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
作者:柳锁寒烟      更新:2023-07-04 21:22      字数:6152
  胤祚咬牙切齿:“可你不该挑在这个时候,更不该以我的名义上疏啊!四哥的差事刚见了成果,好歹……让他高兴两天,喘口气儿!”马齐哼道:“老臣与四阿哥非亲非故,凭什么要考虑他?说句不客气的话,看在您的面子上,老夫至少没说他半句坏话,只不过更希望殿下您拔得头筹罢了。兄弟手足,至亲骨肉。若是连这点私心他都容不下,臣劝您还是早日更换门庭,免得将来兔死狗烹。”说罢竟然拂袖而去。胤祚顿时哑口无言,失魂落魄地打马在积雪的街道上狂奔,忽见街角一家糕点铺子在卖捏成各种小动物的蒸糕——那是四哥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他勒马驻足,怔怔地看住了。昨天他还在嘲笑十四“愿来世别生在富贵天家”的话,没想到今个这么快就应验了,他不争不抢竟然也被局势推到了这一步。好在这时侍卫终于跟上来,传话说:“娘娘传您进宫领宴。”这话好比一剂强心针注入心底,胤祚冻僵的躯体都因此活泛几分。对了,还有额娘。不管怎样,他们都是额娘的儿子,这份情却是斩不断的。第162章黄杨木棋盘上楚河汉界分明, 将帅对峙已有半个时辰之久。“当头炮,将军。”胤禛将棋子拍在孤零零的红帅面前, 拱手笑道:“额娘果真棋艺不俗, 儿子思虑良久才能惨胜一局。”绣瑜满心无奈都化作哭笑不得, 丢了棋子没好气地说:“你就拿你额娘开心吧。”胤禛的围棋下得平平,象棋上却是罕见的高手。她心神不宁, 棋子都拿错了两三回,双方却缠斗到了几乎最后一子。水放得这么明显, 放水的那个人还在一本正经地夸她,简直侮辱智商。胤禛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棋具,笑道:“儿子既然赢了,那可要讨额娘一点彩头了。嗯, 一道西湖醋鲤怎么样?”为了避她的讳, 永和宫的孩子把鱼叫鲤。要论打太极的功夫,十个她都赶不上对面的黑心儿子一零儿。绣瑜终于耐心耗尽,没好气地嗔道:“马齐的事你准备怎么办?说清楚了, 别说醋鱼醋鲤,山珍海味都成。否则,你就等着吃草吧!”“怎么办?”胤禛凑过来反问她,“额娘觉得, ‘养廉治贪,打压朋党’这八个字怎么样?”不等绣瑜回答, 他眸中光彩熠熠,已经迫不及待击掌赞道:“儿子觉得, 这八个字堪比商鞅之法、子房之谋、魏征之谏。如果真有一言可以治天下,非此话莫属。比起这八个字,催逼清缴真的是下下之策,要是年年逼债,就是把我劈做八瓣儿都不够用的。这样看来,马齐,就是我大清的商鞅管仲。儿子当然是准备以国士待之。”绣瑜顿时松了一口气,笑道:“你能这样想可见心胸不俗。然而商鞅之法固然好,商鞅的下场却不好。马齐这个人,本事当然是有的,可是歪心思也不少;你既然要用他,不如让老六牵线,你们坐下来好好聊聊,化干戈为玉帛。”胤禛轻笑一声,摇头道:“谢额娘。可是马齐辅佐皇阿玛、太子,是忠君;襄助六弟,是帮亲;可是他现在忠于我算什么呢?结党营私!所以儿子要用他,却不是现在。“至于他那点歪心思,跟本事比起来,不过是芥藓之疾。儿子容不得的,是没本事却妄想搬弄权术,牟取高位的人;有本事的人,贪权恋名,想着荫蔽儿孙,都不算什么大错。”绣瑜心里若有所悟,点头叹道:“老八谋势,你谋国。可是这个道理?”胤禛洒然一笑,上前扣住她的手,沉声道:“更进一步,马齐撺掇六弟自立门户,十三弟对太子心存同情,十四弟有自己的谋划,都不算什么坏事。甚至儿子还准备在后头推波助澜。”“什么?”绣瑜这下是真的一头雾水了。胤禛眸色一沉:“处庸众之父子易,处英明之父子难。