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者:乌龙雪      更新:2023-06-30 23:00      字数:2824
  俞菱心只是笑笑含糊过去,主动将话题还是转到父亲的差事,年下家中的预备等等,强行说些能叫自己也分神的家务话题。俞伯晟随意应了两声,便又重新提起俞菱心的婚事,主动望向俞老太太:“母亲,您可记得齐楚么?”俞老太太一怔:“你是说昌德伯府的那个旁支?”俞伯晟点点头,竟是很高兴的样子,又给俞菱心解释:“齐楚算是你的远房舅父,昌德伯府的旁支。当年与我一同在青阳书院读书的,是我那一科的二甲第五名,学问很好,人也端方,就是过世的早。他的独子齐珂,如今也在青阳书院,很是踏实上进……”俞菱心端着茶盏的手都微微抖了一下,父亲居然有这个想头?齐珂,上辈子也算是荀澈的一个死对头了!第87章 景福寺俞菱心一时之间过于震惊, 就没太仔细听父亲俞伯晟后半段与祖母继续说的话。但也无非就是仔细说一说齐珂其人罢了, 她不必听也知道, 甚至可能比父亲知道的还更详细些。一方面, 因着前世的齐珂是天旭十七年的探花, 少年得志,成为了宣帝年间最年轻的御史大夫,仕途顺遂,才名德名皆誉满天下, 无人不闻。而另一方面, 则是因为上辈子齐珂与荀澈之间那种微妙的敌对关系。严格地说,齐珂不算是荀澈真正的“敌人”, 因为齐珂从来没有支持过长春宫朱贵妃与吴王魏王。但齐珂从入仕以来就在士林当中被视为年轻一辈的清流领袖,犯言直谏, 从无畏惧。而他所参之人,上至皇亲国戚, 下至六部官员,皆不能因身份背景而稍得幸免。荀澈前世里毒伤入心, 朝不保夕, 更兼血仇家恨累累, 手段之狠辣决绝远超常人。虽然秦王殿下, 甚至晚年的宣帝都能体察一二, 但谁也阻止不了齐珂的参奏本章。几乎从天旭二十年开始, 齐珂的大半参奏都是针对荀澈的。只不过齐珂倒也分辨的极其清楚, 他纵然对荀澈算计吴王魏王, 以及血洗自家二房的手段追索不休,但对于荀澈最后提出有关赋税新政的本章却十分支持。因而当新帝登基、荀澈过世之后,最终由荀澈草拟的税政便是交到了齐珂手上。齐珂虽在之后给荀澈追加谥号的廷议之中仍旧表示了对荀澈私德的质疑与反对,但他经手的税政修订以及推行,却是按着荀澈临终的手书,落实得十分彻底。所以到了后来,俞菱心甚至隐约想过,齐珂虽然是弹劾荀澈最多的对头,却也是在实务上最了解荀澈心思的人。若不是局势所迫、荀澈必须使用那许多非常手段,或者他们原本可以成为知己好友,应当是十分聊得来才对。她这边的思绪犹自未绝,俞伯晟那边夸赞齐珂学识人品的话已经与俞老太太说的差不多了,最终又道:“所以我想着,不如就在月底到景福寺去做祭礼的时候,叫杉哥儿约请齐珂同行,到时候也好请母亲您亲自看看那孩子,您觉得如何?”说着,又看了一眼俞菱心。俞老太太明白俞伯晟的意思,到景福寺里吃个素斋或者个茶,自自然然地见上一面,也是给俞菱心自己看看。若是不成,无非就是俞正杉约请了一位同窗,尤其齐珂又是昌德伯府旁支,算是俞菱心的远房表兄,见着了也不算如何失礼。反过来若是孩子们见着了确实觉得不错,那这位家中人口简单,自身学识人品都不错的青年,或许真的是比文安侯世子更好的良配。“也好。”俞老太太又想想,便犹豫着点了头,“原本月底咱们也是要去景福寺的,若是遇见什么人,那也只能遇见了。”说完,同样看了看俞菱心。俞菱心面对父亲和祖母的目光,只好尴尬地低了头。她当然无意相看齐珂,对齐珂也没有任何的好奇,因为上辈子在荀澈生前身后,她都见过齐珂不止一次。