来是不要的:“姐姐用罢,我何至用这个!”元瑾却道:“你不懂,手暖脚暖,便是全身都暖和了。”一定放在他手上。闻玉还想拒绝的,但那手炉上却熏着姐姐身上淡淡的香味。他一闻到这味道,便没有拒绝握住了,果然从掌心一直暖到身上。元瑾还笑眯眯地道:“你们这些男子就是爱逞强,暖暖和和的比什么不好。”薛闻玉就笑道:“姐姐这说的,还有谁跟你逞强过不成?”元瑾听到他这么一说,才一时怔住。当年朱询习武的时候,也是大冬天的从不烧地龙和暖炉,只穿个薄棉衣,她劝他的时候,他说自己身子硬朗挺得住。结果冻三天得了风寒,头疼脑热半月才好。从此老老实实地烧地龙并且保重身体,跟她很感悟地说:“人啊,还是暖暖和和的好。”她那时候差点笑出眼泪。她笑容微收,道:“……便是你罢了。”又说起旁的话题,“你在金吾卫中可艰难?”闻玉道:“我暂未正式上任,而是跟着金吾卫的副指挥使学习,所以并不难,只是手底下的人的确并未把我当回事罢了,这也正常,慢慢来就是了。”这本来是早就预料到的,他进入金吾卫,肯定不能服众。且看闻玉眼下微青,就知道其实不如他说的那般轻松,只是不愿意让她担忧罢了。两人正说着话,却有丫头通传,说老夫人请他们一起去正堂。元瑾穿了个绸面缠枝纹的厚斗篷,和闻玉一起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