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作者:容默      更新:2023-07-04 18:03      字数:4180
  其他的时间里,宋皇后都尽量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省的自己一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身为皇后,最大的职责无非是侍奉皇帝、太后,养育皇嗣,还有管理后妃和宫人。皇后虽有两个婆婆,但一个在宫外,另一个很好伺候,所以婆媳问题并不会占据她的很多时间。至于裴清殊,他还是和刚登基时一样,几乎每天都在皇后这里用早膳。夫妻之间不说琴瑟和鸣,但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只要两人都能保持现状,皇后就不用费太多心思在夫妻关系上面。皇后的小儿子康哥儿才两岁,按理说在寻常人家,母亲肯定要忙个不停。可康儿是皇子,身边总有一堆宫人围着,饮食起居根本不用皇后怎么操心。所以皇后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目前都放在了打理后宫上面。除了安排一些日常事宜之外,最近一段时间里,皇后对后宫里的新人,从大理国千里迢迢来到大齐的敏妃颇为照顾。她怕敏妃吃不惯中原的食物,就让人寻了两个大理的大厨,专门为敏妃做家乡菜。她怕敏妃初来乍到,对后宫感到陌生,就带着敏妃一个一个地给她介绍后宫里的人和事。不过,敏妃的性格,和皇后差了十万八千里。尽管说皇后已经非常照顾敏妃了,可敏妃打心眼里,并不是很喜欢宋氏这个皇后。第70章景阳宫里,敏妃拿起筷子又放下, 怏怏地说道:“天天吃这些菜, 本宫都吃腻了, 宫里的御膳房就这么点儿本事吗?”宫女莉香小心翼翼地说道:“敏妃娘娘, 这是皇后娘娘特意让人给您开设的小厨房,可比御膳房里的饭菜精细许多呢……”“精细什么啊,说是大理菜,做的味道可比我们那儿差远了。”敏妃毫不领情地说道:“而且我们大理又不是什么荒郊僻野,中原人吃什么,我们也会吃好吗?传令下去,把那两个所谓的大理厨子给本宫换了, 本宫要吃宫里的御厨做的饭菜!”莉香为难地说道:“可是娘娘, 那可是皇后娘娘特意为您安排的……”“那本宫明天就去找皇后说。”敏妃满脸不高兴地拿起筷子, “就再吃这最后一顿……”敏妃说完,夹了一块肉放在嘴里。可是很快,她就发现了不对劲,连忙吐了出来:“这肉有毒!”尽管敏妃反应很快, 可是由于她已经咀嚼过了, 还是中了放在饭菜里的毒。不过幸运的是,由于敏妃发现得早,传太医传得及时,最终并没有因此而殒命,只是腹痛难忍,变得十分虚弱而已。为她试菜的那个宫女, 则是很快就暴毙身亡。裴清殊和宋皇后闻讯之后,立马就赶到了景阳宫。不仅仅是他们,傅太后、裕贵妃、谢嘉妃、魏僖嫔、孟宜嫔等等……后宫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除了最近身体不适的钟娴妃之外,全都来了。敏妃当着所有人的面,含着眼泪问宋氏:“皇后娘娘……臣妾和您无冤无仇,您为什么要下毒害我?”皇后眉头一皱,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辩解,就听裴清殊不假思索地说道:“宛洛,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你不要扯到皇后身上。”“皇上!”敏妃气得都要哭了,“臣妾都这个样子了,您还替皇后说话!不是她能是谁呀?臣妾宫里的吃食,可都是她让人安排的……”裴清殊颇为头疼地说:“你入宫时日尚浅,宫里的许多事情你都不懂。况且不管怎么说,自你入宫以来,皇后对你多有照拂,你不能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她。”敏妃张口似乎还要再说什么,却听裴清殊打断她说:“你身子还很虚弱,好好休息一下吧。这件事情,朕会让人查清楚的。”裴清殊说着,便让所有人都退到了外间去,只留太医和敏妃的宫女在旁守着。往外走的时候,宋皇后走在裴清殊身边,低声说道:“皇上,臣妾真的没有……”裴清殊抬手制止她说:“昭屏,你无需多言,朕相信你。”自打两人成亲以来,宋氏就一直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王妃、好皇后。裴清殊相信皇后的人品,她绝对不是会做出这种事情的人。皇后心里既委屈又感动,难得地红了眼圈儿,感激地点了点头。在宽大的衣摆下面,裴清殊轻轻地捏了捏皇后的手,示意她安心。在大厅里按照尊卑位份一一坐好之后,裴清殊对一旁的傅太后说道:“母后,这件事情,既然牵扯到皇后,就不方便让皇后来查,只能麻烦您了。”傅太后点点头,看了眼皇后,再看向裴清殊:“放心,母后一定尽力,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裴清殊颔首道:“虽说此事发生在后宫,不过敏妃是大理国公主,事涉两国邦交。必要的时候,刑部和鸿胪寺也有可能渉入其中。”见傅太后点头答应,裴清殊便转过头对诸后妃说道:“时候不早了,都回去歇着吧。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前,都不要到处乱说话,否则朕必定严惩,都记住了吗?”众妃齐声称是,依言退了出去。不过裴清殊也知道,他这么说顶多能让她们不会公然议论,在私底下,她们肯定还是要跟走得比较近的人说起此事的。事已至此,只能尽快查明真相。敏妃中毒一案查案的关键,自然就在敏妃宫里的宫人,还有那两个大理的厨子上面。因为傅太后和裴清殊一样,打一开始就相信皇后,所以她审查的重点,还是放在敏妃的宫人上面。除了景阳宫的宫人出了问题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外人混入了景阳宫。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敏妃宫人的口供都至关重要。