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Miang      更新:2023-07-02 00:06      字数:3816
  “正是。”徐夫人答道。萧武川没再多言,在一片恭送声中离去。到了傍晚时分,姜灵洲离开了徐府。她刚踏出徐府门,便看到门口停着一辆马车,看标纹是她府上的。车帘一撩,探出萧骏驰半个身子来。他束着乌黑的发,冠上横插着一枚玉簪子,这幅打扮倒是收敛了不少他平日的威慑,显得文质起来。“王爷怎的来了?”姜灵洲微讶。“我恰好从宫里出来,想到王妃在徐家,便取道过来捎王妃一程。”他道。姜灵洲让几个婢女与兰姑姑坐了一辆马车,自己则上了萧骏驰的马车。她较魏人矮,踩小梯时颇为费力,两手扯着裙摆生怕摔了。萧骏驰见了,便干脆地把她抱上了马车。一边抱,还一边掂了掂,说:“王妃好像稍稍结实了一点儿。”姜灵洲:……你养猪呢?摄政王府的马车离去,徐府门前恭送的一大家子终于直起了身。徐明妍远远望着街巷的尽头,若有所思道:“阿娘,王爷待王妃可真好。”徐夫人一向爱重自己这个聪慧明丽的小女儿。闻言,她刮了一下徐明妍的鼻子,笑说:“待明妍长大了,也能寻个竞陵王那样的好夫婿。咱们大魏,最不缺的便是有情有义的好男儿。”徐明妍微蹙了眉尖,在心里小声地嘟囔起来。——有情有义的好男儿?阿爹有妻如此,还不是娶了妾室?|||马车上,萧骏驰正盯着姜灵洲瞧。姜灵洲被瞧得有些不自在,撇过了头去。车轮轱辘向前滚去,车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虽已是天暮之时,街上却依旧热闹无比。“徐正一家有没有为难王妃?”萧骏驰问。“……怎么会。”她答道:“徐夫人待人彬彬有礼,徐小姐也知书达理。”姜灵洲刚答了这一句,忽听得街上传来一阵震天的锣鼓响。接着,便是一串半齐不齐的呼喊声,像是江边纤夫拉船时喊号子的声音。有老有少,有哑有澈,零零碎碎,却气势十足。姜灵洲仔细听了听,辨出他们喊得是“重下江南、还我幽燕”,脸色登时一变。那串大嚷大叫的人一边走一边敲着锣。锣声慢慢地远了,人声也变得稀稀落落,但姜灵洲的面色还是不太好。“王妃不用放在心上。”萧骏驰向着车壁一靠,拇指捻了下数珠,道:“这群人惯会闹的,一会儿巡防司便会来驱人了。整日里吵吵囔囔,丝毫不知何为‘修生养息’,真当我营下的将士命贱?”姜灵洲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王妃这脸色,好像是见了鬼似的。”萧骏驰打趣了她一句,竟然毫不客气地捏了一下她的面颊:“怕什么。本王护着你。”姜灵洲把他的手从面颊上摘下,认真道:“王爷,妾身并非是在惧怕。妾身只是在想,先有家,再有国,次之为天下。可易地而处,齐人乃子民、人臣,魏人亦为子民、人臣。但凡为人者,无不厌憎生老病死、兵戈烽火。若以‘天下’为论,则战无赢者,皆输家耳。”萧骏驰微愕。他挑了挑眉,说:“王妃想的可真够远。”“是。”她一字一句道:“惟愿妾身远嫁来此,能换来幽燕安泰,兵戈不再。”萧骏驰笑了起来,说:“王妃真能说,让本王自愧不如。不知那出了名能说会道的徐夫人,敌不敌得过王妃这一张嘴?”提到徐夫人,姜灵洲便想到萧武川来。于是,她将自己遇到萧武川之事告诉了萧骏驰。萧骏驰并不惊讶,只淡淡“噢”了一声,显然是习以为常了。他一边摩挲着扳指,一边道:“这小子溜出宫外也是常有的事,抓也抓不住。”“陛下邀我去宫中呢。”姜灵洲又说。“……嗯?”这下,萧骏驰有些坐不住了。他怎么提醒王妃的来着?——那家伙可是个彻头彻尾的小色鬼啊!作者有话要说:大狗:孺子不可教也,竟然敢撬你叔叔的墙角。抓个虫,三叔写成二叔惹第31章 临华宫马车慢悠悠的, 还在向前驶去。“看来王妃是没将为夫的训导放在心上了。”萧骏驰道。“王爷指得是哪句?”姜灵洲微惑。“陛下是个小色鬼,王妃莫要理他。”萧骏驰正正经经重复了一遍。姜灵洲抿着笑唇,说:“哪有那么夸张?我看陛下不过是玩心重罢了。虽背不出书,却也率真可爱。帝王之家,有子如此, 已是难得。”萧骏驰扶着额头, 深深地叹了口气。“王妃也懂,既是帝王之家, 便不会有子率真至此。”他揉了揉太阳穴, 道:“我就同王妃说一件事, 旁的, 王妃自己决断去吧。”“王爷请讲。”“一日,我在街巷里撞见了偷偷溜出宫外的陛下。”他微蹙着眉, 沉着声缓缓道来:“他与人争道, 一时兴起, 要与人比背书。陛下不知我在, 竟将《左》、《春》倒背如流,应答自如。他在宫中,当着我面前,可是半句也背不出的蠢钝模样。”姜灵洲有些吃惊。听萧骏驰之意,是萧武川明明聪慧无比,却在他面前装成顽劣模样。若非萧武川真的玩心太重,便是心计极深,令人不寒而栗。“也许是……陛下在王爷面前, 小心了些。”她又小心翼翼道。“王妃自行决断便是。”