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者:糯糯啊      更新:2023-07-04 18:16      字数:4558
  再往北边去,冬天就更加严酷起来。林若青他们还好,马车里坐着怎么都是暖的,倒是有沿途村庄的百姓,林若青偶尔从窗缝和门缝里看见,顶着严酷的天气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走的也有,样子甚至摇摇欲坠不知还能走多久。再往前面行进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渐渐靠向了边境,这里的风光又和京城大有不同了。且不仅仅是风光的不同,林若青注意到这里的百姓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男女的分别。边境十几年前还打过仗,当时遭殃的百姓不少,虽然最后战争打赢了,然而青壮年死伤很多,特别是男子,战死沙场的不计其数。因此靠近边境的村庄有许多都只有女人当家,或者就是一个寡妇加一个少年。不过这种在其他地方看来难以维持下去的家庭环境,在这里却似乎十分行得通,女人干各种活都是一把手,林若青甚至注意到,这里女人的社会地位都要比大宋的其他地方高上不少。这一点说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林若青还记着,无论是什么时候,能给家庭这一个小单位带来收益的,或者成为维持家庭的支柱的,少有家庭地位不高的情况。就如同粉黛里头,男女伙计之间很多时候甚至是香姐儿她们更加高一截,因为香姐儿她们能赚钱。出来走一趟的确能让人想透了不少东西。比方说之前林若青一直觉得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之下,她一个人能够为其他女人做出的改变很少,所以干脆自己过得舒服也就罢了。可现在她发现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个时代女性地位之所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男人承担着养家的担子,那么如果说她让女人们也开始走出门赚钱呢?就像是粉黛那样,有一就有二,只要她能够提供类似的工作,那么总有人会来做,她无法在同时间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但是却能够做出一份努力不是吗?第71章可是从实际角度出发,这件事情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但说粉黛, 她能提供的岗位十分有限, 更何况都不是人人能够在粉黛的作坊里头干活。现在她手上在用的那些人, 都还是别院里细心教导过许久才开始用人的。林若青知道, 如果自己想要做成这一件事,她必然还得另辟蹊径。不过虽然这是个烦恼,却并不让她发愁。毕竟这趟与陈彦到边关来,为的不就是开拓眼界看看外面的新事物和新发展吗?说不准这里头就有什么机会呢。边关还驻扎着军队,对来往商人的管理也都是他们在做。林若青和陈彦一起在街上转了一圈,就见到两次又巡逻的卫兵路过。但从当地百姓以及来往商人的样子看,上面的管理并不严苛, 起码对于贸易是很鼓励的, 只要遵守规矩没有人会为难你什么。边境管理严格, 要较真起来可能比京城里还要安全一些,毕竟这里当兵的比百姓人数还多,且军纪严格是不会出什么茬子的。加上陈彦到了这里也的确才开始真正的忙碌,林若青便干脆与他分了两路, 自己带了随从出门了。边关现在在贸易的物品从各种小物件到大件货, 林林总总虽然不算特别全面,但大概的种类都已经齐全。在各类商贩那里没有找到什么让林若青觉得能用的东西,倒是后面中午在客栈里吃饭的时候发现客栈老板的女儿正在织布。虽然是织布,织布用的器具也和杭城那边没有太大的不一样,但是布匹上的纹路与花样却与宋国的审美大相径庭。林若青寻了机会过去问,那小姑娘用口音浓重的官话回道:“这并不是给自己家里织的, 而是拿出去卖的,卖给那些异国的商人,他们有喜欢这个的,咱们国内的布样他们反而不喜欢。”