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作者:白日上楼      更新:2023-07-02 01:16      字数:4231
  二楼连同店小二和掌柜的也挤满了人,唯独圣人那一角落由十来个护卫隔出了真空地带,杨照回身见只有苏玉瑶上来,忍不住皱眉:“苏二娘子呢?”“圣人,你快些派人去找找看阿蛮姐姐,她方才被挤散了。”苏玉瑶带着点哭腔,也不怪她害怕,方才一个人便被活生生踩死在她面前,生生叫一件美事成了惨事。“阿染,你去。”杨照头也不回地吩咐,但见一佩刀侍卫一忽儿便消失在了楼梯口。楼下一队十二京畿卫已经开始嘶吼着维持秩序,奈何杯水车薪,连京畿卫也被卷入了人群里。杨廷来到仙客居,见到的便是这么一出人间惨剧。他皱了皱眉,吩咐暗卫速去调来最近部曲维持秩序,二楼靠窗站着的苏玉瑶已经认出了他,人群纷乱,却一眼便能瞧见这白衣少年郎,眉眼间有股格格不入般的沉稳气魄,她探出头喊道:“孙郎君,孙郎君!这儿,这儿呢!”莫旌从仙客居出来,朝他暗中点了点头,杨廷抬头往上看了一眼,正对上杨照审视的眼光,立时孙浼上身,回了个挑衅又灿烂的笑,一回身笑脸立时便没了,“艰难地”拨过人群往来处去。莫旌偷偷靠了过来,低声道:“卯一说,二娘子追着一队人往西去了,看起来约莫是趁乱裹挟的人贩子。”杨廷点了点头,沉默着转了个反向,足间连连点过,轻身功夫施展开,人已经如大鹏展翅一般,飞掠而过。莫旌只能顿住脚步,看着远处猎猎飞扬开来的白袍,叹了口气,与空气道了一声:“甲二,你与我可都被丢下喽。”自主公开府后,便不曾在外见主公施展过轻身功夫,这般看来……好似比从前又精益不少,连快马都赶不上。空气沉默良久,才传来一道粗嘎的声响:“现下主公身边可没人了。”说起来,苏令蛮的柔术还只道“揉骨”阶段,比之杨廷的轻身功夫不是一个路数,亦不是赶路见长。不过这些人贩子看样子也不是什么高手,跑得气喘吁吁,眼见远离那波混乱了,苏令蛮再无顾虑,绿衣小娘子利落地跃起,直接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待人贩子有一个算一个地都倒下了,苏令蛮才蹲下身,难得耐心新哄着显然是被吓坏了的小丫头:“乖囝,莫怕,坏人都叫姐姐给打跑了!”小丫头忽闪忽闪着大眼睛,眼睛湿漉漉的:“真的?”声音细细软软,苏令蛮柔下声用力点头:“真的。”哄了一会儿,才从小丫头口中得知家住城东,除了姓孙就再问不出旁的消息。苏令蛮无奈,又见她可怜巴巴满心不安地瞅着自己,干脆俯身抱起她往回走,想着许是方才被冲散了。才行至半途,便碰到一群钗横鬓乱的丫鬟婆子,拥着一个秀美的年轻妇人泪眼婆娑地冲将过来,一把将苏令蛮手中的小丫头夺了过去,抱着“心啊肝啊肉啊”地叫了一通。“乖囝,这是你阿娘?”小丫头点点头,那妇人这才注意到眼前竟站着一个格外漂亮绣逸的小娘子,一见便知必不是那杀千刀的拐子,立时感激涕零,拉着她的手不住道谢。苏令蛮最不会对付的便是旁人过于溢出的热情,她不自在地摆摆手:“无事,不必太客气。”正说着,却觉不大对劲,她晃了晃脑袋,试图甩去不断泛上来的眩晕之感:“你——”出口的声音软绵绵的,只有近处才听得见。苏令蛮怒瞪她,妇人面上露出一丝不忍:“对不住,二娘子,若不如此,小妇人的夫君恐怕要没命了。”丫鬟婆子们一拥而上,一手一个扶着手软脚软的苏令蛮往巷弄里走,旁人方才还见几人在一处说话,是以也并不惊奇,小丫头奇怪地问妇人:“阿娘,你要带大姐姐去哪里?”“乖囡不喜欢姐姐么?阿娘带大姐姐回家住几天陪你好不好?”