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作者:九斛珠      更新:2023-07-02 08:07      字数:3946
  伽罗瞧着满桌美食,也觉腹中饥饿,陪着外祖母用饭。只是有外人在场,不好说体己话,加之谭氏满腹狐疑甚少开口,一顿饭吃得安安静静,却格外香甜。饭后伽罗瞧着外祖母面色疲累,便先请她歇午觉,待她醒了再说。谭氏却等不得那么晚,拉着伽罗入内,要她细说经过。伽罗遂如实禀报,将北上议和、鹰佐索要长命锁、她如何查探、面圣、拜见鸾台寺高僧等事皆说了。只是为免外祖母担忧,将谢珩逼供、西胡数次劫夺等事略过去。至于谢珩平白无故示好送礼物的事,更是半分都没好意思提起。这一说,直至后晌才算交代完。谭氏听得容色渐肃,疑惑更甚,却因路途劳累,满面倦色。伽罗也不急着一时半刻说清,便先请她睡下,慢慢再说。*将近晚饭时分,谭氏才睡足起身。她毕竟上了年纪,先前途中染上风寒,虽已痊愈,却未能好生调养。这一路马车颠簸,途中虽未苛待,却也不算礼遇,一把老骨头颠簸了千百里,又悬心外孙女的处境,寝食不安,直至今日见到伽罗,才能放心安睡。饭后祖孙闲坐,谭氏又问些详细的事。末了,向伽罗道:“那长命锁的事,太子究竟知道多少?”“我所知道的,殿下差不多都知道。”伽罗坦白,“鹰佐趁着议和的事要这东西,闹得太大,瞒是瞒不住的。我若想查清,那等境况下,也必须借他帮忙。何况太子殿下帮我营救父亲,为表兄说情,接您上京,明辨是非又不牵连旧仇,我想,告诉他是无妨的。”谭氏颔首,对谢珩的诸般恩情暂不评说,又问道:“我的事,他又知道多少?”“先前我怕他迁怒处置您,用这长命锁为由头,说您或许知道内情。殿下却说,您与娘亲并无血缘之亲,想来他是查过旧日的事情。后来我面圣的时候,他却没提此事,只说您或许知道内情,皇上才会答允让人带您进京。”事情涉及长命锁,外祖母又神情严肃,伽罗答得颇详细。谭氏神情稍稍一松,默然沉思良久,又道:“如此说来,殿下非但不计旧仇,却帮了你许多?”伽罗坦白承认,对上外祖母探究的目光,却不自觉地低头避开,咬了咬唇。这自然是有些心虚了。谭氏哪能瞧不出她这稍许扭捏?太子不计旧仇,愿意善待,当然是好事。然而谭氏毕竟比伽罗经历得多,于人心叵测、世事冷暖,感触更深。谢珩父子处境艰难,这般情形下,他却愿意答应营救傅良绍?从鹰佐手中救出那样要紧的人,绝非易事,更容易触怒端拱帝,平添父子罅隙。平白无故的,谢珩为何要施这般大恩?就只为外孙女容貌过人?抑或,是为了那长命锁?谭氏只记得淮南时冷硬孤傲的谢珩,于如今的太子殿下,并无旁的了解。心中猜疑不定,见外孙女隐然娇羞回避之态,心中并无欢喜,反倒升起忧愁。十四岁的少女,乍然落入困境,被太子屡次施恩,又破格善待,太容易被触动。然而谢珩父子深恨高家,当年跟傅家也有旧仇,贸然施恩,哪会是真心实意?北凉鹰佐那般重视的东西,谢珩未尝不会动歪心思。倘若他只是想诓骗伽罗,待伽罗被他迷惑,查明内情,届时谢珩迂回拿到长命锁,又将伽罗丢开,岂不是害了伽罗?旁的事情谭氏都不怕,唯一害怕的,就是伽罗受伤害。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至此时,谭氏才想起姚谦来。