这就是审美不同了。宋国在纺织技术上其实十分领先于其他国家,不过说用此作为贸易却并不一样。起码现在来说还没有将布料大规模卖出去的。林若青脑中灵光一闪,织布。织布都是谁在织?当然是女子。乡下女人每天也要跟着一块儿下地干活,却也自己纺织不少东西。而像是杭城里的普通人家,女主人闲来也是要织布绣花的。这是少有的女子能够用来做进项换钱的活。陈家虽然做些布匹生意,占比却很小,严格说起来就几个布庄罢了,且也都是收的普通百姓拿来卖的布匹。毕竟赚钱的生意有不少,目前陈家手头做了的已经很多,的确不必费心出来再加一样来徒添负担。林若青来了兴趣,也想抓住这次机会。她立刻托着这里帮忙翻译的关系人,找了个在收这类布匹的商人来谈。这些商人其实过来做生意也不是为了一点布料,这些只能说是他们顺带捎回去的东西罢了。毕竟宋国的布料质量好,这边收来的价格回国以后就能翻上四五倍,且这东西又不是很占地方,不带白不带罢了。这会儿子宋国的布料在国外也只是略有传闻,没到那等人人抢购的地步。换言之,如果把握得好将这一块经营起来,那就有一番十分广阔的天地了。关系人领着林若青去商谈,等在那里的商人却没想到来的是个小女子。但讶异归讶异,他对女子的包容度却比宋国人高上一些。即便这包容不是很多,可也容忍了女商人在内。林若青开门见山道:“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做布料生意的打算?”关系人帮着做翻译,交流倒也还算是顺畅。这高鼻梁大眼睛名叫奇拉的商人道:“难道你有布料?我是收的,但是我得先看看样子,毕竟你知道,咱们两个国家对布料花纹的喜爱不太一样。”奇拉所在的国家与宋国没有领土接壤,但是面积却和宋国差不了多少,算起来也是富庶的国家。林若青笑道:“这我知道,所以我暂时也给不了你合心意的布料。”奇拉听了翻译以后有些失望,又略带不解:“那么你找我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儿呢?”林若青道:“我暂时不能给你合心意的布料,但是如果你能帮我一个忙,那么那些布料你要多少我就可以给你多少。”奇拉好奇道:“什么忙?”林若青说:“如果你能在我离开之前给我一些你想要布料的图样,那么我就能够将它生产出来给你,你想要多少我就能生产出多少来。”奇拉听到这里倒是真的有了些兴趣,如果把宋国布匹的质量加上他们国家人民喜欢的花样,大规模生产起来是不愁没有人买的,而且价格还能比他们国内本地的高上不少。数量越多当然利润就越高。林若青这句“想要多少就能生产出多少”让奇拉很是心动。不过做生意不能冒进,他想了想说:“如果咱们做这单生意,你下次过来又是什么时候?我再过来起码要四个月以后,到时我会在这里停留一个月。”这还基本都是花在来回路上的。林若青说:“我也需要一些准备的时间,不过等到四个月以后一定是可以的,当然,前提是咱们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如果可以成功合作,那么所有钱可以等拿货的时候再给,你现在只需要给我图样即可。”这倒不是林若青多放心奇拉,而是她清楚,奇拉那个国家的商人不止他一个。布料生产出来以后只要运送到边关,就算不是奇拉也会有其他人要,并不发愁卖不出去。奇拉做生意多年,也自然看得出林若青无论从言谈举止还是穿衣打扮,虽然不像是个纯正的生意人,但也并不可能是个骗子。且他现在只需要出图样罢了,还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做规划,没有什么吃亏的地方。“好,那我两天以内会把图样给你。”奇拉下了决心,也给了林若青准话。林若青点了点头,为了保险加了个限定:“不过这第一次,我只能给你一千匹,如果到时候你觉得可以,那么后面可以再追加。”奇拉笑道:“可以。”这正和他意,第一次买卖还是要谨慎来的好。林若青和陈彦在边关呆到了过年,陈彦几乎是比在家里的时候还要忙碌,而林若青在拿到奇拉给的图样以后,虽然每天也都还出去转转,不过却不是忙生意上的事儿,而是挑房子去了。这是陈彦的意思。