甚至前世里她病故之前的最后一个月,她还在景福寺里偶遇过即将入阁辅政的齐珂,以及他那位出身不高却始终不离不弃的原配夫人。只不过,俞菱心此时也没有什么理由去反对父亲这样兴致勃勃地安排什么景福寺偶遇。每两个月到景福寺给已故的祖父、三叔和家人祈福致祭本来就是家里的事情,时近腊月更是要预备大祭,她身为长子长孙女更加不能不去。至于这当面相看的事情,与其现在反对,还不如看了之后略作一番挑剔更好拒绝。抱着这个念头,俞菱心自然就没有反对,这也让俞伯晟越发欣慰欢喜,兴致勃勃地说起景福寺之行的具体安排。俞菱心虽然坐在一边听着,心思却早已飞到了京外。外头的天气已经这么冷了,荀澈在外头的事情到底是有几分不顺利,又或者需要多少周折?他会不会生病?有没有什么危险?他连消息都没传来一个,那应当真是忙得很了……十一月三十,小雪。用过早膳不久,俞家的车马便往景福寺出发了。俞菱心抱着手炉坐在车上,一路过去竟然觉得无聊至极。或者是她真的有些思念某人了,至于在她上车的时候居然还隐约动了个念头。然而打了帘子,便见车里干干净净,俞菱心不由在心里暗暗骂自己——这是胡思乱想什么呢?他还没回京呢,便是回了京,多少事情忙不完,哪里有功夫成日过来?荀滟的事情还不知道是怎么样,文安侯又要马上回京,宫里到年下又有多少事?可是这思绪便是再合情合理,她也仍旧能清楚地感到自己满心的牵挂与失落,这感觉甚至有几分隐隐的熟悉。前世里,她独自守着偌大的文安侯府,守着他的牌位,也是在那漫长的十二年一天天地等。只不过那时候她唯一能等的,就是过继的嗣子元服成年,娶妻生子,撑起家业,她也就算对得起荀澈,也对得起文安侯府。如今她在等的自然不同,她有更多的希望,同时也有更多的担忧与思虑。她再是性情沉稳有耐性,想到此刻安危不知的某人,也难免心绪难平。所幸很快到了景福寺,倒是个静心祈福的好地方。俞菱心跟着祖母和父亲进出行礼之间,也偷偷给荀澈祝祷了好几句,才觉得心里稍微消停些。时近巳正,祭礼祈福完成,俞家上下便一同到专门吃茶的偏殿静室过去。俞伯晟还向俞菱心多看了两眼,扫了扫她头上的白玉菱花,身上的淡青织锦披风,又看看她秀丽的小脸,那种俨然就是要让自家女儿和青年才俊互相相看的架势竟是丝毫没有掩饰。俞菱心看着父亲这样跃跃欲试的模样又是无奈,又有几分莫名想笑。若是别的事,她或者便顺了父亲的意思,免得叫他白兴奋一场,可眼前这事吧……正想着,便听走在前面,当先进入偏殿的俞正杉一声惊叹:“咦?这么巧?”俞菱心在后头听得撇了撇嘴,如今俞正杉的演技真是越来越过人了,齐珂是他在青阳书院的师兄,这所谓的“偶遇”也是他去约的,这声“巧”,道得也太真诚了罢?她不由看向父亲,俞伯晟满面皆是满意笑容,向她微微点头,眼光里竟仿佛是献宝一样的神色,好像在说:看为父选的人才!然而下一刻,俞家众人还没完全踏入偏殿时,便听里头应答俞正杉的声音传出来:“杉弟说的极是。愚兄刚刚回京,这是陪着家母与舍妹,出来略散一散。”话音入耳,俞伯晟脸上的神情就凝了一瞬。而俞菱心则是立刻转头望向了另一个方向,没有让父亲看见自己这一刻同样完全无法抑制的神色变化。这时俞正杉就已经重新迎了出来,一边过来扶俞老太太,一边飞快地给俞伯晟使眼色:“祖母,伯父,今日真巧,荀二哥与家人也来了景福寺。”俞老太太心里微微一跳,面上却是全然不显的,只含笑道:“如此便果然巧的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