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作者:闻檀      更新:2023-06-30 21:45      字数:4399
  而闻玉的手,也一直轻抚姐姐的发,安慰着她。希望她能忘记一切苦厄,真正的开心起来。*而魏永侯府里,顾老夫人让丫头关上了房门后就转过身,严厉地质问顾珩:“你方才在做什么!我都告诉你,那是靖王殿下的未婚妻,你怎还做出那样的事!倘若今儿在场的哪个好事之人,把这话传到靖王耳朵中。你怎么办!”顾老夫人嫌贫爱富,攀附权贵。但是这不妨碍她是个脑子很清楚的人。儿子如今在朝上,的确是炽手可热没错,但靖王朱槙是什么人,他怎能如此狂妄,去触殿下的逆鳞。这位定国公府二小姐家世并不出众,靖王殿下娶她,还不是因为极喜欢她!顾珩却道:“母亲,她就是当初救我的那个人。儿子别的不说,这条命都是她给的。别说靖王,便是皇帝,我也不是不敢得罪。”顾老夫人也知道自己儿子这个脾气,当初萧太后就差把刀架在他脖上了,他不也没有娶丹阳县主么!她看着儿子强硬而冷漠的面孔,重重地叹了口气。顾珩那事她自然知道。十九岁那年,顾珩跟着他父亲出征,亲眼见着他父亲在战场上死亡。他逃出来时身受重伤,不能视物,整个人都崩溃了。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他身边的人,必然会给他留下一辈子的烙印。他之后即便是再怎么手握权势,也不会忘了那个姑娘。她也不是真的这么迂腐的人。倘若儿子真能找到她,那顾老夫人也不会说什么,就凭她曾救了儿子一命,让她过门也无妨。但是这么多年了,他一直没有找到过。凭儿子的手段,用了几年还找不到那个人。有的时候顾老夫人甚至都怀疑,这个姑娘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她坐了下来,换了个语气道:“那好,你口口声声说她就是那个人。那么娘只问你一件事,你当初在边疆遇到那姑娘时,她多大?”顾珩道:“约莫十四岁。”“那便是了。”顾老夫人觉得儿子是昏头了,竟这个都看不穿。“你当初遇到她时,她十四岁,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这姑娘应当是十九岁。而你今天见到的薛二小姐,现在亦不过才十四岁。她怎么可能是那个人!”顾珩抿了抿唇,却不肯承认:“我当时眼睛受伤,看错也是有的。”顾老夫人却觉得儿子纯粹在跟她抬杠,也抬高了声音:“你难道受伤到分不清九岁和十四岁不成?”她见顾珩仍然眉眼冰冷,不肯承认的样子,又只能说,“那好,我再告诉你。这位薛二姑娘自小就在太原长大,父亲是一个苑马寺的小官。她这样的大家闺秀,出门上个香都要长辈同意,仆从跟随,怎么可能会去边疆这种地方。据我所知,除了来京城这次,她可是从来没出过太原府的!”顾珩却对这个很漠然,说:“当时能出现在边疆的,差不多大的姑娘,儿子都已一一查过。并没有找到她。若她能去到边疆,我自然也已经查证过了。眼下,便只能从这种不可能中来找可能!”“你!你这……”顾老夫人被气得一时说不出话,半晌憋了句,“你这是歪理邪说!不过是你不想承认罢了!”“母亲。”顾珩却是低低一叹,“我的感觉告诉我,她就是她。且您当时不在场,不知道她一开始的表情,有多么震惊。若她不是她,怎么会表现得这么震惊呢。您说的也有道理,但眼下所有可能的都已经排除了,剩下的都是不可能的。”顾老夫人听到儿子略服软了一些,也叹了口气:“娘说句实话,其实娘哪里在意她是不是那个姑娘。只要你喜欢,你说是,娘巴不得你娶她。可是现在不行,她是靖王殿下的未婚妻,没多久就要成亲了。珩儿,你自小到大从不要我操心,我便也只问你,你难道想跟靖王抢人不成?”