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作者:笙缈缈      更新:2023-07-02 00:55      字数:3590
  “哦,走吧……”赫连轩逸淡淡的应了一声,脚下一偏,直接换了个方向朝着花园而去。赫连轩逸到花园的时候,沈康平正陪着李赋坐在凉亭里,喝茶说话,见他来了,两人就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纷纷看向他。赫连轩逸走到凉亭下,躬身行礼,“见过太子殿下。”李赋笑了笑,嗔怪道:“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就不要装了。”赫连轩逸耸了耸肩,没等李赋说免礼就直接直起身,径直钻进了凉亭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毫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了杯茶。沈康平和李赋见他这样,只是微微笑了笑,便摆手让飞羽带着四喜下去了,凉亭里顿时就只剩下三人,李赋看着他,笑道:“不是说身子不适不出门嘛,怎么又来了。”赫连轩逸放下茶杯,淡淡的回了一句:“在家闲着无事,过来跟你们说说话。”沈康平和李赋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纷纷写满了不信,沈康平更是直接纸扇一打,笑道:“说吧,是不是有什么事?”赫连轩逸也不否认,而是直接看向李赋,直言道:“你之前不是准备提银钱改革的事?准备什么时候提?”李赋眉头一挑,看向赫连轩逸,笑道:“你怎么好好的关心起这件事来了。”年前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赋知道了民间许多商户之间金钱转换,除了平时所用的铜钱和金之外,加入了银子,按照比例,一吊钱等于一两银子,十两银子等于一两金子。不过,这也只是私下的操作罢了,并没有经过户部的认可,而李赋想做的,就是将这件事情上报户部,然后全国通行,这样一来,就能减少了许多的不便。首要的,就是解决了人们出门必须携带大量铜钱的麻烦,不过,这件事情他只是和赫连轩逸和沈康平商量过,就是沈太傅哪里都只是略微的提了一下,并没有真正的实行,毕竟,他现在才刚刚开始接触朝堂的事,若是太过反而不好,这银钱的改革可是件大事。让李赋觉得有意思的是,一向对政事不感兴趣的赫连轩逸竟然主动提起了这件事,很是让他意外啊。第二百八十六章内心的感动面对两人的调侃,赫连轩逸面不改色的回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到罢了。”“哦?是么?”李赋挑了挑眉笑着看向赫连轩逸,脸上写满了不信,他们三人从小一起长大,他还能不知道他?“说吧,是不是有什么事刺激到你了。”心思被李赋戳穿,赫连轩逸脸上的神情都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面对两位好友,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当即把林莫瑶来信跟他说的事情挑了一些能说的跟两人说了。当赫连轩逸说道林莫瑶竟然用了这种办法帮着大将军府安顿老兵和伤兵之时,沈康平和李赋纷纷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二人对视了一眼,随后看向赫连轩逸,惊讶道:“啧啧啧,你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被人捡回家,还能捡个这么识大体,还没进门就替将军府做事的媳妇回来?有这么懂事的儿媳妇,赫连将军想来做梦都笑醒了把。”赫连轩逸听了二人的调侃,也不恼,只是毫无形象的冲两人翻了个白眼,随即说道:“阿瑶说了,现在的货币流通真的实在太不方便了,所以我就想到上次太子殿下提到的那件事,若是能将银子也作为货币的一种,那是不是能省下许多事?”李赋直接听笑了,说道:“搞了半天,你就是为了你那个小媳妇的几句抱怨之语就跑来让我重提货币改革的事?”赫连轩逸假装根本没听处李赋语气中的嘲讽之意,只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点头,说道:“改革有什么不好?难不成你高兴每次出门都揣上一大堆的铜板?”李赋被噎了一下,虽说他出门从不担心身上银钱的事,反正都有随从太监替他付钱,而且他那次出门带的不是金?怎么可能会为了这种事情烦恼。但是,转念一想,李赋想到自己之前和沈康平赫连轩逸一起微服私访的时候,看到那些百姓,有些甚至用背篓背着钱出来买东西,确实让他觉得如今的货币流通实在太不方便了。只是,自己认同是一回事,提出来实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李赋收起笑容,微微叹了口气,无奈道:“怕只怕我提出来,父皇未必会同意。”“为什么?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皇上他为什么会不同意?”这次提出疑问的人换成了沈康平。李赋自嘲的笑了笑,道:“这段时间,父皇越来越听秦相的话了,秦相现如今支持的人是二弟,若是我提出来,他未必会赞成,按照他们这段时间想方设法打压我的情况来看,秦相必定会站在反面的。”李赋话音落下,沈康平和赫连轩逸都陷入了沉默,之前赫连轩逸从文州回来的时候,就差点着了秦相的道,在京城待了这两年多,赫连轩逸自然很清楚,秦相是站在二皇子李响那边,帮着他打压太子。