虽然以后他们夫妻两个一起过来的次数不会太多,但是陈家的生意往后在这城里要有一个扎根的地方。不可能每回过来都要住在客栈里面,还不如直接买个院子来得方便。这边的房子建成年数都不久,新房子也多。且加上移民多的原因,这里对外人买房子也没有太多限制。林若青最后挑中了一间三进的小院子,和杭城比起来是差得远了,不过在边关这地方却是一等的好房子了。这样一直等到了过年,车队的人多,此时要再踏上行程便已经太晚了,况且现在走,过年还得在路上,那也太不喜气了。加上过年这段时间北方大雪,车马难行,林若青和陈彦便又多呆了一阵。林若青坐在房里的炕上,暖融融到不想动弹。杭城那边冬天不冷,根本用不上炕。现在她是新奇又舒服,懒洋洋躺着不想动。陈彦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拎了两条鱼。他站在院子里将鱼递给翠竹道:“中午红烧了吧。”翠竹点头,拎着鱼走了,不过目光还是挺新奇,将那鱼看了又看。陈彦在外间脱了自己的披风,进了屋里就是铺面的暖气。又见林若青只穿着薄薄的袄子,笑着走上去用手摸了摸她的脸,冻的林若青往后猛一缩脑袋,又是一眼瞪过去。“爷!”他们两人在边关生活这一阵子,倒是有些像了普通夫妻。陈彦在林若青身边坐下,伸手接住了林若青给他倒的热茶,然后道:“再过四五天,咱们就能启程回家了。”林若青歪靠着软垫问:“刚才我好像听爷说鱼什么的?”边关这少河,他们用的吃的都是井水,过来这么久倒是没有吃过河鲜类的东西。陈彦笑着说:“嗯,早上在市场里见着的,听说是农人自家抓来的,不多,一共就两条,兴许是卖得贵了些,还没有人买走,我想你可能喜欢,就买了回来。”林若青的确觉得嘴里寡淡,想到红烧鱼的味道,眉眼就笑开了。陈彦又说:“明天我要去马场看马,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儿去?我挑一匹你喜欢的,教你骑马好不好?”第72章“家里也有马场,不过咱们的马和关外的没法比, 如果明天能够挑到合适的, 便直接从这儿带回家去。”陈彦解释道。林若青自然愿意, 唯一遗憾是:“可惜回家以后就少有骑马的机会了。”陈彦道:“你若是想骑, 那在家里的时候咱们也可以去马场,平时出门倒是没有必要了,骑马哪儿有坐马车舒服,实在颠得慌。”两人在屋里说话,扶柳和翠竹那边已经做好了今天的饭菜,林若青和陈彦在屋里炕上一起吃。吃着吃着林若青忍不住笑了出来。不是其他,而是她忽然觉得, 如果陈彦和她真的住在这边关的地方, 拥有这么一处小院子, 家里再有三两个仆人,那样的生活也许就能让她交出心去。陈彦抬头看她,有些不解:“笑什么?”林若青含笑摇头:“没,只是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有趣。”陈彦伸手给她夹了一块鱼肉:“有趣在哪里?”他是真的想知道。“你是觉得边关有趣, 还是这么吃饭有趣?”陈彦问。林若青想了想说:“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有趣, 也许是因为难得才有趣吧,以后想起来也算是一份别有的记忆了。”陈彦道:“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日子有趣,那么简单得很,回到家里以后咱们也能过这样的日子。”林若青摇头:“家里就不一样了。”“哪里不一样?”林若青只摇头,眼睛里带着笑意,不肯多说了。这个话题没什么好提起的, 反正每次提起来两个人都是不欢而散,久而久之兴许还要惹人厌烦。况且林若青又不打算纠结这个问题和陈彦闹出点什么结果来。现在陈彦对她好,她也尽力对陈彦好,做一个合格的妻子。等陈彦没了耐心,或者对别人有了耐心,那么林若青也不会觉得难过。她并不把陈彦当作生活的重心而生活。陈彦见她不说,便也不问。两个人就这个问题已经逐渐有了一些默契。林若青安然接受现在的和美,也做好了未来突变的准备,说到底她就是打从心里有着防备和不安全感。而陈彦则清楚知道这一点,他也不想用言辞换来林若青表面的配合。林若青不信,他便用时间证明让她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