顾珩又不再说话。“你心里什么都清楚。”顾老夫人说,“且你只需私下随便一调查,便知道娘说的不假。娘最后再跟你说一点,倘若你,把别的人错认成了她。她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顾珩这次是彻底的沉默了。长夜无声,门外庭院萧瑟。天地广阔,人间的劫数千千万,众生如恒河沙数,缥缈无踪,他能去哪里找她?便只差上穷碧落下黄泉了。但是直觉分明告诉他,她就是她。言行举止那样的熟悉。但是的确,年龄就是对不上的,身份也是对不上的。他说了这么多歪理邪说,不过就是像母亲说的那样,在找借口让自己相信罢了。其实无论怎么样,她都不能是她。因为她即将是靖王妃,是他上司的妻。仿佛又看到她在自己面前,跟自己说:“你知不知道,给你治病用了我多少银子?”他不回答。“一看你便是个穷鬼,告诉你,欠我的银子是一定要还的。现在没钱,等以后有钱了,便来找我。只要你诚心,最后一定会找到我的。”她露出了笑容,“说好了,你一定要来找我的啊。”他看不清她的脸,但是他知道。她那时候的样子必然是极好看的。其实,她只是想要自己去找她吧。可是呢,他却怎么都找不到她。母亲说的也对,他不能强行把旁人认成是她,那样是对她的侮辱。这个薛二小姐再怎么像她,也不可能是她。他应该要离她远一些,免得他再次心神动摇,铸成什么不可弥补的大错。靖王殿下的手段,他并不想尝试。他闭了闭眼,然后说:“母亲,我想一个人待会儿。至于亲事,我现在仍没有打算,您不必为我操心了。”他说完,便大步离开了正堂。徒留顾老夫人在屋中,知道自己说服了儿子,却也并不为此高兴,屋内只是徒留一声轻轻叹息。一早起,顾老夫人便亲自赶到了定国公府,跟老夫人长谈。她离开之后,老夫人的脸色很难看,立刻将元珍叫了过去说话。元瑾听丫头说:“……大小姐离开正堂的时候,脸色发白,失魂落魄,似乎是和魏永侯家的亲事出问题了。”元瑾听了一凝思,便系了件斗篷去了老夫人那里。看到她过来,老夫人就叹气。“元珍的亲事怕是要黄了!”她接着说,“当日,顾老夫人叫你们去赏花,其实是想给元珍和顾珩见面的机会,谁知元珍却莫名被一个陌生的小丫头叫走,没得见魏永侯爷。魏永侯爷就因此不喜,也不愿再和她见面了。”她说到这里,看向元瑾,“元珍被人叫走,你可还在院中?”老夫人是想到顾老夫人来说话的时候,欲言又止的模样。她猜测是不是其中另有隐情,希望元瑾当时看见了一二。元瑾道:“孙女那时候已经不在院中了。”她自然不会告诉老夫人,顾珩误以为她才是要嫁他的人,并且还冒犯了她。何况顾老夫人找了托词,不就是想掩藏这件事吗,毕竟她已经同靖王定亲了,若是传出去让靖王知道了,谁也讨不着好。老夫人又叹气,“罢了!也是元珍自己不警惕,怎的是个脸生的丫头传话,她也听了。我亦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当时顾老夫人也说了,一切要顾珩看中再说。”她不想再提这个事,“我好生劝劝她,再给她找一门别的亲事吧。”元珍却是在屋中哭了两天都不止,谁劝都没用。丫头劝她吃饭,她还骂了丫头,并且掌掴了人家。这事弄得老夫人也不高兴,但没办法,只能让元珍的生母周氏过来安慰她。崔氏却在元瑾的房中,一边嗑瓜子,一边嘲笑薛元珍:“你瞧着,这便是恼羞成怒了!凭她什么身份,敢在定国公府使这样的大小姐脾气。她也不想想,本来嫁给顾珩这事,当初人家老夫人和魏永侯府都没说定。若不是老夫人这层关系,她的身份哪里配嫁给顾珩,就是现在也是她攀高枝。反倒当顾珩是自己的囊中物了!”说着又问元瑾:“她可来找你帮她了?”元瑾摇了摇头,倒不是薛元珍不想。而是老夫人根本不会允许。薛元珍若来求她,肯定是想让她求靖王。但老夫人是何等精明的人,怎会让薛元珍因为这件事,去打扰到靖王。