盖因处英明之父子,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皇阿玛乾纲独断了一辈子,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肯权柄下移,所以您膝下能干的儿子太多,不能得封;但是他老人家又看不上平庸的儿子,所以五弟九弟无才无能,宜妃也不得封;反而是出身低贱、容易控制却又有些本事的良妃母子,后来居上。”“这就是韩非子所谓帝王之道,权衡之术。”绣瑜呆呆地看着眼前熟悉的清秀面孔,嘴里好像塞了个橄榄,半天也合不上。康熙以前的确开玩笑似的说过,要封她做贵妃,可是后来悄无声地就没了影儿。她不是没往前朝斗争的方向想过,可是却没想到这么深、这么直截了当。半晌,她才接道:“所以未免君父见疑,如果大家都装平庸温顺、清心寡欲的无为姿态,你也只能跟着扮佛爷。可要是兄弟们都有本事,万舟争渡,你这只小船就算跑得快一些,也不那么显眼了。”胤禛深深点头,沉声道:“皇阿玛最忌结党,如果弟弟们都以我为首,兄弟四人同心戮力,势力只怕远超八弟他们。到那时我们就成了出头椽子了。”他说着摊开手掌,又捏成拳头:“五个手指平日要分开,才能灵活百变,各展其长。只需在紧要关头,捏成拳头。到那时,出其不意势如雷霆的一拳轰出,必定叫乾坤倒转天地变色。”绣瑜叹道:“人心难测。额娘就怕到了紧要关头,你降不住这三个混小子。别说势如雷霆,到时候你们自己先打起来,我连哭的地儿都没有。”“成事在天,可谋事却在人。况且降伏他们,也不是靠儿子一个人。”胤禛突然换了副轻松的神色,揽着她的肩膀朗声笑道,“还得看您的西湖醋鲤做得够不够地道,能不能把这群小猫,都吸引到您的身边来。若能,儿子就跟着沾光,‘挟醋鲤以令众弟’了。”“去你的!”绣瑜哭笑不得,拍掉他的胳膊,吩咐竹月说,“把我床头上那个花梨小匣拿来。”竹月领命而去,片刻果然捧上一个三指宽的狭长小匣。胤禛笑问:“秘方菜谱?”“贫嘴。”绣瑜瞪他一眼,开了匣子,抽出一只红头竹签,在手里转动着来回打量,“这是三十六年南巡的时候,我在山东名寺求到的一支签。一箭数花,上下错落,唤做兄弟穗,解作‘君子和而不同’。这个哑谜,我打了四年,一直不得其解。今儿你给额娘解了谜,就赏给你吧。”又听得她叹道:“额娘老了。你今年二十四岁。这盘棋我就下了二十四年,如今也该换你来掌局了。胤禛不由一愣,这番谋略他在心里酝酿数年,王府的几个谋士听过后大都不以为然——按寻常的逻辑想,储君肯定是要立最好的那个。所以力争上游才是争储之道,大阿哥、三阿哥、八阿哥等人都生怕自己的势力不够大、拉拢的兄弟不够多,哪有像他这样把现成的助力往外推的。可是额娘却头一个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即便这些年他们兄弟的智谋逐渐超越母亲,可是她从小到大的积威仍在。被一个聪明人肯定支持,跟被一个蠢人盲从附庸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胤禛瞬间眼眶一热,猛然用力扣紧她的手指:“昔日刘禹锡谓裴度曰:万乘笙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如今又宛然重现。”“我要你那万乘笙旗做什么?日后你多包容几个弟弟就是了。”绣瑜哭笑不得,拍拍他消瘦清癯的侧脸,“睡一觉,醋鱼就上桌了。”胤禛刚要答应,却听庭外一阵喧哗,十四拿肩膀顶着胤祚往里头走:“你蹲在墙角也像个爷们儿?有额娘在,四哥还能吃了你不成?”结果抬头看见苏培盛在门口杀鸡摸脖子地使眼色,两人顿时唬得一颤,磨磨蹭蹭地进来。十四把胸膛一挺,梗着脖子犟道:“都是马齐那个老杀才自作多情,六哥又不是故意的……”胤禛恨恨道:“哪个衙门不是盖印即认,谁管他是不是故意的?”十四瞪大了眼睛看他:“管外头衙门做什么,只要你信他不就行了?六哥跟你是什么关系?抢功这种没品的事是他能做得出来的吗?就是天下人都错怪他,你也该信呀!”这兄弟俩一个唯物一个唯心,一个论公事一个说私情,思维从来没有对到一个波段上。绣瑜听得捂脸喝道:“关你什么事?滚出来!”