可让傅太后失望的是,不管她怎么审,就是审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直到敏妃的贴身宫女莉香,看似不经意地说起:“事发当天,奴婢的确没见到任何生人进景阳宫。不过那天晚上,给娘娘做菜的木师傅突然拉了肚子,换了冯师傅来掌勺……”听到这里,傅太后便不得不将审案的重点,放在那个冯师傅身上了。那冯师傅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着老实巴交,没想到口风却挺紧。不管傅太后怎么审,他都打死了不肯承认自己给敏妃下过毒。没办法,傅太后只能将他关进刑部大牢,大刑伺候。可最终那份好不容易得来的口供,却并不能让裴清殊和傅太后满意。因为在重刑之下,冯师傅虽然承认了自己下毒一事,可他口中的幕后主使,却是皇后!裴清殊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皇后会下毒毒害妃嫔的。裴清殊清楚得很,她是个再宽容大度不过的性子,有时候因为怕别人说她嫉妒,不容人,甚至对人好得过分了一些。就连对皇后看起来威胁最大的裕贵妃、娴妃,皇后都不曾出过手,她又怎么可能糊涂到冒着破坏两国邦交的风险,用这么愚蠢的手段去毒害敏妃呢?裴清殊很快就意识到,这是有人布了局,不仅要毒死敏妃,还想借机扳倒皇后,将后宫里闹得一团乱,甚至破坏大齐和大理国的关系!在嘱咐过傅太后,让她继续调查冯师傅的出身和背景之后,裴清殊传来了公孙明,想听听他的意见。公孙明道:“臣对后宫之事知之不详,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皇上有什么想法吗?”“朕只能确信一点,此事绝非表面上的那样,是皇后所为。”裴清殊眉头微皱,“这种一石二鸟的手段,朕总觉得熟悉得很,很像……很像过去全贵妃的手法!”全贵妃三个字提醒了公孙明:“有没有可能是全贵妃以前留在后宫的人,现在为裴钦辰他们所用了?”“有这个可能。”裴清殊突然觉得很不安全,“朕登基之后,已经在后宫里筛查过好几遍了,怎么还是有这种事情发生……?!”公孙明声音极低地说道:“皇上,事已至此,咱们要不要把北夏安插在大齐的细作一锅端了,查个水落石出?这样太上皇知道裴钦辰的真面目之后,也不会再对他心慈手软了。”“可我们之前的计划,可是将计就计,迷惑匈奴人,再在将来的交战中利用他们呢……如果这么早就暴露的话,他们只会送来新的细作,到时候再想挖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公孙明点点头:“这倒也是。如果现在就抓人的话,可以说是前功尽弃了……可皇上和诸位娘娘的安危,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大问题啊!”“这样吧。回头朕让人传虎子过来,让他安排下去,给妃以上的后妃都安排一个影卫。有什么事情的话,就算留不下证据,朕心里也能有个数。”安排一个影卫听起来很容易,可事实上影卫是非常珍贵的。虽说为裴清殊培养人手的璇玑堂已经成立许多年了,但影卫不同于一般的死士,他们不仅要忠心耿耿,还得武功高强。其间还有人不断地死去、受伤……所以这些年下来,能常年为裴清殊所用的影卫,不超过十个人。影卫顾名思义,就是像影子一样的存在,只能依照主人的吩咐行事。除了在性命攸关的生死关头,他们都是不会出现的,自然也不能作为人证存在。但最起码,他们能够给裴清殊提供一些有用的消息。公孙明点点头:“那朝中有内奸的事情,要不要告诉虎子?还有阿煦……”裴清殊坚定地摇了摇头:“阿明,说句诛心的话……虽然虎子和阿煦都是朕的兄弟,但朕还是最信任你。此事牵连甚广,除了你和朕二人之外,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知晓。”公孙明正色说道:“多谢皇上的信任,臣明白了!”“还有敏妃中毒一案,依朕看,用常规的法子,怕是很难查出真相了。你试试看,动用璇玑堂的人手,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大齐和辽国联姻的日子,就在不久之后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敏妃的事情必须查个清楚,不然以后还有谁敢和大齐结亲?不过……裴清殊也不会就甘于一直处于这么被动的地位。“如果实在查不到线索的话,我们还可以制造一些线索。总之,最终查出来的凶手,绝对不能是皇后。阿明,你可明白朕的意思?”第71章公孙明和裴清殊之间,向来有一种无形的默契。裴清殊一说, 都不用详细解释, 公孙明便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见过公孙明, 又吩咐了赵虎去办影卫的事情之后, 裴清殊起身离开乾元殿,前往长华殿。这个时辰,长华殿里的孩子们正在练习各种才艺。有人学弹琴,有人学画画,裴清殊的长子裴敬坤,学的是书法。敬坤的年纪还很小,正在刚刚学写字的阶段。对他来说, 学书法就同学写字、学认字没多大区别, 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不过裴清殊站在门口悄悄地看了一会儿, 他发现敬坤写得非常认真,十分入神。那份专注的模样,让他想起十几年前,他的启蒙老师, 也就是敬坤的外公宋尧, 正是这样认认真真地教裴清殊写字……裴清殊的心里,一下子便暖和了许多。“冬儿。”他叫了声敬坤的乳名,踏步而入。敬坤闻言连忙放下笔,同一旁的师傅还有伴读们一起,向裴清殊行礼。“都平身吧。”裴清殊走过去,看了看敬坤的字, 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难得了。裴清殊从小勤于练字,年少时便已以一手好字闻名于京城。在裴清殊尚未定亲的那段时间里,京城中不知有多少未婚少女,都盼着能得到裴清殊的墨宝。在裴清殊被册为太子之后,他的字更是千金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