别说打扰靖王了,甚至都到不了她这里。当然,她也的确不会帮薛元珍了。这件事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对于顾珩,她又了更复杂的仇恨心理。他不是在找那个人吗,但是他找的人,已经被他亲手杀死了。所以,他永远也找不到,即便那个人就在他面前,他也永远都不会知道。元瑾只是淡淡地喝了口茶。倒是这时候,外头进来了个老夫人的丫头,向她行了礼,道:“二小姐,靖王殿下那里过来人了,说殿下想见您。”朱槙为什么会突然想见她?元瑾放下茶杯,问道:“可说了是什么事。”丫头摇头:“只说让您赶紧过去,来接您的马车已经到影壁了。”虽说男女婚前不得相见,但这位可是靖王殿下,便也没这么多规矩了。元瑾也没有耽搁,差人去同老夫人说了之后,便带了紫苏、紫桐两个丫头出门了。果然影壁等着一辆高大精致的马车,十多个侍卫正站在旁,其中一个已经撩开了帘子,恭敬地道:“二小姐请进吧。”她上了马车,仍然是往西照坊去。只不过这次,自然没有去米铺旁的小院子,而是从中直道跑进去,直接进了气派宽阔的靖王府。认识朱槙这么久,这还是元瑾第一次到靖王府来。下了马车之后,元瑾只见周围是宽廊高柱,大理石铺地,戒备森严,侍卫林立在宽廊之下。亲王的宅院果然与寻常的宅院有所区别。更加高大宽阔。门扇打开,李凌自屋内走了出来,笑着对她行了礼:“二小姐,殿下在里面等您。”元瑾这才明白,为何以前来找他,总是很难见着一回人。不是他外出了,而是身为靖王,自然不可能有很多空闲。其实她有些疑惑,觉得朱槙不会平白无故找她。必然是有什么事的。但他能有什么事呢。☆、第50章 第五十章第50章元瑾走进屋之后, 只见里头用柞木地板铺地, 四周幔帐低垂,高大而华丽, 紫檀架上摆放的皆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古珍,或是红珊瑚摆件, 或是羊脂白玉的钟磬。她不由得想起朱槙曾在山西时, 所住的那个朴素的书房。眼前这个才应该是一个权势藩王所住的府邸。元瑾走至里面,又看到靠窗的地方放了一张躺椅。旁的小几上,还放着几把小巧的弩-箭。似乎他正拆开,看里面的构造。她以前就对弩-箭感兴趣,也曾自己做过。只是没做到这么小的,却不知究竟是怎么个构造了。元瑾想拿起来想看个清楚。“那个别动。”背后传来个熟悉的声音。元瑾立刻要放下手中的弩-箭。弩-箭却被触动了机关,顿时嗖的一声, 一排银亮的小箭瞬间破空, 射入了对面的墙柱。元瑾一惊,不由后退,却撞到了一个人陌生的胸膛。他闷哼一声,仍然揽了一下她的腰将她稳住, 低声问:“你在做什么呢?”元瑾突然回过身,就看到朱槙面带微笑看着她。方才竟被他抱了一下, 她的心突然跳得快了些,不由得道:“你怎么突然站在别人身后!”朱槙略挑眉看她:“那你怎么突然动我的东西?”她不过是拿起来看看, 再者, 还以为他不会这么快过来。朱槙走了过来。从后面将她手上的弩-箭拿走。把弩-箭放在了她够不着的紫檀架高处。“这个危险, 你不能玩。”元瑾:“……”他真当她是小孩了?她之前也不是没玩过弩-箭。只是没见过朱槙这个这般灵敏的。倒不知是不是他自己搞出来的。他见她不说话,又指着那一排弩-箭:“你可知道,你发了这弩-箭一发,要废多少银子?”元瑾觉得他在逗自己玩,跟着问:“费多少银子?”“怎么也得要个几百两吧。”他说。竟还想拿这个蒙她!元瑾就说:“再怎么费工的箭头,亦不过是精铁所铸,总不会超过十两。要是殿下真的要我赔几百两银子,我倒也可以砸锅卖铁给你补上。”她亦是话锋一转,“就是不知道,殿下是不是有讹诈我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