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作者:容默      更新:2023-07-04 18:00      字数:4390
  第11章裴清殊现在发现,要想当一个有钱的皇帝,就不能怕得罪人。像太上皇那样,既怕得罪官员,又怕得罪士绅,还怕得罪老百姓,然后对税收这种原则性问题轻轻放过,其实只能让天下臣民高兴一时。一旦国家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提升赋税了,太上皇就会像前年那样挨骂。这和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是类似的。而且这种不严查赋税的做法,不仅仅没有“藏富于民”,恰恰相反,还给了贪官污吏许多可乘之机。说白了,是“藏富于贪”还差不多。老百姓可并没有因为朝廷收税不严格,便就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短暂的思索过后,裴清殊开口说道:“即日起,这类的折子内阁一定要严查。若是地方确实爆发了天灾,可以酌情减免赋税。但只是单纯哭穷的,一律不准。”内阁的几名大臣纷纷点头记下。“除此之外,朕认为地方先扣下后一年的财政预算,再将剩余的税收上缴朝廷,这种制度是不大合理的。朕想以前地方哭穷的时候,父皇无奈批准,也有这其中的原因。银子都扣在地方的手里了,父皇就是不想答应又能如何呢?依朕看,还是应该让地方把每年的税收直接上缴朝廷,然后再由户部根据各地的财政预算情况拨下银两。朕认为这并不是多此一举,反而能让朝廷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你们以为呢?”裴清殊做皇子的时候,曾经在户部做过大半年。户部尚书龙启章自认对裴清殊是有一定了解的。当时裴清殊在户部负责的是户籍司,去了户部之后不久,裴清殊就提出了以工代赈、重建慈幼局等方式安置流民。龙启章知道裴清殊有能力,但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大胆。刚登基不久,就敢对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提出质疑。不过龙启章虽然惊讶,但他很清楚,虽说老祖宗的规矩不能轻易更改,但裴清殊是皇帝,还是亲政的皇帝,如果他硬要更改成规的话,还是可以改的,只是多多少少可能会遇到一些来自于老顽固们的阻碍。不管谁跑去阻碍裴清殊,反正龙启章是肯定不会做这个阻碍的。他是太上皇的伴读之一,算是太上皇的心腹。裴清殊登基之后没有撤掉他,龙启章就已经很感激了。现在还跑过去反对裴清殊的政见,这不是找死么?所以他不仅没有劝阻裴清殊,反而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皇上所言甚是!这些年来,因为地方官员可以自行决定留下多少赋税作为财政支出,以至于贪污、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臣早就觉得不妥当了!虽说将赋税统一收到中央之后,户部可能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用于核算地方的财务情况,但臣愿意为皇上效劳!”龙启章说完,还看了一旁的户部侍郎贾昂一眼。贾昂也赶紧跟着他站了出来,俩人一起躬身施礼,向裴清殊表忠心。裴清殊满意地笑道:“既然户部都表态了,你们以为如何?”魏青松忙道:“臣附议!”“臣附议!”“……”很好,起码裴清殊的自己人里,没有表示反对的。剩下的,就看明天的大朝会上群臣怎么说了。不过说真的,他们说什么,裴清殊也不怎么在乎。虽然裴清殊看起来是个性格温和之人,但裴清殊很确定,改革势在必行,不管谁阻拦他都没有用。他能接受的,只是更多有关改革的好建议而已。至于那些说什么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可变的老顽固,裴清殊打算让他们提早回家颐养天年。和群臣议事完毕之后,裴清殊懒得再出去,就让小悦子传来了宜嫔伴驾。