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作者:未妆      更新:2023-07-01 17:23      字数:4446
  绿姝忍不住探头看了一眼,惊呼道:“这、这不是殷侍卫么?怎么会是他?”施婳抬起头来,疑惑道:“你认识?”恭王妃眉头微蹙,道:“这人……是王爷的心腹侍卫。”殷朔,当初在苏阳城中,被林父救回来时身受重伤,身上还带了一块太子府的令牌,那时候施婳还提心吊胆,误以为他是太子府的人,后来殷朔回了京城,临行前还将一只猫送给了她。但是万万没想到,她竟会在此时此地再次见到对方,殷朔原来竟是恭王府的侍卫。……恭王府。施婳将笔搁下,递给绿姝道:“照这个方子抓药来,药粉外敷,汤药内服。”绿姝答应下来,把方子交给了一个丫鬟,仔细叮嘱,正在这时,一个丫鬟抱着一堆衣裳从内间出来,走了几步,有什么东西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有什么东西骨碌碌滚到施婳的脚边,停下了。一旁的恭王妃放下手中的话本,疑惑问道:“是什么东西?”施婳低头看了看,然后将它捡了起来,那是一根小竹棍一样的东西,似乎是铜制的,颜色暗沉,内里应该是中空的。恭王妃好奇地道:“好像可以打开。”施婳将那铜管打开来,里面有一卷纸,很轻薄,卷成细细的一条,上面透着墨迹,写了字的。施婳犹豫了一下,把那卷纸交给了恭王妃,道:“王妃要看看吗?”恭王妃愣了愣,她轻轻抿起唇,过了片刻,摇摇头,将那纸拿过来,又塞回了铜管中,叫来了人,道:“把这东西,交给王爷。”那丫鬟答应下来,正欲接过去,恭王妃又迟疑了,她道:“罢了,我自己去吧。”闻言,施婳站起身来,道:“王妃有事,我便先回去了。”恭王妃看着她,点点头,待施婳离开后,这才问丫鬟道:“王爷现在在哪里?”那丫鬟答道:“奴婢方才看见王爷往花园去了,这时候大概是要去书房。”恭王妃叮嘱道:“等殷侍卫醒了之后,便立即告诉本宫。”“是,奴婢明白。”恭王妃将铜管放入袖中,离开院子,往书房的方向而去,书房门口站着两名侍卫,见了恭王妃来,立即行礼参见。恭王妃看了看紧闭的书房门,问道:“王爷可在?”一名侍卫答道:“王爷与窦大人在议事。”闻言,恭王妃想了想,道:“等王爷有空了,再来报本宫,本宫有事。”正在这时,屋子里传来恭王的声音:“什么事?”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正午的阳光很是明亮,恭王正站在门口,朝她看过来。恭王妃没想到他会突然出来,愣了一下,才道:“臣妾有些事情,不过不急,等王爷议事完了再说也不迟。”“没议什么事,”恭王略微退了一步,下颔微扬,示意道:“王妃请进吧。”恭王妃抿了抿唇,也不再推辞,上了台阶进屋,她一眼便看见了窦明轩,眼里带着几分和气的笑意,拱手施礼:“臣见过王妃娘娘。”恭王妃微微颔首:“窦大人。”恭王走到书案后坐下,道:“王妃有何要事?竟然亲自来见本王,本王真是受宠若惊。”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笑意,有些促狭,恭王妃看了他一眼,并不接话,而是上前一步,道:“臣妾今日去昭明寺,救回了一个受伤的人。”恭王眉头微微一动,看向她:“谁?”恭王妃慢慢地答道:“王爷的侍卫,殷朔。”她说着,将那根铜管从袖中取了出来,轻轻放在恭王面前的书案上,道:“这是从殷侍卫的衣物里掉出来的,臣妾担心是很重要的东西,未免遗失,特来交给王爷。”恭王神色微微一凛,他将那铜管拿起来,打开熟练地取出了纸卷,窦明轩表情凝重地道:“殷侍卫不是出去办事了么?为何会受伤?”恭王妃想了想,答道:“是在昭明寺里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他受了剑伤,刺在心口上方,婳儿说,再偏一点点,就能正中心口。”