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未妆      更新:2023-07-01 17:19      字数:4186
  施婳道:“伯父,前面就是邱县了。”林不泊听了,啊了一声,道:“到了啊?”施婳笑道:“是。”林不泊打量着前面那个小镇,道:“你家就住在这镇子上么?”“不是,”施婳解释道:“还要再走个十来里路,才到我们的村子。”林不泊应了一声,道:“那就去你们村子里。”施婳摇头拒绝道:“不必了,伯父,我自己去便可以,那边都是小路,马车过不去的,您先去徐州,到时候我自己回苏阳便可以了。”林不泊听了这话,下意识拒绝道:“这怎么行?我既然带着你出来,就得带着你回去,再说了,你一个女孩子,一个人上路多危险?”施婳笑道:“伯父不要太小看我了,我九岁时,便从这里逃荒出去,徒步走到了苏阳城,怎么长大了,反倒不安全了?”林不泊还是不答应,施婳又道:“伯父还请放心,我自小在邱县生活,不会出事的,再者,我回到老家,还得替我爹扫墓上坟,修整屋子,怎么也得要许多时日,伯父还有要事,岂能因我耽搁了事情?”闻言,林不泊犹豫了一下,施婳劝道:“这里是我自小长大的地方,还有认识的父老亲戚,伯父放心便是。”林不泊想了想,叹了一口气,道:“我出来时,你伯母便与我说,你主意正,轻易劝不动你,我还道不信,如今看来,还是你伯母了解你啊。”施婳笑笑,眨眨眼道:“伯母疼我。”林不泊也笑着摇头,又取出来一个小包裹,道:“这里面是一些银钱,你且拿着,切记莫露了白,叫人看见了,万事小心谨慎,我到时候从徐州回来,就来接你。”施婳思索片刻,摇头道:“伯父不必来了,从徐州回到苏阳,并不顺路经过临茂,若这一趟我不跟着来,恐怕您也不会绕道到临茂了,五六月间就是梅雨季节,天气潮湿,药材不好保存,您还是直接赶回苏阳,路上别耽搁了。”闻言,林不泊顿时愕然,随后无奈笑道:“你这孩子……什么都叫你猜着了。”他望着施婳道:“自谢翎进京赶考之后,我和你伯母便有这个想法了,你心里有事,我们不知如何劝解,谢翎也不在,所以才想出来这个法子,让你回老家散散心也好。”施婳又笑着眨眨眼,道:“伯父疼我,这份心意我自然要领受下来,不能白白辜负了。”两人正说话间,马车已经缓缓驶入了邱县,县里街道两旁有不少百姓正在说话,或者忙着做事,见了有生人来,不由像是见到了什么稀奇事情一样,各个都朝这边瞟上一眼,仿佛想知道他们来到这小小的邱县做什么。施婳与林不泊道了别,这才拿起自己的包裹行李,从车上跳下来,笑着道:“伯父,路上小心。”林不泊探出头来,仔细叮嘱道:“你也要多加小心,万事保重,有事记得写信回苏阳。”施婳答应下来,挥了挥手,道:“伯父一路顺利。”林不泊看着她,点点头,放下了车帘,马车便辚辚往长街尽头驶去,很快便消失在拐角处,不见踪影。施婳站了一会,抬头看了看天色,正是上午时分,阳光明媚,这时,有人大着胆子上来问道:“这位小哥,是哪里来的?”因施婳穿着男装,所以那人也没认出来,她笑了笑,道:“我是梧村的,刚从隔壁县走亲戚回来。”那人听了,觉得也无甚新鲜事情可以打听,顿时有些失望,只是随意与施婳寒暄几句,便转身走开了。施婳紧了紧肩上的包裹,然后转过身,朝记忆中梧村的方向走去。都说近乡情更怯,施婳却没有这般的感觉,兴许是因为,梧村距离她来说太过遥远了些,她上辈子九岁离开了这里,直到死去时,都没有再回来过,等她重生了之后,只在梧村呆了短短一个晚上,第二日又与乡亲父老们开始逃荒,来去匆匆。