自端拱帝登基后,京城与淮南间常有消息传递,左相千金嫁给姚谦的事,她也有所耳闻。彼时的失望恼恨都不必说,此刻摆在跟前的每件事都比姚谦要紧,她也不愿徒惹伽罗伤心,遂未提起。只是瞧着跟前的少女,回想这半年来的颠沛起落,愈发心疼。谭氏目光慈和,心中叹气,愁肠百结,轻轻将伽罗揽进怀里。“这半年苦了你。如今外祖母来了,凡事都交给我。”谭氏虽上了年纪,手臂却还是稳当有力的,满眼心疼的瞧着伽罗,低声道:“我的宝贝伽罗,本不该受这些苦。”伽罗乖顺的靠在她怀中,却是勾唇一笑。这些苦她都不怕。只要外祖母和父亲安好,再难的境况,她都能挺过来。夜已经深了,伽罗被长命锁困扰了数月,本想着尽快问清,此刻瞧着外祖母疲乏的面容,反倒没那么急着问了。只管贴在她怀里,觉出许久未有过的心安。祖孙俩坐了片刻,谭氏拍拍伽罗的肩膀,站起身来,“早些盥洗歇下,明日兴许殿下就要来探究竟了。咱们得养好精神,方可应对。”伽罗依言,让岚姑到外面传伺候南熏殿的侍女进来,备了热水香汤。谭氏坐在桌边,瞧着恭敬往来的侍女,心中疑惑更甚。——伽罗话里话外,对谢珩颇多感激赞赏。谢珩不止出手相助,还摆出这般礼遇的姿态,着实反常。他到底是何居心?☆、第35章 035次日清晨, 谢珩下朝后回到东宫, 便直往南熏殿去。南熏殿中, 伽罗和谭氏已然收拾完毕, 静候谢珩传召。谢珩进去的时候,祖孙俩正坐在廊下说话,见了他, 各露诧异之色。伽罗当即扶着谭氏起身, 而后迅速步下台阶,屈膝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相较于她的谨慎意外, 谭氏则从容得多。她在淮南时跟谢珩接触甚少, 虽然熟知对方, 却还是头一回当面碰见。对面是如今的储君,未来的天子,那身太子的装束尽数未除, 山岳般立在那里,更见端贵威仪,令人敬畏。昨日伽罗一番叙述, 谭氏对谢珩极为好奇, 此时留意观察, 便见谢珩目光落在伽罗身上,片刻逗留, 比起在淮南时的冷厉锋锐, 显得格外温和。甚至在抬手示意免礼的时候, 若有笑意浮起,稍纵即逝。这当然令谭氏诧异,在谢珩瞧过来之前,迅速收回目光。初次见面,对方又身份贵重,屈膝的礼数未免简薄。谭氏撩起衣衫跪地,端端正正的朝谢珩行礼,“民妇谭氏,拜见太子殿下。”“免礼。”谢珩是惯常的冷肃态度,朝伽罗递个眼色。伽罗会意,当即扶着外祖母起身,旋即向谢珩道:“殿下请厅中坐吗?”谢珩颔首,留下随行的战青在外面,大步进了厅中。伽罗扶着谭氏随后进去,很识趣的阖上门扇。屋里便只剩了三人。谢珩负手立在堂中,沉默不语,目光只审视地打量着谭氏。谭氏则站姿恭敬,目视地面,是要恭敬答话的姿态。反倒是伽罗,近来在谢珩跟前少了畏惧之心,陡然又落入这般沉默对峙的氛围,有些手足无措,只好站在谭氏身后。片刻后,谢珩轻咳了声,“长命锁的事,想必傅伽罗已说过了?”“回殿下,昨日伽罗已将此事告诉民妇,民妇已知道了缘由经过。伽罗能逃出北凉之手,在东宫安然住着,全赖殿下出手相助,民妇深为感激。”谭氏终于抬起头,对上谢珩的目光,姿态不卑不亢。带些微蓝色的眸子,与伽罗十分相似。她的眼神沉着、湛亮,比起伽罗的强作镇定,这份沉着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这不免令谢珩诧异。