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
作者:未妆      更新:2023-07-01 17:22      字数:4678
  谢翎也是一笑,摇了摇头,随他去了。第二日,顾梅坡来了翰林院,与谢翎两人打了招呼,一如往常,若无其事,朱编修盯着他仔细看了几眼,也不见他面有异色,不免心中泛起嘀咕来。顾梅坡看着对面正奋笔疾书的谢翎,沉默了好一会,才有人过来,在门口对他道:“顾编修,张学士请你过去一趟。”顾梅坡走后,朱编修对谢翎忿然道:“他竟半分愧色也无。”谢翎笑了:“他什么也不知道,如何会有愧色?”朱编修愣了一下,谢翎轻轻敲了敲桌案,提醒道:“顾编修一共告假三日,今天才来应卯,如何会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这头朱编修一头雾水,那厢顾梅坡已经到了张学士跟前,拱手施礼:“见过学士大人。”张学士看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阴沉着脸色道:“你做了什么好事?”面对张学士的质问,顾梅坡明显得一愣,连忙恭敬道:“下官这几日告假,不知出了什么事情,还请大人明言。”张学士怒上心头,拍案而起,怒声道:“你不知道?当初那国史是不是你亲自去订成册的?”顾梅坡立即应答:“正是下官,是国史出了问题?”“你还来问我?”张学士瞪视着他,声音沉沉:“国史后面两册,根本就没有修改,还呈到皇上面前去了!”闻言,顾梅坡面上浮现出惶恐之色来,连连道:“下官该死,连累了大人。”张学士一口气憋在心口,上不去下不来,愤怒地看着他,又是一拍桌子:“你说,此事是否是你故意为之!”顾梅坡惊声叫屈道:“大人冤枉,绝非如此!此事乃是皇上明令下来的差事,下官岂敢如此作为?若真是这样做了,下官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当初还是大人提拔,下官才能有幸为国修史,下官与大人本为一体,怎敢肆意妄为,连累大人?”他说着,又跪了下来,叩头道:“当初订立成册,确实是下官失察,办事不细,下官甘愿受罚,请大人息怒。”顾梅坡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张学士面上虽然依旧不好看,但是也并未表现得如之前那般明显了,他盯着下面的人,过了许久,道:“起来吧。”顾梅坡这才站起身来,张学士道:“从今日起,你不要在国史馆了,到时候自有人安排你的去处。”顾梅坡愣住,好一会,才慢慢地道:“是,下官明白了。”张学士懒得再看他,摆了摆手:“去吧。”十二月二十七日,顾梅坡被调离了国史馆,他原本人缘不错,不少同僚听说了,唏嘘不已,都试图来里间找他说话,朱编修嫌他们吵闹,索性把门给关上了。顾梅坡迅速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正欲离开时,忽然道:“谢侍读。”谢翎的笔终于停下,抬起头来,表情淡淡道:“顾编修有何指教?”顾梅坡虽然被调离了国史馆,但是果然如谢翎之前所说,他并未受到什么责罚,既没丢官,也没降职,顶多就是离开了国史馆而已,大概是张学士对他眼不见为净吧。顾梅坡笑了,道:“未曾想到谢侍读还有过目不忘的天分。”他语气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般,听得朱编修这种老好人性格都有些来火,倒是谢翎没什么表情,道:“我也未曾想到顾编修还有这一手。”顾梅坡盯着他看了一眼,笑道:“后会有期。”谢翎略一颔首,继续抄写着国史,不再搭理他了,顾梅坡讨了个没趣,便拉开门离开了,很快,门外传来人声嘈杂,像是在与他辞别,翰林院不大,进出都能碰个面,他们倒表现得仿佛顾梅坡这一去就不复返了似的,情真意切,令人腻味。第 154 章两日匆匆过去了, 谢翎两人紧赶慢赶, 终于如愿完成了差使,重新修订的国史交上去之后,旨意便降了下来, 擢翰林院国史馆谢翎、朱明成官升一品, 谢翎由正六品侍读升为从五品侍读学士, 朱编修也由正七品编修升为从六品修撰,还有一些丝帛钱财等, 天子赏赐, 倒将之前的阴影倒冲淡了许多。