若不是太子占了个长子,又是从小定下的太子之位,有皇太后护着,再有就是太子自身也有实力和魄力,否则以秦相如今只手遮天的实力,想要扳倒太子,扶持二皇子李响上位简直太容易了。如今李赋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若是秦相站在他们的对立面,那这件事情还真的不好办。三人在凉亭里商量无果,最终只能求助沈太傅,而沈太傅作为太子的老师,自然是希望太子将来能够做一个心系万民的好皇帝,货币流通这件事情,太子之前跟他提过一次,当时沈太傅就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将银子归入货币流通里面,确实方便了许多,这样一来,于朝廷,于商于民都是很好的事。只是当时李赋并没有过多的说,而他也看李赋并不是特别坚持的样子,便也没有多说什么,如今李赋再次提起这个事,沈太傅便趁机跟他分析了一些里面的利弊和关系,不得不说,沈太傅看的比他们三人透彻多了。最终,按照沈太傅的提议,让李赋先不要声张这件事,而是去做细细的调查,待手中有足够的资本能够说服皇帝,说服文武百官的时候,再当着众臣的面提起这件事,势必要做到让秦相无话反驳。李赋苦笑一声应下,话虽如此,可是他心里很清楚,要达到的这样的效果何其艰难,但是,为了万民,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而作为好兄弟的沈康平和赫连轩逸,也表示无条件支持他,会帮着他一起努力的。只是,让几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李赋准备好一切,在朝堂上当众提出货币改革的提议事,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这样做的人,竟然就是他们一直以来担心会和他作对的秦相。这简直就是打了太子党一众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不敢怎么样,如今这件事情被摆在了明面上,而皇帝也当场就准了,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太子和户部办理。可以说,整件事情有了秦相的支持,竟然破天荒的顺利,当朝廷下达的货币改革的文书到达各个州县时,赫连轩逸给林莫瑶的回信也到了她的手里。当得知赫连轩逸为了自己的一句抱怨的话让太子提前将货币改革的事搬上了台面,林莫瑶内心是极为感动的,这个男人,不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在为她着想,而当她看到赫连轩逸说,秦相竟然破天荒的没有和他们作对,而是站在他们这一边支持货币改革的话时,林莫瑶的嘴角不自觉的浮起了一丝冷笑。别人或许不知道秦相为什么会这么支持这件事,她可是清楚的很,只因为,秦相的手里,可是握着一座很大的银矿呢,只是这些年,这些银矿被挖出来都是被做成了首饰卖往各个地方,最后都换成了金子进了秦相自己的腰包。前世的时候,货币改革的事其实不是李赋提出的,而且比今生提出的时间要晚了好几年,前世时,提出这件事的人是李响,当时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让皇帝对李响刮目相看一番,继而奠定了他后来在夺位之路上的基础,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她,是她给李响出的主意,借此事引起皇帝的重视,因为,那时候的她很清楚,在后面的时代演变之中,银子作为主要货币流通是必要的。林莫瑶冷笑,没想到,今生的货币改革,竟也还是因为她,只是,结果却完全反了过来,想来,这个时候的秦相和李响,肯定很后悔没有早些想到将银子作为货币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吧。一想到他们会悔的肠子都青了,林莫瑶心里就莫名的高兴。第二百八十七章拦路的人有了司南带回来的一百个人,作坊里很快就重新运作了起来,那些欠下的货也能慢慢的交上了,林家众人更是不用再在作坊里忙的昏天暗地了。而有了人手之后,作坊才真正的算是运作起来,不用再在作坊帮着干活了,林绍远这才有空开始和那些商人周旋,赴着各种邀约。为了方便林绍远出去赴宴,林莫瑶就暂时让司北跟在了他的身边,一边帮着林绍远寻找合适的随从,而林刘氏和林方氏空下来之后就一门心思的忙着准备林绍远和苏安伶定亲宴的时,忙着准备聘礼,几乎每天都要拉着林氏去上街去买东西,生怕不够,反正现在家里也富裕了,对方又是县令的千金,自然不能委屈了人家。看着三人乐此不彼的样子,林莫瑶也懒得过问,只是交代赵虎在作坊里找了一个手脚灵活,又会赶马车,比较稳妥的人跟着她们,再加上有木兰和黄氏跟着,倒是让人放心。眼看两家定下来的定亲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林绍远也开始渐渐的减少了赴宴的几率,而是多了时间陪着苏安伶逛街游玩,要么就是带着司北四处闲逛,搜寻一些女孩子比较喜欢的东西送给苏安伶。这日,林绍远正带着司北在苏记酒楼里见一个从其他县城赶过来的商人,两人谈了一些合作上的事,又一起吃过午饭,林绍远交代蔡掌柜招呼好贵客就带着司北出了苏记的门,他还要去一趟城里的首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