窦明轩挼着胡须感慨道:“殷侍卫命不该绝,竟然碰到了王妃出手相救。”恭王妃淡淡一笑:“凑巧罢了。”两人正说着话,恭王那边已经拆开了纸卷查看起来,他的表情渐渐转为凝重,窦明轩见了,道:“王爷,怎么了?”恭王沉声道:“是我之前交给殷朔去查太子府的消息。”大概是消息不太好,他的脸色也有些阴沉,慢慢地道:“太子联合了不少大臣,准备等上元节过后,就上本呈奏皇上,让我归藩。”“归藩?!”窦明轩一惊,很快又镇静下来,道:“归藩一事前年就提过了,皇上当时并未答应,想来这一次也会如此,王爷暂且不必忧心。”恭王的眉依旧皱着,将那张纸捻了,道:“这次却不一定了,年前戎敌来犯,连破两城,战事吃紧,父皇为此忧心了好些日子,我近来观他精神,似有不济,听太医院那边的消息,近日父皇身体似乎有恙,正在服药。”他未完的话,窦明轩霎时间便明白了,原本太子和恭王呈掎角之势,两相制衡,朝局尚能稳住,但是如今外有强敌,皇上龙体欠安,这个节骨眼上,朝廷的人心若是再来点儿乱子,恐怕会出事情。皇上若是想稳住局面,让恭王归藩就是最好的方法。恭王沉吟片刻,忽而问道:“安排谢翎进兵部的事情,怎么样了?”窦明轩不防他提起此事,愣了一下,才答道:“皇上答应了,但是有一桩事情,太子也荐了一个人选进兵部,皇上他……也同意了。”恭王的表情顿时凝住,宣和帝喜好弄权,恭王甚至有些怀疑,若不是他们和太子同时往兵部安插人,恐怕谢翎也进不去兵部,他忽然叹了一口气。第 157 章“归藩?”施婳放下手中的医案, 疑惑地道:“是恭王那边给的消息?”谢翎点点头, 施婳想了想,道:“我记得确实有过这件事情,但是太子的计谋未曾得逞, 反而还受了皇上的责备。”她说着忽然笑了, 对谢翎道:“你大可以猜一猜, 恭王若是不想归藩,会如何应对?”谢翎果然沉吟一会, 试探着道:“恭王重病了?”施婳笑着颔首, 道:“恭王重病不起,又有不少朝臣奏请皇上让他归藩,皇上当即责难了太子,此计未成。”她说着,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再过几个月, 戎敌会再破两城,娄海关失守,平远将军战死, 兵将退至玉连关。”谢翎一惊,悚然看向她:“玉连关乃是中原最为重要的关口, 若是失守, 就相当于将我大乾的大门向戎敌敞开了。”施婳点点头,道:“戎敌兵至玉连关, 会向我朝投书求贡,到时候朝臣会分为两派,一主战,一主和。”她说到这里,将医案放下来,望着谢翎,道:“但是兵部上下一力主和,再加上戎敌以边疆四个城池的百姓性命要挟,皇上同意了。”谢翎听了,微微摇头,皱着眉道:“此事不妥,戎敌性情贪婪,必然不会轻易退兵。”施婳道:“所以后来增开了马市,七月,兵部尚书下狱弃市,兵部左右侍郎皆被流放边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主和的官员,都或多或少受了牵连,丢冠罢职都算好事了。”她语气平静,声音不大,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无比心惊,谢翎看着烛光在施婳明澈的眸中跳跃着,仿佛透过那双眼眸,能看到当年的那一番腥风血雨。他在脑中急剧地思索着,道:“可是以皇上的脾性,不可能轻易同意谈和。”然而最后为什么还是妥协了?谢翎百思不得其解,倏然间,脑中灵光一现,不是不想战,而是不能战。他蓦然就想起了去年岑州官员贪墨的案子来,如果国库亏空,暂时拨不出军饷,无力支持这一场长久之战呢?今年年初,朝廷来了个大清算,据说是因为去岁开支的事情,皇上一连发落了不少官员……这样一来,就完全说得通了,大乾国库亏空,甚至无法支撑军饷粮草,只能同意戎敌的求贡,自太高祖皇帝始,戎敌屡屡侵袭大乾边境,数百年来,大乾朝还没有向戎敌谈和的先例,宣和帝历来自视明君圣主,这件事情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污点一般的存在。