按照常例来说,在国史馆,一部国史修成之后,所有参与修国史的人,都会官升一品,算是他们辛苦了一两年的奖赏, 然而谢翎才入翰林院一年不到, 只修改了一段国史,便由修撰升为侍读学士,其速度不可谓不快, 令其他同僚羡慕不已,倒是朱修撰感慨颇深, 直道这官升得不容易。如今确实是风光, 可是又有谁知道,当时他们一行人还差点直接丢了乌纱帽呢, 当然,这些事情不足为外人道。升了官,自然就要应酬,官场逢迎,谢翎入了翰林院这么久,也不是不懂,百味楼做东,一伙人推杯换盏,酒酣饭饱,喝得熏熏然了,这才三三两两地离开。因谢翎是东道主,不免也多喝了几杯,这几日又忙到深夜,只觉得眉间隐约发痛,站在酒楼门口,吹着冷风发了一会呆。酒楼小二认得他,以为他醉了,连忙上前来道:“谢大人,可要小人帮您叫辆车马?”谢翎按了按眉心,正欲答话,却听远处传来马车辚辚之声,马蹄踩踏过街道上的积雪,脏污的雪水溅开,马车在百味楼门前缓缓停下来。谢翎见了,面上浮现几分笑意,摆了摆手,对小二道:“多谢你了,不过我夫人派了马车来接。”小二看他高兴,便笑着奉承道:“谢大人与尊夫人伉俪情深,实在叫人羡慕。”正说着,刘伯从马车上跳下来,道:“大人,夫人让我来接您回府去。”“您醉了么?”谢翎摆了摆手,笑道:“没有,夫人回来了么?”刘伯道:“早在下午就回来了,特意让我来接您回去,今日还有大雪要下,快上车吧。”谢翎这才上了车,刘伯放好车帘,这才驱使着马车往回赶去。过了两刻钟,马车才终于到了谢宅,刘伯来扶他,被谢翎拒绝了,他下了车,径自快步往宅子里走去。穿过前院,远处暖黄的烛光亮着,在这深夜之中,仿佛路引,夜深寥落一灯明。谢翎进了院子,地上的雪被扫出了一条干净的路来,屋檐下挂着灯笼,光芒映照在院子里的皑皑积雪上,折射出一片细碎的亮光,空气清寒。屋子里传来笑声,谢翎光是这么听着,便能清楚地辨认出施婳的声音,他快步走过庭院,推门进了正屋,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暖香。一个丫鬟啊呀一声:“大人回来了。”屋里燃着炭盆,窗下的榻上,施婳正靠着窗坐,手里拿着一把剪子,还有一张红纸,见谢翎进来,笑道:“你回来了。”一边说着,便要下榻来,被谢翎制止了,望着她手中的东西,疑惑道:“这是什么?”“窗花,”施婳拿着剪子示意,道:“今日在王府跟嬷嬷们学的,回来试试。”她说着,闻见空气中清冷的寒气,还有些微酒气,问道:“你喝了很多酒么?”“喝了几杯,”谢翎在她身边坐下来,好奇地看着她的手,道:“窗花是这样的?”施婳分了一些纸和剪刀,让朱珠和小丫鬟们拿去玩,丫鬟们散去,将门带上,她这才将手中的纸团小心打开,道:“这种团花先得将纸叠起来,才好剪。”红纸打开来,抚平褶皱,果然是一朵很大的团花,十分精致,施婳跟着嬷嬷们学了一下午,还是头一次剪这样的花,不免很是高兴,举着那团花向谢翎道:“好看么?”谢翎点点头,又故作迟疑:“不过……”“怎么了?”施婳只以为哪里剪得不好,立刻仔细地去检查,语气里带着几分紧张:“可是剪坏了?”谢翎笑道:“窗花固然好看,不过远不及阿九颜色。”施婳脸上一红,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调笑了,有些好气,又有些好笑,道:“都说酒壮人胆,谢大人今日喝了些酒,果然不同往常啊。”闻言,谢翎伸手轻轻捏了一下她白玉般的耳垂,在施婳耳边小声故意吹着气道:“没错。”些微热气顺着耳廓游动,带来酥麻的感受,施婳果然忍不住了,她往外挪了一下,嗔道:“好好说话。”谢翎非但不好好说话,反而又凑过来,将她搂住了,道:“阿九,我今日有高兴的事情。”施婳感觉到他的手在发间穿梭,灵活地拔掉了挽发的银簪,霎时间青丝如瀑,滑落下来,也不知他这是什么毛病,谢翎的手一碰到她的头发,就忍不住想要多摸一摸,将发簪和发饰都拆下来,有一下没一下地摸着,之前施婳还会说几句,时间一长,只能随他去了,大不了多梳几次头发。施婳疑惑道:“什么高兴的事情?”不知是不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谢翎的眼睛亮亮的,道:“阿九,今日圣旨降下来,我又升了一品。”