十四被她骂得肩膀一缩,给了胤祚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被额娘揪住耳朵拖走了。弘晖的总结一点不错,十四仿佛天生自带花式惹四哥生气的技能。有他这样横插一杠子,胤禛拿着戒尺在屋子里来回转悠,变着法子把胤祚骂得狗血淋头,到底没舍得打下去。胤祥昨晚大醉一场请了假没跟着上朝,这会儿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匆匆赶来永和宫,却见十四一脸悠闲地倚在窗边偷听,登时放下一半心来。他过去挨着十四站了,就听里头胤禛气急了骂道:“马齐是国士,可你,就是个棒槌!万年改不了的马虎大意!我倒宁可你是有心算计,都比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要好!”这话说得颇有康熙毒舌之风,可是兄弟之间到底不比父子啊!胤祥听得心底一跳,情不自禁凑近了窗户。胤祚低低嗯了一声:“你脸色好差,喝口茶再说吧。”“嘶,”十四抱着胳膊叹道,“总算是知道,他们为何能好这么多年。”要换了他,同样的话,只怕能当场打起来。又听胤禛骂道:“条陈不看就签,连自己人都辖制不住。你比二哥能强到哪去?!”酒里下□□的事情虽然没人揭发出去,但是太子现在已然处在兄弟们鄙视链的最底端了。十四不由闷笑出声,却听里头胤祚惊呼:“四哥!你怎么了?”门外两人悚然一惊,赶紧冲了进去,就见胤禛手扶炕桌立着,剧烈喘息,唇色惨白。胤祥欲言犹止地上前给他拍着背顺气。十四一脸憋屈地小声嘀咕:“为了个差事把自个儿逼成这样!”又高声吩咐:“愣着干嘛?请太医!机灵点儿,就说给娘娘请平安脉!”屋内众人正忙乱着,忽然又有乾清宫的太监来传旨说,康熙准备在明年开春河水解冻后再次南巡,四阿哥、十三阿哥随驾。康熙这些年出门,总是领部的大儿子不动,只带着小儿子们。胤祥几乎次次随驾,胤禛才办成一件大事,跟着放个假出门旅游一趟,也是理所应当。可最后一个随驾的人选却惊掉众人眼球——康熙竟然带上了太子!前头二十年,皇帝出门,都是让太子监国。对旁人来说,随驾是种荣耀,可是对储君来说,这到底是恩宠还是夺权呢?这下连十四也没再跟四哥抬杠,颇为乖觉地用完了一顿家宴,把他们送到宫门口,方才回阿哥所休息。“对了四哥,”胤祚望着小弟的身影,犹豫半天还是问道,“老十四让我帮忙调舅舅回京,我该不该帮他呢?”“这个混小子。帮,怎么不帮?”胤禛合上眼睛抚摩袖子里的那支竹签。明分暗合之策,他告诉绣瑜的,是最自信、最理想的局面——厚积薄发,收放自如;却没有提及更深一层的考量——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不容易一次打破。他故意让十三接触太子,放任十四跟老八来往。如此一来,任他东西南北风,永和宫总是屹立不倒的。第163章康熙连二月初二龙抬头的节庆都等不及, 刚进二月就带着三个儿子乘船南下,准备取道山东南下金陵。皇帝和储君都走了, 头顶两座大山一去, 京城里留守的皇子顿时与相熟的大臣眉来眼去。尤其是二月初五是胤祚的生日, 紧接着初十又是八阿哥的生辰。几日之内,连逢两位爷的母难, 哪些人送了哪边什么礼、哪些人又吃了哪边的酒,都是有讲究的。京城顿有几分群魔乱舞之感。只是因为户部清缴欠款一事, 胤祚跟着得罪了不少人,自然比不得八贝勒府上声势浩大。绣瑜早起就听竹月说:“佟国维准备亲自去八爷府,却叫大爷叶克书给咱们六阿哥贺寿。简亲王备了一柄黄玉如意准备送给六爷,可世子雅尔江阿私底下又准备去八爷那儿;还有信郡王……”“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绣瑜只问, “裕亲王呢?”竹月脸上笑容一僵,小声说:“裕亲王府上送给两位爷的礼都一模一样。”绣瑜不由皱眉,下意识拨弄着歩摇上的珍珠。胤祚原在小书房挑书, 闻言进来笑道:“不仅如此,儿子去邀皇伯父吃酒。他老人家虎着脸说:‘哪有我做伯父的给你们侄儿贺寿的道理?