巷弄里一阵凉风过,小丫头不知世事地鼓掌笑了。莫旌便见方才还一阵风过的主公又一阵风似的回来了,俊面微微泛白,眼珠子越发得浓黑,让人瞧了心里便凉飕飕的。“郎君没找到二娘子?”莫旌话还没完,便见主公雪白的袖口染上了红色的血点子,惊道:“郎君,你受伤了?”杨廷摊开掌心,一支嵌玉金丝玛瑙蝴蝶簪头沾了血,尖利的簪头嵌入了肉里,他眉头皱也未皱道:“一会你执本侯令牌,令玄、黄、地、仁四支部曲速去东南西北四城门守着,记住,悄悄的。一有可疑人物,想法子弄清,明早城门开时务必不能让人将二娘子带出城门。”莫旌领牌子欲走,“回来。”“你……”杨廷迟疑道,“事情办完,再去鄂国公府一趟,将此事与苏世子说一声。”“甲二与我去趟卢府。”卢炫方忙完七夕赠灯之事,便见素日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杨廷直接出现在了内府,他一改在台上的狂态,头也不敢抬地施了大礼,只觉得眼前之人比从前威势更胜,仿佛风雨……欲来。“卢炫,爷要你办一件事。”卢炫竖耳恭听。不过须臾,长安四城城门口便多了许多来回走动之人,暗地里盯梢着城门动静,卢炫在西市日久,手头本事不浅,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匆匆领着一个五十上下的大嘴妇人入了府。“主公,有消息了。”那大嘴妇人从未见过这般俊秀郎君,待要称道两句,想到怀里的银子,便一股脑地全交代了:“……老婆子我这辈子可是开了大眼界,头一回见着这般貌美的小娘子,手里还抱了个小丫头,后来约莫是碰见熟识之人,便一同去了杏花里弄。”“熟识之人?”杨廷声音本就清冷,此时听着便仿佛冻了一层又一层的坚冰:“什么熟识之人?”“一个年轻妇人,大概是那小丫头的阿娘,就是奇怪……好像说了几句话,那貌美小娘子有些气力不支,便被扶着走了。”大嘴妇人觉得眼前这小郎君看上去唬人的得很,便跟茶楼说书讲过的官老爷一般,气势唬人得紧。杨廷见再问不出什么,便让人将她打发走了,只吩咐暗中派人监督着,卢炫道:“小的查过,确实有一批人被捆着送去了京畿衙门。”“查。”这一查,便到深夜。今夜无宵禁,灯市一场死伤不小,京畿卫本就乱糟糟一片,苏文湛听闻消息直接便从美人床上漏夜赶来卢府,见杨廷又换了一张脸先是一愣,才问:“侯爷所言属实?”杨廷手中金簪苏文湛今晨是见过苏令蛮带的,待他欲伸手细看,杨廷却又重新合拢住双手:“此事事关阿蛮声誉,本侯趁夜叫苏世子来,希望鄂国公府能够配合遮掩,以免……”苏文湛在男女之事上颇为精道,纵然杨廷极力掩饰,他依然敏锐地发觉到这人并不如表现出的这般平静,甚至可以说,心急如焚。脸可以易容,可人的眼睛,却是不会骗人的。杨廷又将方才京畿卫打听来的消息告知了苏文湛。那帮人系人贩子无疑,前日有个出手阔绰的财神爷特地出两百两银子,指定要这个小丫头,连时间地点都定好了,他们想着不过是干一票的事,不办成也没损失,便都等在附近。孰料事情就这般巧,灯市起火,他们不费吹灰之力抢了人便跑,孰料碰上个女煞神,撞到了铁板。苏文湛也听出了杨廷的意有所指:“侯爷的意思,灯市那场死伤百人的火灾,是人为的?”若非如此,怎会时间地点都算精巧了。杨廷颔首:“这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圈套。”那人看准了阿蛮性子里有一股侠气,特意在那候着,阿蛮一开始戒心必定在人贩子身上,没料到重头戏在那寻女的小妇人身上,才着了道。只是奈何卢炫整个西市探过,都不知晓那小妇人是谁,仿佛是凭空出现的一般。