尽管早有预料,但此时施婳仍旧是笑起来,眉眼微弯,道:“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应当庆贺。”她下了榻,走到门边,叫来朱珠,吩咐她取酒来,回过身上榻,谢翎再次将她搂在怀里,长长地喟叹一声,下巴搁在她的发顶,嗅着幽幽发香,唤了一声:“阿九。”施婳靠着他,感受着暖暖的体温,从谢翎那边传来,她手里拿着剪子,慢慢地剪着窗花,应答道:“嗯,怎么了?”“阿九?”“我在,”施婳转头来看他:“怎么了?”谢翎与她对视片刻,忽然一笑,道:“没有,就是想叫一叫你。”施婳凝视他片刻,微微倾身,在他唇边轻轻一吻,笑道:“叫什么?我在这里。”往后几十年,我仍将长长久久地在这里,与你福祸相依,荣辱与共,直到岁月将尽的那一日。……年关就这么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宣和三十一年春,年初八,朝议结束后,宣和帝召见了全体内阁阁员、六部尚书等众大臣,一场足以引起朝局动荡的议事开始了。此时的谢翎对此事一无所知,他仍旧在翰林院,升为侍读学士之后,就不必留在国史馆了,侍读学士职在刊缉经籍,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学。到了傍晚时候,他才离开翰林院,路上的积雪已经被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了,远处的宫殿屋檐上,却仍旧是白雪皑皑,因为白日里有太阳的缘故,积雪融化了不少,使得它们一列一列地排着,整整齐齐,像是工匠精心刻印出来的一般。屋檐下水珠滴答落下,到处都湿漉漉的,空气清寒,远处的天边已经点缀了三两颗星子,天黑了。谢翎加快脚步,往前走去,没走多远,便见到一个仆从打着灯笼在路边等候,他放慢了脚步,那仆从见了立即迎上来,恭敬唤了一声:“谢大人。”谢翎自然认得他,是他的座师窦明轩府上的仆役,道:“可是老师有事?”那仆从忙道:“是,请谢大人上车。”“走吧。”谢翎乘坐着派来的马车,一路去了窦府,此时天已经黑透了,窦府门前挂着两个大红灯笼,散发出昏暗的光芒,影影绰绰的。那仆从道:“老爷在花厅等您。”谢翎来了窦府许多次,早已熟悉了,他快步走向花厅,窦明轩果然已经等着了,窦明轩年逾四十,蓄着长须,他很喜欢把玩棋子,此时面前就摆着残局,手里拿着青玉制的棋子,见了谢翎来,笑着指了指对面,道:“来了?坐。”谢翎也不推辞,坐了下来,随手拿起旁边的黑子,道:“老师先走?”窦明轩道:“黑子先行。”谢翎点点头,将手中的黑子落在棋盘中,窦明轩一边落子,一边道:“你何时去景云门侍值?”谢翎简短地答道:“后日。”窦明轩沉吟片刻,道:“想个办法,改到明日去。”谢翎落黑子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向他,窦明轩捻着手中的白子,慢慢地道:“昨日有急报,戎敌犯我朝边境,损兵一万五,破了一城,今日朝议时,兵部惹怒了皇上,兵部尚书已被问罪了。”谢翎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窦明轩落下一子,道:“我与王爷都觉得,这是个机会。”他说着,抬起眼来看谢翎,道:“你觉得呢?”谢翎终于有了反应,回视他,道:“老师与王爷自有高见。”兵部尚书如果真的被罢职,那么兵部内的体系必然受到不小的动荡,如果恭王想在其中安插人,这确实是个机会。谢翎落下一子,黑子在寂静的室内发出“嗒”的轻微声响,伴随着他的声音:“该老师了。”窦明轩手执白子,望着棋盘,似乎在沉思,过了片刻,才道:“今日恭王殿下已向陛下举荐你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陛下并未当场答应,但是也未立即否决。”他说着,望向谢翎,道:“你想个办法,明日去景云门轮值,陛下每日午后会宣翰林侍讲经史,这是你的机会。”窦明轩抛下棋子,站起身来,负手走了几步,道:“如今盯着兵部的不止我们,还有吏部和太子,若想不经由吏部任命,目前便只有这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