直到如今,邱县梧村于她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罢了,承载着九岁之前的记忆,九岁之后,梧村便与她毫不相关了,所以她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情怯的,就像是正在踏入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这种陌生此时施婳正深深体会到了,因为她已经迷路了两次,却依旧没有找到记忆中的那一条通往村子的路,日头高悬,转眼就是正午了。四月间,太阳烘晒得植物散发出清新的气味,时值春季,野草和树木都疯了一样地往上长,肆无忌惮地伸展着枝叶,施婳看了看天色,认命地原路返回到之前的三岔路口,走错了两次,这最后一条应该是对的。她深吸了一口气,朝最左边的那一条小路走去,没多久,她就找到了几分熟悉的感觉,这感觉很奇妙,就像是原本只有一丁半点的模糊记忆,随着脚步往前,渐渐清晰了起来,将那些残缺的记忆一一补漏。施婳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山坳,当初她的兄长背着竹筐,从这个山坳口走出去的,无视她的呼唤,头也不回。施婳深吸了一口气,加快脚步,转过山坳,一个小小的村庄便出现在远处,梧村到了。梧村依山而建,施婳记忆中,村子里生长了许多槐树,每到四五月间,槐花开得很旺,雪白雪白的,兄长常常带着她去爬树摘槐花,回了家里,娘亲会做槐花饼和槐花饭,那都是很遥远的记忆了。如今施婳走在小径上,只觉得那个村子十分熟悉,又十分陌生,记忆里的槐花也都已经开了,她甚至能听见孩童打闹时发出来的嬉笑声,还有大人们呼喝的声音,可是她已经不认得村子里的人了。很快便有人发现,村子口来了一个陌生人,孩子们伸头伸脑地张望,满眼都是好奇,这个人是来做什么的?甚至有孩子大着胆子问她:“小哥哥,你是货郎吗?”不等施婳回答,他们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货郎卖的是什么呀?”“他不是货郎,他没有挑担子!”“可是他背着包袱,说不定东西就在包袱里!”“不对,那么多东西怎么可能装在包袱里?”“那你问他!”“我才不去哩!”……孩子们既大胆又害羞,嘻嘻哈哈地奔跑着打闹,他们也不跑远,追追打打跟在施婳身后走,好似一串小尾巴一样,又像是在看热闹和新奇,不肯散去。施婳忍不住微笑了一下,循着小径,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所幸她还记得路。施婳的家在村西的位置,和村子之间隔着田地和半个山坡,所以其他人家都住得近,唯有他们家要远一些。孩子们追追打打,跟在她后头跑,小径两旁的野草已有齐腰深了,因为无人打理,野心勃勃地想要霸占了这一条小径。这时,施婳听见孩子们在七嘴八舌地猜测:“你们说货郎哥哥要去哪儿?”“去阮宝叔他们家吧?”“他是去卖东西吗?”“不知道,咱们去看看吧。”听着孩子们讨论,施婳忽然抓住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地方,村西明明就她家一户人,她叔婶都住在村子里头,为什么会是,阮宝叔他们家?第 94 章村西很快就到了, 施婳也看到了自己家那座熟悉的院子, 透过篱笆能看见院子里的情况,门前常年堆放的草垛不见了,那个大石磨还在, 走近前一看, 没有记忆中的裂缝, 石磨已经换了,歪歪斜斜的草棚子也翻了新, 看上去十分稳固。两个一大一小的孩子正在院子里吵架, 吵着吵着,其中一个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喊道:“娘!娘!”