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作者:信用卡      更新:2023-07-02 11:41      字数:6546
  青青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一边拿帕子拭掉眼角的泪一边笑着说:“其实我也想娘娘了。”锦瑟嬷嬷顿时笑道:“这不就是,赶紧跟我走吧。”青青闻言也不再矫情了,见自己一身素白,连忙说道:“劳烦嬷嬷等一下,我去换件衣裳。”锦瑟嬷嬷见状点了点头,不多时青青换了一身淡青色的衣裳出来,把头上的银簪子都去了,换了羊脂白玉的发簪,打扮的清爽又合规矩。两人坐车进了宫,因之前小太监耽误了时间,青青到福寿宫的时候都快晌午了。太后娘娘一瞧见青青就红了眼眶,拉着她上下直瞧:“瘦了,这回是真瘦了,比从四川回来时候瘦多了。”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青青笑着说道:“从四川回来那会正胖着呢,好容易这几个月吃素才把脸上的小肥肉减下去。”“肉嘟嘟的才可爱呢。”太后心疼地摸了摸青青的脸,一个劲儿的问:“是不是前些日子累着了?还是吃素不习惯?你素来爱吃鱼虾肉类的,这会都吃不得可怎么办呀?”青青拉着太后说道:“谁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捱过三年就好了。”“这个杀千刀的朱平章!”太后恨恨地骂道:“这一辈子他除了生了几个好儿女外,就没做过一件好事,死了恶心了一把不说,还连累我们嘉懿吃苦受累。”青青面露无奈之色,整个大光朝,敢这么正大光明的骂朱平章的也就皇上和太后了。虽然青青对朱平章也没什么好感,对他的死也生不出悲切之心来,但看在老夫人和朱子裕的面上,青青也得把该做的都做好了。青青道:“不过是尽自己本分罢了,好在大事都了了,也就谢孝、期年、再期、除服的时候忙一遭,旁的也不用操心。”太后道:“这个先不说,我只问怎么子裕上丁忧的折子了呢?咱大光朝夺情只针对文官而言,武官一直不需要丁忧守制的。当时皇上看了子裕的折子,想着他回京后还没正式当值,又怕他心里不自在闹的你也心情也不好,这才准了的。”青青脸上闪过一丝害羞的神情,捂着红彤彤的小脸说:“偷偷和娘娘说,千万别让皇上知道,其实子裕也不过是想偷懒罢了。他打从十来岁起去山东治理水患,又到云南攻打缅甸,等成亲去四川任职期间也没得消停,子裕说这些年一直没能好好陪我安安静静地呆一阵,想着趁此机会歇上三年,同我在家吟诗作画呢。”太后闻言“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到底是年轻的小两口,这想法就是与旁人不一样。”锦瑟嬷嬷在旁边说道:“镇国公年纪轻轻有战功又有爵位,歇上两三年也不打紧,只要他们小两口感情好就行。”太后乐呵呵地点了点头:“这话说的是。”拍了拍青青的手,太后也故意悄悄地说道:“你们在家好好玩就是,哀家保准不叫皇上知道。”听见旁人忍不住的笑声,青青也红了脸,拉着太后直撒娇。太后顺势哄了两句,估摸着到了晌午,便道:“好了,不闹了,也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了。都叫御膳房做了什么菜了?哀家今儿可得给青青好好补补。”正说着,皇上和太子也来了,青青连忙起身行了礼。皇上乐呵呵地说:“想着郡主来了,母后一定高兴,朕来蹭顿饭吃。”太后好笑地看了皇上一眼:“只可惜今日没什么好吃的,哀家吃斋、青青吃素,你们父子两个跟着我们也吃不好。”“无妨!”皇上笑道:“我陪母后吃斋。”十来个食盒提了上来,一盘盘精致的素菜摆在长桌上,与青青的素菜荤做不同,御膳房的厨子将各色素菜本身的味道发掘出来,鲜美味道、垂涎欲滴的色泽、清淡的香气顿时让食欲大增。青青没少在宫里用饭,可每回吃的最多的都是各地贡上来的特色食材,对纯素的菜色偶尔尝一尝,并未多吃过。现在吃不得肉,倒能静下心来细品素菜的鲜美,太后见青青吃得香甜,用的也不少,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虽吃不得肉,但蛋和奶都可以用一些,这样才不会亏了身子。你们还都是孩子呢,该多吃些养身子的。”一边说着一边叫人给她端了碗奶豆腐:“特意叫人炖的嫩嫩的,你尝尝。”