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作者:乌龙雪      更新:2023-06-30 22:56      字数:3172
  俞菱心会意,从礼法上说,每个家族都应该是男主外,女主内。但实际上女眷对于家族的影响并不小于男子,若是朱家借着闺学与文华书院笼络住了那些官家夫人与女儿,其实也就是间接捏住了这个家族的一半。上辈子俞家的败落,就是个极好的例子。若不是苏氏和苏氏一家紧紧依附于承恩公府,又百般牵线搭桥,俞伯晟也未必就跟定了朱家,最后落得个祖宅不保、远派千里的下场。“上次的诗会挺好的。”俞菱心又想了想,“只是,滢儿和明四姑娘都对打理庶务之事没什么兴趣,偶然一次两次可以撑下来,当真长久到一年半载,她们两个不知能否撑得住?”荀澈目光微微闪动,笑意也带了有几分暧昧不明的意味:“那你去的时候就帮衬着些。”俞菱心见他的神情便知道必定有什么算计在当中,她刚要再问,便听见外头俞正杉满是兴奋的声音:“荀二哥,我画好了!”荀澈一笑,起身便直接迎了出去:“如何?实景作画,是否更有些意味?”俞正杉都顾不得与俞菱心说什么,只是拉着荀澈回左亭去看画卷诗句。而俞菱心到得此时,自然已经完全抛开了先前所有的离愁别绪、伤怀种种,也就随着一起过去,跟着荀澈将俞正杉的诗画看了一回。荀澈给了几句评说与指点之后,俞正杉还想再画一幅,俞菱心便微微沉了脸:“杉哥儿,你今日无事就罢了,也不可这样贪玩,荀世子还有别的事呢。”荀澈今日此行已是心满意足,也顺着含笑道:“诗画之事也非一日之功,杉弟你回到书院再好好琢磨琢磨才是,并不急在今日。”俞正杉只好悻悻应了,当下荀澈便叫了陈乔过来安排马车启程回京。俞正杉因为只与书院告了一日的假,索性便直接随着荀澈回去书院,俞菱心自己回府不提。到了家中,俞老太太仍自十分牵挂,但见俞菱心回东篱居说话的时候,眉梢眼角皆无多少沉郁之色,反而仿佛有些隐约约的欢喜模样,这才放了心。只是暗中感叹一回,将齐氏送走,俞菱心竟然如此欢喜,齐氏这个娘做的也是真心罕见了。俞菱心其实看着祖母神色的那一点变化,大概还是能猜出来的,只好含糊着提了提陪着俞正杉在望川亭作画,欣赏风景,稍作搪塞。毕竟她去了这样久,老太太总是会知道此事的。俞老太太倒是没生出别的疑虑,只有几分欢喜于俞正杉竟能结交荀澈。毕竟俞家几房如今仕途都远不及已故的俞老太爷,俞伯晟若是不能再进一步,那家族的前程就还是要着落在孙辈子弟的身上。俞正杉已经算是十分勤勉出息,小小年纪便在青阳书院刻苦读书,如今若是再得了文安侯世子这位前辈提携,将来必然前程光明。想到此处,俞老太太又多叮嘱了几句,倘若将来再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好生招待荀世子。俞菱心面上自然大方含笑应了,心里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她现在帕子上还都是荀澈的药油气味,还要怎么再好生招待!第33章 青虹轩八月二十二, 晋国公府的帖子如期到了俞家,仍旧只是点名送给俞菱心一人。俞菱心又顺便问了霜叶, 果然那盒湖笔的中秋礼物也是只有给她一个人的。俞芸心对此有点失落,但也没敢当真露出多少不满的意思,毕竟她能去参加这个诗社花会就是靠着俞菱心的提携,所以不但没有抱怨什么, 苏氏反而主动往莲意居送了四匹料子做礼物。至于苏太太那边, 俞菱心只是叫霜叶去跟苏氏说了一声,表示自己这次去晋国公府也只不过是第二次参加诗会, 第一次去的时候已经是多带了一个俞芸心,若这么快就继续加人,实在不好。苏氏立刻听懂了里头的意思, 她更关注的自然是亲女儿的前程, 当即就保证自己会与嫂子苏太太分说, 请大姑娘不必担心。与小聪明的人打交道就是这样省心, 只要让她看清楚利害关系,对方就会知道怎么选。俞菱心对苏氏的反应很满意, 还叫人再提醒了俞芸心一下有关晋国公府的大致忌讳等事。到了八月二十五,就与上次一样, 与俞芸心各乘了自己的马车, 一同前往晋国公府。与文安侯府不同的是,晋国公府明家是以军功起家, 在睿帝朝甚至曾爵至勋王, 襄帝朝还出过一位皇后, 荣光无限。