宜嫔是个性格活泼的小姑娘,打小家里头就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陪裴清殊用晚膳的时候,她还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但是和僖嫔不同的是,她并不让人觉得聒噪。主要是因为宜嫔说话的内容,都是比较积极有趣的。“今天妾身去娴妃娘娘那里的时候,听到二殿下开口叫‘母妃‘啦。听娴妃娘娘说,这还是他头一回叫母妃呢。”裴清殊听了这个好消息,也不禁感到高兴:“是吗?下回朕也去听听。”不知是不是因为钟娴妃在搬进襄乐宫之前,曾经和宜嫔一起住了一段时间的原因,两人的关系看起来不错。偶尔裴清殊去娴妃那里的时候,也会遇见宜嫔。不过自打娴妃从永宁宫搬出去之后,裴清殊还没有去过宜嫔的寝宫,所以不知道娴妃还有没有再回去看过宜嫔。一般来说,皇帝只会去位份在妃以上的后妃寝宫,以示对她们的尊重。而且她们那里的地方会比较宽敞,居住条件也更好,就算留宿也不会委屈了皇帝。至于位份在贵嫔以下的后妃,裴清殊一般都是传她们来乾元殿伴驾,以节省自己在路上的时间。“皇上,二皇子长得实在是太好看啦。每回我一看见他,都忍不住想抱他,亲他,摸他……”“噗。”宜嫔说得太直白,裴清殊忍不住被她给逗笑了,“这么喜欢孩子,等过两年你也生一个。”宜嫔到底年纪还小,又是进宫不久的。听了这话,不由慢慢地红了脸颊:“妾身容貌不及娴妃娘娘万一,若是有幸怀上龙裔,一定要像皇上才好。”其实宜嫔这么说完全是过谦了。孟家原本是商户出身,几十年前,孟家曾经出过一位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据说当时的延祚皇帝和敬宗为了争夺这位美人,闹得天翻地覆。后来敬宗赢得美人归之后,对孟氏极为宠爱。不仅封她为正妻,还封孟家的家主为永昌伯。孟氏死后,还被追封为孝宸嘉皇后。身为孝嘉皇后的后代,宜嫔的美貌是毋庸置疑的。虽说不及娴妃令人惊艳,但也是标准的娇俏美人儿。“怎样都好。”裴清殊看着宜嫔害羞的小模样,怎么都想不到她会像僖嫔说的那样,无缘无故地跑出去骂人。想到这件事情,裴清殊随口问道:“对了,朕听说你前几日和僖嫔起了争执?”宜嫔一愣,没想到裴清殊连这个都知道。不过很快,她就明白过来了:“是僖嫔和您说的吧?她的原话,恐怕并不是这样?”裴清殊这个皇帝,在后宫妃嫔们的眼里就跟唐僧肉一样。每日他在哪里用了膳、去了谁的寝宫、召了谁侍寝,后妃们简直比记录裴清殊起居的官员还要清楚。所以宜嫔一想就想起来,僖嫔前天侍寝了。裴清殊不答反问:“有没有这回事呢?”宜嫔大方地承认了:“有啊。前几天我看天气不错,就去御花园里逛了逛,结果碰见她和嘉贵嫔在那里说左三姑娘和娴妃娘娘的坏话。”裴清殊眉梢微挑:“她们说什么了?”“无外乎是那些没趣儿的话呗。什么左三姑娘这么多年不嫁人,都是在痴等着陛下啦。说她在外头抛头露面,不要脸之类的话。”裴清殊眉头微皱:“还有呢?”“她们还笑话娴妃娘娘和左三姑娘的姐妹情太假了,说她们两个表面上是好姐妹,实际上一个惦记着另一个的男人,一个防着另一个,不让她进宫来争宠。”裴清殊现在明白,为什么僖嫔不敢直接告诉他,她究竟说了什么,才会惹得宜嫔过去骂她了。这些话,僖嫔根本就不敢在裴清殊面前说起。“她们为什么会觉得,是娴妃不让左三姑娘入宫呢?”裴清殊好笑又无奈地说过:“娴妃可从来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说也是呀!但她们觉得,娴妃娘娘占了襄乐宫,就是在向左三姑娘示威。我也不知道她们这道理是怎么来的。”裴清殊默了默,又问:“嘉贵嫔也和僖嫔一起说了?”嘉贵嫔出身于陈郡谢氏,是名门望族之女,看起来十分端庄贤淑。裴清殊想象不到,她竟然也会和僖嫔一起在背地里说人家的不是。宜嫔想了想,摇摇头道:“这道没有。妾身去的只有,只有僖嫔一直说个不停,嘉贵嫔什么都没说。”裴清殊听了,这才觉得心里头舒服了一点。同时,他也觉得宜嫔这姑娘年纪虽小,但还是很懂事的。起码她没像僖嫔那样,为了这种琐事来找裴清殊告状。不过宜嫔的年纪现在还是太小,才十五岁,裴清殊不想叫她这么早就冒着风险生育。