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作者:容默      更新:2023-07-04 18:07      字数:4860
  当年大齐的太祖皇帝,其实就是贱籍出身。贱籍顾名思义,就是比普通的良民低一等的贱民。贱民不能读书、不能在朝廷当差,只能做一些最低贱的苦力,也不能与良籍通婚。因此,这些“贱民们”世世代代穷困潦倒,苦不堪言。直到贱民的人数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在世世代代累积的怨气促使之下,终于有人揭竿而起,推翻了前朝的统治。太祖皇帝吸取教训,登基之后不久就废除了良贱制度。当时这一举措,让大齐数十万的贱民对太祖皇帝感恩戴德,太祖皇帝还因此而被奉为千古明君。现在傅煦提出要让北夏战俘重入贱籍,其意义不仅仅是要让这些战俘世世代代都为大齐当牛做马,甚至可以说是……“不行!这是历史的倒退,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大齐的发展非常不利。”傅煦一怔,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人,竟然会是公孙明。论私的话,傅煦自认为自己和公孙明是感情深厚的好兄弟。论公的话,之前裴清殊还是皇子的时候,他们二人一起陪裴清殊读书、帮他出谋划策争取太子之位,似乎也没有什么政见上的分歧。在裴清殊继位之后,两人一个在内阁,一个在钦天监和慎刑司,也都是各司其职,相安无事。却没想到,两人会在这件事情上面起分歧。公孙明机灵,见傅煦脸上不大好看的样子,便赶忙说道:“阿煦,你别急,你先听我说。虽说匈奴人十分可恨,可惩罚战俘就已经足够了。若是让他们的子孙后代世代为奴,未免有些太过了。况且废除良贱制度乃是大齐开国初期便定下的国策,岂能说改就改回去呢?若是皇上当真这么做了,岂不是要被人说成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裴清殊也觉得重新实行良贱制度不大妥当。诚如公孙明所说,这会给人一种改革无用、前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的感觉。打个比方来说吧,裴清殊继位之初好不容易才完成了税收改革,结果他驾崩之后,下一朝的皇帝立马就废除了这项新政,改为实行旧制。如果裴清殊泉下有灵,得知这种事情的发生,岂不是要被气得吐血?如果太祖皇帝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废除的良贱制度又被重孙子的重孙子的孙子重新捡起来的话,恐怕棺材盖都要压不住了吧。傅煦听了公孙明的解释之后,脸色稍微有所缓解,不过还是神情严肃,看得出来他心里头还在坚持己见。这个时候,就需要裴清殊这个皇帝来拿主意了。“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匈奴人大多阴险狡猾,绝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给予他们任何可乘之机。不过因其之过,牵连世代子孙,还要重拾前朝旧制,未免有些过了。不如便如阿煦所说,在他们脸上刺字,以示其匈奴身份,让他人有所警惕。然后便像处置曾家军叛党一样,将他们分散到各地去做苦力。”“哦,对了,还有一事——”裴清殊看向主要负责处理此事的容漾,“朕记得前朝曾经有过允许战俘的亲属以银两赎回战俘的先例,朕觉得可行。不过放得太多的话不好,容易导致放虎归山。朕想过了,可以让他们把已经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的残兵赎回去,省得留在这里浪费大齐的粮食。就先定个一百人的名额,看看有没有人愿意用重金来赎吧。多少财物换一个人嘛,静之你回头去和户部侍郎贾昂商议一下。最好是价高者得。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北夏皇室的财物,他们那些贵族也得‘出出血’。”众臣听了,不由微微一笑。时时刻刻不忘赚钱补贴“国用”的皇帝,放眼整个天下,也就只有眼前这一位了吧。第141章众臣对于裴清殊的想法都没什么意见,只有傅煦颇有几分担心地说道:“可是皇上, 一旦这个消息传露了出去, 有些匈奴俘兵恐怕会为了归乡而自残吧?”裴清殊点点头, 略一思忖后道:“的确是有这个可能。