青青用调羹尝了一口,倒有些后世双皮奶的意思,只是不太甜,便道:“再放些蜜腌的红小豆、核桃仁、松子之类的拌着吃,也许滋味会更足。”太后一叠声道:“快给郡主拿去。”宫女连忙抱了各色的蜜饯坛子和干果匣子来,按照青青的要求逐样放了一勺进去,搅拌均匀,入口是扑鼻的奶香和香甜的口感,青青连饭都不吃了,把这一碗奶豆腐吃了个精光。太后见状捂着嘴直笑,可笑着笑着又红了眼睛:“可见是饿着我们青青了,以往吃再好的东西都没见馋成这样,亏了嘴咯!”青青一脸黑线,她真的只是馋双皮奶而已,娘娘你想太多了。太后想多了的结果,就是出宫的时候不得不带上皇上和太后赏赐的三个御膳房太监,两个做素食一个做甜点的。回到府里,青青比较愁这三个太监如何安置,毕竟人家之前在御膳房都是数一数二的御厨,总不能让他们跟自家的厨娘整日呆在一起吧。想了想,青青决定将前院一处闲置的小院落利用起来,把东西两侧的厢房改成厨房,正房三间房隔开给三人居住,另外配了些小厮伺候他们起居、又打发了些十来岁的小子跟着打下手。每日原本府里的大厨房伺候老夫人的一日三餐,青青几个的饭食都由三个太监准备。这三个太监原本都是伺候太后用饭的,手艺自不必说,其中两个专供素食几十年,做出的素菜来鲜美异常,四个姑娘吃得津津有味,连朱子昊都不嚷着要肉吃了。青青见状松了一口气,若不是这三个人来,她真的担心某天自己会在素菜里吃到肉沫。——————————————————————————————时光飞逝,第二年青青的弟弟徐泽宁从四川回京参加春闱,成了新一任的状元郎,创造了一门双状元的佳话。徐婆子又看了一回打马游街,面对众人的奉承,徐婆子连着一个来月做梦都咯咯咯的直笑。岁月如梭,转眼间镇国公府的二十七个月孝期过去了,办酒除服后,一时间各色的帖子纷纷踏至,不是邀请赏花的就是请喝茶的。原因无他,镇国公府的大姑娘和四少爷皆满十六岁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好时候了。朱子裕表示,这些先都不着急,目前最重要的事,她要和媳妇在床上大战个三天三夜。为了此战不半途而废,朱子裕提前就策划好了,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他扛着还没睡醒的媳妇上了马车,在没有惊动旁人的情况下静悄悄地出了城。天色大亮,朱子昊屁颠屁颠地来了:嫂子,您给我相看谁家的姑娘当媳妇啊?嫂子?嫂子呢?明珠:嫂子,明天的赏花宴……咦……人呢……老夫人:这个故事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快叫青青来,我得和她好好说说……福寿宫内,两个小太监瑟瑟发抖地跪在大殿,委屈地直想哭:“镇国公一早就把郡主带走了,小的找遍了京城,还是守城门的官员说镇国公府的马车一早就出城了!”此时,京郊的庄子里,朱子裕搂抱着媳妇左亲亲又抱抱,这回看你们怎么和我抢媳妇!☆、第 131 章镇国公府从老夫人到少爷姑娘们每日看着门口望眼欲穿, 可就是不见人回来。老夫人重重地拄了拄拐杖:“不是说三天就回来吗?这都四天呢,怎么还没回来?”珍珠欲哭无泪:“国公爷走的时候说是三五日就回来, 也许还得等两天?”“就没见过这么糟心的孙子, 要是想出去玩自己去就好了,做什么还把我孙媳妇带走了!”老太太愤愤不平, 她每当听完话本子就喜欢发表两句自己的看法, 偏生家里的人只会是是是、对对对,没一个能和自己聊的起来的。像青青就不一样了, 她总是能摸准老太太喜欢的点,几句话就能把老太太说的两眼直冒光。若不是孙子不同意, 老夫人恨不得睡觉都不让青青走, 有个能说到一起的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长吁短叹了一番, 老太太的目光对准了朱子昊:“你说说你这么大了怎么还不娶媳妇?就不能给我娶个和青青一样贴心的姑娘回来吗?”正在啃西瓜的朱子昊一脸懵逼地看着老夫人:“我这不是刚十六吗?”“十六?我十六的时候都嫁人了!”老夫人不屑脸。艰难地把西瓜瓤咽了下去,朱子昊无语地抹了抹嘴边:“我这不是刚出孝吗?”“这倒也是。”老太太点了点头,朱子昊刚松了一口气又摸起一块西瓜, 老太太的脑袋又转了回来:“那现在不是出孝了吗?怎么还不娶媳妇?”朱子昊一脸绝望:“您老人家好歹先给我说个媳妇啊!没定亲呢我娶谁呀?”