谭氏的身份她查过,也是来自北地,作为高探微的续弦夫人居住在高府,常年吃斋礼佛,听说跟高探微在许多事上意见不合,却又十分得高探微的敬重礼遇,感情也算融洽。哪怕是高探微那些原配所出儿女,对她也颇恭敬——至少面子上过得去。除此之外,并无任何特殊之处。而今高家朝不保夕,高探微都乱了阵脚,她又哪来的底气,面对他的目光,如此沉着?谢珩目含审视,如两道重剑压在谭氏身上,“那么,你可知背后情由?”“民妇不知。”“阿耆的事,你也不知?”“民妇昔年住在北地,只听闻过当初阿耆的故事,旁的一概不知。至于那长命锁的事情,是伽罗自幼佩戴之物,民妇虽托了南风母亲的身份,又受傅良绍之托照顾伽罗,却不曾留意。也是昨日伽罗提及,才知道它背后有那样多的风波。”这般应答在谢珩预料之中。他盯着谭氏,“如此说来,关乎南风和这长命锁的事,你一概不知?”“倒不是全然一概不知。”谭氏竟自笑了下,朝谢珩欠身回禀,“民妇当初既然敢将南风记为女儿,一则是被傅良绍的赤诚打动,再则也是知道南风的身份。昔年民妇在北地时,曾有一位故友,民妇自从进了高家,就再未见过。及至后来见到南风,才知她是故人之女,因父母亡故流落至此,与傅良绍结缘。民妇怜惜她,故竭力成全。而至于那长命锁——民妇并不知情。”她的语气缓和却坚定,不紧不慢,一如淮南佛堂中,教伽罗道理时的声音。伽罗心中却腾起浓浓的疑惑。当年她住在淮南时,外祖母可是对着那长命锁出过神的,还叮嘱她务必留心,切不可丢失。有一回伽罗大意,将长命锁放在衣柜里,外祖母还颇为焦急的找寻。原先伽罗以后,外祖母那般上心,是因为那是娘亲的遗物。而今回想,外祖母当初必定是知道那长命锁有特殊之处。所以外祖母此时,是在骗谢珩?伽罗愕然,却牢记外祖母昨晚的叮嘱,未敢多言。又怕谢珩察觉,只管低头盯着脚尖。谢珩与她相处数月,一眼就能瞧出这姿态之后的异常。遂舍了谭氏,觑着伽罗。而谭氏,则顺理成章的,再度揣摩谢珩——他的目光在看向伽罗的一瞬间,便添了缓和,没了看她时的那种威压冷肃。随同眼神的缓和,连那紧绷的唇角和面孔都似缓和了。这其间变化太明显,谭氏一眼便能瞧出不同。眼神是骗不了人的。尤其这些年轻男女,即便各自隐藏伪装,落在她眼里,却还是能窥出端倪。谭氏瞧着谢珩神色,见他带着哂笑瞧过来,神色愈发冷肃,便知道伽罗露陷了。不过无妨,她本就不是真心撒谎。谭氏面不改色,迎着谢珩的目光,缓缓道:“民妇确实不知。不过既然是南风的旧物,民妇多加了解,或许能有所得。”谢珩神情更冷,目光如鹫,盯着谭氏。谭氏岿然不同,保持恭敬姿态,不闪不避。伽罗站在他俩身后,察觉氛围稍变。这让她想起幼时的事,有一回她跟着父亲入山,看到山崖下两虎对峙,在互相扑杀之前,便是这般情形。外祖母与寻常的贵妇不同,这点伽罗早有察觉,只是没想到,她在谢珩跟前,也是如此沉着冷静。伽罗看不到外祖母的神情,却能将谢珩一览无余。那位负手于背,是她许久都没见过的冷硬姿态,却非威压阴沉,只是审视、探究。片刻后,忽然谢珩墨色织金的袍角微动,抬头便见他脸上的冷肃渐渐收敛。“如你所愿。”他徐徐抛下这几个字,拂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