第148章 绝处逢生苏令蛮蓦地睁开眼睛。意识渐渐回笼。她能感觉到身下在不断地晃动, 手脸黏腻腻地发着一股子馊味, 眼皮沉重, 手酸脚软, 连喉咙都涩得说不出话。苏令蛮勉力睁开眼, 眼神聚焦了一会,才想起来自己是着了道了。难得行件善事, 竟然还是桩假的。苏令蛮连苦笑都做不出来,驴车“吁”地停了,她竖耳听车夫熟稔地与守城京畿卫聊天:“大璐哥,今日城门怎严了这许多?”“别提了,昨夜西城走火, 烧死烧伤许多人,圣人震怒, 我们这些个小兵也得紧着点皮子以免得吃了挂落。”那大璐哥道了声:“小驴蛋儿,你又运什么出城呢?”“嗨, 军爷,您这不是寒碜小的么。”小驴蛋儿熟练地塞了几个铜板过去:“小的也就这收收破铜烂铁的本事。”大璐哥意思意思地掀帘子看看, 果然是一堆不值钱的破烂货, 便挥挥手让过。苏令蛮使劲全身力气往旁边车厢撞,却只能发出一点声音, 被破铜烂铁的“叮铃哐啷”全数遮盖过去了。她被困在一个狭小的仿若棺材般的木匣子里, 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等等。”苏令蛮蓦地睁开眼睛,黑暗中耳朵似乎变得格外敏锐, 她听出来叫停的是楚世子,心下不由起了一丝希望。小驴蛋儿头一回见这般气派的军爷,讨好地笑了笑:“军爷,您叫我?”楚方喧板着一张脸,示意兵士掀帘子,驴车笨重,车厢内还挤挤挨挨地放了一堆不知打哪儿来的破铜烂铁,散着股馊臭味,没有让人看第二眼的兴致。小驴蛋儿便见这气派的军爷走到下一辆车那去了,不禁吁了口气:好大的气派!苏令蛮使力撞了几回,都被颠簸的驴车声给盖过去了,气力用尽,又沉沉地睡了过去,睡前还迷迷糊糊地想:等回头她脱困了,非得去嘲笑楚方喧睁眼瞎不可。卢府内莫旌担忧地看了一眼窗前的杨廷一眼,忍不住劝道:“主公,您这都一天一夜没合眼了,不如先去歇一会。”郎君就这么朝着窗外一站就是一夜,夏末的夜晚纵然不算冷,可露水沾衣也会着凉的。杨廷揉了揉额头,再睁眼时,除了眼珠子略略发红外,眸光仍是清醒的:“楚世子那,可有消息传来?”声音熬了一夜,带着点微哑。莫旌俯身给他斟了杯茶润喉:“楚世子那还没消息。”话说完,便见郎君又这么硬挺着一声不吭了,侧脸蹦得跟个石雕似的,也不知是跟谁在置气。莫旌还记得他头回来到郎君身边之时,郎君还不满五岁。五岁的儿郎可不懂什么冷漠自持,该淘气淘气,该撒娇撒娇。可郎君从不,在他身上,莫旌便从未见过他这么一面,他永远是安静而沉默的,连与大老爷相处亦是如此。莫旌从前还以为那是郎君自小便聪慧不凡。可随着年纪越长越大,他才发觉不是。这世上,唯有在蜜罐里泡着的孩子,才可以保有格外的天真烂漫、撒娇淘气,而所有不受宠爱的孩子,自小学会的第一件事,便是安静呆着,莫着人嫌弃。可自打苏二娘子出现,莫旌便发觉郎君——变了。说不出哪里变了,可哪儿都不一样了。仿佛从墙上挂着的画出来,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也会辗转反侧昼夜难安,也会雀跃欢喜满心期待。莫旌相反更喜欢这样的主公,这让他觉得有生气,更踏实。可此时看他自苦又觉得不忍心。就像郎君明明不喜欢楚世子参与苏二娘子的事,可为了二娘子的安全却必须将所有的不喜欢舍弃,还特意拜托苏世子一大早去与楚世子道明二娘子之事,只因——他希望二娘子没事。可郎君从前哪曾有过这般顾虑?不喜欢便不去做,这世上,约莫还没有人能当真强迫郎君去做不愿意之事,包括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