那便传令下去, 凡是自残者皆不医治,直接放在土坑里等死。”容漾笑了笑说:“皇上和傅大人不必担心,普通的匈奴士兵的家中并不富裕,就算真的自残了,也不一定会有家人来赎他们回去。这样做的人是不会太多的。”“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至于呼屠吾斯求和的问题……这些年来北夏多次犯我大齐边境,若是他们一求和我们便答应的话,未免也太便宜他们了。如朕方才所说, 割地、赔款、进贡, 这些一样都不能少。具体数字多少, 彦之你和阿悦一起去向户部的龙尚书取取经,然后草拟一份清单出来。不然光是言语上的求和,有什么用?简直就是在糊弄三岁小孩!”“皇上所言甚是。”被裴清殊点到名字的陈起站出来说:“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快将此事办好。”裴清殊微一颔首, 道:“朕乏了, 你们都下去吧。”前些日子裴清殊经常半宿睡不着觉,睡眠严重不足。所以头疼的毛病时不时地就会发作。倒不是像娴贵妃那种一头疼就会疼得天崩地裂甚至呕吐,裴清殊的头疼是一种隐隐的钝痛感,不严重,好像好好一睡觉就能缓过来了,可裴清殊就是缺这一觉。众臣知道裴清殊操劳, 很快便依次退了出去,好让裴清殊休息。出宫的路上,钟悦跟在陈起后面,叫了一声“陈大人”。陈起闻言脚步一顿,回头看向他,笑了笑说:“这里又没有外人,这么客气做什么?”钟悦咧嘴一笑:“大哥。”钟悦的妻子是陈起的嫡亲妹妹,也就是说,钟悦是陈起的妹夫。“怎么了,叫我有什么事吗?”“我是在想,内阁这么多人,皇上偏偏让你我二人一同办差,应该是想让大哥你带一带我吧?”陈起没太明白钟悦的意思:“差不多吧,怎么了?”钟悦颇有几分懊恼地说:“我都二十三了,皇上好像还是把我当小孩子看呢。 ”陈起一听就笑了:“你年纪轻,又是娴贵妃娘娘的弟弟,皇上能不把你当孩子看吗?不过皇上多照顾你几分,你应该感激才是。我当年入阁的时候,可全都是靠自己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呢。”“皇上对我好,我心里当然感激了。只是外界对我难免会有些非议,说我是靠着姐姐的关系才能入阁的……”陈起听了,不禁摇了摇头:“把你当孩子你还不服气。你啊,若是真的长大了,就不应该在意这些小事,把皇上交待给你的差事办好了才是真的。别忘了,你可是大齐最年轻的进士。别人说酸话,那都是嫉妒你有他们得不到的东西。等你的实力远远地超过了他们,他们就只能仰望你,而不是嫉妒你了。”“哇,大哥你的口才可真好,教起人来一套一套的,难怪皇上让你去给二殿下启蒙呢。”提起二皇子,钟悦不禁问道:“对啦,敬亭最近怎么样,有好好读书吗?”“二殿下天资聪颖,现在已经基本不用我教,可以和大皇子殿下一起上课了。每隔三日,我会去庆宁宫一次,为他答疑解惑。明天你要不要和我一块儿去?”“好啊,那太好了!自打姐姐病倒之后,我都有些日子没见着二殿下了。”提起娴贵妃的身体,陈起神色微黯,低声问道:“娴娘娘最近……身子可还好?”钟悦脸上的笑容也没了笑容:“自打喝了敏妃开的汤药之后,已经缓解许多了,不过偶尔还是会犯一次,看样子是难以根治了。说来也真是讽刺,钟家世代行医,却连自家的女儿都治不好……”“你也别想太多了,说句不中听的话,太医院给贵人们用的大多是‘太平方’,哪里会解这种罕见的毒?只是这件事情,咱们还真是得上一点心。二殿下还太年幼,若是没有娴娘娘的庇护,将来还不知会怎样……”“兄长所言极是。这些日子,家父一直在托人寻求解药。据我所知,皇上那边也派人去寻了,只是之前被打仗和旱灾的事情给耽搁了。现在这些事都算是了结了,希望能尽快传来好消息吧。”“了结?”陈起摇摇头道:“我看未必。”钟悦一愣,不由追问道:“兄长的意思是……?”“皇上想让匈奴人割地、赔款、上贡自然是好的,只是你想啊,北夏地广人稀,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落后。割地还有可能,可是赔款和上贡的话,他们能拿出什么来?就算现在尽了举国之力赔了款,那以后的年贡,他们又从哪里去寻?你别忘了,过去北夏可是连自己本国的物资都不够用,一到冬天就跑去大齐的边境抢夺物资呢。”“所以说,匈奴人只是假意投诚?”“呼屠吾斯现在是真的不敢再继续开战,因为他根本就没那个实力。可是经过几年的修生养息之后呢?等大齐和北夏都羽翼丰满之后,早晚还是会再有一战的。而且远的不说,就说这次赔款,我觉得就不会那么容易。你且瞧着吧。”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宫门口,于是便约好明日再会,各自上了自家的轿子。