宣和帝自己是不会有错的,错的都是那些极力主张求和的朝臣。谢翎转瞬间便想通了其中的关窍,慢慢地吸了一口凉气,短短几念之间,他几乎可以预见未来一年的朝廷局势,会是何等的险峻!而他那时恰好就在旋涡中心,兵部。燃烧的烛火突然劈啪爆出了一个灯花,在寂静的室内十分突兀,谢翎眉心一跳,抬起眼来,正对上施婳略有些担忧的目光。他笑了一下,朝她伸出手去,语气带着几分安抚之意:“阿九。”施婳将手递给他,谢翎微微用力,便将她拉入怀中,紧紧抱着,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轻轻蹭了蹭她乌黑的发顶,道:“阿九,你在担心什么?”施婳摇摇头:“不,我没有担心,我只是在想……”她声音倏然止住,谢翎疑惑地低头:“嗯?想什么?”施婳忽地笑了一下,道:“我在想,上辈子的探花小谢郎是如何应对这一次朝廷局势的。”她说着,素白的手指抚上了谢翎的剑眉,眸子晶亮,道:“不知你那时是何等风姿?真是可惜,无缘得见,实在是一件憾事。”谢翎听罢,眼中涌起无限温柔,他凑到施婳唇边轻轻吻了一下,眼中带笑:“这有什么好遗憾的?我如今不正在你的面前么?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看到阿九厌倦为止。”施婳笑了,仔细地描摹着谢翎的眉眼,小声地道:“怎么会厌倦?君心似妾心,不负相思意。”过了几日,恭王府。一名丫鬟匆匆忙忙走着,转过来,差点撞到了对面一行人,她惊呼一声,入目便是一袭紫色,女子怒骂道:“瞎了你的眼,这么急慌慌的,赶着去投胎呢!”丫鬟立即跪下来,连连磕头:“请夫人恕罪,是奴婢瞎了眼,冒犯了夫人。”那女子正是李侧妃,后因惹怒了恭王,被撤了侧妃位,贬为妾,她向来骄纵,这丫鬟又冲撞了她,岂会轻易放过她,把那丫鬟骂了个狗血淋头,小丫鬟一边哭,一边求饶,额头都磕破了皮,血丝渗出来,和着灰尘沙土,看上去惨不忍睹。正在这李夫人还不肯罢休的时候,后面又来了一行人,一个女子声音问道:“这是怎么了?”那小丫鬟抬头一看,连忙又哭着磕头行礼:“奴婢见过王妃。”李夫人不悦地看了她一眼,冷冷地道:“哭什么哭?打量着有人来给你撑腰了?”“奴婢不敢,奴婢不敢。”那小丫鬟又拼命磕起头来,砰砰作响,恭王妃略微皱了一下眉,道:“别磕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李夫人倨傲道:“王妃有所不知,妾身这在路上走得好好的,这小贱蹄子冒冒失失冲过来,差点把妾身撞倒,妾身还没怎么责骂她呢,她倒好,在您面前装起可怜来了,这等刁仆,娘娘您可千万不要纵容啊。”恭王妃还没过来之前就听到了这边在骂人,不带重样地骂了好半天,对于李夫人的话她倒是没怎么理会,只是问那丫鬟道:“为何如此冒失?”丫鬟哭得惨兮兮,擦了一把泪,答道:“是王爷,王爷方才在书房里晕了过去,紫芍让奴婢去请大夫来,奴婢走路匆忙,这才冲撞了夫人。”霎时间所有人都惊了,恭王妃眉头皱起,道:“这种事情为何不早说?”李夫人更是抓住那丫鬟连连追问:“王爷现在如何了?”那丫鬟本就怕她,被她揪住便吓得直哆嗦,连话都差点说不出来,恭王妃心里叹了一口气,冲绿姝使了一个眼色,绿姝立即点头去了,恭王妃不再理会李夫人,带着一行下人往书房的方向走去。待到了书房门口,两名侍卫正站在那里守着,见了她来,立即行礼,恭王妃道:“听说王爷骤然晕倒,现在如何了?”两个侍卫互相对视一眼,一人道:“小人说不好,还请王妃娘娘进去看看吧。”恭王妃听罢,也不难为他们,那两个侍卫立即上前,为她推开门,午后的阳光霎时间涌入屋子,在地上勾勒出一道清晰的轮廓,金色的尘埃淡淡地飘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