萧骏驰说。姜灵洲想了一会儿,还是觉得萧骏驰不可能看错。他执掌国政,眼光必然比自己老辣许多。接着,他又想到萧骏驰曾信誓旦旦地对她说,陛下顽劣不堪,登时又有些复杂。“那时王爷对我说,陛下顽劣,请的先生都教不住他,我还真以为是如此。”她的语气里有一层自己都未察觉的嗔意:“王爷骗起人来,倒也是本领大。”“那时我同王妃只算半个陌路。”萧骏驰捏了捏她的手指,意有所指:“总不能对王妃把话都挑明白了。现在……稍稍有些不同了。”姜灵洲刚想问“哪儿不同”,马车便到了摄政王府。她一下车,便看到门口站着两个人,是许久未见的傅徽与宋枕霞。两人是来等萧骏驰的,三个大老爷们儿一碰面就往书房里钻,萧骏驰还留了他们用晚饭。又过了许久,萧骏驰才慢悠悠回房来。“王妃歇了么?”他问。姜灵洲正在挑衣服,便答道:“一会儿便歇息了。”“陛下不知从哪儿得知王妃的生辰是三月初七,想给王妃办个生辰礼。”萧骏驰把手揣在袖口里,话语间有些不是滋味:“为夫觉得这不是很好。”姜灵洲歪头,咀嚼了一会儿才理解了他的意思,随即道:“妾也觉得这不太好。哪有开了府的王爷,还让自己妻子去宫中办生辰的?更何况不过是个小生日,随便过过也就罢了。”萧骏驰应声点头,说:“是,随便过过,随便过过,在咱家自己过。”一会儿,他又说:“待王妃生辰过了,须办个正正经经的婚仪,那时我们再到宫中去。”姜灵洲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脱了鞋履便坐到床上去了。她躺了一会儿,又立刻坐起来,警惕地对萧骏驰道:“今天妾身累坏了,王爷别来闹我。”萧骏驰原本是想往床上爬的,看她这么警觉,彷如一只竖起了耳朵的小兔子,不由失笑。他故意摆出那副正儿八经的面色来,淡淡道:“我知。我去看佛经。”说罢,便一撩袖口,作势离去。他那正正经经的面色,太具有欺骗性。拂袖而往,好似一个谋臣文将,出门便是满关大雪,而非这摄政王府的院子。姜灵洲登时觉得他有些可怜巴巴,于是说:“王爷……还是上来休息吧。”——然后?没然后了。她又栽倒在了阴沟里。萧骏驰总说萧武川是个小色鬼,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按萧骏驰的意思,姜灵洲的生辰是要在摄政王府办的。但是,宫里的陛下耳朵灵得很,第二日就下来一道旨意,说是要在宫里替姜灵洲办了生辰宴,再让萧家人聚一聚,见一见摄政王妃。大魏开国以来,可没有哪位王妃有这样的殊荣。即便是太子妃的生辰,那也不会由天子来办,至多请皇后、太后来办。一不小心,姜灵洲“随便办办”的生辰,便办到了宫里去。这实在太不像话,朝里的老臣便有些不乐意。费思弼头一个找到了萧骏驰,直言不讳道:“王爷,陛下此举,有所不妥。”萧骏驰恰好下了朝,正要去宫门处。费思弼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口中絮语不断:“按礼制,新王妃便不应在宫中办这生辰。便是陛下所赐殊荣,亦不可。若任凭陛下胡来,则王爷之过,又加一笔。”费思弼捻了一把小胡子,语重心长道:“王爷可记得仲庆父缘何而亡?”萧骏驰思量了一会儿,答道:“弄权无忌,胡作非为。”“那便是了。”费思弼露出一点笑来,声音长长:“王爷本不欲胡作非为,可若有人要王爷胡作非为,王爷难道就不得不为吗?”这话有些绕口,可萧骏驰听明白了。他两手一拱,朝费思弼行了师徒礼,道:“费先生说的在理,竞陵会记在心间。”费思弼说的有理,如他萧骏驰开了这先河,世人只会说竞陵王逾了规矩,不知何为“人臣”。可话虽如此,他却也不想委屈了姜灵洲。不让她风风光光一次,便觉得甚是不悦。他权衡了一下“佞臣之名”与“王妃开怀”的重量,还是决定让姜灵洲在宫里办了生辰。|||三月初七这天,是姜灵洲的生辰。午时,她便被萧骏驰拎去了宫里。萧骏驰幼时就生活在太延西宫的临华宫内,如今这处宫室被腾辟出来,供摄政王妃在宫中歇息。姜灵洲看到那“临华宫”的匾额,心里还有几分感慨——怪不得萧骏驰能率大军直入齐国,险些打入华亭来,原是从小就住在这“临华”宫里。临华临华,可不就是君临华亭么?初初踏尽临华宫门时,兰姑姑还露出了几分怀念之色,道:“真是许久未来此处了。自王爷十五岁开府后,已是过了近十年。”虽许久未有人居住,临华宫内却清净整洁,令人心悦。雕花窗格外,漏过婆娑树影;半敞的宫门,掩映着长阶阙宇。“王爷从小便住在这儿么?”姜灵洲问。“正是。”兰姑姑摸了摸摆驾上的雕弓与珍宝瓶,道:“从前这儿摆着王爷的藏书。王爷自幼便爱读书,勿论是汉文的,还是甚麽鲜卑文、羯文的书,他都读。老身离开旧部几十年了,都不太记得那些部语了,可王爷硬是一句一句让老身重新拾起了那些部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