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高句丽来袭
作者:烟雨织轻愁      更新:2023-07-04 00:52      字数:2169
  吕布觉得,陆逊的提议不错,排雷车也不是万能的啊之前在攻打辽东郡的时候,他们招降的那些城池,招降之后,吕布都会派人拿到地雷布阵图开始排雷。他们埋下的很多地雷,位置都很隐蔽,不少地方,都是排雷车根本就到不了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招降,他们事先拿到了地雷布阵图的话,恐怕他们的士兵,在这些地方必定会有所损伤。而一旦发生损伤的话,对士气也是一个打击。就算拿下城池,做什么事情也会缩手缩脚,担惊受怕。至于攻城的时候,那就更是如此了。就算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跑,估计也不敢毫无顾忌地追赶。谁知道那片区域有没有地雷而陆逊的提议实在是太好了有了这些扶桑残余之后,这些工作统统交给他们去做好了。他们现在不是已经有了一些排雷的经验了吗那么这项工作交给他们来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嗯,这些人,暂时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就死掉了。以后说不定都是宝啊想到这里,吕布不再怠慢,迅速鸣金收兵。在听到撤退的号令之后,这些扶桑残余,迅速从城头撤退下来。城墙上的高丽守军,并没有追赶,并且长长松下一口气来。这群人民子弟兵,虽然战斗力一般般,但是真的很顽强。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战斗力如此顽强的敌人,比对面的高句丽士兵,更加的难缠。拼杀到现在,他们对这些人民子弟兵也产生了敬意,同时心里有种不愿为敌的念头。幸好,他们退下去了。如若不然的话,他们的损失将会更加惨重。而那些幸存下来的扶桑士兵,如释重负,激动的喜极而泣,好多人都忍不住拥抱起来。滚烫的胸脯紧紧地贴在一起,激情四溅。对他们来说,没上一次战场,就是一次生死离别,就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每一次幸存下来,对他们来说,都要感谢八歧大神。吕布命令士兵撤退,然后将五尊大炮一起对准高丽城门。在调整了一番炮口之后,开始准备射击。城墙上面的高丽守军,看到这一幕之后,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对面的大华人民子弟兵,到底在干什么难道刚才他们攻城失败,还不死心吗额,因为地处偏远,消息闭塞。他们迄今为止,都没听说过大华大炮的消息,更不知道大炮的威力有多大了。现在,看到大华用五尊伸着长长的管子的古怪玩意儿对准了他们的城门。高丽城的守军一脸的莫名其妙,不明白他们是在干什么。然而,很快他们就会知道了。下一刻轰轰轰一枚枚炮弹,如同离弦之箭额,比离弦之箭快的多了在空中划过一道恐怖的抛物线,直接命中城门。轰伴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城门直接被轰出一个大口子,整座城门连带着城墙都在颤抖,摇摇欲坠。紧跟着,是第二炮,第三炮。五炮过后,城门直接倒塌。连带着附近的一段城墙,也跟着倒塌下来。没办法,长时间的征战,使得高丽城的城墙,一直都是修修补补的使用,并不算太坚固。大华的大炮,只用了五炮,就轰塌了好长的一段城墙。看到这一幕,高丽城上的守军,直接就傻眼了。吗哎个嘎嘎这玩意儿这么厉害吗在惶恐的同时,这些高丽城的守军,内心隐隐间有所疑惑。既然大华有这么犀利的攻城器械刚才他们干嘛不直接使用而是选择先用人海战术,在不利的位置上和他们硬拼要知道,在攻城的时候,人数优势很难体现出来啊。毕竟,你的云梯就只有这么多,你的人需要爬上来,人太多了,根本就站不开。但是,你要是一开始就用这玩意儿轰开我们的城门,你们所有人全部蜂拥而去的话。嗯,对方的人数,要比自己这边多的多,就算自己这边再顽强,再悍不畏死,也根本没有防守不下来的可能性啊可是,刚才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硬攻呢难道是嫌人数太多了,故意让一部分人送死不成好吧,不要怀疑,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个原因。没办法,到目前为止,这些高丽守军都还不知道,刚才和他们交战的,其实并不是人民子弟兵,而是扶桑残余。如果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进行攻城的话,现在高丽城,早就属于大华的了,还能和他们墨迹这么长时间话说,不但是这些高丽城的守军,第一次看到大炮的威力啊。就连陆逊和他带领的人民子弟兵,也是第一次看到大炮的威力,忍不住暗自咂舌不已。有这样的力气,神马城门,神马城墙的,统统都不在。有这样的攻城利器,什么样的城不可破在轰破城门之后,吕布指挥士兵清理出一段城墙。然后,排雷车在前面开道,后面神兵营的士兵紧随其后,向高丽城内冲去。一般,攻城战进入到这个环节,基本上意味着,战争已经到了尾声,马上就要结束了。绝大多数的曹魏士兵,在来到这个环节之后,基本上就崩溃了,基本上都要丢掉武器,选择投降了。但是反观高丽城里的曹魏士兵,非但没有要投降的意思,反而聚集在一起,眼睛里露出视死如归的神态,准备和大华的人民子弟兵决一死战。就在这时,吕布发现,高丽城的守军队伍的后排,忽然一阵骚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多时,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曹魏军官从队伍中走出来,向着这边高声喊道:“大华这办,谁是主事之人赵某有话要说”嗯他在搞什么幺蛾子吕布大步走到阵前,大声说道:“朕乃大华皇上吕布是也,你想说什么”什么竟然是大华皇上吕布御驾亲征对面的赵姓军官不由愣了一下,然后说道:“皇上,高句丽来袭,本将军希望我们能先罢战,让本将军应战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