“就是不机灵,你瞧瞧你哥十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以后娶谁了?你都十六了还得让我一个老太婆给你找媳妇!”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地拄了拄拐杖:“还练剑呢, 话本子上的剑客屁股后头一串小姑娘追着跑,你瞧瞧你……”老夫人啧啧啧两声,一脸不屑。朱子昊顿时觉得啃了一半的西瓜生涩难咽,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老夫人:“祖母,拐跑我嫂子的是我哥又不是我,您怎么老瞧我不顺眼呢?”老夫人没好气地瞧了他一眼:“若是你也娶一个,就是拐跑又一个我还有一个, 哪像现在一个孙媳妇都不在跟前。”朱子昊顿时没脾气了,他看了看捂着嘴偷笑的明珠、明瑜,忍不住说道:“您这不还有四个孙女嘛,让她们陪着您!”老夫人挨着瞧了瞧几个孙女,摇了摇头:“虽然长的一个个都不孬,就是不会聊天,我说什么都听不明白,以后嫁婆家去可怎么办呦。”明珠无奈地笑道:“您老放心好了,京城这么多夫人诰命,哪个都不如你藏的话本子多。”话音刚落,羽毛黑的发亮的小黑站在箱子上忽然发出一串畅快的笑声,众人不妨都吓了一跳。明珠捂着扑通扑通直跳的胸脯忍不住骂了一句:“作死呀,吓人一跳,魂都快被你吓飞了。”小黑似乎听到了什么关键词,歪着脖子看了看明珠,随即在箱子上走了两步,开口说道:“话说有个女子受到了惊吓,竟然魂魄离身,飘飘荡荡居然瞧见了小时候的自己,眼见着儿时的自己按照丫鬟的指引就要往湖边走,顿时一个着急就扑了上去……”明珠惊悚地看着一边踱着方步一边说书的小黑,不敢置信地问道:“它在说什么?”老夫人满脸惊喜的看着小黑,站起身来颤颤巍巍地走了两步:“小黑说的是青青才写的一出昨儿刚让小丫头念了一回,谁知它竟然就记住了,真是聪明。我和你们说,这戏可有意思了,讲的是重生,你们什么叫重生吗?”众人目目相觑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切,还不如一只鸟呢,都走吧都走吧,小黑陪我就成了,等你嫂子回来叫她来我这请安。至于朱子裕,让他哪凉快上哪儿呆着去,我不想见他。”挥手赶走了孙子孙女们,老夫人拿着几粒松子仁放在小黑的脚下,看着它一粒一粒啄着吃,不禁喜滋滋地摸了摸它身上黝黑锃亮的羽毛:“吃吧,吃完了再继续讲。”明珠等人被老夫人赶了出来,几人站在院子里看着从空中飞过的一串喜鹊竟然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朱子昊凑到明珠面前,忍不住问道:“那小黑才在祖母屋里呆了小半个月,怎么就说开话本子了呢?以前你养的时候发现它有这方面的天赋吗?”明珠想起自己精心养育了小黑三年,教了无数次诗词歌赋,可小黑学了下句忘上句,今天学一句明天就能忘一段,原来还以为它天生蠢笨,记不住太多东西。谁知现在居然一开口就能讲话本子,明珠顿时觉得心好累。————————镇国公府上下找不到青青,太后娘娘也抓了个空,趁着皇上来请安的时候,太后立马告状:“朱子裕带着青青跑庄子上去了,都三四天了还不回家,哀家瞧着他一定是太闲了。”盛德皇帝点了点头:“母后说的对,这朱子裕出孝好几天了也该做些正事了。母后放心,一会儿朕就下旨,给他安排个合适的差事,叫他即刻上任。”太后用力地点了点头,等盛德皇帝起身要走的时候,又犹犹豫豫地叫住了他:“虽说不让他闲着每天没事干,但也别太忙了,青青跟着守了三年的孝,这转眼就十八岁了,也该有个孩子了。”盛德皇帝闻言站在原地,半晌惆怅地叹了口气:“刚见到她时还是个粉嫩嫩的小姑娘,这眼瞅着就这么大了。”“可不是嘛!”太后笑了笑,眼里满是慈爱:“看着她一天天长大,生儿育女,咱们当长辈的看着心里也高兴。”“母后说的是。”盛德皇帝笑着附和道:“只是这般往后嘉懿陪母后的时候就少了。”“无妨,只要她过的好就行,隔十天半个月进宫让哀家瞧瞧就行了。”太后闪过一丝惆怅,却也带着满满的幸福:“孩子长大了不就是这样嘛。”盛德皇帝扶着太后坐下,慢慢地说道:“朕记得太子的长女吉儿快五岁了,倒有几分嘉懿的模样,不如叫她过来陪陪母后?”太后想起那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倒有几分嘉懿的脾气性格,便笑着点了点头:“也好。”