只是后来推恩降等,到了先帝朝才降为晋国公。因而晋国公府与文安侯府相比,华美精致不如后者,格局疏阔大气却犹有胜之。所以由明锦柔主办的这次诗社就定在了府中的镜心湖边,花树算不上如何繁茂,只是湖光水榭十分宜人,也很有几分意趣。作诗的规则与头一次诗社差不多,所有到场的姑娘们随意选湖景或花景,只是不要填词,只做诗就好,格律上全然随意。时间以半个时辰为限,水榭与岸边的花树之间都有设置好茶点的席位,由众人随意自行赏玩安排。而与上次相同的,是明锦柔在最后又补了一句,若是有姐妹觉得今日才思不畅,暂歇一回不做也使得。俞菱心等的就是这个,随着众人到水榭里大略欣赏了一下风景之后便去找了个座位安心吃茶,完全没有要琢磨几句诗句做做样子的意思。俞芸心其实对此是有些微词的,她上回到文安侯府的时候又是紧张又是兴奋,只顾着满心想句子,当场其实都没有太注意到俞菱心是选择了不作诗。后来反应过来的时候诗会已经散了,她也不好说什么,只想着或者就是那日不大想写吧。可是此刻到了明家,俞菱心居然还是没有要下场作诗的意思?这也太不给主人面子了吧!想到此处,俞芸心也有点暗暗的着急,生怕俞菱心这样的态度得罪了明锦柔和荀滢,虽然并不敢到俞菱心跟前说什么,却也免不了不时往她这个方向张望几眼。俞菱心自然看得出俞芸心神色里的担心是什么意思,只是她却懒得理会。她此刻更留意的,是今天这场诗会的东道主人,明锦柔。她这辈子与明锦柔交集虽然暂时很少,前世里却有很多来往,即便说不上如何知心知交,也算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今日一到晋国公府,俞菱心很快便察觉出明锦柔很有些心不在焉。虽然是硬撑着场面上的客套与仪态,明锦柔还强自多说笑了几句,但她还是能感觉到,明锦柔必然心里有事。但有点奇怪的是,荀滢的神色看上去却很正常,清丽柔和的面孔上满是微笑,依旧是惯常的温柔大方,而且眉梢眼角之间,全无任何的忧虑烦事。甚至在某一两个时候,俞菱心还注意到,荀滢好像也多看了明锦柔几眼,似乎是察觉出了她心绪上有些异常。明锦柔与荀滢是同岁,二人既是非常亲近的姑舅表姐妹,又从小一起长大,亲近交好犹胜嫡亲姐妹,明锦柔会有什么异样的心事,连荀滢都不知道?俞菱心带着这个微微的疑惑,吃了一盏茶之后便又起身稍微来回走动了一会儿,这时候已经有想要展示急才的少女开始落笔写诗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在赏景思索,也有几个在吃吃茶点絮絮闲谈的。过程中荀滢一直在水榭里含笑招呼众人,明锦柔则独自站在岸边的一株木槿树下,若是有人到了面前才勉强应对一下,其余时候都似乎有些出神的样子。一心作诗的闺秀们可能会以为明锦柔是在苦苦思索今日的诗句,但当俞菱心稍微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却发现她眼角居然有些微微发红,心里的疑惑就更重了。犹豫了一下之后,俞菱心还是主动上前微笑道:“明姑娘,我刚才衣裙上沾了些茶水,不知可否方便借个地方让我整理一下?”明锦柔有些意外,稍稍打量了一下俞菱心的衣饰,她今日穿了一件胭脂色织锦菱花不落地百褶裙。因着颜色要稍稍深一些,花纹又密,这样一眼望过去,根本分不出是否有什么茶水痕迹。只是若能借着这个引子离席片刻,她倒是十分情愿的。“这个好说,请到我的院子来罢。”明锦柔笑笑,又与荀滢打了个招呼,请她多支应些,才亲自伴着俞菱心离开了镜湖水榭,往后宅自己的居所过去。一路上两人也没有如何说话,俞菱心能感觉得出,明锦柔在离开镜湖水榭之后似乎放松了一点,可那种满心烦躁、仿佛随时都能哭出来的感觉却更重了。很快就到了明锦柔的青虹轩,明锦柔将俞菱心让进暖阁,又命人去取了水盆巾子镜子,并一件新做的缭绫裙子,请俞菱心随意整理打点,随即便回了自己的闺房,叫人打水洗脸,重新梳妆。俞菱心的裙子自然是什么茶渍水渍都没有沾上的,于是象征性地拿巾子沾了些水将裙摆按了按,做个样子,便在暖阁里静静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