屋子里连忙奔出来一个妇人,手里的东西往地上一扔,搂着那哭闹的孩子心疼道:“怎么了怎么了?好端端地哭什么?”那孩子指着大一点的女孩,声音里带着哭腔:“娘, 她欺负我!”妇人听罢, 二话不说,劈手便是一巴掌甩过去,骂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欺负弟弟!”那女童捂着脸, 不敢吱声了,这时, 施婳听见身边的孩子们齐声噫了起来, 嚷嚷道:“真儿她娘又打人咯!又打人咯!”“哇,真儿她娘好凶啊!”那妇人显然是不止一次被这些孩子们起哄了, 十分恼火地扭过头来瞪他们,等看见了施婳,愣了一下,似乎不知道这个陌生人站在他们家院子外面做什么,只把她也当成了看热闹的,抱起孩子就要起身离开。正在这时,施婳开口问道:“这位姐姐。”闻言,那妇人住了脚,目光狐疑地打量她,道:“什么事情?”施婳笑笑,道:“请问这房子的主人家是谁?”妇人奇怪地道:“自然是我们家了。”施婳点点头,又道:“不知能不能讨碗水喝?”妇人听了,看了她一眼,显然是将她当成了一个过路人,又看她模样俊气,便缓和了脸色,道:“那你等等。”她说着,便抱着那男童进屋去了,出来时,手里端着一个瓷碗,隔着篱笆递过来。施婳笑笑,道了谢,这才接过碗,喝了一口,与妇人寒暄道:“姐姐,您家里贵姓?”她一口一个姐姐,很是礼貌,穿着男装,看起来是一个俊俏的少年,那妇人便答道:“夫家免贵,姓阮。”施婳哦了一声,又问道:“您家是一直住在这里的么?”妇人道:“是,一直住这里的,客人是从哪里来的?”施婳笑答:“我是来走亲戚的。”她说着,将碗递还给了妇人,道:“多谢姐姐了。”那妇人拿了碗,转身进屋去了,施婳在篱笆外站了站,听见身边的孩子们嘟嘟囔囔:“原来他不是货郎啊。”“我都说了他肯定不是!”“就是就是!”“那他来我们村里做什么?”“他刚刚不是说了吗?走亲戚的。”施婳离开了村西,那群孩童们依旧跟在她身后,像一串甩不脱的小尾巴,叽叽喳喳地说话,十分热闹。施婳忽然停住脚,问他们道:“你们村长家在哪儿?”“啊!”有一个孩子一拍手,指着她道:“你是村长家的亲戚吗?”孩子们一窝蜂七嘴八舌地抢着嚷嚷道:“我知道!我知道!村长他们家在那边!”“我带你去!”他们飞快地往前跑,一边回头来看看施婳有没有跟上,若是跑快了,还要停下来等她。不多时,施婳便走到了记忆中的巷子里,她有些意外,竟然还是从前的老村长家的位置,她本以为过了这么多年,村长应该换人了才对。心急的孩子们在院子外大声嚷嚷起来:“旺伯!旺伯你们家有亲戚来啦!”童声清脆,嗓门又大,不多时便惊动了隔壁的几个院子,有人探头出来看,村长家的屋子里走出来一个中年妇人,一边擦手,一边问道:“什么亲戚?”她说完这话,一眼便看见了站在院门口的施婳,表情有些迟疑,道:“你是……”她不认得施婳,当然施婳也不认得她,也许是老村长的儿媳,她笑笑,问道:“阮大爷爷在家么?”村长爷爷的辈分很大,所以在施婳记忆中,孩子们除了叫他村长爷爷以外,还叫他阮大爷爷,每次村长听见了,都是乐呵呵地答应一声。那妇人听了,道:“我公公……”她说着,像是才反应过来,连忙往院子里让了让,道:“请进,您请进。”老村长儿媳引着施婳进了堂屋,又倒了茶来,那些跟来的孩子们聚集在窗口和门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施婳看了一圈,问道:“阮大爷爷不在家么?”她面上露出苦笑来,道:“公公在家,只是病了,不好见客,怕过了病气。”施婳听了,立即起身道:“伯母能带我去看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