看了盛德皇帝一眼,太后叹了口气:“嘉懿小时候都哀家都没瞧见过她长的什么模样,等进宫的时候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每每见到吉儿,哀家就总是恍恍惚惚地把她错认成小时候的嘉懿。”摇了摇头,太后笑着说道:“人老了,也开始糊涂了。”“您可不老!”盛德皇帝不赞同地说道:“嘉懿不是常说母后能长命百岁嘛,您素来可是最信服她的话的。”“哄着我开心的,你也信。”太后忍不住笑着拍了拍盛德皇帝的手:“人到七十古来稀,哀家都快八十了,也知足了。”听着太后的话,盛德皇帝强压住心里的伤感,一边催人去东宫把吉儿带来,一边又想着法的说好听的话哄太后开心。直到太后将吉儿搂在怀里,乐呵呵地笑个不停,盛德皇帝才悄悄地退了出去。回到御书房,盛德皇帝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叫来安明达,盛德皇帝道:“叫人去打听打听,看朱子裕把郡主拐哪个庄子上去了?”随手拿起一个奏折,盛德皇帝忍不住酸溜溜地哼道:“在家和媳妇腻歪了三年,出了孝又跑外头去腻歪,显摆他有媳妇是不?”安明达一脸黑线,实在不知这话要怎么接,看着盛德皇帝越来越黑的脸,安明达硬着头皮安慰了一句:“您有各宫娘娘,可比镇国公的媳妇多多了。”盛德皇帝一脸惊愕地看着安明达满脸讨好的笑容,摆了摆手示意安明达跪在自己面前,顺手拿着奏折狠狠地敲了敲他的脑袋:“不会拍马屁就闭嘴,他还敢和我比媳妇的数量?要是朱子裕这个混小子敢动歪心思,朕立马就给郡主选个新夫婿。”安明达紧紧地闭了嘴,不敢再多言多语了。若是这话让朱子裕听到,他虽不能把自己怎样,但那满身的杀气也够让人受的。盛德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忍不住悄声和安明达嘀咕:“郡主还年轻,朕该多给她留些后手才是,你说赐她一座郡主府怎么样?”安明达磕磕巴巴地说道:“皇上,咱大光朝还没有给郡主赐府邸的先例。”“也是。”盛德皇帝敲了敲桌案:“没有先例这尺度就不好把握,既然这样,就让他们照着公主府邸的规格修建。”“可是……”安明达忍不住提醒皇上:“还没册封呢?”盛德皇帝不耐烦地看了安明达一眼:“先叫修着,回头让太子去问问郡主喜欢什么样的宅子,让他亲自画图纸。一旦开工修建,怎么也得一两年的功夫才能建好宅子。再移栽上花木,养的旺像了又得一年。这有三年的功夫,朕怎么也能想出册封青青为公主的主意。”安明达看着盛德皇帝洋洋得意的神情,也不敢再言语了,好在盛德皇帝很快回过神来,吩咐安明达研磨,亲自写了圣旨。京城郊外的庄子里,朱子裕一边悠闲自得的享受着冰山带来的凉爽气息,一边时不时的从青青的勺子里抢一口冰酪吃,舒服的喟叹了口气,朱子裕笑道:“这样的日子太舒服了,只怕天上的神仙也不如我这般舒坦。”青青笑着刮了他脸一下:“只怕天上的神仙看了嫉妒,一会就不叫你这么舒坦了。”话音刚落,就有下人进来回禀道:“宫里来了人,说请国公爷接旨。”青青掩嘴笑着端着冰酪跑到一边去吃。朱子裕哀怨地看了她一眼,随即换上见客的衣裳,急匆匆赶到前厅。朱子裕看着安明达心虚地笑容,颤抖地接过圣旨,不敢置信地问道:“这就升任京卫指挥使了?这夺情以后怎么还升官了呢?”安明达讪笑道:“这不是因您继承爵位了吗?皇上也是考虑到您是国公爷,还是四品官不太好听。”“所以直接升到正三品了?”朱子裕目瞪口呆地看着安明达:“这也太随意了吧。”安明达实在不知道怎么接话,只能板着脸说:“皇上的旨意自然考虑的十分周全,国公爷还是赶紧随咱家赶紧回城吧?”“这有什么急的?”朱子裕有些不明所以:“等到了上任那天我自然就回去了。”安明达笑容满面地告诉他:“您今天就上任,前一任指挥使接了圣旨得了外任,正等着和国公爷交接呢。”圣意不可违,朱子裕只得幽怨地叹了口气,吩咐下人道:“我急着回京一趟,你去和夫人说一声,叫她不必着急回去,难得出来歇两天,让她好好轻快松快。”下人应了一声,抬腿刚想走,安明达就急了:“别!别!别!别介呀!”喝住了下人,安明达忍不住白了朱子裕一眼:“我的国公爷哎,把郡主一个人留下来多危险呀?要是半夜进个歹人可怎么整?要我说不如让郡主跟着我们一起回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