因此他叫宜嫔伴驾的时候,大多数只是和她说说话,聊聊天而已。反正他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子嗣的问题已经不着急了,可以慢慢来。不过叫裴清殊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体质不易受孕的皇后,竟然又被诊出有了身孕,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第12章皇后突然有孕,可以说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皇后自己。因为当初,宋氏嫁入十二皇子府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怀上孩子。那时候裴清殊为了确定自己的长子也是嫡子,几乎很少到其他女眷房里去,就算去也会让她们服用避子汤。可就算是这样,宋氏的肚子还是一直没有动静。当时宋氏压力很大,十分心急。她求神拜佛,寻医问药,可以说是什么办法都用过了,可就是迟迟怀不上。后来宋氏好不容易,才终于怀上了冬哥儿。所以自打冬哥儿出生之后,皇后几乎把所有心思都花费在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上。在得知自己的体质不易受孕之后,宋氏其实已经做好了一辈子就只有冬哥儿这一个孩子的准备。可让她意外的是,在裴清殊登基后不久,自己竟然又怀孕了。对此,皇后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只是她刚怀孕没多久,危险期还没过。宫务这边,她不得不放手交给傅太后打理。可裕妃是傅太后的侄女,平日就经常在傅太后身侧。这会儿皇后若是把权力全都交出去的话,她担心自己生完孩子之后,再想揽回大权就难了。皇后思来想去之后,让人把钟娴妃请了过来。琥珀是宋皇后的陪嫁丫鬟,也是她身边最亲近的心腹宫女。钟娴妃来之前,琥珀便了然地对宋皇后说道:“皇后娘娘,您这是想把宫务交托给娴妃娘娘打理吧?”皇后点点头道:“过去在恒王府的时候,本宫怀冬儿那阵儿,不就是妙珠妹妹替本宫管了一阵子的王府吗。本宫觉着她做得不错,而且最重要的是,本宫知道她不是个贪权的人。”琥珀问道:“您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呢?”“那会儿她明明可以从本宫手中抢走很多东西的,但她没有。她任劳任怨地干了几个月之后,最后什么好处都没捞着,全都原原本本地还给我了。”琥珀摇摇头道:“娘娘,恕奴婢直言,奴婢以为,您有些太过信任娴妃了。是,或许娴妃娘娘那时候是个不贪权的,可她现在有了二殿下呀!谁知道她的心思,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皇后默了默,浅浅一笑:“琥珀,其实本宫倒也不全然是出于信任娴妃,才想叫她帮忙的。只是你想想看,除了让娴妃来制约裕妃之外,本宫还有其他的选择么?与其让裕妃一家独大,还不如让娴妃同她平分秋色。”经皇后一提醒,琥珀才想明白,的确是这么个道理没错。现在宫里头只有两个妃位,皇后现在的选择其实并不多。要么就让傅太后和傅裕妃姑侄两个统领后宫,要么就让娴妃和裕妃一起管事,让她们两个互相斗法去。在这两种情况当中,显然后者对皇后更有利,皇后也就能够安心地去养胎了。钟娴妃是个聪明人,来坤仪宫之前,就已经猜到了皇后的用意。来之后,她也没有故作姿态。皇后提出来之后,娴妃便顺势答应了。“能为皇后娘娘分忧,是臣妾的荣幸。娘娘尽管放心待产,臣妾会听从太后娘娘的吩咐,凡事和裕妹妹商量着来,尽量不麻烦您。等您平安产下小皇子之后,臣妾再把宫务交还给您。”娴妃所说的,正是宋皇后想要听到的。她不由地握住娴妃的手,笑道:“妙珠妹妹,难怪皇上这样喜欢你,你可真是善解人意。”“皇后娘娘过奖了。”钟氏温婉地笑道:“您才是皇上心中最重要的人呢。”皇后刚刚怀孕不久,正是嗜睡的时候,精力难免有些不济。说完正事之后,钟氏没有久坐,很快就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