……陈起等人拟定好了对于北夏求和书的答复之后,裴清殊亲自看了看,对几个小问题进行了修改之后,便让人将这封国书送了过去。呼屠吾斯虽然最近才“捡漏”当上了单于,可他并高兴不起来。他每日里都在担惊受怕,生怕大齐被呼韩邪等人惹恼之后坚持继续攻夏。虽说现在北夏还剩下几万人马,还有大宛这个盟国帮忙,不过现在继续打下去的话,双方必然都损失惨重,这并不是呼屠吾斯想看到的。所以大齐的国书送来之后,呼屠吾斯很高兴。可是等他看完经过会同四译馆翻译过后的国书内容之后,呼屠吾斯便笑不出来了。割地,他认了。可是赔款和纳贡……他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啊?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又有心腹告诉他说,现在北夏朝中好多大臣都在偷偷地自掏腰包,变卖家产,送去大齐,以换回自家的儿子。这样一来,就是想让匈奴贵族们帮忙筹钱都难了。呼屠吾斯纠结了许久之后,决定召开朝会,与众臣商议此事。“现在齐国要这么多钱,我们根本就拿不出来啊!就算战马可以顶替一部分赔款,可是以后每年的上贡该怎么办?”北夏大臣们听了,不禁面面相觑。没钱,还能怎么办?“大不了就跟他们拼了!”“对!等过两年我们拿不出朝贡来,还不是要被齐国人收拾?倒不如现在就和他们拼了,就算死,还能拉几个垫背的呢!”“有勇无谋!”呼屠吾斯不赞成地说:“我父王当初就是抱着这种想法,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勇敢是好事,可是过于勇敢,就是蠢了!”“那单于你说到底要怎么办!?”那些大臣们算是看出来了,呼屠吾斯心里应该已经有主意了。说什么听听看大家的意见,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呼屠吾斯环视了一圈,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等着他拿主意。顶着巨大的压力,呼屠吾斯硬着头皮说道:“不如……便干脆降了齐国吧。如果大夏的国土都变为齐国人的之后,我们不就不用上贡了吗?”“什么?!”所有人听了呼屠吾斯的想法之后,都是惊讶不已。“你们这么吃惊做什么?当初咱们主动向齐国皇帝求和的时候,不是已经放低姿态,表示愿意称臣了吗?”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可……可我们都以为单于您只是说说,骗齐国人的罢了。”“骗当然是要骗他们的,只不过这几天我想了想,发现向齐国人称臣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说,假如我们以齐国的子民自居了,那我们没有粮食吃,他们是不是要送救济粮过来?我们的物资不够,冬天要冻死好多人的话,齐国的朝廷是不是应该运送一些物资过来?等我们养得兵强马壮之后……再报仇也不迟!”众人听了,神色纷纷亮了起来。“现在暂时先向齐国人称臣,只是名声不大好听罢了,可这点屈辱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那大宛那边该怎么办?”“这个好说,提前把我们的想法透露给大宛,让大宛暂时按兵不动便是了……你们相信我,五年,最迟五年,五年之后,我一定亲自领兵杀入齐国!”“好!”“单于英明!”“……”“不过,咱们想的是不是太容易了一些?”向来心思细腻的敏和查不禁提出了疑问,“齐国人会这么轻易地相信我们吗?咱们总得做点什么,才能够取信于他们吧。”“这个我已经想过了。我打算把我的儿子亲自送到齐国做质子,然后我再求娶一位大齐的公主,以齐国的女婿自居。等公主生下儿子之后,就立他为左贤王。等到时候……不,再过几个月之后,我便亲自去齐国提亲,让齐国人看到我们的诚意!”第142章裴清殊几年前安插在董木合府中的人发挥了作用。呼屠吾斯及其心腹的计划成型之后没多久,就传到了裴清殊的耳中。裴清殊听说之后, 第一个反应不是生气, 而是笑了。公孙明一看, 就对身旁的傅煦低声说道:“皇上被呼屠吾斯气疯了。”“别乱说。”傅煦正色道:“皇上是觉得可笑, 事到如今,匈奴人竟然还敢打这种小算盘,当真以为我们大齐都是傻子吗?”“阿煦说得对,朕只是觉得可笑罢了。”裴清殊摇摇头,收起了笑意,“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