你小子有好酒,就避着你伯母送到我庄子上去,那才叫孝敬呢!’”这话说得周遭伺候的宫人皆低头忍笑。绣瑜这才放心, 扔了那步摇笑道:“何苦叫他们这样为难,本宫就帮这些墙头草一回!你那竹外一枝园打理得如何?这个季节, 桃花可都开了?”康熙这些年愈发不愿意在宫里住,只要在京, 十有八九都是在畅春园里住着,为了方便处理政务,就将畅春园周围风景上好的地方划给大儿子们修别院。胤祚的竹外一枝园,就在离畅春园不足十里的西北角上,挨着胤禛家闻名后世的圆明园。胤祚眼前一亮,凑上来满嘴甜言蜜语:“已经打上朵儿了,想来开花也就是这两天。额娘若肯赏光,只怕那花儿知道了,也要开得艳些。”“额娘只怕没这个面子,但是你妹妹说不定能有。”绣瑜转头问,“五公主可还在太后那儿?”得了肯定的答复才对胤祚笑道:“近年时气干,皇太后又有些咳嗽。你和汀兰带着孩子们,去给太后请安吧。”胤祚顿时恍然大悟,比出拇指笑道:“额娘高明!”京里送来书信,胤祥抢先夺过一把拆了,不多时便笑得伏在桌上。“八哥过生日,原准备摆三天的流水席,邀了七八个班子轮流唱堂会,文武百官都准备去拜寿。结果六哥家里一个客不请,却不声不响把太后老祖宗邀到园子里赏玩了一日。八哥知道,脸都绿了,忍气吞声地撤了家里搭的彩棚,说儿生日,母难日,要到家庙里去给良妃娘娘跪经祈福!哈哈哈!”早春天气,他已换了一身薄绸春衫,挽着袖子,腰间只束一条湖色缎带,愈发显得俊逸不凡。只是笑得太过放肆,一个不妨,撞倒了胤禛桌上的紫檀笔架,上头十几支毛笔满桌乱滚。胤禛只得扔了笔,没好气地叫人进来收拾:“信也读了,这回总该去了吧?”“别啊,反正船上闷着也是闷着,咱们一处下棋说话,不比你一个人对着这哑巴棋谱要强?”胤祥刷刷几下摆好棋盘,盘腿坐下招呼哥哥,“快来,你执黑先行。”胤禛当然乐得有人对弈,但是胤祥可不像他那样喜静不爱动弹,闲了就闷着看书写字。满船上下的侍卫,可都眼巴巴的等着跟十三爷摔跤比武、喝酒划拳。胤禛不由笑问:“关公考秀才,你到底怎么了?”“也没什么,额娘嘱咐我一路上好生照顾你,务必养得白白胖胖的,多贴十斤膘才准回去。”“这是额娘的原话吗?”胤禛瞪他。“如假包换。四哥,你讲讲清缴欠款的事给我听吧。”胤禛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好讲的?我巴不得天下官员都洁身自好,没欠过国库银子才好呢。”“这怎么能叫‘没什么好讲的’?朝廷上无人敢接的差事,叫你做成了。这得是多大的本事?”胤祥由衷地赞道。他上头能干的哥哥太多,跟胤禛亲近,不过是因为从小的情分;要论文治武功,他一直以为还是大哥二哥三哥为上。可这回跟着胤禛下湖广,大热的天儿里挨家挨户地清算土地面积,放下皇阿哥的架子跟当地土豪劣绅,抠那一亩三分地的瞒报。他才觉出四哥为人做事的好处来。回京之后,见大哥那伙人坐在冰室里,金奴银婢地伺候着,翘着脚嘲笑四哥目光短浅格局小,跟乡里小民计较那点田土。他差点气得拔脚就走。清缴欠款一事更是叫他对胤禛心服口服,就差塑个像回去供着了。察觉到弟弟目光中毫不掩饰的崇拜,胤禛亦是感慨不已。这回的差事,他是心寒的,不是因为马齐,而是因为康熙。皇阿玛派以苦差,他好不容易办成了,却只得了几句淡淡的褒奖。康熙反倒对某些欠债大户多加恩恤——赏了曹寅监管茶税,又赐了两座田庄给佟国维——好像欠债还钱委屈了他们似的。胤禛心里积郁多日,却从幼弟这里得到了由衷的认同和全然的崇拜。胤祥看向他的眼神,仿佛小狗看主人一般。他不由轻笑一声:“这可有得说,你要听,就搬到我船上来住。”竹外一枝园里的桃花开得着实漂亮,皇太后来那日跟着许多福晋命妇,忙忙乱乱地不得细细赏玩。送了太后回畅春园,绣瑜索性命六福晋在园内最高的叠翠楼上设宴,带着媳妇女儿、孙儿孙女们玩乐一日。十三十四都还没成家。胤禛家有三子一女,除弘晖以外,都是侧福晋李氏生的,年不满三岁,唯一的女孩才一岁。胤祚家是四个儿子,老大弘晨、老二弘昆是六福晋生的,其余两个阿哥都在襁褓之中。